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教育变革

作者&投稿:迟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洋务运动在教育变革的方式和教育内容方面有何特点~

(1)目标:培养洋务实用人才。
(2)方式: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内容:注重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教育。
  (3)尽管洋务运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与问题,但其成绩也不容抹杀: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学校,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培养了第一批服务于国际交往和国内新式事业的外交人才、科技教育人才、军事技术人才;传统封建教育制度终于开始出现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变革趋势。(回答出一点即可得分)
近代化是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命题。该题通过典型材料,运用比较的方法,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比较能力强弱,回答问题时一定要紧扣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方式;教育内容。第三问要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作答比较完整。

洋务运动教育改革和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异同如下:
相同点:
1. 发起的方式和性质相同。都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动和领导的资产阶级改革。
2. 学习的对象相同。都是以俄国和德国这两个西方君主制资产阶级国家为效仿对象所进行的内部改革。
3. 发起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缓解内部矛盾,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救亡图存,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
4. 在开始前两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基本相同。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受到西方帝国主义的压迫,也都有着很大的民族生存危机。
不同点:
1. 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内容不同。明治维新主张的是“脱亚入欧”,全盘西化。而洋务运动主张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 改革的发起者不同,支持者和背景也不同。明治维新是在民族危机意识下进行的改革,改革也比较彻底。涉及到了各个阶层和社会层面。形成了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生产关系。洋务运动只是中国少部分开明地方官员的行为。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支持者和影响力相对有限。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二、教育革新与今日教改

在东北近现代教育史上,较为突出的两次教育变革是清朝的教育革新与民国初年的教育变革。这两次教育变革虽然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对东北教育却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我国今日教育改革或多或少地提供了正面经验与反面教训。

清朝,教育的革新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变革,另一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变革。其中,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变革对东北教育的影响要比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变革给予东北的影响程度强一些。维新变法时期,东北虽然对教育变革的各项条令未能落实,但由于在此前后东北各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遍成长,要求与之发展相适应的教改呼声也日渐增强。私学在该时期发展迅速,有识之士把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做“人才盛”、“国势强”之关键。但该时期东北官学的变化不大,学校的面目依旧,尤其是旗学已基本陷于瘫痪状态,不仅丧失了昔日尚武之风气,而且对今后新教育变革之要诣--“兴新学”置若惘闻,呈现出弃旧拒新的局面。该时期,东北地区对科举教育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这不失为一大进步。

民国初年,教改的有关法令,内容丰富,措施也较为切合当时实际。具体做了五大方面的变革,即对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经费等诸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其中在教育方针中对师范教育进行了特别强调,给予了足够重视。在师资问题上,突出地强调了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以及提高教师的待遇等。教育目的则不够明确,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突出强调个性发展及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而三次学制改革,都本着适应国情,适应民生及谋求个性发展的原则,教育经费未做太大改革,基本沿用清末做法。总的看来,民初的教育变革,无疑是具有一定进步性的。该次教改对东北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使东北的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尤其是引起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

清朝和民国初年的教育革新,为今日教育改革提供了如下经验与教训:首先,教育变革必须适应社会与民族的需要,不能脱离本国国情,这是民国初年教改的经验。今日我们的教改也要借鉴这一经验。其次,教育变革必须是吐旧纳新,对于落后的东西要剔除,对于进步的东西要吸收,不能象维新变法阶段东北的教改那样,既未吸收进步的内容,又未抛弃腐朽的内容,反倒丢掉了旧教育中积极可取的成分。第三,师范教育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队伍素质的提高、教师待遇的改善也是今日教改应予以重视的问题。第四,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变革是历次教改必须着眼的问题。第五,教育制度也是教改应该认真斟酌的问题。只有客观地借鉴前人教改经验、吸取其教训,才能搞好我们今日的教改。

