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历史故事,一样一篇,越精越好

作者&投稿:犁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整理一则黄帝、炎帝、尧、舜、禹的小故事 300字以内~

  传说黄帝以后,先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音yáo)、舜(音shùn)和禹(音yǔ)。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后来被推选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那时候,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有什么大事,都要找各部落首领一起商量。

  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

  尧说出他的打算后,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

  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叫讙兜(音huāu dōu)的说:“管水利的共工,工作倒做得挺不错。”

  尧摇摇头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

  用这号人,我不放心。”

  这次讨论没有结果,尧继续物色他的继承人。有一次,他又把四方部落首领找来商量,要大家推荐。到会的一致推荐舜。

  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到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

  大家便把舜的情况说开了: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音g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挺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当舜用梯子爬上仓顶的时候,瞽叟就在下面放起火来,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

  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进屋子,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您呀!”

  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

  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尧听了大家介绍的舜的事迹,又经过考察,认为舜确是个品德好又挺能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让”(禅音shàn)。其实,在氏族公社时期,部落首领老了,用选举的办法推选新的首领,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过了几年,尧死了,舜还想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让给尧的儿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赞成。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符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回答者: wly3 - 试用期 一级 9-16 16:24
  查看用户评论(9)>>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6 个人评价
  好
  83% (5) 不好
  16% (1)
  相关内容
  • 有关于黄帝、炎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 远古早还是上古早?炎帝和黄帝谁更早,尧舜比他们要早...
  • 尧。禹。舜 给 点他们的资料谢谢
  • 炎帝黄帝,尧舜禹的故事形成的成语有哪些?帮帮忙啊急...
  •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历史故事,一样一篇,越精越好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黄帝 炎帝
  其他回答 共 3 条
  盘古氏
  就是我们都熟知的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主人公,传说天地是由盘古用斧开的,这一故事到了北魏,经郦道元传入北方。从此,盘古由流传于南方少数民族的神话,而发展成为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共同的老祖宗。
  有巢氏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他是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女娲氏
  女娲的名字最早出自屈原的《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女娲的身体,是谁造出来的。传说女娲炼七彩石补天,并造就了人类。,这是母系社会神话的反映。
  燧人氏
  燧人氏是传说中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伏羲氏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他对人民的贡献是很大的。“包牺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他还发明“结绳为网以渔”,造福于民。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炎帝。炎帝是中国的太阳神,又说他是农业之神,教民耕种,他还是医药之神,相传就是神农尝百草,创医学。传说神农死于试尝的毒草药。
  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黄帝生性灵活,能说会道,道德情操高尚,被拥为西北方游牧部族的首领。他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为“黄帝”。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医学等。
  历史上尧,舜,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故称“轩辕后裔”,“炎黄子孙”。
  颛顼
  颛顼,姓姬,号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二十岁时,黄帝将帝位传给了他。
  即位后,进行政治改革,颛顼又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黄帝征服的九黎族,到颛顼时,仍信奉巫教,杂拜鬼神。颛顼禁绝巫教,强令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颛顼子孙很多,屈原就是自称颛顼的后裔。
  帝喾
  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帝喾在位时人才济济,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帝喾在位70多年。
  尧帝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唐,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
  尧到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好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参考资料:我记不得了
  回答者: №极度疯狂№ - 助理 二级 9-15 23:18
  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国语·晋语》四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按照这个说法,黄、炎两族是从互通婚姻的少典氏和有蟜氏繁衍出来的。黄、炎两族最初居住在今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后来逐渐东移。黄帝族的迁徙路线偏北些,东渡黄河以后,沿着中条山、太行山的山边地带直到今冀北地区。炎帝族的迁徙路线稍偏南,顺着渭水和黄河两岸发展到今河南以及冀南、鲁东北一带。他们在迁徙过程中曾与所迁地区的土著部落发生过斗争,《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族曾经“北逐荤粥”,《逸周书·尝麦》说炎帝族和原居于鲁、豫一带的蚩尤族发生激烈冲突,并被蚩尤族打败。黄帝族应炎帝族的请求而与蚩尤族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蚩尤族曾和少昊族关系密切,所以黄帝族亦和处于东方的太昊、少昊两族作战,并赢得胜利。

  黄帝族打败蚩尤族以后,和太昊、少昊两族修好关系,在中原地区扩大了影响,但炎帝族却图谋与之争夺在各个部落间的主导地位,于是黄帝便“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①。阪泉之战先后进行了三次,炎帝族战败并归服了黄帝。此后,黄帝族与炎帝族联合,在我国广大的中原地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影响日益广泛。


  尧帝名放勋,为黄帝玄孙,因其国号为陶唐,故后世又称其为唐尧。在尧帝之前。帝位一直是父子兄弟相传的,他本人便是继承异母兄长(挚)的帝位。

  尧帝不仅体格魁梧,而且聪颖仁爱,光明磊落。他虽生长在帝王富贵之乡,却谦逊节俭,宽容礼让。他在位期间,是我国原始社会继黄帝之后出现的又一个太平盛世。

  一天,尧帝召集群臣议事后,不禁叹道:“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真是一点不假啊。”众臣不解,忙问何故。尧帝环顾左右,说:“众位爱卿,今年朕已在位七十年,眼看老之将至,事业却后继乏人,怎不令人担忧啊!”

