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刑法改革和汉代的刑制改革一样吗?

作者&投稿:通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汉代刑法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是什么~

汉代刑法改革发生在西汉中期文帝十三年正式改革改革刑制 主要内容:废除肉刑,以笞,死刑来取代原有的刑罚。具体为:把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劓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汉景帝执政之后,进一步改善文帝改制的内容。一方面,两次减少笞的数量,另一方面,景帝命丞相刘舍和御史大夫卫绾制定《箠令》,具体规定执行笞刑的刑具尺寸、重量、规格,行刑时中途不得更换人。至此,杖刑开始规范化。影响汉文景帝废除残害人肢体、刻人肌肤的肉刑,具有进步历史意义,不仅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而且还十中国刑罚制度拜托原始状态,由野蛮残酷走向更为人道文明的道路,这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卫后世以身体刑、劳役刑卫主体的"五刑" 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当然,汉朝这次改革仍存在局限性。如改革过程中,局部范围曾有一定程度的反复、倒退,斩右趾改为死刑弃市,由轻变种,宫刑本已废除,后来又予恢复等,改革后的刑制仍十分复杂。即便如此,其进步意义是不可否定的。

不尽相同,汉依秦制,刑法也是大致相同,只不过不像秦朝那么苛刻,比较宽松,比如: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而刑制则是指刑法的方式,比如笞、仗、徒、流、死。死刑也分枭、斩等等。

一、论汉初的刑制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时间:2011-03-17  作者:  新闻来源:湖州检察  【字号:大 | 中 | 小】
杨东江

1.汉初刑制改革的原因
1.1 汉初刑制改革的根本原因

汉文帝废除肉刑,决不单纯是受到孝女缇萦言行的感动,而是与汉初整个形式有关,由当时的劳动力缺乏造成的。汉文帝时,西汉社会经济开始繁荣兴盛,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社会的繁荣地主贵族日益奢侈,需要从农民身上剥削更多的财物,这些都要求增加可供剥削的劳动人手,而肉刑使犯罪者失去劳动力,这是汉文帝废除肉刑的真正原因。

汉文帝主张无为而治,除废除肉刑外还推行刑罚改革。他认为汉高祖时所制定的法律有的条文比秦更为苛刻。法律规定一个人犯法株连父母妻子儿女,这样做不利于国家,要加以改变。由于汉文帝的坚持,颁布了诏书,废除了连坐法令,减轻了其他刑罚。汉文帝的刑罚改革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2 汉初刑制改革的直接原因

此次刑制改革始于汉文帝十三年,直接原因是缇萦上书。[③]缇萦之父有罪当处肉刑,缇萦上书皇帝,痛陈肉刑“刑者不可复属,虽后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之弊,愿自纳为官婢以赎父刑。文帝知道后很为感触,即下令大臣拟定具体办法改革旧有的刑罚体制。

2.汉初刑制改革的内容

汉初刑制改革主要在秦朝的法律法规上进行,为纠正秦朝法制的暴虐残忍,汉朝以“仁政”精神为指导,废除了许多肉刑酷法,使沿袭了两千多年的肉刑逐步废除,刑罚进入了相对文明,还确定了刑事责任的承担标准,顺应了当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1 废除肉刑

废除肉刑由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提出具体改革方案,主要是用徒、笞、死三刑取代黥、斩左趾、斩右趾等肉刑。将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劓刑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入于死刑,并相应确定徒刑的固定刑期。此次改革虽然以徒刑、笞刑取代了黥、劓、斩左趾、斩右趾等肉刑,但所定笞数太高,实际上经常笞人至死,故时人有“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之评。为此,景帝元年两次下诏递减笞数,再行改革,将原来劓刑笞三百最终定为笞一百,斩左趾笞五百定为笞二百并颁布“箠令”,确定笞刑的刑具、行刑方法,限制笞杖规格及受笞部位,使“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的境况得以改变,“自是笞者得全”。[④]还规定[⑤]:竹板长五尺,宽一寸,末梢薄半寸,并削平竹节;笞打的部位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这样就减轻了笞刑对身体的伤害程度,也减少了受笞刑而死者的数量。初汉刑制改革的另一项内容就是明确规定了刑期,以前的刑罚均为无期刑,经过改革,无期刑终于变为有期刑。此外,改革还废除了收孥相坐律令及诽谤罪等。此次改革使刑罚从野蛮走向相对文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劳动力,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另外,刑罚改革还为后来确立笞、杖、徒、流、死的封建五刑制打下了基础。