三、东北解放区教育经验总结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宣告结束,同年8月,中共中央便着手建立东北解放区,在恢复主权,建立行政机构、开展解放区生产建设运动的同时,东北解放区的教育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经过4年的时间,直到建国前,解放区的教育经历了由思想改造阶段到新型正规化教育阶段的发展。归纳这一时期教育的经验,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党对教育的领导。从思想改造阶段起,东北解放区的教育方针就由共产党确定。每一次教育会议都在党的领导下召开,这样便确保了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并且,确立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做为解放区教育的指导思想,时至今日,我们各地区的教育、各层次的教育仍然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革命经验。

第二,重视对知识分子的培养、团结与教育,强调师资队伍建设。在东北解放区建立之初,我党就强调对知识分子的培养,认识到了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十分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了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

第三,在教育工作的侧重点上,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解放战争时期,出于特殊的历史条件的需要,强调重视干部教育,提出了“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的方针。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独特经验。

第四,注重初等教育的发展,提倡社会教育。在思想改造教育阶段,就提出要大力发展小学教育,同时要兴办社会教育,到了新型正规化教育阶段,才开始发展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和高等教育。其中,成人教育也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第五,提出了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东北解放区的教育原则可以概括为“三结合”的原则。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教育方法上,则反对“填鸭式的、注入式的、强迫的、空洞的方式。而代之以启发的、讨论的、研究的、实验的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总而言之,东北解放区四年的教育经验是十分丰富的,它的许多方面成为建国后我国教育始终借鉴的内容,对东北的教育更是产生了许多直接影响。

总的看来,今天我们对中国东北近现代教育的历史进行回顾与反思,能够汲取许多历史经验与教训,对我们特别是对东北今日的教育理论研究及教育实践的进步均有重大的现实价值及伟大的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 王凤达〕
--------------------------------------------------------------------------------------------------
教育改革 现代化变革的深入,亟求大批新式人才,而这些人才又是传统教育体制所无法培养出来的。自洋务运动以来的早期现代化运动因而无一例外地试图变革教育传统,瓦解旧的教育制度。清末新政挟时势之力,终于在教育变革上取得决定性的突破。

最初的突破是科举制——隋唐以来沿袭一千多年的教育制度。光绪二十八年,清政府下令废除八股。3年后,又颁布上谕:“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举考试亦即停止。”[20]

科会制的废除如同科举制的产生一样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罗兹曼评价其“现实的和象征性的意义”说:“科举制度的改革代表着中国已与过去一刀两断,这大致相当于1861年沙俄废奴和1868年明治维新后不久的废藩。”[21]尽管罗兹曼的说法未必准确和妥切,但他从科举制的废除中看到新政时期的深刻和社会变动而不仅仅是教育制度的变化,却是令人赞叹的眼力。

与废八股、罢科举相同时,创办新式学堂与“派士人出洋游学”的活动也以相当规模展开。据学部统计,光绪三十年,学堂总数4222所,学生总数92169人。4年后,学堂总数增长为52348所,学生总数扩展到1560270名,其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同样的情形也表现在出洋留学上。由于清政府以积极姿态推动官费与自费留学,同时对学成回国经过考核的留学生分别赐给进士、举人、贡生等项出身,予以任用,留学海外一时蔚为热潮。和洋务时期留学欧美的方向不同,新政时期留学的主要方向是日本。光绪二十七年底,留学日本的学生尚只有280名,到光绪三十年底,留日学生数大约有8000至10000人。

清末新政的教育变革,还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和《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它们以日本为模式,规定学堂正规教育分为初、中、高三级。高等学堂之上还有分科大学及最高一级的通儒院。从高小毕业到大学毕业分别授予附生、贡生、举人、进士的功名。中国现代教育因此而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洋务运动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运动中洋务派为培养实用人才而大办新学,(如中国近代第一个西式学校-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掀起了中国近代第一次留学潮,影响极大。

通过洋务运动,中国的教育制度开始学习西方,办了许多西式学堂,并且开始向海外派遣留学生。就在这些接受新型教育的学生中,许多人成为了后来民主革命的中坚力量。

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
从客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


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教育有何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教育体制的变革。首先,洋务运动催生了近代教育的起步。在洋务运动期间,一批有远见的士大夫认识到西方列强的科技优势与他们的教育体系密切相关。因此,他们开始推崇教育,建立了新式学堂,并积极派遣留学生到海外学习,这些举措为近...