  其弟放齐出班奏道:“王兄差矣,现放着贤侄丹朱,开明礼让,怎说后继乏人?”尧帝苦笑道:“放齐啊,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知子莫若父’,丹朱是何等样人,我还不清楚吗?顽劣,凶蛮,不学无术。他若即位,百姓必遭殃。真要这样,我怎能瞑目九泉啊!”众人听尧帝如此评价儿子,既吃惊又钦佩,一时竟然语塞。

  “怎么都没词啦?”沉寂片刻后,尧帝笑道,“天下乃人人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此乃古今通理。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天下推贤举能,也是众卿分内之责嘛。不过,大家也不必有什么精神压力,咱们权当是聊天,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如何?”

  奸臣獾兜见有机可乘,便出班奏道:“臣以为共公可用。”尧帝凛然道:“能言善辩,似恭实傲,小人也,不可用。众卿啊,举贤任能,并非仅限于贵戚朝臣嘛!”尧帝似乎有点儿生气了。

  “臣闻民间有一贤士,名曰虞舜。”四岳出班奏道。尧帝不禁颔首笑道:“朕也有耳闻,却不知他究竟怎样贤能。”四岳奏道:“舜母早亡,其父目盲而顽固;继母刁蛮奸诈;异母弟名象,常侍母自傲,对兄非礼。然而,尽管三人仇视虞舜,欲杀之而后快,可虞舜却始终敬父孝母, 爱护弟弟,把本该分裂的家治理得和和睦睦。二十岁时,他就已经孝名远播了。”

  尧帝听后很高兴,便请来虞舜,委以重任;见其正值而立之年,为表诚信与关怀,又将两个女儿都嫁给了他;当然,也想借助女儿暗中考察他的品行。

  虞舜始终平静地承受着种种变化,行事远虑深谋,仁义礼让;讲话诚实守信,和蔼可亲。尧帝很满意,三年后便结束了对他的考察,正式让他荣登帝位。不料虞舜却总以德薄为由谦让推辞。没办法,尧帝只得暂缓禅位,可实际上却将一切国家大事都交给了虞舜去办了。二十五年后开明仁惠的尧帝驾崩了。全国上下悲伤之至,恸哭号啕,如丧考妣;以至三年守孝期间,全国竟无一人一地奏乐歌舞。

  尧帝虽然驾鹤西去了,可他那种不以一己之私而废公的高风亮节却始终铭刻在舜帝和百姓心中,其禅让美名更是光耀千古,与日月同辉。


  古书《帝王世纪》上说:“安康为妫墟,或谓之姚墟。”《后汉书》记载:“虞舜出于姚墟,夏禹生于石纽”。颖容《释例》曰:“舜居西城,本曰妫墟。”《汉书》上说道:“西城,属汉中郡”。应劭曰“妫墟在西北,舜所居,即金城县”。多部史书记载,说明平利是舜的故乡,安康旬阳一带就是舜活动的地方。在这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上,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女娲子孙——虞舜帝的故事。

  俩兄弟种豆

  舜和象、敤手是同父异母三兄妹,同属女娲第十二代后生。舜(即虞舜帝)生性聪明,勤奋好学,自小就人见人爱。不幸的是五岁之上就没了亲娘,从小就跟着后娘一起过日子。象是后娘的亲生儿子,天性骄横,不学无术,又蠢又笨,可事事总要占舜的上风。也是后娘数来德性不强,很不贤慧,对前房儿子总是另眼相待,时时偏宠着自己亲生的一对儿女。她不仅对舜在生活上刻薄,脏活累活一律分派给舜干,而且累累施绊生非,甚至施设阴谋想将舜加害致死而后快。而后娘的亲生女儿敤手则不同于娘和哥哥的品行,她对娘俩苛刻舜大哥的行为执意不满,一次又一次地背着妈妈和象哥哥暗中给舜大哥施以帮助。
  这年,又到了抛粮下种的季节。后娘想出了一条毒计,让舜和象兄弟俩比赛种豆,并说定谁种的豆子苗好苗全苗壮谁就受奖,反之则重罚不饶。背开舜的眼目,后娘便悄悄地把分给舜的一袋豆种用火锅炒熟,有意让舜下的豆种不得出苗,以达到加害于舜的目的。女儿敤手发觉妈妈要加害舜大哥的阴谋之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决意要帮舜哥一把。在下种的头天晚上,乘着夜静天黑,敤手避开母亲及象哥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两袋豆种相互倒换,把用火锅炒熟的豆种装进了妈妈作有记号给象哥哥盛豆种的布袋里。第二天,后娘将事先备下分好的两袋豆种分别给了舜和象,舜与象兄弟俩也都分别把各自分得的豆种播入自已耕种的地块里,只等发芽出苗,按下不题。
  日出日落,转眼即过了一些日子。待后娘到地里一看,舜种的地块里,豆苗又全又壮,而象种的地块除了杂草丛生之外,却不见一棵豆苗。后娘情知有故,犹如哑吧吃黄莲,只是气得干瞪白眼,也无话可说了。

  http://www.pingli.gov.cn/Article_Show2.asp?ArticleID=2526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约在五千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住着许多氏族和部落。尧、舜、禹是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三个很有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让他去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了。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参加挖土、挑土。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种庄稼了。
  回答者: 言之午 - 高级经理 六级 9-15 23:44
  听众朋友,我们时常说自己都是炎黄子孙,但关 于炎帝和黄帝的历史真实性,目前还缺少考古学上的证据。 通常的说法,“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部落的首领。