2.2亲亲得相首匿

  秦代奉行“法治主义”,为维护国家统一法律秩序,奖励告奸,重惩匿奸行为。与秦代不同,汉朝依照儒家宗法伦理思想,确立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刑事法律原则。所谓亲亲得相首匿,是指汉代法律所规定的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以外的罪行,有罪应相互包庇隐瞒,不得向官府告发;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也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具体而言,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包括以下内容:卑幼首匿尊亲长,不负刑事责任;尊亲长首匿卑幼,除死罪上请减免外,其他也不负刑事责任。自汉宣帝后,亲亲得相首匿即成为中国古代重要刑事法律原则之一,为后世封建王朝所沿袭。

2.3恤刑

  为纠正秦朝法制的暴虐,汉朝以“仁政”精神为指导,确立了恤刑原则。对于犯罪的老、幼、妇孺、病残者,在定罪量刑方面给予照顾。汉代实行的恤刑原则,主要是因为统治者认为老幼病残者,对于封建统治危害不大,对其加以宽免,既可以博得“仁政”的美名,又不至于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

2.4刑事责任年龄

秦律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汉代不是以身高,而是以年龄作为确定刑事责任的标准,这一变革使得刑事责任能力制度更为科学。汉代法律定有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最低年龄和最高年龄,对于一般犯罪在最低责任年龄之下的未成年人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在最高责任年龄之上的耆老之人也不承担刑事责任,体现了矜老恤幼的仁政精神。
2.5 上请

所谓“上请”,是指一定范围内官僚、贵族及其子孙犯罪,不交一般司法机关处理,而应奏请皇帝裁决的制度。上请制度是儒家思想“尊尊”原则的要求,也是“刑不上大夫”原则的具体体现。在汉代,自汉高祖以下,平帝、宣帝以及东汉光舞帝时都有关于上请制度的诏令,享受上请特权的范围也逐渐由汉初的郎中一级官吏扩大到东汉时的几乎所有官员。

3.汉初刑制改革的评价

此次刑制改革废除了两千多年的肉刑,使刑罚走向相对文明,是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改革的重大历史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作为一次封建刑制改革,其目的必然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所以必然有其局限性。                                                                                                                                       3.1 汉初刑制改革的局限性

文景时期刑罚改革的局限性在于并没有完全彻底地废除残酷的肉刑,如作为肉刑重要刑种之一的宫刑在此次改革中并未明确废除或予以取代。同时,此次改革以后不久,斩右趾又复施行。应该说,汉文帝废除了自夏朝以来实行了两千多年的黥刑、劓刑、刖刑等肉刑,是中国古代刑罚制度改革的重大历史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汉书·刑法志》认为,这项被后世称为仁政的举措,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斩右趾者又当死,斩左趾者笞五百,当劓者笞三百,率多死”。即原来应受刖右趾刑的,在改革之后都变成了死刑,这显然是加重了刑罚;用笞刑代替了劓刑和刖左趾刑,由于笞数过多,致使许多犯人在受刑的过程中就被打死,因此《汉书·刑法志》指责文帝废除肉刑是“外有轻刑之名,内实杀人”在文帝废除肉刑的基础上,汉景帝继续进行改革,主要是在减轻笞刑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景帝下诏书说:加笞与重罪无异,幸而不死,不可为人。其定律:笞五百日三百,笞三百日二百。但即使是这样尚且不能保全犯人的性命,于是,景帝中元六年,即公元前144年,又下诏日:加笞者,或至死而笞未毕,朕甚怜之。其减笞三百日二百,笞二百日一百。与此同时,制定了《篓令》规定:笞者,篁长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也,末薄半寸,皆平其节。当笞者,笞臀。毋得更人,毕一罪乃更人。景帝时的《篁令》统一规范了刑具的长短厚薄,规定了只可笞罪犯的臀部,规定行刑的过程中不得换人。这一改革使得“笞者得全”,但仍存在“酷吏犹以为威,死刑既重,而生刑又轻,民易犯之”的弊端。[14]

