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老人本身的心理与行为

作者&投稿:隆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分别以儿童和老人为对象,在设计时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他们的特点?怎样通过设计与心理、设计与科技展示~

以老人和儿童为对象的话,应该观察并将自己代入这两个类角色中才可以更好找到他们的特点

由于生理原因,“老子”的形成是由于“高级指挥员”的失控所致。由于自然老化,导致大脑功能退化。正常老年人的大脑比成年人小5%-10%。同时,脑功能也相应下降,尤其是神经抑制功能。这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和神经抑制功能下降,表现出与儿童相似的行为。

心理原因: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正常需求,导致“行为退化”。中国家庭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孩子在外面学习或工作。他们根本没有时间陪伴老人,也没有精力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比如沟通和护理。这可能导致老年人以一些“幼稚”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不满。

首先,作为一个孩子,不要总是以爱的名义,为父母买这个买那个,用那些冰冷的材料充实他们的心灵。如果你想买东西,你可以买父母最需要的东西,比如助听器、智能手机(用来和孩子聊天)以及与父母爱好有关的东西。 其次,作为一个孩子,我们必须在尊重、平等、宽容的态度下,与老人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尽量做到面对面的沟通。如果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通过电话或视频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必须说话慢,态度好;多听,耐心;少争论,少真实;多爱,多表达。

最后,我们必须在精神上支持我们的父母。在许多情况下,精神上的共鸣远胜于物质上的给予。小时候,你可以参与父母喜欢的事情,在精神上与父母沟通,谈谈自己的感受,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困难时向父母咨询,让父母感受到真正的关爱、尊重和需要。

  老人心理浅探
  一位热心助人的求助者热爱帮助老人,常到独居老人家中探望和在养老院义务服务,她不明白老人的心理状况为何如此地不稳定,一会儿待她如亲人,一会儿却如同陌路,而最令她困惑不解的是有些老人常向她要钱。要理解这些我们要从老人的社会功能的退化和身体机能的老化这两方面去考虑。

  广东有句俗话“老人如细蚊”(细蚊就是小孩),也就是说老人的心理会退行回幼儿的阶段,他们有时会表现得像小孩,其深层次目的就是为了博得监护人(他们的儿女)的照顾和呵护(这些更主要是心理上的照顾和呵护),用潜意识的语言解读就是“我要你照顾和呵护我,就像当年你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照顾你们一样对待我”,然儿女自己也有儿女,老人们便要和孙子孙女们“竞争”,也就是会对孙辈产生内部认同而要“成为”他们。另一方面,由于老人的身体的老化(它是一个过程,初期老人们还可以说自己“还不老”,然到了身体机能衰退到一个阶段后他们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同时还会产生具有“毁灭性”的挫折感,无意义感和绝望),包括行动能力和身体健康,为了平衡这一身体的老化老人们只能将心理退行回幼儿阶段。

  广东还有一句老话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个宝是带什么感情色彩我们这里姑且勿论,相信这句谚语背景是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以及封建君主的统治,那时老人们在家中因为辈分高,所以虽然不一定抓有实权,但也铁定拥有无上权力,同时因为那时的信息传递不如今天,人们掌握知识的机会不多,大多数人只能经历年月的洗礼中积累知识,老人们在这方面自然拥有权威。然这个状况自毛泽东时代起就不复存在(当今还有少数农村对村中的老人怀有“非一般”的敬意,但这些显然都带一些神怪色彩,人们对老人更多的是敬畏),社会主义主张劳动光荣论,鼓吹“不劳动者不得吃”,而且大力推行“多产政策”,妇女们争当“英雄母亲”连生7、8胎不在话下,“劳动力”生产蒸蒸日上,而且全民学校马克思毛论,在新思想的冲击下全民积极性剧增,小伙子们“走上历史大舞台”,劳动生产率不高知识又落后的老人只得退下来。

  现今的西方经济主义再次发起新一轮的攻击,老人们逐渐沦为子女的包袱,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由于咱们国家人太多(当年的“英雄母亲们”的惊人产量,并以此作为人口基数每个时期成几何级数膨胀),社会福利薄弱,老人们的医疗费用更成为中低收入家庭的致命伤,“宝”不但变成“废”还被社会“唾弃”。