  据说 ,黄帝族和炎帝族,最早居住在中国西部的陕西省一带。这是中国母亲河黄河流 经的地域。就这一点说,这与世界文明开始于沿河流域是一致的。后来,黄帝族 最后定居在中国北方的河北涿鹿附近,炎帝族最后到达中国东部山东地区。

  经过许多的迁徙、战争、兼并,黄帝族与炎帝族,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 方的黎族、苗族等逐渐融合,形成了最初的“华族”。

  在当时中原地区的民族和 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明程度也较高,因而黄帝族就成为中原文化的代 表。炎黄二帝就成为汉族的始祖,后来也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大约在公 元前二世纪左右,“华族”始称为“汉族”。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 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非常多,由于出自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记载,有的甚至 相互矛盾。

  据说,黄帝的出身极不平凡,他是大地之神的女儿所生,婴儿时便能 说话,自幼聪明,才智过人。成年后,黄帝有25个儿子,10000个诸侯, 诸侯中有7000个是掌管不同事务的神灵。自然界的风雷雨电都归黄帝主管, 他能使天空发生14种变化。黄帝长着四张面孔,这使得他不用转动脖子就能对 四面八方的动态及时了解和掌握。为了造福于他的臣民,黄帝教会人们播种五谷 ,教会人们驯化鸟兽和虫类,黄帝还发明了布帛,教会人们开采矿石,制造铁器 和铜器。进而,黄帝让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制作乐律,大挠制定日历,岐伯写 了医书,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娱乐。

  关于黄帝的神话传说,中国的历史学家也有自己的解释,认为传说中的黄帝 时代,基本上包含了人类石器时代的漫长时期。至于炎帝和黄帝的历史原型,还 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

  听众朋友,以上是关于中华民族始祖炎帝和黄帝的内容。

  听众朋友,接下来向您介绍尧和舜。

  尧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首领,也是中华源头文化的代表性人物。

  传说 ,尧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后代,他聪明仁慈,受人尊敬,16岁就被推举为部 族首领。尧所统领的部族居住在今天中国北部河北省保定一带,他联合保定区域 各部族,共同抵抗和消灭了东夷部族的入侵,最终兼并了这个部族。随着其部落 势力的逐渐扩大,尧成为部落联盟的共同首领,后人称之为尧帝。

  尧帝被视为仁君的典范。他勤俭朴素,办事公正。他重用贤臣,考察百官的 政绩,奖善罚恶,使政务井然有序;他设置天文官,制定历法,使人民能够依时 节从事农业,因此,古人将尧帝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

  尧帝 同时注意协调各个部族间的关系,教育老百姓和睦相处,天下安宁,政治清明, 世风祥和。

  尧帝建立了中华先民初期文明的社会制度,使原始部落开始向国家雏形转变 。他完善了家庭与宗族的制度安排,把人按血缘关系划分为姓和氏:以母系定姓 ,以父系定氏,姓氏合为宗族,规定了宗族之内不可通婚的制度,推行远源和亲 和与异姓和婚的风俗,从而大大提高了人口的素质和体能。

  尧帝将天下划分为九 州,分别派官员和诸侯加以统治,使各地经济均衡发展,数千年来,“九州”也 成为华夏民族对祖国的代称。 尧帝在位70年,在选择继承人时第一次做出了任人唯贤的禅让。

  据说尧帝要求四方诸侯举荐贤明之人,即使地位低微,也可命其为继承人。 于是众人推荐民间的一个穷人舜。据说舜的父母对他极其苛刻,兄弟对他非常傲 慢,但是舜却能与他们和谐相处。众人认为,舜孝顺和美,应该能很好地治理国 家。尧帝对舜进行多方考察,认为舜确是一个品德好又能干的人。三年后,尧将 自己的帝位传让给了舜,而没有传给他的儿子丹朱。这种让位,中国的史学家称 作“禅让”(禅音shàn)。尧认为,“禅让”于舜是天下得利而一人无利。 如此天下为公的思想,成为中国最早民主政治的佳话。

  舜即位后,把尧的民主政治进一步发扬光大。他制定了比较完整的礼仪和刑 法,任命了一系列官职,分别掌管政事、经济、司法、教化、手工业、音乐等事 务,还制定了官吏考核办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制度。 舜发展生产,开渠凿井,广结人才。在舜帝时代,农业技术与工业技术都产 生了一个较大的飞跃。在治国之道上,舜以身教和德教并行,与人民同甘共苦。