3.2 汉初刑制改革的意义

汉初刑制改革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维护了封建统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后世乃至现在我国的刑罚制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司法制度相对完善的今天,这次成功的刑制改革仍有许多经验和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2.1汉初刑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汉初的刑制改革在中国刑罚发展史上有着巨大的贡献。秦朝的刑罚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其中肉刑与各种形式的自由刑并存,并且自由刑尚不规范、缺乏合理的差等阶梯。肉刑本是奴隶制的刑罚,它在汉初之所以仍被采用,是奴隶制残余在刑罚制度上的反映。文景二帝废除肉刑,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利于保护社会生产力。尽管在刑制改革的过程中,局部范围内曾有过一定程度的反复,甚至有倒退;比如斩右趾刑改为死刑弃市,由轻变重;宫刑本已废除,但后来又予恢复;等等,但这些毕竟都属支流。废除肉刑使我国古代的刑罚手段由野蛮残酷变得相对文明。西汉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不仅废除了劓刑等肉刑,还确立了以徒刑和笞刑为主体的封建刑罚制度。自此以后,作为早期刑罚体系主要特征的肉刑不再是刑罚的主体,残酷的肉刑方法在观念上已不为人所接受。封建制刑罚体系中的徒刑、笞杖刑开始成为刑罚的主体,并不断走向完善与系统化。文帝、景帝及以后各朝代刑罚制度经历多次变革,至隋唐时期最终形成了中国封建五刑制度。可以说,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是中国古代法律超越野蛮、走向文明的里程碑。

-------------------------------------------------------------------------------------------------------------------
2、汉初刑罚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界一般认为汉文帝改制有两项内容,一是废除收孥相坐律令,二是废除肉刑并相应规定劳役刑的刑期。

这样看来,二者很是相似,但事实上刑法改革是刑制改革的一部分。

真复杂啊


汉代的刑法改革和汉代的刑制改革一样吗?
不尽相同,汉依秦制,刑法也是大致相同,只不过不像秦朝那么苛刻,比较宽松,比如: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而刑制则是指刑法的方式,比如笞、仗、徒、流、死。死刑也分枭、斩等等。

试论汉代刑罚制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试论汉代刑罚制度改革的原因...
一、原因:儒家思想的影响:汉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强调仁政和德治。刑罚制度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儒家的仁政思想,使刑罚更加宽缓、文明。社会经济的发展:汉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成为重要的资源。为了保存劳动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刑罚制度需要进行改革。原有刑罚制度的弊端:原有的...

汉代的刑法改革和汉代的刑制改革一样吗?
秦律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汉代不是以身高,而是以年龄作为确定刑事责任的标准,这一变革使得刑事责任能力制度更为科学。汉代法律定有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最低年龄和最高年龄,对于一般犯罪在最低责任年龄之下的未成年人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在最高责任年龄之上的耆老之人也不承担刑事责任,体现了矜老恤幼...

汉代刑法改革的内容过程和影响是什么
汉代刑法改革发生在西汉中期文帝十三年正式改革改革刑制 主要内容:废除肉刑,以笞,死刑来取代原有的刑罚。具体为:把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劓改为笞三百,斩左趾改为笞五百,斩右趾改为弃市。汉景帝执政之后,进一步改善文帝改制的内容。一方面,两次减少笞的数量,另一方面,景帝命丞相刘舍和御史大夫卫...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刑法改革措施有哪些并对其评价
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作了重大改革, 汉文帝下令废除肉刑,改为徒刑和身体刑。汉景帝时期,在文帝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刑制改革,颁布诏令改革刑具以及行刑的方法和制度。评价: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刑制改革,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为结束奴隶制肉刑制度,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尽管这次改革...

车裂之刑古代刑罚的演变
进入春秋战国,五刑依然为主,如商鞅的车裂之刑,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秦代刑罚体系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八类刑罚,包括现代意义上的主刑和附加刑。汉代对刑罚进行了重大改革,废除肉刑,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如死刑范围扩大和笞刑过重。徒刑方面,汉代规定了具体的刑期和女性特有的“顾山”刑...

中国古代的主要刑罚都有哪些,曾麽演变的?
6. 汉代对刑罚进行了改革,汉文帝十三年,下诏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具体有:凡当完者,完为城旦舂;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趾者,弃市。这样就改变了原“五刑”制度。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刑罚体系较前朝有了很大的变化,刑罚的总的变化特点是...

魏晋南北朝的新律改革
1.《魏律》。鉴于汉代律令繁杂,魏明帝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后人称为《魏律》或《曹魏律》。新律对秦汉旧律有较大改革:第一,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第二,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第三,进一步调整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上进了一大步...

汉代刑制改革对当代刑罚法律制度的启示
妨碍为民治病,避而 不见来人,没有入宫,后齐王因误治而死,于是权贵 3.(二)从改革的内容与思想本身来说,是刑罚从野蛮走向相对文明,文景改制的轻刑化价值取向,体现了一种古朴的 人道主义精神,与近年来国际刑法非犯罪化,非刑罚化地潮 流遥遥相应,都体现了重视人的价值,维护刑法的人道取向.

