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棹歌 翻译和赏析

作者&投稿:挚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塘棹歌的全文和译文?~

这首词是作者在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妾之逝而作,为悼亡词。
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在一起,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
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语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简单,但却层折多变,富于婉约特色。句中的隋堤,指汴河一带的河堤。相传隋炀帝时开运河,自洛阳至扬州,沿堤广植杨柳。初春时节,和煦的东风轻拂隋堤上的杨柳,给人以亲切温柔之感。而“著意”二字,更把东风拟人化。言外之意仿佛是说,自然界的东风对杨柳尚如此多情,而现实生活中的词人却如此孤单,再也得不到亲人的怜爱。词中写的是物态,蕴含的乃是人情。这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依旧”二字,也就是说去年今日,正是东风骀荡、杨柳婀娜的时节,他和爱妾曾在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春光 。可是今日重来,东风依旧,人事全非,怎不让人心伤。第三句蝉联首二句。东风对杨柳的“著意”,主要体现在一个“搓”字上。此字以俗为雅,说东风轻拂杨柳,给人以轻轻搓揉、抚摩之感。在东风搓揉之下,柳枝上遂呈现出“鹅儿黄”的颜色。鹅儿黄,指柳色的嫩黄。杨柳初绽的嫩叶,宛如雏鹅的羽绒 ,而这惹人喜爱的颜色,竟是东风搓出来的,真是奇绝之笔。“天气清明时候”总括前文,在写景中蕴含一股淡淡的哀愁。
过片对仗工整,词意对比鲜明。“去年紫陌青门”,与上片“东风依旧”相映射,是回忆从前在郊外与爱姬共同游赏之乐。紫陌,指京城的道路,如唐人贾至《早朝大明宫》诗云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青门,汉时长安灞城门之别名,此处借指汴京城门。“雨魄云魂”,语本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以之形容爱妾死亡之后,魂魄飘荡,有如朝云暮雨,非常恰切。词笔至此,悼念爱妾的主题便趋于明朗化。结尾二句,悲哀的抒发,至于极点。
“断送一生憔悴 ”,意即逗引得词人一生憔悴。是春风在多情地抚弄杨柳,是清明时候的恼人天气,是爱妾业已消逝的雨魄云魂是这许多撩人愁绪的往事,触目惊心的现实 ,逗引得他黯然神伤而导致一生憔悴。
尤其在黄昏时刻,烟霭迷茫 ,景色惨淡,“能消几个黄昏”在失去爱妾的词人看来,仿佛来到一个催人泪下的境界 。明人沈际飞评曰:“‘能消几个黄昏’,恒语之有情者。‘能’字更吃紧。”(《草堂诗余正集》卷一)确实,著一“能”字,则加强了感情的深度,更富于感染力量。
这首词虽悼爱妾,非念正室,但其中沉痛哀伤之情 ,似不下于东坡的悼妻名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如近人俞陛云所评,“抚今追昔,人之常情。此词结末二句,何沉痛乃尔!”(《宋词选释》)。

描写风筝的诗句
  1、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2、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郑板桥《怀潍县》
  3、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
  4、竹马踉跄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宋·陆游
  5、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清·吴友如《题画诗》
  6、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孔尚任
  7、文辞苦思徒妨睡,官职虚名不疗饥。垂老始知安乐法,纸鸢竹马伴儿嬉。——陆游《村居书事》
  8、小甔有米可续炊,纸鸢竹马看儿嬉。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舞时。陆游《春日杂兴》
  9、阶下儿童仰面看,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曹雪芹《红楼梦》
  10、软红无数落成泥,庭前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屋檐西。--清·陈长生《春是信笔》
  11、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清·骆绮兰《春闺》
  12、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唐·高骈《风筝》
  13、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伍骑夫弄笛儿。--明·徐谓《风鸢图诗》
  14、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禁柳疏风雨,墙花拆露鲜。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清·杨韫华《山塘棹歌:放断鹞》)。诗中所说的“鹞鞭”,指缚于风筝背上的竹片做的簧,迎风如鞭鸣响;“美人筝”,即美人形的风筝。
山塘棹歌 清 杨韫华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 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锦城竹枝词 清 杨燮 春来东角较场前,赌放风筝众少年。 马尾偏牵羊尾小,一群高放美人边。 风 筝 清 高鼎 草长鸢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清·杨韫华《山塘棹歌:放断鹞》)。诗中所说的“鹞鞭”,指缚于风筝背上的竹片做的簧,迎风如鞭鸣响;“美人筝”,即美人形的风筝。