  舜帝时代,人民知礼仪,天下信服,称得上政治清明,物质丰富,是一个政治、 生产、艺术都十分辉煌的时代。舜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也采取了民主的“禅 让”制方式,将帝位传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帝位都由皇帝的儿子继承,尧和舜却将自己的帝 位传给了非血缘、但品德和才干都很优秀的人,数千年来,尧和舜选贤任能、宽 厚豁达的高尚德行被人们世代称颂。

  关于尧、舜的诸多传说和故事,也成为研究 中国远古文化的重要资料。

  听众朋友,最后向您介绍大禹。

  在中国古籍中,有关大禹的记载充满神话色彩。传说,五千多年前,水神发 了怒,把天撞了个大洞,天河里的水直泻而下,把大地吞没了,到处是汪洋。于 是,大禹的父亲鲧被部落首领尧派去治水。

  鲧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西方的昆仑山,见到了天帝,他乞求天帝将“息 壤”赐给他,治理洪水。这息壤是神土,见风就增长。但是天帝拒绝了他的请求 。鲧心里挂念着在洪水中痛苦生活的百姓,于是他乘天庭守卫疏忽,偷走了息壤 。鲧回到了东方,忙将息壤往水里一撒,果然,息壤立刻迅速生长,洪水涨一米 ,息壤就长一米,洪水涨十米,息壤就长十米,很快洪水就被阻隔在大堤之外, 人们终于脱离了洪水的包围。

  天帝知道了鲧偷走息壤的事,立刻派天兵天将下凡,收回了息壤。息壤一撤 ,洪水立即反扑而来,冲垮了堤坝,毁坏田园,淹死了好多百姓。尧大怒,他发 布命令说:“鲧只知道圈堤堵水,一旦堤溃,为害更大。治水九年,还不成功, 该杀!”鲧就这样被处死了。

  二十年后,鲧的儿子大禹长大了。尧的继任者舜命令大禹继承鲧未完成的事 业,继续治水。大禹吸取父亲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决定采用开凿河川、疏导河道 、引水入海的办法治理洪水。

  有关大禹治洪水的传说,常常与地方景物相附会。传说,大禹以神力劈开龙 门山,让黄河水从崖峭壁间直流而下,于是形成了龙门峡;在龙门下游,大禹又 把挡住河道的山劈为几段,河水蜿蜒曲折奔东海而去,这就成了三门峡。

  千百年 来,黄河龙门峡和三门峡,都以水势湍急、风景迷人而闻名。在中国的许多地方 ,也流传着相似的故事,所以许多地方都建有禹庙、禹陵。 关于禹治水的故事还有很多,据说,大禹新婚第四天就离家去治水,十三年 中,他三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一次。经过许多艰难和辛苦,大禹终于治服了洪 水,人民安居乐业。舜因为大禹治水有功,心甘情愿将王位禅让给了他。

  后来, 大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即夏王朝,中国社会开始从原始状态向奴隶 制社会发展。

  禹的传说,原来含有较多的神话因素。在长期流传中,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 部分被“历史化”。禹这个神话传说人物,渐渐成为符合儒家观念的帝王典范。 禹的传说中出现了更多政治性活动的情节。比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开 会议事,赏功罚罪,求贤任能等等,并为他制造了显赫的家谱世系。但是不论如 何,以治水为中心事件的大禹的故事,仍然会在中国文化中传承下去。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首领。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 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面,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 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腾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 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 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 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几位杰出的部落联合体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这时已是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他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说,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说这是他使他们挨饿受冻的,有人犯罪受了处罚,他说这是他平时没有管教好的缘故,自己出来承担责任。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东北)。传说他在接替尧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之前接受尧的考察时,曾在历山(中条山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在河边的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现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他曾几次遭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贤惠的妻子巧设智计,才使他化险为夷。但他被推举为首领后,却不计前仇,宽待他的继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动,一心向善。禹的先祖传说住在河套一带,禹的时候迁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传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不定居的游牧生活,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来,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

黄河和她的儿女们,是如何从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时代的门槛的,要揭开这个谜底,除了依靠考古文物资料外,还要利用古籍记载的许多远古神话传说。炎黄二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便可帮助我们探明黄河及其儿女从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时代的某些轨迹。

黄帝和炎帝其实并不是皇帝,而是古书记载中黄河流域远古时代的两个部落首领。黄帝和炎帝都出生于黄河的支流渭河流域,当时已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传说他们都是“有熊国君”少典氏的后裔,“昔少典娶于有氏,生皇(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里所说的“生”,并非说黄帝和炎帝是少典氏亲生,而是说他们都是少典氏的后裔。“黄帝以姬水成”,是说他在姬水岸边长大,因而以姬为姓。姬水当即古漆水,发源于今陕西麟游县西部偏北的杜林,在今武功县汇入渭河。姜水为渭河支流歧水下游的一段,即今之清姜河,在陕西宝鸡汇入渭河。这就是说,炎黄两个部落,最初的活动地区都在黄河的支流渭河的上游地区。

