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是如何闯进海外市场的

作者&投稿:俟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转载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重要关系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效益已成为悬挂在企业上方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企业必然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而文化作为影响人类及整个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必然对企业管理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鉴于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同属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各具特色

  (一)企业管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戴尔。卡耐基认为,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条件下,人们依照某些原则、程序和方法,对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及其运动过程加以计划、执行和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管理。

  对一个企业而言,经营管理就是有效地利用企业的资金、材料、设备、方法、人员等来实现企业的预期目的。毋庸置疑,人员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若无人从事工作,其他四个要素就毫无意义可言。管理,就是领导他人来完成任务,对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否有效地管理和运用人才决定着企业的不同结局。一个企业若能有效地利用人才,就可以克服它种资源匮乏而带来的困难;而一个企业滥用人才,即使在各种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也会削弱企业的工作效率。美国钢铁业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就深信,如果自己失去前四个要素,而只保留有人才,仍能重整旗鼓,并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帝国。

  很显然,人才管理对企业管理极其重要。那么,如何进行人才管理呢?方法有多种,而运用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员施加有利的影响,无疑是行之有效的。

  (二)企业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突出,许多企业开始注重树立自我形象和企业精神。它们在生产、经营、管理、销售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一种新颖的社会文化现象——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构成企业管理的基本建设之一,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在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在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以及这个群体意识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企业文化以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文化理念群、企业价值取向、企业文化形态、企业亚文化精髓为主要内容,以企业物质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为支撑,以企业文化符号为外部记载、传播与输出的工具,融公司的宗旨、行为规范、伦理体系、价值准则、习俗、信仰、制度规定为一体,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企业文化的来源有多种途径,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内生型。即随着企业创业形成、并在企业的发展中得到成长,它含有强烈的企业个性特点,如鲁冠球的万向钱潮集团的企业文化,刘永好、刘永行的希望集团企业文化。二是外来输入型。即一家企业从其他企业聘请了关键人才(或一批关键人才),这些外来人才在工作中把其原来工作单位的企业文化也带过来,并对现在单位的企业文化造成极大影响,目前这种现象已较为多见。如有些公司聘请了新的总经理或其它重要人才后,这些人才采取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进行公司治理,公司的面貌焕然一新。三是兼并重组融合型。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如火如荼,近几年在我们烟草工业行业更是如此。企业的兼并重组,不仅是不同企业资产的整合过程,更是不同的企业文化的融合过程。企业在兼并重组中,原有的各自的企业文化都在新的企业中得到体现,从而产生新的企业文化,这在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重要关系

  企业文化,分为硬文化与软文化两种。硬文化,是指企业人员本身的文化行为;软文化,则是指企业中应用的科学技术。企业管理运用科学的现代管理方法,其本身就是运用软文化为企业服务的一种表现。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的一种综合体,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这种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够达成共识,使得每一个员工知道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么做才能符合企业管理的内在规范要求,怎么做可能会违背企业管理的宗旨和目标。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组织员工思想、行为的依据,是企业管理成功的关键。

  (一)企业硬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硬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它是通过影响人的内心、人的思想达到激发人的一种激情,从而外在表现为某种主动性、调和性来实现管理人才的目的,进而为企业管理服务。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表现为:

  1、可以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专业水平,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的硬文化行为包括图书馆的设置、某专业相关课题的开设、设置娱乐设施、开展文艺、体育比赛等。例如,赣南卷烟厂不但在厂区内设置了金赣俱乐部,增设了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休闲娱乐设施,而且坚持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各种专业知识竞赛、拨河赛、蓝球赛、环城跑、“职工十日乐”等活动,这不仅提高了职工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2、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仅是可以丰富职工生活,提高职工素质,更重要的是可培养并加强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使职工有一种归属感,使企业形成真正有效的群体。