汉文帝对秦代以来的刑法,做的重大改革有什么??
并改革刑法,严天下之法。他在帝国内部营造一个安稳和谐的环境,恢复了国民社会经济秩序,促进了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帝御外安抚,内屯兵养马,保卫汉匈边疆。通过安抚感召,使得南越谢罪称臣。稳定了汉帝国的国际环境,促进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关于薄太后在薄昭之死上的态度,各种资料有多种版本,大...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汉代的刑法改革和汉代的刑制改革一样吗? -
线枯嘉立: 真复杂啊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西汉时期律法一直都沿用秦制吗 -
线枯嘉立: 没有,但是汉法参考了秦法,汉书刑法志里记录了汉朝的刑法改革过程.由刘邦开始的约法三章始,继而萧河依据秦法“取其宜时者,作律九章”.汉朝统治初期,统治者深刻反思法家思想,严厉批判“专任刑罚”、“重刑轻罪”的主张,确立了黄老学派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宽省刑法”的指导思想.汉初经过七十余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期,封建统治已具备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决心改“无为而治”为“有为而治”,采纳了儒家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将“礼法并用”、“德主刑辅”作为法制指导思想.汉代的刑罚适用原则也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确定了“上请”、“恤刑”、“亲亲得相首匿”等刑罚适用原则.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中国古代四次刑制改革 -
线枯嘉立: 改革: 汉文帝废肉刑,定刑期.1、用徒刑、笞刑和死刑分别代替黥、劓、刖三种肉刑,把黥刑改为髡钳城旦舂;改劓刑为笞刑三百,改斩左趾为笞刑五百,斩右趾为弃市刑.2、规定了岁刑刑期.之后汉景帝减笞数.这是中国法制史上首次重大刑制...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中国古代的刑法有那些? -
线枯嘉立: 夏代起确立了墨、劓、剕、宫、大辟.商代刑法严酷.盘庚规定“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 .死刑除去斩刑外,还有醢、脯、焚、剖心、刳、剔等刑杀手段. 西周形成以圜土之制、嘉石之制为名的徒刑、拘...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古代刑罚最重是哪个朝代 -
线枯嘉立: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秦朝的法律最严.对于贪官污吏来说,明朝朱元璋时代的法律最严. 秦朝的刑法处罚面交广,其中腹诽罪是历史上以心论罪的典型. 明朝的行刑手段最严厉.剥皮实草、千刀万剐都是历代之最. 中国古代刑罚的发展与变...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演变 -
线枯嘉立: 刑罚是对犯罪分子进行刑事制裁、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工具.自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开始,犯罪现象就从来没有消退过,而且也永远不可能消失.自从国家正权的建立,就代表着公力救济取代了私力报复,国家成为了唯一有权行使刑罚权的...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汉朝废除肉刑的历史意义.
线枯嘉立: 中国在汉代由于社会进步,于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在世界上率先废除了肉刑(改用笞刑(打竹板)代替肉刑),与肉刑一同废除的还有秦朝的“连坐”罪.这在...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汉朝刑法改革突出了那些特点? -
线枯嘉立: 汉朝的这个变化是汉文帝时期孝女淳于氏为自己犯法的父亲求情而引发的.早期,西汉律法基本就是稍宽松的秦律,但是肉刑很多,即常常打人板子.照常理,打板子属于教训式的惩罚,不算很重(同期以流放和咔嚓为重刑).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因为酷吏文化重,常常有人被几板子打残乃至打死的事情,这叫“名轻而实重”,这对多数人很可怕.淳于氏的案子就属于这种.因此,汉文帝就此提出改良,主要特点是:1.废除轻度肉刑,打板子这种事情都取消了,直保留咔擦和司马迁受的那种很重的肉刑.2.增加以钱抵罪的条目.就跟美国差钱,一个原理.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简述汉代刑法的主要原则 -
线枯嘉立: 代的刑罚也确立了相应的适用 原则. 一、罪刑相应,维护特权 罪刑相应乃按罪行之轻重,科以相应的刑罚,即犯多大的罪,就处以多重的刑,重 罪重判,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二、故意从重,过失从轻 汉初适用刑罚,严格区分故意与过失,故意从重,过失从轻. 三、自出减刑,立功赎罪 自出是犯罪后自动投案的行为,律文又称“自告”,可适量减刑,四、诬告反坐,故纵同罪 诬告反坐在当时政法合一的体制下尤显重要,

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单位14732581577: 徒刑的徒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出处? -
线枯嘉立:徒刑出现的比流刑要晚些,但在奴隶制时期已有了最早的徒刑制度.实际上,凡是受肉刑的犯人,都要从事一定的工作,执行劳役.如《周礼·秋官·掌戮》:“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