清明节快到了人人都穿上了合体舒适的春衣,急促的风吹得鹞鞭到处作响,忽然听到孩子们一齐拍手呼叫,原来是一个美人形的风筝被松树的树枝刮住掉了下来。
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人们放风筝的场景,很轻松休闲的一首诗。

山塘棹歌 清 杨韫华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 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锦城竹枝词 清 杨燮 春来东角较场前,赌放风筝众少年。 马尾偏牵羊尾小,一群高放美人边。 风 筝 清 高鼎 草长鸢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清·杨韫华《山塘棹歌:放断鹞》)。诗中所说的“鹞鞭”,指缚于风筝背上的竹片做的簧,迎风如鞭鸣响;“美人筝”,即美人形的风筝。

清明节快到了人人都穿上了合体舒适的春衣,急促的风吹得鹞鞭到处作响,忽然听到孩子们一齐拍手呼叫,原来是一个美人形的风筝被松树的树枝刮住掉了下来。


温州市13065581350: 山塘棹歌 翻译和赏析 -
荣萍重组: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清·杨韫华《山塘棹歌:放断鹞》).诗中所说的“鹞鞭”,指缚于风筝背上的竹片做的簧,迎风如鞭鸣响;“美人筝”,即美人形的风筝.山塘棹歌 清 杨韫华 春衣...

温州市13065581350: 《山塘棹歌》赏析 -
荣萍重组: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清·杨韫华《山塘棹歌:放断鹞》).诗中所说的“鹞鞭”,指缚于风筝背上的竹片做的簧,迎风如鞭鸣响;“美人筝”,即美人形的风筝.

温州市13065581350: 杨韫华《山塘棹歌》赏析 -
荣萍重组: 山塘棹歌 清 杨韫华 春衣称体近清明,风急鹞鞭处处鸣. 忽听儿童齐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 锦城竹枝词 清 杨燮 春来东角较场前,赌放风筝众少年. 马尾偏牵羊尾小,一群高放美人边. 风 筝 清 高鼎 草长鸢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温州市13065581350: 山塘棹歌是谁的诗 -
荣萍重组: 山塘棹歌 作 者 杨韫华 朝 代 清朝 春衣称体近清明, 风急鹞鞭处处鸣. 忽听儿童齐拍手, 松梢吹落美人筝. (清朝·杨韫华《山塘棹歌》) 翻译 清明节快到了人人都穿上了合体舒适的春衣,急促的风吹得鹞鞭到处作响,忽然听到孩子们一齐拍手呼叫,原来是一个美人形的风筝被松树的树枝刮住掉了下来. 诗意 本文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人们放风筝的场景,很轻松休闲的一首诗.

温州市13065581350: 山塘棹歌的译文
荣萍重组: 清明节快到了人人都穿上了合体舒适的春衣,急促的风吹得鹞鞭到处作响,忽然听到孩子们一齐拍手呼叫,原来是一个美人形的风筝被松树的树枝刮住掉了下来.

温州市13065581350: 【山塘棹歌}本诗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荣萍重组: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感慨

温州市13065581350: 山塘棹歌,写了什么人,什么地方,干什么
荣萍重组: 清明游人,山塘,在放风筝

温州市13065581350: 山塘棹歌这首诗写的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
荣萍重组: 写清明游人野外放风筝的景象.

温州市13065581350: 谁有这首诗的译文: -
荣萍重组: 这首词是作者在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妾之逝而作,为悼亡词.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绾合在一起,对爱妾寄予了深挚的悼念.起首二句写春风轻拂垂柳,语言很通俗,意思也很简单,但却层折...

温州市13065581350: 风急鹞鞭处处鸣 -
荣萍重组: 春以成体近清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