传说黄帝原姓公孙,因长于姬水,才改姓姬;曾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因是有熊国君之苗裔,又称有熊氏。他“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伶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后来被推举为部落首领,率部迁徙到陕西北部定居。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了寻找更加平坦、开阔、肥沃的土地,又沿北洛河南下,到达今陕西的大荔、朝邑一带。那里的黄土地给了他们发展农业的便利条件,但不时出现的干旱又困扰着他们,迫使他们去继续寻找理想之所。于是,黄帝又率领族人从大荔、朝邑东渡黄河,顺着中条山和太行山麓进入汾河谷地,再向东北迁移,到达今河北涿鹿附近。那里有由桑干河、洋河冲积而成的适宜农耕的宽阔谷地,附近还有可供狩猎的山林,他们觉得环境非常优越,就定居了下来。

就在黄帝率领他的部落东迁的时候,炎帝也率领他的族人开始长途跋涉。炎帝又称赤帝,一说他降生于厉(烈)山即今湖北随州市厉山镇,一说他降生于常羊即今陕西宝鸡神农乡常羊山,“育于姜水,姜姓,以火德王,亦曰烈山氏”。同是为了寻找理想的定居之地,他也率领部落东迁。但走的路线与黄帝不同,他们先是沿渭河东下,到达今河南西南部,再顺黄河东下,到达现在的豫东地区,在那里安顿了下来。

那时候,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和氏族制度的瓦解,部落首领逐步掌握了一定的特权。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为了互争雄长,经常发生战争。一些部落首领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也发动掠夺财富、奴役其他氏族部落的战争。这种战争加剧了社会的分化,给正常的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威胁,但氏族制度调节社会矛盾的习惯法此时又已丧失作用,对此显得无能为力。面对日益增多的战争,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部落便互相联合起来,结成联盟,进而结成范围更大的联合体。炎、黄两大部落这时也都使用武力征讨四方,扩大自己的势力,从而引发大规模的冲突。双方在阪泉(今河北怀来)进行了三次大战,黄帝指挥属下的熊、罴、貔、貅、、虎六个氏族,与炎帝部落杀得天昏地暗,炎帝部落遭到惨败,只得缴械投降。由于这两个部落有血缘亲属关系,黄帝没有屠杀炎帝部落,而是和他们结成部落联盟,黄帝便成了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炎黄部落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雏形。

后来,定居在山东曲阜地区的九黎首领蚩尤扩展势力范围,又引发了与炎帝部落的战争。九黎即九夷,属于东夷族。传说蚩尤领有9个部落,81个氏族,他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如同妖魔,这可能是出自炎黄子孙对其他部落首领的故意丑化。“蚩尤作冶”,“以金作兵”,制造兵杖、刀、戟、大弩,英勇善战,威震天下。他率领9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西进豫东,进攻炎帝部落。炎帝部落无法抵挡,节节败退,居地尽失。蚩尤紧追不舍,炎帝向黄帝寻求援助。黄帝于是率部迎击,与蚩尤在涿鹿展开激战。这场战争进行得极其惨烈,据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不胜,蚩尤放出大雾弥漫了三天三夜,黄帝的部落看不清方向,黄帝之“臣”风后受北斗星座的启示发明了指南车,他们才得以冲出大雾。黄帝在困境中还得到玄女的帮助,制作了80面大鼓,用东海神兽夔的皮蒙鼓,用雷兽的骨头作鼓槌,在战斗中擂响,声闻500里。战斗延续了很长时间,最后在冀州进行决战。黄帝派应龙向蚩尤进攻,应龙蓄水,摆下水阵。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一时风雨大作,冲垮水阵,使黄帝再次陷入了困境。黄帝又请来天女旱魃阻止风雨,使天气突然转晴。蚩尤不知所措,部下惶恐不安,黄帝指挥大军掩杀过去,取得最后的胜利,蚩尤和他请来的风伯雨师都投降了黄帝。黄帝便进入东夷活动的地区,他“驾象车而六蛟龙,毕言(兆火鸟)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皇(凰)覆上”,至泰山之顶大会鬼神,并演奏了他亲自作的一支激越悲凉的《清角》乐曲,以纪念涿鹿之战的胜利。蚩尤后来被杀,一部分九黎人加入炎黄部落联盟,融入了华夏族;一部分南下,融入南方的苗蛮之中。

涿鹿战争的胜利,进一步扩大了炎黄部落联盟的势力,发展成规模更大的部落联合体。黄帝的权威大大提高了,集审判权、祭祀权、军事指挥权与生产指挥权于一身。各部落均需听从他的号令,不听从号令的,即出兵进行征伐。他还开山修路,努力打通部落地区的隔绝,增进部落之间的交往。传说黄帝一生“未尝宁居”,在118岁那年出巡河南时死在荆山,人们将他护送回陕北,葬在今陕西黄陵县的桥山之上,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黄帝陵。