  有人会问,社会存在着种种对老人的偏见,儿女们没有尽责任,老人们当年“养儿防老”的“苦心”白费,但为什么老人们不站出来勇敢地争取属于他们的权益而甘愿沦为弱势群体被人抛弃鄙视呢?没办法,因为他们当年都是这样对待他们老迈的父母的,他们反抗,就是对当年自己的“所作所为”和背叛和承认,他们的良心不允许他们他们享受这些权益。然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当然整个社会都还是一个个个体组成,一下子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转变几乎不可能,但我们可以从个人做起。

  独居、养老院、面临死亡的真切的威胁,让老人们严重缺乏安全感,身体健康、机体的活动能力、子女的爱、已经风华不再的容貌......通通都远离老人们而去,老人们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抓住”,但他们要抓住一些“东西”,一般等价物的最高形式——货币,便理所当然地承担了这个责任(钱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最高形式,可以购买所有的商品,而且“钱”同时是权力、健康、威望、人的社会价值等等的象征,而这些正正就都是他们已经失去的)。

  另外一个造成老人心理反复无常的原因,就是老人们会相当大的程度上活在“回忆”之中,无论回忆的性质如何,充满的是回味还是批判和懊悔,都会引起与老人现阶段生活和心理状况的极大的冲突。他们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已经“变为”需要别人照顾的小孩,被社会、儿女唾弃又奈何自己没有“独立生存能力”(这个所谓的能力是社会“赋予”的同时又有老人本身的因素,是这两个因素导致的共同结果),深感羞耻、侮辱但又不得不委曲求全,所以和老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自然会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待你,对你行为言语会极度敏感和在意,情绪也十分容易波动。


儿童和老人本身的心理与行为
广东有句俗话“老人如细蚊”(细蚊就是小孩),也就是说老人的心理会退行回幼儿的阶段,他们有时会表现得像小孩,其深层次目的就是为了博得监护人(他们的儿女)的照顾和呵护(这些更主要是心理上的照顾和呵护),用潜意识的语言解读就是“我要你照顾和呵护我,就像当年你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照顾你们一样对...

儿童老年的心理特点分别是什么
儿童调皮,但只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小孩天真烂漫,不要轻易对他们发脾气。老人年纪大了,心里的孤独感比较强,一定要多跟老人沟通相处,否则他们患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症

老年人"童心"是怎样的心理?
老年人“童心”一般来说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如能好好与老人沟通,这是极为孝敬的表现。同时文化修养较高、性格意志坚强的老年人很少会出现这种“童心”的现象。老年人“童心”就是天真,直率,不隐瞒,无心机,不提防,心有所想,口有所说,不经大脑,孔子所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我一同事,其母...

如何正确看待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首先,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他们都是因为年轻人不在而诞生的,所以我们应该对他们有足够的关心,他们在内心会有一些孤独感,觉得自己是被遗弃的,所以我们就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觉得我们会一直陪伴着他们,这样就会是他们内心的孤独减少一些。其次,我们应该给他们逢年过节去陪伴着他们,因为中...

老年人的情感中还会有童趣存在吗?
老年人的情感中当然有童趣存在。而且也应该走童趣。生命的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而一个成熟的老人应该追求童趣,保持精神年轻。童心不老,就能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无形中延长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老年人保持一颗童心,不仅能沟通自己与儿童的感情,而且使自己活得轻松愉快,去掉暮气,对返老还童有很大的...

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几大群体心理的异同点?
采用心理年龄来确定老年人的优点是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也有人认为心理年龄可以预测一个人的寿命。如国外有人指出,老年人的智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的衰退似乎与年龄本身无关,而与接近死亡的期限有关。确定一个人是不是老年人,不仅是以年代年龄为标准,还要看他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年代...

