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体,植被的光谱反射曲线特征

作者&投稿:劳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土壤,水体,植被的光谱反射曲线特征~

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主要受到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质、铁含量、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
水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水本身的物质组成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水状态的影响。地表较纯洁的自然水体对0.4~2.5μm
波段的电磁波吸收明显高于绝大多数其它地物。在光谱的可见光波段内,水体中的能量-物质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光谱反射特性概括起来有一下特点:
(1)光谱反射特性可能包括来自三方面的贡献:水的表面反射、水体底部物质的反射和水中悬浮物质的反射。
(2)光谱吸收和透射特性不仅与水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明显地受到水中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影响。
(3)在光谱的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水几乎吸收了其全部的能量,即纯净的自然水体在近红外波段更近似于一个“黑体”,因此,在1.1~2.5μm
波段,较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几乎趋近于零。
植物的光谱特征可使其在遥感影像上有效地与其他地物相区别。同时,不同的植物各有其自身的波谱特征,从而成为区分植被类型、长势及估算生物量的依据。

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主要受到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质、铁含量、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

水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水本身的物质组成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水状态的影响。地表较纯洁的自然水体对0.4~2.5μm 波段的电磁波吸收明显高于绝大多数其它地物。在光谱的可见光波段内,水体中的能量-物质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光谱反射特性概括起来有一下特点:
(1)光谱反射特性可能包括来自三方面的贡献:水的表面反射、水体底部物质的反射和水中悬浮物质的反射。
(2)光谱吸收和透射特性不仅与水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明显地受到水中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影响。
(3)在光谱的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水几乎吸收了其全部的能量,即纯净的自然水体在近红外波段更近似于一个“黑体”,因此,在1.1~2.5μm 波段,较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几乎趋近于零。

植物的光谱特征可使其在遥感影像上有效地与其他地物相区别。同时,不同的植物各有其自身的波谱特征,从而成为区分植被类型、长势及估算生物量的依据。

健康的绿色植被、洁净的湖水、干燥的裸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
一、 健康的绿色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健康的绿色植被,其光谱反射曲线几乎总是呈现“峰和谷”的图形,可见光谱内的谷是由植物叶子内的色素引起的。