由于黄帝后来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便把远古时代的许多创造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大臣”们,如说黄帝建造屋宇,开凿水井,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弓弩,炼石为铜,创制乐律,他的妻子嫘祖发明育蚕,他的“大臣”仓颉创文字,伶伦造律吕,大挠作甲子,等等。同样的原因,由于炎帝也被追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也将一些创造发明的功劳算到他的身上,并称他为神农氏。在先秦的传说中,神农氏和炎帝原本是时代不同的两个人物,神农氏生活的时代要早于炎帝。到战国时,人们将两个人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这些发明当然也是原始时代人们的集体创造。

尽管炎黄二帝只是传说中的人物,他们的发明创造也都是远古时代黄河儿女智慧的结晶,但是他们作为华夏民族先祖的象征和中华文明奠基者的化身,还是受到后人的无限尊崇与怀念。因此,在黄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之外的中华大地上,一直流传着许多有关炎黄二帝的传说,留下了许多同他们有关的名胜古迹。除了前面提到过的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和宝鸡市的炎帝祠、炎帝陵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山东曲阜的景灵宫,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济源的王屋山天坛,灵宝荆山的黄帝陵,河北涿鹿的黄帝城、黄帝泉,四川都江堰的黄帝祠、轩皇台,盐亭的嫘轩宫、嫘祖墓,安徽黄山的黄山轩辕峰,湖南岳阳的轩辕台,浙江缙云的仙都鼎湖峰,甘肃平凉的问道宫,湖北宜昌西陵山、嫘祖庙,随州的神农祠,山西高平的神农城、神农井,河南淮阳的神农五谷台,郑州炎黄二帝塑像,湖南炎陵县的炎帝陵,等等。这些源远流长的传说和名胜古迹,对于增强华夏民族的认同感,激发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几位杰出的部落联合体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这时已是龙山文化的晚期,处于氏族制度行将崩溃的时代。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他的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现在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说,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但他对百姓却很关心,部落里有人挨饿受冻,他说这是他使他们挨饿受冻的,有人犯罪受了处罚,他说这是他平时没有管教好的缘故,自己出来承担责任。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今山西垣曲东北)。传说他在接替尧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之前接受尧的考察时,曾在历山(中条山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在河边的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现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他曾几次遭到继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陷害,好在他贤惠的妻子巧设智计,才使他化险为夷。但他被推举为首领后,却不计前仇,宽待他的继母和弟弟,使他的一些仇人都受到感动,一心向善。禹的先祖传说住在河套一带,禹的时候迁徙到今河南西部。他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由于尧、舜、禹治理有方,当时的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他们也因此被后人尊奉为圣贤人物。

历史,是用来鉴今的,向来大家都是这么认为,通过对过去的选择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能对未来可能遇到的类似的选择问题做出正确的决定。学习历史的意义就在此。但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那就是通过培养自己纵横的历史观,我们可以把握人类进展更本质的规律,不会再因为现实的模糊和复杂感到过多的迷茫。有了对大环境的准确的认识,我们就能形成从容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我们顺利实现我们个人目标的坚定的后盾。这就是了解历史的功利性所在,即它是和我们个人的目标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历史,通常说是五千年,人物众多,事件频仍,写个简史只是为了勾勒一个框架,具体的情节可以具体考证展开,甚至可以自己想象,因为年代过久的事情,已不能精确叙述了,这给了小说家发展的空间,但是一个时代的主旋律是不能虚构的,时代的关键人物是确确实实的,是我们必须清楚知道的。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知道自己国土过去发生的事情,曾经存在过的重要人物,可以说是一种耻辱,更是一种悲哀。好,大道理就讲到这,下面转入正题。

关于中国最古老的是一些神话,象盘古、玉皇大帝、三皇、五氏(有巢,燧人,伏羲,女蜗,神农)等。盘古创造了世界,他的身体的部位化成了世界的各个组成部份,玉皇大帝则主宰着世界,他手下有一大群属于道佛两教里的各种神灵给他担任文武百官。这些神话人物看起来是很难经得起考证的,就象童话故事一样,只有小朋友才会热衷。但是有人也认为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想象力的象征,它多少反映了我们的祖先的生活背景和人文反应,正如丹麦童话让大家觉得那是个浪漫的国度一样。所以我们不能对这些神话置之不理,如果我们在这个神话的基础上添加上我们自己的一点想象,往里面补充几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说不定更容易引起更多年轻人的共鸣,也算是我们对祖先的想象的一点补充,对前人事业的一种继承,对我们同一起源的一种心理归位。严格地说,我们的神话里不是没有爱情故事的,只是可能还不够浪漫,或者不够详尽,所以大家对它们兴趣就不是很大了。

神话之后离我们更近一些的是传说,传说传说就是口头上传达下来的,当然传着传着可能就会让人觉得越来越不可信,人传人多少会有些走样的,我们平时都有这个体会的。但是,它至少比神话要给容易说服人。那个时候还没有文字,所以没有办法写下来保存,就通过语言来传达了,但是要是在没有语言之前呢,恐怕就是靠画几张象形的图来表达自己的对事件的感受,不过没有语言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不能算是真正的人,也就无所谓历史了,而应该是动物史,或者人类进化史,这要从生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不属于历史学的范畴了。传说中我们中国有了第一个王朝,叫黄帝王朝,这个王朝中有五个领导人是比较有名的,被称之为“五帝”。前面曾提到过有“三皇”,而“三皇五帝”这个词常常就指那段很遥远的历程,也笼统地代表了我们民族早期的领导人。