老年人"童心"是怎样的心理?
老年人“童心”一般来说是心理异常的表现。如能好好与老人沟通,这是极为孝敬的表现。同时文化修养较高、性格意志坚强的老年人很少会出现这种“童心”的现象。同心永驻,总结童心,多好呀,老顽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 就要快快乐乐的,开开心心的,你的快乐,开心 也会影响着你身边的人,感染着他们一...

老年人和年轻人,什么心里是一样的?什么心里是不一样的?
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心理上既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差异。共同的心理特征包括:1. 对归属和爱的需求:无论年龄大小,人们都需要感到被社会所接纳和爱护。2. 希望得到尊重: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这种需求不会因年龄的增长而消失。3. 追求自我实现: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希望...

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几大群体心理的异同点
1. 中老年人的“心理更年期”医学上,人们到达一定年龄会经历“生理更年期”,标志着从中年向老年的过渡。这个时期,由于不适应生理变化,一些人可能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烦躁和情绪波动。通常,老年人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经历180度的大转变,从思想、观念、感情、心理到日常生活模式都发生根本变化。短时间...

农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这些人的消费心理是什么?_百度...
购买求实用,节俭心理较强。老人不再像青年人那样追求时尚,生活的重担、经济收入的使他们越来越实际,买一款实实在在的商品成为多数老年人的购买决策心理和行为、因此,老年人更多的是关注商品的结构是否合理,使用是否方便,是否经济耐用、省时省力,能够切实减轻家务负担、当然,老年人也会被新产品所吸引,但...

东兰县19742144545: 幼儿 儿童 少年 青年 中年 老年各自的心理变化和过程 -
安柳福尔: 给你埃里克森的毕生发展吧~(他的理论是在弗洛伊德童年发展五个时期的基础上改进来的) 就是说发展的8个时期都会有危机,正确的解决了危机就可以顺利发展.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

东兰县19742144545: 老人和小孩的心理是不是都一样了?
安柳福尔: 只不过老人想得更多一些孩子想得更少一些 多和少都是比较极端的 所以处事的方式就很极端

东兰县19742144545: 怎么样认识老年人的心理行为需求?
安柳福尔: 需求,行为科学的解释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望或欲望”.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人类最基本、最低层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即饥、渴、排泄及性的需要. 人到了...

东兰县19742144545: 小孩子为什么喜欢和老人在一起 -
安柳福尔: 因为老人不会给他们太多的苦恼,小孩子也一样有自己的苦恼,当他们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总会感觉到有一定的隔膜,而与老人却不会,老人更懂得去哄一个小孩子,而小孩子也喜欢老人这样的态度

东兰县19742144545: 为什么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感缺失和性格偏差?为什么留守儿童容易出现
安柳福尔: 我们曾经读过一些留守学生的日记或作文.在此,摘选一些供大家参考:——每次过... 的教育和成长有许多负面的影响. ―、延长儿童“童稚”心理.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

东兰县19742144545: 老小孩和小孩的区别 -
安柳福尔: 老小孩是指年长的老人性格象小孩

东兰县19742144545: 为什么有的老人会成了“老小孩”? -
安柳福尔: “老小孩”现象是人们进入老年期的正常心理变化,符合自然规律,具体原因如下:1.生理原因,“老小孩”的形成是“高层指挥”的失控所致.由于自然的衰老,导致大脑功能的退化.正常老年人的大脑比成人缩小了5%-10%,同时大脑功能...

东兰县19742144545: 孩子和老人发生矛盾怎么解决 -
安柳福尔: 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因为少年们虽开始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但还很不成熟,时常通过与别人不一样来体现自我的力量,为反抗而反抗.另外因为自己也感到自身的变化很大,心中又不十分清楚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却不想让别人看出这种矛盾与...

东兰县19742144545: 怎么处理家里老人和小孩的教育问题? -
安柳福尔: (1)要体谅理解老人.老人出于爱,对子女对孙儿女的爱是无私的,做子女的要尊重体贴老人,爱护老人. (2)两代人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各有利弊,如果年轻人错了要主动承认错误,如果是老人做错了,应在尊重老人的前提下,跟老人讲道理.年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