例如叶绿素强烈吸收波谱段中心约0.45um和0.67um(常称这个谱带为叶绿素吸收带)的能量。植物叶子强烈吸收蓝区和红区的能量,而强烈反射绿区能量,因此肉眼觉得健康的植被呈绿色。除此之外,叶红素和叶黄素在0.45um(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色色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如果植物受到某种形式的抑制而中断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它会减少甚至停止叶绿素的产生。这将导致叶绿素的蓝区和红区吸收带减弱,常使红波段反射率增强,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植物变黄(绿色和红色合成)。
从可见光区到大约0.7um的近红外光谱区,可看到健康植被的反射率急剧上升。在0.7-1.3um区间,植物的反射率主要来自植物叶子内部结构。
健康绿色植物在0.7-1.3um间,的光谱特征的反射率高达(45%-50%),透过率高达(45%-50%),吸收率低至(<5%)。植物叶子一般可反射入射能量的40%-50%,其余能量大部分透射过去,因为在这一光谱区植物叶子对入射能量的吸收最少(一般少于5%)。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u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
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
在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内部结构差别很大,所以,虽然在可见光波段它们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在这一光谱区可以通过测量反射率来鉴别不同种类的植物。同样,许多植物也会迫使改变在这一光谱区的反射率,所以,人们常用工作在该光谱区的传感器来探测植物状况。树冠有多层叶子将会提供多次透射和反射的机会。因此,近红外反射会随着树冠中叶子的层数的增加而增加,大约八层叶子时反射率达到最大。
在1.3um以上,入射到植被的能量主要被吸收和反射,很少甚至没有透射,在1.4um、1.9um、和2.7um处,反射率出现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在这些波长波段植物叶子内的水强烈吸收造成的。所以,我们称这些波谱区域内的波长为水的吸收波段。吸收波段之间的1.6um和2.2um处出现反射率高峰。在1.3um以上的波段内,植物叶子的反射率与叶子的总含水量大致成反比关系(总含水量是含水量和叶子厚度两者的函数)。
在光谱的中红外阶段,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主要被1.4um、1.9um和2.7um附近的水的强烈吸收带所支配。2.7um处的水吸收带是一个主要的吸收带,它表示水分子的基本振动吸收带。1.9um、1.1um、0.96um处的水吸收带均为倍频和合频带,故强度比谁的基本吸收带弱,而且是依次减弱的。
1.4um和1.9um处的这两个吸收带是影响叶子的中红外波段光谱响应的主要谱带。1.1um和0.96um处的水吸收带对叶子的反射率影响也很大,特别是在多层叶片的情况下。研究表明,植物对入射阳光中的红外波段能量的吸收程度是叶子中总水分含量的函数,即是叶子水分百分含量和叶子厚度的函数。随着叶子水分减少,植物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明显增大。
二、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
土壤反射率显得很少有“峰和谷”的变化。这是因为影响土壤反射率的因素较少作用在固定的波段范围。影响土壤反射率的因素有:含水量、土壤结构(砂、壤、粘土的比例)、表面粗糙度、铁氧化物的存在以及有机物的含量。这些因素是复杂的、可变的、彼此相关的。例如,土壤的含水量会降低反射率。对于植被在大约1.4um、1.9um和2.7um处水的吸收波段上,这种影响最为明显(粘土在1.4um和2.2um处也有氢氧基吸收带)。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结构密切相关:粗粒砂质土壤常常排水性好,因而含水量低,反射率相对高;反之,排水性不好的细粒结构土壤一般具有较低的反射率。然而,在缺水情况下,土壤自身会出现相反的趋势:粗粒结构土壤比细粒土壤看上去更深。所以,土壤的反射属性仅在特殊条件下才出现一致性。另外两个降低土壤反射率的因素是表面粗糙度和有机物的含量。在土壤中含有铁的氧化物也会明显降低反射率,至少在可见光波段如此。
三、水的光谱反射特征
考虑水的光谱反射率时,也许最明显的特征是在近红外及更长波波段的能量吸收问题。简单地说,不管我们说的是水体本身(如湖泊、河流)还是植被,土壤中含有的水都会吸收这一波段的能量。
当波长小于大约0.6um时,清澈的水只能吸收相对很少的能量,这些波长内的水具有高透射率的特点,其最大值在光谱的蓝绿区。但随着水的浑浊程度的变化(因水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会引起透射率继而反射率的急剧变化。例如,因土壤侵蚀而含有大量悬浮沉积物的水,其可见光的反射率一般比相同地区内的“洁净水”高得多。
同样,水的反射率会随着所含叶绿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叶绿素浓度的增加会降低蓝波段的反射率而提高绿波段的反射率。利用遥感数据中这种反射率的变化可监测藻类是否存在,并且可估算其浓度。
许多有关水的重要特性,如溶解氧浓度、PH值和盐浓度等,并不能直接通过水的反射率来观察到。但是这些参数有时与观察到的反射率有关。总之,水的光谱反射率与这些特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适当的参考数据去正确的解释水的反射率测定值。
植被光谱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在中心波长分别为0.45µm(蓝色)和0.65µm(红色)的两个谱带内,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摄入能量,在这两个叶绿素吸收带间,由于吸收作用较小,在0.54µm(绿色)附近行程一个反射峰,因此许多植物看起来是绿色的。除此之外,叶红素和叶黄素在0.45µm(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色色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健康绿色植物在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是反射率高(45%-50%),透过率高(45%-50%),吸收率低(<5%)。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µ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
  在光谱的中红外阶段,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主要被1.4µm、1.9µm和2.7µm附近的水的强烈吸收带所支配。2.7µm处的水吸收带是一个主要的吸收带,它表示水分子的基本振动吸收带。1.9µm,1.1µm,0.96µm处的水吸收带均为倍频和合频带,故强度比谁的基本吸收带弱,而且是依次减弱的。1.4µm和1.9µm处的这两个吸收带是影响叶子的中红外波段光谱响应的主要谱带。1.1µm和0.96µm处的水吸收带对叶子的反射率影响也很大,特别是在多层叶片的情况下。研究表明,植物对入射阳光中的红外波段能量的吸收程度是叶子中总水分含量的函数,即是叶子水分百分含量和叶子厚度的函数。随着叶子水分减少,植物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明显增大(Philip et al. ,1978)