  哲学上讲过,物质决定精神,精神反过来对物质有反作用。因此,企业在满足职工物质需要的同时,更应满足职工精神上的需要。企业硬文化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正是由于它满足了职工的精神需要,起到了催化作用,职工工作起来就有了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例如,赣南卷烟厂自1999年以来坚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请井冈山博物馆的毛秉华教授到厂为全体职工讲授井冈山的革命斗争史知识,将“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知难而进、勇于拼搏”的井冈山精神融入企业,形成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企业精神,增加了职工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该厂销售收入、税利水平等主要指标7年来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0%以上,近几年来年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企业”、“赣州市最佳企业”,并在2003年—2005年度连续三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

  3、可以增进企业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及领导行为的影响力。企业的成败关键在领导。领导是企业管理的主体,领导行为是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关键性因素,领导决策的科学与否,与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

  首先,企业文化可提高领导的自身素质。领导自身素质的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就会相应提高。在全新的社会条件下,企业对领导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知识水平、工作水平及组织才能、管理才能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企业领导加强自身学习不仅是科学决策的需要,更是为职工树立典范,提高企业广大职工的文化素质的需要。

  其次,企业文化还影响着企业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一个领导者如果激励作用、协调作用、疏导作用、权威、风度的影响力较大,他的权力作用的影响力也较大,就能激发职工的劳动热情,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企业目标自觉地进行自我协调、自我控制、自我指挥,并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努力学习,吸取各种新知识,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以适应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的需要,适应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例如,赣南卷烟厂的厂领导不但每年坚持到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委党校等高校学习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现代企业管理、党史、国家大政方针等知识,还经常邀请高校专家、教授到厂授课,传授市场经济理论和现代营销观念,同时坚持参加各高校的在职学习,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质、决策和管理水平,适应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赣南卷烟厂厂长黄平不仅被评为赣州市“学习型厂长(经理)”,而且从1999年至2005年连续7年被评为“江西省优秀厂长”。

  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的组织目标主要是靠人来完成的。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机器、电脑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是,它们的创造、使用仍离不开人,人仍然是企业的主体。不幸的是,许多企业管理层的理念还停留在极其原始的阶段。大多数公司还像处于工业时代,等级森严,以发号施令和严格控制为手段来对待职工。这样极不利于企业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对企业和员工都是一大损失,尤其是在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做好人的管理工作,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一个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的良好环境。

  (二)企业软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越来越重要的今天,企业软文化——生产技术也越来越为企业管理者所重视。提高经济效益,关键还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要求改进技术、装备,这一切归根到底离不开科学技术。

  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的有效成果同取得这一成果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比例关系。追求经济效益,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提供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科学技术则无论在降低劳动消耗,还是在减少劳动占用方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企业软文化同企业管理紧密相关,相互作用,它是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多年来,计划经济使我们的工厂产品单一,技术落后,企业自身没有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权,这种状况是绝不可能适应市场需求的。目前,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增强新产品开发意识,靠新产品、新技术占领市场。

  首先,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和科技人员,增加科技投入,需要不断开发各种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努力做到生产一代,投产一代,开发一代,预研一代。例如,赣南卷烟厂近几年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按照“生产一批,改造一批,储备一批,研制一批”的新产品开发思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沿着“稳步发展高档烟,重点突破中档烟,大力改造低档烟”的产品结构调整思路,研制开发了以红金“赣”为代表的“赣”烟系列产品。这些产品经过几年的市场营销,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品牌规模越来越大,极大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发展前景看好。

  其次,要借鉴别国的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此外,要走出企业范围,和科研院、设计院及高等院校联合起来开发新产品,使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快速不断地提高。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二者关系相融洽的重要作用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关系的融洽及谐调发展,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以下几个作用:

  (一)导向作用。即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管理目标上来,促进企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约束作用。企业文化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来形成一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对企业职工起必要的约束作用。

  (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一旦得到企业职工认同后,就会形成向心力和归属感,使职工感觉到主人翁的地位。

