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闻之古人云 陵之不死 两句中之的含义和用法

作者&投稿:阳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文: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 。后闻陵降,上怒甚。上以问太史令司~

(1)C (2)D (3)D (4)D (5)①李陵战败的地方距离边塞一百多里,边塞的人们听到了这件事。   ②武帝不曾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就随便听信流言,一下子对李陵处以重罚,难道不是对不住李陵过去对汉家的功劳吗?

《汉将李陵论》原文及译文

(唐〕白居易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於王事非忠,生降於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孟坚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春秋》所以美狼瞫者,为能获其死所。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於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於前,坠家声於后,不可以言智;罪逭於躬,祸移於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
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於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於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於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於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
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生或轻於鸿毛。”若死重於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於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注读】
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为:当,做)臣、为子之大宝也。”故古之君子,奉(奉:奉行)以周旋(周旋:辗转追逐),苟(苟:如果)一(一:①一旦;②全部)失之,是(这)非人臣人子矣。汉李陵策名(策名:写入……名册)上将,出讨匈奴,窃谓(窃谓:我私下认为)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可:该做的),而遂(遂:最终)亡其宗,哀哉!
【翻译】
我评论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啊。”所以古代的君子,奉行着并不断追寻着它们,如果一旦失去了,这就不再是君王的臣子、父母的儿子了。汉代的李陵名字列入上将的名册,出兵征讨匈奴,我私下认为,他不为国家的事业而牺牲不忠,活着投降匈奴不勇,放弃先前的功绩不智,招致后来的祸患不孝,四个方面没有一个是应该的,因而最终灭亡了自己的宗族,真可悲啊!

【注读】
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讥:批评),窃甚惑(感到疑惑)之。司马迁虽(虽:虽然)以(以:因)陵获罪,而(而:然而)无讥,可乎?班孟坚亦从(从:跟着)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谋:为……谋划)人之军师(军师:军队),败则死(死:为……死)之。”故败而死者,是其所(所:地方)也。《春秋》所以美(美:赞美)狼瞫(瞫:瞫读shěn,深视或下视)者,为(为:因为)能获其死所。而陵获所(获所:到了该死的地方)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始:最初)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孰:谁)大焉;及(及:到了)乎兵尽力殚(殚:尽、完),摧锋(摧锋:摧折锋锐)败绩,不能死战(死战:拼死一战),卒(卒:最终)就生降。
【翻译】
我读《史记》《汉书》,发现对李陵都没有明确的批评,私下很是为此感到疑惑。司马迁虽然是因为李陵而获罪的,然而对李陵没有批评,是应该的吗?班固也跟着司马迁而没有批评李陵,还是应该的吗?按照《礼记》上说:“为别人的军队谋划,失败就要为此死去。”所以失败而死,这是死得其所啊。《春秋》中之所以赞美狼的眼睛深沉下视,是因为它们死得其所。然而李陵到了该死的地方而不死去,能够不得到批评吗?我看他最初带领步兵深入到匈奴的领地,而能用少数军队攻击众多敌人,凭着辛劳而击败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的敌人,一再接战一再胜利,他的功劳没有谁比他大的;然而到了士兵用尽力量衰竭,摧锋锋锐遭受摧折而失败的时刻,他不能够拼死一战,最终被活捉而投降了。

【注读】
噫!坠(坠:丧失,败坏)君命,挫(挫:挫败)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战勋:战功)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逭:读huàn,免除)于躬(躬:自身),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
【翻译】
唉!败坏国君的使命,挫败国家的威风不能够被称作忠;在匈奴人那里委屈自身,束手就擒成为俘虏,不能够称作勇;丧失战功在前,毁坏自己家庭的名声在后,不能够称作智;只顾自己免除罪行,而将灾祸转移到母亲身上,不能够称作孝;他却引用范蠡、曹沫来作比较,又是多么地荒谬!

【注读】
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不死:没有死去)也。而陵苟免(苟免:苟且逃避死亡)而微躯(微躯:降低身份,使自己卑贱),受制于强虏,虽(虽:即使)有区区之意(区区之意:真挚的情意),亦奚为(为:作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俾:读bǐ,使)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长:助长)寇雠辱国家甚矣。况二子虽(虽:虽然)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酌(酌:斟酌,考察)其本末,事不相侔(侔:读móu,等同),而陵窍(窍:空子)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翻译】
况且会稽的耻辱,不是藩篱的过错;鲁国蒙受羞辱,曹沫一定更报复,所以这二位没有死去啊。然而李陵苟且偷生逃避死亡降低身份,使自己卑贱,受制于强敌匈奴,即使他真有拳拳报国之心,又有什么作为呢?那吴国、齐国,是越国、鲁国的敌国;匈奴是汉朝的外臣,使大汉的将军,被单于活捉,这是助长敌人的气焰而严重地侮辱了国家啊。况且这二位虽然没有死去,但没有李陵的活捉投降的恶名;这二位如果被活捉投降,也没有李陵延及到父母的祸患,我们考察这几件事的始末,李陵的事与这两位的事并不相同,然而李陵却钻空子假装是仰慕(效仿)他们的行为,这是严重地失去了做臣子的道义啊。