健康的绿色植被、洁净的湖水、干燥的裸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
一、 健康的绿色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健康的绿色植被,其光谱反射曲线几乎总是呈现“峰和谷”的图形,可见光谱内的谷是由植物叶子内的色素引起的。

例如叶绿素强烈吸收波谱段中心约0.45um和0.67um(常称这个谱带为叶绿素吸收带)的能量。植物叶子强烈吸收蓝区和红区的能量,而强烈反射绿区能量,因此肉眼觉得健康的植被呈绿色。除此之外,叶红素和叶黄素在0.45um(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色色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如果植物受到某种形式的抑制而中断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它会减少甚至停止叶绿素的产生。这将导致叶绿素的蓝区和红区吸收带减弱,常使红波段反射率增强,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植物变黄(绿色和红色合成)。
从可见光区到大约0.7um的近红外光谱区,可看到健康植被的反射率急剧上升。在0.7-1.3um区间,植物的反射率主要来自植物叶子内部结构。
健康绿色植物在0.7-1.3um间,的光谱特征的反射率高达(45%-50%),透过率高达(45%-50%),吸收率低至(<5%)。植物叶子一般可反射入射能量的40%-50%,其余能量大部分透射过去,因为在这一光谱区植物叶子对入射能量的吸收最少(一般少于5%)。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u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
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
在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内部结构差别很大,所以,虽然在可见光波段它们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在这一光谱区可以通过测量反射率来鉴别不同种类的植物。同样,许多植物也会迫使改变在这一光谱区的反射率,所以,人们常用工作在该光谱区的传感器来探测植物状况。树冠有多层叶子将会提供多次透射和反射的机会。因此,近红外反射会随着树冠中叶子的层数的增加而增加,大约八层叶子时反射率达到最大。
在1.3um以上,入射到植被的能量主要被吸收和反射,很少甚至没有透射,在1.4um、1.9um、和2.7um处,反射率出现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在这些波长波段植物叶子内的水强烈吸收造成的。所以,我们称这些波谱区域内的波长为水的吸收波段。吸收波段之间的1.6um和2.2um处出现反射率高峰。在1.3um以上的波段内,植物叶子的反射率与叶子的总含水量大致成反比关系(总含水量是含水量和叶子厚度两者的函数)。
在光谱的中红外阶段,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主要被1.4um、1.9um和2.7um附近的水的强烈吸收带所支配。2.7um处的水吸收带是一个主要的吸收带,它表示水分子的基本振动吸收带。1.9um、1.1um、0.96um处的水吸收带均为倍频和合频带,故强度比谁的基本吸收带弱,而且是依次减弱的。
1.4um和1.9um处的这两个吸收带是影响叶子的中红外波段光谱响应的主要谱带。1.1um和0.96um处的水吸收带对叶子的反射率影响也很大,特别是在多层叶片的情况下。研究表明,植物对入射阳光中的红外波段能量的吸收程度是叶子中总水分含量的函数,即是叶子水分百分含量和叶子厚度的函数。随着叶子水分减少,植物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明显增大。
二、土壤的光谱反射特征
土壤反射率显得很少有“峰和谷”的变化。这是因为影响土壤反射率的因素较少作用在固定的波段范围。影响土壤反射率的因素有:含水量、土壤结构(砂、壤、粘土的比例)、表面粗糙度、铁氧化物的存在以及有机物的含量。这些因素是复杂的、可变的、彼此相关的。例如,土壤的含水量会降低反射率。对于植被在大约1.4um、1.9um和2.7um处水的吸收波段上,这种影响最为明显(粘土在1.4um和2.2um处也有氢氧基吸收带)。
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结构密切相关:粗粒砂质土壤常常排水性好,因而含水量低,反射率相对高;反之,排水性不好的细粒结构土壤一般具有较低的反射率。然而,在缺水情况下,土壤自身会出现相反的趋势:粗粒结构土壤比细粒土壤看上去更深。所以,土壤的反射属性仅在特殊条件下才出现一致性。另外两个降低土壤反射率的因素是表面粗糙度和有机物的含量。在土壤中含有铁的氧化物也会明显降低反射率,至少在可见光波段如此。