  (四)融合作用。企业文化融合了职工思想、行为等个性特征,有利于企业管理形成自身的一种共性。

  (五)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对外部环境有一种辐射力,既树立了企业自我形象,又对整个企业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企业在注重企业管理的同时,一定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使之与企业管理相辅相成,创造出企业文化教育与管理相交融的生产经营环境,共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最终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贡献。

(四谈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基本功能

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

海尔集团公司的前身青岛冰箱厂是于1984年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成立的。在此之前,冰箱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当时人们的质量意识还相当淡漠。

1985年4月,冰箱厂当众砸毁了有严重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极大地提高了工人们的质量意识,这样做的结果是1988年荣获国家质量奖,1990年获电冰箱行业唯一的国家质量管理奖。

到1991年,连续五年被全国消费者评为"最受欢迎的轻工产品电冰箱类"第一名,这时的冰箱厂,无论是品牌的知名度还是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1991年12月份,以青岛电冰箱厂为核心企业,以空调器厂、冷柜厂为紧密层企业,经过改制,组建了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集团公司迅速成长为96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3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

92年到96年五年间,海尔集团销售收入从8亿元飙升至61.6亿元,97年1-8月份销售收入达66亿元。

目前海尔集团产品包括电冰箱、冷柜、空调器等13个门类5000余个规模品种,并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海尔商标在96年的无形资产价值达到77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扩展资料:

1、全球化品牌战略发展阶段(2005年—2012年):创造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品牌

时代机遇:互联网的发展

一般企业做法:以企业为中心卖产品

海尔创新做法:以用户为中心卖服务

海尔管理创新:探索“人单合一双赢”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带来营销的碎片化,传统企业的“生产—库存—销售”模式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企业必须从“以企业为中心卖产品”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卖服务”,即用户驱动的“即需即供”模式。互联网也带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化和全球化之间是逻辑递进关系。

“国际化”是以企业自身的资源去创造国际品牌,而“全球化”是将全球的资源为我所用,创造本土化主流品牌,是质的不同。因此,海尔整合全球的研发、制造、营销资源,创全球化品牌。

这一阶段,海尔探索的互联网时代创造顾客的商业模式就是“人单合一双赢”模式。

2010年,张瑞敏在美国与世界顶级的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和加里·哈默交流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两位管理大师对海尔人单合一双赢的自主经营体的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加里·哈默(左)认为海尔推进的自主经营体创新是超前的。

2、网络化战略发展阶段(2012年—2019年):网络化的市场,网络化的企业

时代机遇:互联网的发展

一般企业做法:以自身为中心的传统型企业

海尔创新做法: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型企业

海尔管理创新:继续探索“人单合一双赢”商业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而新模式的基础和运行则体现在网络化上,市场和企业更多地呈现出网络化特征。

在海尔看来,网络化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即大规模定制,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

2012年12月,瑞士洛桑IMD商学院院长多米尼克·特平将“IMD管理思想领袖奖”颁发给了张瑞敏,以表彰其对现代管理艺术与实践做的贡献。

2015年11月,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企业家,张瑞敏在第七届德鲁克全球论坛上发表演讲;入选“2015年度Thinkers50榜单”并荣获Thinkers50杰出成就奖之“最佳理念实践奖”(Ideas into Practice)

2016年6月8日,第86届耶鲁CEO峰会论坛上,张瑞敏被授予“传奇领袖奖”奖,成为今年唯一一位荣获该奖项的中国企业领袖。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领导力项目高级副院长Jeffrey Sonnenfeld(杰弗里 桑尼菲尔德)评论道:张瑞敏是一位真正的全球商业巨人,他令他的竞争对手、同行以及像他一样的中国商业领导人都肃然起敬。作为一个转型领导者,他汲取中西方商业实践的精华,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模式。

2018年9月11日,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烟台召开。海尔凭借在智慧家庭方面的领先探索成为推进联盟工作的牵头企业,积极协同各企业搭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并当选第一届轮值理事长单位。