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教育有何影响?
1、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洋务运动期间,一些开明人士意识到西方列强的强大与其对教育的重视有关,因此开始重视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兴起和发展。2、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教育制度的变革。洋务运动期间,洋务运动引进的西方教育理念和制度,...

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是什么
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是洋务运动。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洋务运动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
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开始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2、对近代经济的影响:促使中国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社会经济中明显增长,对中国...

洋务派对近代教育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一、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进程1.洋务运动开办的新式学校2.洋务运动对新式人才的培养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洋务运动不仅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洋务派在兴办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方面施设的措,虽然也具有封建性和对外依赖性,但它第一次对...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理由如下:第一,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第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三,洋务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第四,洋务运动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总之,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

洋务运动与近代中国教育的联系?
与近代中国教育的联系: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开始,实际启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但作为承载中国教育近代化任务的洋务教育,在发展中表现为实践上的沉重滞缓和指导思想上的本土化取向,这既给在华教会学校留下插足发展的空间,同时也设置了障碍。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和技术现代化。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促进有哪些?
8.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在洋务派看来,“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不能拘囿于旧的教育制度,应“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洋务运动造就了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这是洋务运动中...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教育变革
清朝,教育的革新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变革,另一是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变革。其中,维新变法时期的教育变革对东北教育的影响要比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变革给予东北的影响程度强一些。维新变法时期,东北虽然对教育变革的各项条令未能落实,但由于在此前后东北各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普遍成长,要求与之发展相适应的...

洋务派对近代教育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戊戌变法迈出的教育改革的重要一...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教育改革 举办京师大学堂所有书院、祠庙、义学、社学一律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学堂;各省会设高等学堂,郡城设中等学堂,州县设小学鼓励私人开办学堂设立...

宜丰县15677253649: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近代教育的新特点是什么?时间 内容1862--1863 创办京师同文馆、广东方言馆1866--1867 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文算学馆1872--1887 派... -
董贩健儿:[答案] 近代新式教育的开端:创办京师同文馆.洋务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

宜丰县15677253649: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
董贩健儿:[答案]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专制腐败的清朝政府对外闭关锁国,卑躬屈膝,对内横征暴敛,残酷镇压,内忧外患使晚清政府统治地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挽危救亡,清廷内一部分封疆大吏出于“御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

宜丰县15677253649: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端什么时候?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
董贩健儿:[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开办一批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它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戊戌维新运动时期兴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等(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宜丰县15677253649: 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董贩健儿:[答案] [思路分析] 评价洋务运动,应把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事求是地分析评价,既要坚持两点论,又要坚持重点论. 1.同意第一种观点要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分析其积极影响,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利于中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创办近...

宜丰县15677253649: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
董贩健儿:[答案]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4)作用: 洋务派继承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利集中...

宜丰县15677253649: 知识梳理 近代教育 时代背景:晚清时期的旧式学堂和科举制度,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越来越不适应近代中国的需要 洋务运动时期:1862年创办了最早的新式... -
董贩健儿:[答案] 知识梳理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1905 狂人日记 抗曰民族精神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京张铁路 侯氏制碱法 海国图志 天演论

宜丰县15677253649: 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开始于洋务运动之中,当时出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指___;19世纪末,在___(事件)时期,创办的近代中国第一所国立大... -
董贩健儿:[答案] 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起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由恭亲王奕䜣于1861年1月奏请开办.1902年1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外国语言文字专门学校.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的...

宜丰县1567725364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 -
董贩健儿:[答案] (1)解答本题一定要认真审题,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这就告诉我们这一题只能依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一第一句话“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

宜丰县15677253649: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开始出现洋务运动时期还是戊戌变法时期?为什么 -
董贩健儿:[答案]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以上摘自于人教版八上历史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