三、水的光谱反射特征
考虑水的光谱反射率时,也许最明显的特征是在近红外及更长波波段的能量吸收问题。简单地说,不管我们说的是水体本身(如湖泊、河流)还是植被,土壤中含有的水都会吸收这一波段的能量。
当波长小于大约0.6um时,清澈的水只能吸收相对很少的能量,这些波长内的水具有高透射率的特点,其最大值在光谱的蓝绿区。但随着水的浑浊程度的变化(因水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会引起透射率继而反射率的急剧变化。例如,因土壤侵蚀而含有大量悬浮沉积物的水,其可见光的反射率一般比相同地区内的“洁净水”高得多。
同样,水的反射率会随着所含叶绿素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叶绿素浓度的增加会降低蓝波段的反射率而提高绿波段的反射率。利用遥感数据中这种反射率的变化可监测藻类是否存在,并且可估算其浓度。
许多有关水的重要特性,如溶解氧浓度、PH值和盐浓度等,并不能直接通过水的反射率来观察到。但是这些参数有时与观察到的反射率有关。总之,水的光谱反射率与这些特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因此,我们必须适当的参考数据去正确的解释水的反射率测定值。
植被光谱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在中心波长分别为0.45µm(蓝色)和0.65µm(红色)的两个谱带内,叶绿素吸收大部分的摄入能量,在这两个叶绿素吸收带间,由于吸收作用较小,在0.54µm(绿色)附近行程一个反射峰,因此许多植物看起来是绿色的。除此之外,叶红素和叶黄素在0.45µm(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色色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健康绿色植物在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是反射率高(45%-50%),透过率高(45%-50%),吸收率低(<5%)。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µ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
  在光谱的中红外阶段,绿色植物的光谱响应主要被1.4µm、1.9µm和2.7µm附近的水的强烈吸收带所支配。2.7µm处的水吸收带是一个主要的吸收带,它表示水分子的基本振动吸收带。1.9µm,1.1µm,0.96µm处的水吸收带均为倍频和合频带,故强度比谁的基本吸收带弱,而且是依次减弱的。1.4µm和1.9µm处的这两个吸收带是影响叶子的中红外波段光谱响应的主要谱带。1.1µm和0.96µm处的水吸收带对叶子的反射率影响也很大,特别是在多层叶片的情况下。研究表明,植物对入射阳光中的红外波段能量的吸收程度是叶子中总水分含量的函数,即是叶子水分百分含量和叶子厚度的函数。随着叶子水分减少,植物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明显增大(Philip et al. ,1978)

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主要受到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质、铁含量、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

水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水本身的物质组成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水状态的影响。地表较纯洁的自然水体对0.4~2.5μm 波段的电磁波吸收明显高于绝大多数其它地物。在光谱的可见光波段内,水体中的能量-物质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光谱反射特性概括起来有一下特点:
(1)光谱反射特性可能包括来自三方面的贡献:水的表面反射、水体底部物质的反射和水中悬浮物质的反射。
(2)光谱吸收和透射特性不仅与水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明显地受到水中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影响。
(3)在光谱的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水几乎吸收了其全部的能量,即纯净的自然水体在近红外波段更近似于一个“黑体”,因此,在1.1~2.5μm 波段,较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几乎趋近于零。