2018年10月5日,青岛海尔公布在法兰克福上市的计划。

2019年7月1日,青岛海尔公司股票名变更为“海尔智家”,股票代码“600690”保持不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尔



一、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

海尔集团公司的前身青岛冰箱厂是于1984年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成立的。在此之前,冰箱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当时人们的质量意识还相当淡漠。1985年4月,冰箱厂当众砸毁了有严重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极大地提高了工人们的质量意识,这样做的结果是1988年荣获国家质量奖,1990年获电冰箱行业唯一的国家质量管理奖。到1991年,连续五年被全国消费者评为"最受欢迎的轻工产品电冰箱类"第一名,这时的冰箱厂,无论是品牌的知名度还是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1991年12月份,以青岛电冰箱厂为核心企业,以空调器厂、冷柜厂为紧密层企业,经过改制,组建了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集团公司迅速成长为96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3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92年到96年五年间,海尔集团销售收入从8亿元飙升至61.6亿元,97年1-8月份销售收入达66亿元。目前海尔集团产品包括电冰箱、冷柜、空调器等13个门类5000余个规模品种,并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海尔商标在96年的无形资产价值达到77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二、资本运营的两种方式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同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颧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海尔集团发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于有效的资本运营模式,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低成本的资本扩张,其中最显著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股权融资,发行海尔冰箱股票,募集社会资金;二是以无形资产兼并有形资产,进行兼并重组,实现高效率的规模扩张。

1993年国家发展资本市场,海尔集团抓住这个机遇,积极筹备冰箱公司上市,93年11月份海尔冰箱股票上市,募集资金3.69亿元,96年通过配股又募集资金1.43亿元,这些资金先后用于扩大冰箱产量及相关项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运用。股票的上市也使企业面临了新的压力,由过去仅面对用户、员工,转变为要面对股东、员工、用户。股东要求企业每年给他较高的利润回报,员工要求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这样一来,企业上市后面临的压力比上市前大的多,为使压力转化为动力,必须形成一个股民、员工、用户互动的价值链,从而保证资产质量的不断提高。上市三年多,海尔通过改制,使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冰箱产量是由上市时93年的30多万台,猛增到96年的151万台,增长了5倍,企业利润总额也由93年的8187万元,增长到96年的20065万元,增长了2. 5倍,员工的工作环境、工资收入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高,公司股本由93年上市的1.7亿元扩张为96年末的3.26亿,而公司每股收益却由上市时的0.41元,增长为96年的0.55元,公司在三年的时间里,股本翻一番,而每股收益不但没有稀释,反而有提高,也就是说企业在不断扩容的同时,资本利润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从根本上保证了股民的权益。通过股票上市从而转变企业的机制,形成股民、员工、用户互动的价值链,这是我们在资本市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成功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外,公司在企业兼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功。在这方面,海尔提出了"吃休克鱼"的思路。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却滞后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到了市场的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就能重新站起来。在国内现行体制下,活鱼不让吃,吃死鱼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而海尔擅长的就是管理,还有手中的王牌价值77.36亿元的海尔品牌,这样就找到了海尔与"休克鱼"的结合点。在资本运营的实践中海尔集团坚持"吃休克鱼"的策略,十三年来共兼并了亏损总额5. 5亿元的十四家企业,盘活了14.2亿元资产。

从青岛电冰箱总厂发展到现在,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管理的深化,海尔集团在企业兼并及盘活资产方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8-1990年)主要是投入资金,全盘改造。青岛电冰箱总厂通过与德国利勃海尔合资,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狠抓产品质量,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到1985年6月,生产出我国第一台四星级是冰箱,1988年荣获中国冰箱史上第一枚金牌。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电冰箱总厂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在这各背景下,开始考虑由原来的单一产品经营向多种产品经营转变。1988年电冰箱总厂兼并了当时的青岛电镀厂,改造为微波电器厂,通过赂微波电器厂注入资金引进生产设备,经营管理和企业效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第二阶段(1991-1994年)主要是投入资金,输入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水平。