黄帝王朝开始只是一个部落来的,在黄河流域,与其同时存在的本来还有一万个以上的大大小小的部落,部落就是一群有血缘关系的人聚在一起,共同抵御生存的风险,因为那个时候环境恶劣,你要彻底单身就恐怕活不了多久,所以要群居。部落之间总会有冲突的,大家都不是文明人,为了地块和食物,当然要靠拳头来说话。打着打着,所谓分久合,合久分,渐渐地就出现了几个比较大的部落,形成了寡头垄断的局面。再后来,有个叫有熊部落的把其他大部落都打败了,它的领导人——一个叫姬轩辕的男人(名字好怪,古人名字都好怪的,不象我们现在什么伦呀,什么春呀的,叫得很顺口,骂起来也方便。)就成名了,谁都怕他了,他就是大爷了,被尊称为黄帝了。接着他建立了黄帝王朝,还选了个首都,凭借自己的威信开始主持社会秩序拉,就象现在的美国一样,阿,我是老大,我最牛b,你们要听我的呀,不要互斗阿。单极化也是有点好处的,超级警察嘛,只要他是正义的化身那就还不错,不是就麻烦了。

黄帝王朝算是我们的第一次统一吧,不过这个统一是比较松散的,远没有象我们今天这么严密的政府架构和组织,也没有我们这么大的一块地盘,就是在中原黄河边上没有多大的一小块地方,围绕着它还有不少的一些部落。姬轩辕是伟大的,因为今天我们都乐意说自己是黄帝的子孙,血缘的认同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

黄帝之后的接班人是怎么诞生的呢?不是搞选举呀,有时候是子继父业,有时候是侄子来继承,但是还是和血缘相关。传着传着传到了一个叫伊祁放勋的人手里(这名字更怪,但别误会,他不是日本人,那个时候日本岛恐怕还没有人,只有野兽出没),他呢,本身也是一个叫唐的部落的领导,现在升官拉,做大帝了,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尧帝。据说他是个好心肠的人,好心肠的人能当这么大官,现在比少见拉。尧帝在位时洪灾比较严重,他自己没什么好办法,幸好他手下有个叫姒文命的人比较有治水的能耐,帮了他不少忙,不然他可能就要下台了。尧帝去世后,传位给了他的女婿姚重华,后被称为是舜帝。后来人称赞这是第一次禅让,就是根据才能来选接班人,而不是血缘,那到底是不是我们就不知道拉,不过舜帝还是有不少功劳的,搞了不少改革,定了不少制度。

舜帝之后,搞了第二次禅让,让治水功劳很大的姒文命做了接班人。历史上可以称道的禅让就是这两次拉,以后的非血缘关系的接班往往就被看作是篡位了,在封建社会是不允许的。姒文命接班之后,就改了国号,不叫黄帝王朝了,改叫夏王朝,把首都也换了地方。他就是我们都很熟悉的禹帝。禹帝也是有作为的人,但是在位时间不长。由他开启的夏王朝不再搞禅让了,恢复了很早以前的父子相传的制度。以上就是尧舜禹的故事。


后人是怎样看待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位伟大领袖,他们被视为中华文明的奠基者。三皇、五帝、大禹,他们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其中,神农氏也就是炎帝,他和黄帝并称“炎黄”,是华夏文明的始祖,所以咱们都叫“炎黄子孙”。后人对他们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后人的...

炎黄帝和尧舜禹有什么重大贡献
黄帝: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统一华夏部落、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器具、井田等。他推算历法;教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制乐器,创医学。纪时:帝使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合十二地支以纪时沿用至今农历(甲子、乙丑以至癸亥,共六十年为一周期),即道教之六十元辰。尧:尧的时代,...

整理一则黄帝、炎帝、尧、舜、禹的小故事 300字以内
• 有关于黄帝、炎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 远古早还是上古早?炎帝和黄帝谁更早,尧舜比他们要早... • 尧。禹。舜给 点他们的资料谢谢 • 炎帝黄帝,尧舜禹的故事形成的成语有哪些?帮帮忙啊急... •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历史故事,一样一篇,越精越好 更多相关问题>> 查看同主题问题:黄帝 炎帝...

有关于黄帝、炎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炎黄二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便可帮助我们探明黄河及其儿女从文明初曙走到文明时代的某些轨迹。黄帝和炎帝其实并不是皇帝,而是古书记载中黄河流域远古时代的两个部落首领。黄帝和炎帝都出生于黄河的支流渭河流域,当时已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传说他们都是“有熊国君”少典氏的后裔,“昔少典娶于有氏,生皇(黄)帝、炎帝...