【注读】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意者:心中想的)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刺心自明:刺穿心脏自我表白),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效节:尽到臣子的节操;致命:献上生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尤:责备)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纾祸:解除祸患)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遽:立刻)加厚诛,岂非负德(德:功绩、功劳)?”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苟其生:苟且偷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世:后代),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冠:冠绝,第一)当时,壮节足以垂(垂:垂范)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及:涉及、触及)哉!
【翻译】
我看李陵的回复苏武的信,他心中想的只是担心汉朝不明白自己,却没有自我反省自己这件事的始终。为什么呢?与其想要刺穿心脏自我表白,割下头颅表明心志,何如尽到臣子的节操而献上生命来取信于国君呢?与其为母亲之死而痛心,悼念冤死的妻子,责备君王埋怨国家,何如忘记自己的生命坚守正义死去,从而解除父母的祸患呢!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白考察具体情况,而向下听取流言,立刻对李陵的家人施加重重的刑罚,难道不是对不起李陵对汉朝立下的功劳吗?”我回答说:假使李陵不苟且偷生,而能够接着去死,那么朝廷一定会将对他的赏赐延续到他的后代,刑罚也不会施加在他的父母身上,李陵的战功足以冠绝当时,他的豪壮气节足以为后世垂范,忠、孝、智、勇四者都成立了,那么他的死将永垂不朽,哪有流言能涉及他呢!

【注读】
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生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于:比)义,则视之(之:代指个人的生命)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如鸿毛也。故非其义(义:道义,该做的事),君子不轻(轻:轻视)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爱:吝惜)其死。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道:正道)焉。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然:这样)乎?不其然乎?
【翻译】
唉!我听古人说:“人各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活着比鸿毛还轻。”如果死比义重要,那么我们看待自己的生命如同泰山一样崇高;如果义比死重要,那么我们看待自己的生命如同鸿毛一样轻微。所以不是该做的事,君子不会轻视自己的生命;到了该牺牲的时候,君子不会吝惜自己的生命去死。可惜啊,李陵没有死去,失去了君子该行的正道。所以陇西的士大夫们以姓李感到惭愧,不也是这样的吗?不也是这样的吗?

“予闻之古人云”中“之”的意思是代词,指代“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生或轻于鸿毛。”
“陵之不死”中的“之”不翻译,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予闻之古人云”中的“之”的意思是代词,指代前文所提到的“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生或轻于鸿毛”。
“陵之不死”中的“之”在这里不翻译,作用是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予闻之古人云”中“之”的意思是代词,指代“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生或轻于鸿毛。”
“陵之不死”中的“之”不翻译,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临潼区13343657861: 有人可以帮个忙翻译一下吗? -
易贱口炎: 有人说:汉武帝不能明察(实情),苟听流言,给李陵加以重的处罚,难道不是辜负了李陵对朝廷的恩德吗?回答是:假如李陵不苟且偷生,能够以死报国,那么褒赏一定能延续到后代,父母双亲不会遭受刑罚;战功足够在当时称第一,气节足够垂范后代.忠、孝、智、勇四方面的品德都具备,况且死了也不会磨灭,流言怎么能中伤他呢?唉!我听古人说:“人都有一死,有的人死重于泰山,有的活着轻于鸿毛.”如果死得比义还重,那么可以看成和泰山一样重,如果义比死重,那么就可以(把生)看作和鸿毛一样(轻).所以,如果不符合那道义,君子就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如果死得其所,君子不吝惜自己的死.可惜啊,李陵不能(为义而)死,有失君子的为人之道啊!

临潼区13343657861: ...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所及哉?呜呼,予闻之古人云... -
易贱口炎:[答案] 5、D 6、D项,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的. 7、D 8、(1)现在起兵一旦不成功,那些全身保自己妻儿的大臣们... 呜呼,予闻之古人云:“人各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生或轻于鸿毛.”若死重于义,则视之如泰山也;若义重于死,则视之...

临潼区13343657861: 王安石《原过》译文 -
易贱口炎: 王安石:《原 过》 天有过乎?有之,陵历斗蚀是也[1].地有过乎?有之,崩驰竭塞是也[2].天地举有过,卒不累覆且载者何[3]?善复常也[4].人介乎天地之间,则固不能无过,卒不害圣且圣贤者何?亦善复常也.故太甲思庸[5],孔子曰勿惮改...

临潼区13343657861: 求狄仁杰执法文言文全文及解释······ -
易贱口炎: 【原文】 仁杰,仪凤中为大理丞,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坐误斫昭陵柏树,仁杰奏罪当免职.高宗令即诛之,仁杰又奏罪不当死.帝作色曰:“善才斫陵上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之.”左右瞩仁杰令出,仁杰...

临潼区13343657861: 袁枚的《祭妹文》的古文和现代意思各是什么? -
易贱口炎: 原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

临潼区13343657861: 《童趣》中的虚词用法 之于以其而为等 -
易贱口炎: 1.之:一、用作代词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

临潼区13343657861: 关于“之的取独真的不懂,有时侯老师同学说到某某句子中的之”在?
易贱口炎: “之”作结构助词使用时,有一种用法叫“取消句子独立性”.意思是,原来是一个主谓短语,用上“之”以后,它就不是独立的句子了,而成了一个大句子的成分了. ...

临潼区13343657861: 如何评价曹操的《龟虽寿》 -
易贱口炎: 《龟虽寿》更可贵的价值在于这是一首真正的诗歌,它开辟了一个诗歌的新时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汉代人的思想禁锢了三四百年,弄得汉代文人不会写诗,只会写那些歌颂帝王功德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