在这期间,青岛电冰箱总厂无论是在器牌的知名度还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经多年探索后首创的OEC管理获得了三位副总理的肯定,被国家经贸委向全国推广,各地企业纷纷竞相学习,一时传为佳话。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其规模还相当小,年产电冰箱共有30万台,而要在中国家电市场获得发展并逐步走上国际市场,必须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了壮大实力,实现强强联合,电冰箱总厂1991年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和青岛冷柜厂,通过投入资金,狠抓企业管理和海尔文化,依托海尔的品牌和服务网络,经济效益得到了可喜的提高,92年到96年,冷柜、空调的产量分别提高了4倍14倍。

第二阶段兼并方式与第一阶段相比,除了投入资金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将海尔的企业文化与OEC管理体系移植到被兼并企业中,创造出一个具有活力的新机制,使企业迅速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此阶段的兼并方式主要是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以海尔名牌及OEC管理体系移值到被兼并企业中,转换机制,实现精神变物质。

这一阶段的典型案例是海尔集团兼并原青岛红星电器公司。该公司原来在青岛是与青岛电冰箱厂齐名的企业,其生产的琴岛夏普洗衣机是国内三大名牌洗衣机之一,但由于该企业管理不善,企业缺乏凝聚力,致使企业效益连年滑坡,至1995年企业状况相当糟糕:总资产为4亿元,而总负债达5亿多,资不抵债1.33亿,负债率高达140%多。当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的消息一公布,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这么大的包袱背得动吗?"而海尔集团接管红星电器公司后,将它改组为海尔洗衣机总公司,在输入成套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以对人的管理为重中之重,把海尔的"名牌战略"、"用户永远是对的"、"真诚到永远"、"向服务要市场"、"卖信誉不是卖产品"、"高标准、业绩化、零缺陷"、"创造市场"、"人人是人才"一系列企业经营理念贯注于员工身心,由此来统一企业的思想,锻造员工的意志,重铸企业的灵魂,这些理念象一只无形的手将原来的几乎溃不成军的职工队伍凝聚起来,并提升到一种有序、自律、迅捷的作业状态,使其勃发出强大的生命张力,使企业获得了超常发展:三个月扭亏,第五个月赢利150万元,第二年一次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荣获中国洗衣机"十佳品牌"、消费者购物首选品牌、开箱合格率等8项第一;市场占有率到1996年底,在全国百家大商场的份额已上升到22%,1997年上半年又上升到28. 31%,比第二名高出5个百分点。国际市场占有率更是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名牌,全自动洗衣机出口日本数量已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95%,占日本进口总量的61%……在此基础上,97年5月兼并后的洗衣机公司以品牌作为投资控股兼并了广东顺德洗衣机厂,组建了顺德海尔电器公司,并在两个月之内恢复生产,创造出了让"可怕"的顺德人都连称可怕的海尔速度;97年9月又与杭州西湖公司合作,利用海尔无形资产的价值,没有投入一分钱,控股组建了杭州海尔电器公司,研制开发出海尔牌系列彩电。

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化生产运营中,无形资产管理及企业的培养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使海尔的产品种类迅速提高,整体竞争力大大增强。海尔集团资本运营的模式就是"吃休克鱼",兼并一个企业时主要考虑兼并之后能否带来效益,而不以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依据,为了休克鱼的复苏,有时需要付出资金,但如果可以很快在一个领域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这样就值得做。兼并红星电器公司时,它亏损了近2亿元,但比起重新建厂还是很划算,而且红星的设备、销售网络还比较完善,这样只要把经营管理抓好,整个企业很快就能上去。当时,海尔派去的第一个部门,不是财务,不是科研,而是海尔企业文化中心。他们深入红星员工,耐心讲述"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讲述OEC管理的深刻内涵,这就是海尔企业文化,其精髓就是"先造人才,再造名牌","造物先造人",正是用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海尔由此创造了中国大企业集团资本运营里程上的新思路,新模式。