植物的光谱特征可使其在遥感影像上有效地与其他地物相区别。同时,不同的植物各有其自身的波谱特征,从而成为区分植被类型、长势及估算生物量的依据。

这只是一点基本的描述想要更明白,可以看看《遥感导论》和《遥感应用分析与方法》这两本书

对于土壤:土壤表面的反射光谱曲线都比较平滑,没有明显的峰谷。因此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上,土壤的色调区别不太明显。一般情况下,土质越细反射率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土壤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
对于水体:水体的反射率总体很低,小于10%,远低于其他大多数地物。在遥感图像上水体或湿地都呈现为深色调甚至黑色。对于清水在蓝绿光波段有较强反射,在其他可见光波段吸收都很强,在近红外波段吸收更强,使得反射率几乎是0。
对于植物:所有植物的反射波谱曲线呈明显的双峰双谷的特点,即接近可见光绿波段(0.5~0.6μm )有一个反射峰,而该反射峰的两侧,即蓝光波段(0.38~0.5μm )和红光波段(0.6~0.76μm )则有两个植物叶绿素的吸收带,形成光谱曲线的两个低反射谷。

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土壤的反射光谱特征主要受到土壤中的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质、铁含量、土壤质地等因素的影响。

水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水本身的物质组成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水状态的影响。地表较纯洁的自然水体对0.4~2.5μm 波段的电磁波吸收明显高于绝大多数其它地物。在光谱的可见光波段内,水体中的能量-物质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光谱反射特性概括起来有一下特点:
(1)光谱反射特性可能包括来自三方面的贡献:水的表面反射、水体底部物质的反射和水中悬浮物质的反射。
(2)光谱吸收和透射特性不仅与水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明显地受到水中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影响。
(3)在光谱的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水几乎吸收了其全部的能量,即纯净的自然水体在近红外波段更近似于一个“黑体”,因此,在1.1~2.5μm 波段,较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几乎趋近于零。

植物的光谱特征可使其在遥感影像上有效地与其他地物相区别。同时,不同的植物各有其自身的波谱特征,从而成为区分植被类型、长势及估算生物量的依据。



...说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为什么能够突出反映植被的生长状况
几乎趋近于零,植物在可见光绿光附近有一个波峰,两侧蓝、红光波峰各有一个吸收带,近红外波段(0.8-1.1um)有一个反射陡坡,至1.1um附近有一峰值。NDVI = (Bir - Br) \/ (Bir + Br),所以它能增大植物和土壤、水体之间的反差,并且植被生长的越旺盛,NDVI值越大,得解。

光机扫描图像的波谱特性
MSS4(0.5-0.6μm)与Tm2(0.52-0.60μm)属绿黄光波段,对水有较强的透射能力,水体色调较浅,可反映一定深度(>10m)水下地形,有利于识别水体浑浊度、沿岸流、砂洲等。叶绿素在此波段有一次反射峰称绿峰,健康植物对绿光有一定反射,影像色调较浅,植被分布范围和生长密度可以得到反映。可用于探测健康植物绿色反射率,...

植被遥感是通过遥感来监测植被的吗,有什么作用?
植物叶面在可见光红光波段有很强的吸收特性,在近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反射特性,这是植被遥感监测的物理基础,通过这两个波段测值的不同组合可得到不同的植被指数。差值植被指数又称农业植被指数,为二通道反射率之差,它对土壤背景变化敏感,能较好地识别植被和水体。RVI——比值植被指数 RVI=NIR\/R,或...

专题制图仪图像特性
植被、水体、土壤等在此波段反射率差别明显,有助于判别水质、水深、水中叶绿素分布、沿岸水流、泥沙情况和近海水域制图,可用于土壤和植物分类。在影像色调上,植被最暗,水体次之,新鲜雪最浅。 TM2 ( 0. 52 ~ 0. 60μm) 属绿黄光波段,对水有较强的透射能力,水体色调较浅,可反映一定深度 ( >10m) 水下...