黄帝和炎帝、尧、舜、禹他们是不是属于一个朝代的??比如为什么舜继位前...
《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竹书》又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舜执政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天、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

颛顼帝喾尧舜禹和黄帝的关系是什么?
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他和嫘(lei)祖(发明缫丝,纺织),生了两个孩子玄嚣和昌意。这两个孩子都没有继承黄帝的帝位。黄帝死后,昌意的孩子,也就是黄帝的孙子高阳继承了帝位,就是颛顼帝。颛顼帝死后,他的孩子穷蝉和鲧也没有继承帝位。继承帝位的是他的侄子,也就是高辛继承了帝位。高辛...

尧舜禹的传说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传说中,黄帝原是黄河流域一个部落联盟的领袖,生活在大约4000多年以前。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后来,黄帝部落和西方的炎帝部落联合。打败了南方的蚩(ch!)尤部落。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联盟结合在一起,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相传,黄帝和蚩尤...

尧舜禹是轩辕黄帝的直系后裔吗
是。尧,父为帝喾,母为陈锋氏女。帝喾乃黄帝玄孙,所以,黄帝是尧帝的高祖。舜,是帝颛顼的六世孙,而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所以,舜帝是黄帝的八世孙。禹,姓姒,名文命 ,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口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口诀如下:三皇五帝夏商周口诀是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尧舜禹和和三皇五帝什么关系,三皇五帝是指那几个人?
三皇:伏羲 、 女娲 、 神农(炎帝)五帝:黄帝、颛顼(zhuan xu)、帝喾(ku)、尧、舜 下面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生平介绍:伏羲 三皇之首伏羲氏就出生在渭水流域的成纪(今天水秦安县)。伏羲是中华民族心智的先启者,是人类从原始状态步入文明时代的探路人。以伏羲为代表的集团部落,有着自渭水流域...

江津区15060747358: 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故事简短的,注意简短的,但能说清楚内容. -
裴冒苏复:[答案] 简单的讲,黄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部落首领,就是华夏部落(基本早黄河流域活动),还称为有熊氏. 然后有了炎帝,成为姜姓部落(长江流域在活动啦)的首领,也被称为神农氏. 我们现在被称为炎黄子孙也就是这两个人的缘故啦. 只有关于炎黄子...

江津区15060747358: 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是什么关系 -
裴冒苏复: 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

江津区15060747358: 有关尧、舜、禹的传说 -
裴冒苏复: 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我国父系氏族公社的状况,还可以从丰富的远古传说中得到印证.传说大约4000多年以前,黄河流域有两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一个叫黄帝,一个叫炎帝.同时,在山东、河南、安徽一带,还有一位著名的部...

江津区15060747358: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炎,黄,尧舜时期) -
裴冒苏复: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传说中,黄帝原是黄河流域一个部落联盟的领袖,生活在大约4000多年以前.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后来,黄帝部落和西方的炎帝部落联合.打败了南方的蚩(ch!)尤部落.黄帝和炎...

江津区15060747358: 还有那些关于黄帝,炎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
裴冒苏复: 大禹治水、尧舜禹的禅让、禹建夏朝

江津区15060747358: 关于尧舜禹的小故事 -
裴冒苏复: 1、婚鹿仙女 鹿仙女是个肌白貌美而心地善良的仙女,曾为百姓的安全和鹿群的生存而制服了潜伏在其仙洞沟附近的黑龙潭中的黑龙,并将它变为自己驾乘的坐骑. 一天,帝尧偶遇被称姑射神女的鹿仙女,并被鹿仙女击退由黑虎仙幻化而成的巨...

江津区15060747358: 炎帝、黄帝、尧舜、大禹有什么事迹流传下来?为什么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裴冒苏复:[答案] 上古传说,炎帝发明了火和农业,为火神,故称炎帝. 黄帝发明了文字、音乐、历数、宫室、舟车、衣裳和指南车等.相传尧、舜、禹、汤等均是他的后裔.因有土德之瑞,故称为黄帝. 尧设官掌管天地时令,观测天象,制定历法,敬授民时,谘询四岳...

江津区15060747358: 关于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有哪些 -
裴冒苏复: 禹继父鲧治水,吸取父的教训,用“疏”和“堵”的方法,用13年的时间治水成功,深受人们信赖!他在治水过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次是妻子正在生孩子;第二次是儿子已会爬;第三次是儿子已经会叫“爸爸”了!

江津区15060747358: 黄帝炎帝和尧舜禹是什么关系 -
裴冒苏复:[答案] 黄帝、炎帝是同一时期的两个大部落联盟的首领,曾经结盟共抗蚩尤,蚩尤战亡后,黄帝和炎帝开战,最终打败了炎帝并兼并了炎帝部落,形成了北方统一的部落联盟该部落联盟的首领采用禅让制,由众人推举有才华有功绩的人接任部...

江津区15060747358: 关于黄帝,炎帝,禹,尧,舜的故事.谁知道啊, -
裴冒苏复:[答案] 黄帝同炎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华夏部落联盟领袖.黄帝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衣冠冢葬于桥山(今陕西黄陵县),所以中国自古有“拜祖到新郑,祭祖到黄陵”之说.传说中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姓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