有关遥感方面的问题。
归一化植被指数 取值在[-1, 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云、水、雪等,对可见光高反射;0为岩石或裸土等,NIR和R近似相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与覆盖度呈正相关 NDVI可部分消除太阳高度角变化、卫星视角和大气影响,可检测植被生长状况、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 能很好地反映植被的动态变化,...

水面和植被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水分蒸发所吸热来源于与水体接触的水面气体或周边土壤等地物,这是个吸热过程;蒸发的水汽进入大气循环,重新转化为液态水,此过程释放热量,就看这些过程持续时间及其平衡状态.植被在有光的条件下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作用,但光合作用强度要大于呼吸作用的),光和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释放氧气...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如何反映了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水各种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分交换,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之间也存在水分的交换,水文是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综合表现。地形由内、外力共同塑造,受河流、冰川、波浪、风、地下水等的影响。植被受光、热、水、土壤、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制约。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接带,...

植被指数evi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的取值范围在0-10153之间,数据类型为32bit整型。更多植被指数evi的介绍可参考http:\/\/www.dsac.cn\/DataProduct\/Detail\/200919。

学霸们,求解湿地土壤侵蚀表现为怎样,怎样理解啊?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按照上面的定义,湿地不光是“静止”的池塘,还有河岸等等流动水体都可以被认为是湿地,当湿地植被被破坏时,周边土壤松动,在径流冲刷情况...

几种常见地物反射光谱特征
· 水体的反射波谱特性 我们知道,水体的反射主要在蓝绿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率很强,特别在近红外、中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吸收带,反射率几乎为零,因此在遥感中常用近红外波段确定水体的位置和轮廓,在此波段的黑白正片上,水体的色调很黑,与周围的植被和土壤有明显的反差,很容易识别和判读。但是当水...

独山子区13318277350: 遥感在植被调查中的应用,土壤植被反射波普的曲线特征 -
伯牙吾台琼长天: 植被覆盖率,植被种类,健康状况等 土壤含水量检测等 土壤光谱曲线幅值很小,从近红外往后基本反射为零了 植被的2个特征,红边,绿谷

独山子区13318277350: 一般情况下,土壤和植被的反射率大概在哪个范围内..可以确定吗? -
伯牙吾台琼长天: 健康的植物在可见光下反射率大概在10%~20%,在波长0.7~1.4µm间则为20%~40% 土壤的反射率与其机械组成和颜色密切相关,黑土大概在5%~15%,褐色土,栗钙土大概在5%~25%,红壤10%~40%,黄壤15%~50% 土壤的光谱还受植被覆盖率、地貌、耕作特点等有关.

独山子区13318277350: 植被沙雪和湿地的反射光谱有哪些特点 -
伯牙吾台琼长天: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

独山子区13318277350: 水体光谱的组成 -
伯牙吾台琼长天: 水体本身.水底.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游动植物.对于浑浊的水还有泥沙的影响..还有可能有环境辐射的影响...

独山子区13318277350: 叶片或植物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光谱反射特征 -
伯牙吾台琼长天: 作用于植物光合作用的太阳光光谱是哪些 在所有的光合放氧生物中,都有互影响的结果,即使绿色植物叶片本身也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独山子区13318277350: 影响植被波普特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
伯牙吾台琼长天: 影响植被波谱特征的主要因素:植物类型;植物生长季节;病虫害影响等.由于植被波谱特征大同小异,也根据这些差异可以区分植被类型、生长状态等.

独山子区13318277350: 植被指数的文献 -
伯牙吾台琼长天: 我自己收藏的,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 植被指数概念: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植物叶面在可见光红光波段有很强的吸收特性,在近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反射特性,这是植被遥感监测的物理基础,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