三、海尔的成功之处

海尔集团在十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及企业兼并重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

1、进入资本市场的目的。海尔公司是1993年通过冰箱股票上市才进入到资本市场的,进入资本市场后,我们深深感到进入这一领域,其目的不应简单地为了筹集资金,而应通过改制使企业的资本利润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公司整个资产的保值、增值、使股民的利益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2、在企业兼并重组方面,我们成功之处在于有成功的企业文化和成熟的可扩大推广的海尔管理模式。海尔通过向被兼并企业注入海尔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思想,把海尔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以及"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灌输到每个员工心里,使整个企业的精神风貌有一个质的飞跃,使企业形成一种凝聚力。也就是说,海尔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并不是把几个企业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向被兼并方输入海尔文化,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实现精神变物质,从而提高"联合舰队"的整体战斗力。

近年来有的国有企业不太景气,不能说不与企业没有良好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有关,使企业没有凝聚力,从经营机制上看,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还没有真正得到转换,有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只是着眼于筹资,而不是保证企业资本利润率的逐步提高。我们认为,国企改革在逐渐理顺产权关系的同时,逐步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资产不断增值,这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所在。

一、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

海尔集团公司的前身青岛冰箱厂是于1984年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成立的。在此之前,冰箱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当时人们的质量意识还相当淡漠。1985年4月,冰箱厂当众砸毁了有严重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极大地提高了工人们的质量意识,这样做的结果是1988年荣获国家质量奖,1990年获电冰箱行业唯一的国家质量管理奖。到1991年,连续五年被全国消费者评为"最受欢迎的轻工产品电冰箱类"第一名,这时的冰箱厂,无论是品牌的知名度还是在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1991年12月份,以青岛电冰箱厂为核心企业,以空调器厂、冷柜厂为紧密层企业,经过改制,组建了海尔集团公司。海尔集团通过技术开发、精细化管理、资本运营、兼并控股及国际化,使集团公司迅速成长为96年在全国500强中名列30位的大型企业集团,92年到96年五年间,海尔集团销售收入从8亿元飙升至61.6亿元,97年1-8月份销售收入达66亿元。目前海尔集团产品包括电冰箱、冷柜、空调器等13个门类5000余个规模品种,并批量出口到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海尔商标在96年的无形资产价值达到77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家电第一名牌。

二、资本运营的两种方式

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同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颧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海尔集团发展如此迅猛,完全得益于有效的资本运营模式,抓住有利时机,实现了低成本的资本扩张,其中最显著的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股权融资,发行海尔冰箱股票,募集社会资金;二是以无形资产兼并有形资产,进行兼并重组,实现高效率的规模扩张。

1993年国家发展资本市场,海尔集团抓住这个机遇,积极筹备冰箱公司上市,93年11月份海尔冰箱股票上市,募集资金3.69亿元,96年通过配股又募集资金1.43亿元,这些资金先后用于扩大冰箱产量及相关项目上,得到了最有效的运用。股票的上市也使企业面临了新的压力,由过去仅面对用户、员工,转变为要面对股东、员工、用户。股东要求企业每年给他较高的利润回报,员工要求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这样一来,企业上市后面临的压力比上市前大的多,为使压力转化为动力,必须形成一个股民、员工、用户互动的价值链,从而保证资产质量的不断提高。上市三年多,海尔通过改制,使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冰箱产量是由上市时93年的30多万台,猛增到96年的151万台,增长了5倍,企业利润总额也由93年的8187万元,增长到96年的20065万元,增长了2. 5倍,员工的工作环境、工资收入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和提高,公司股本由93年上市的1.7亿元扩张为96年末的3.26亿,而公司每股收益却由上市时的0.41元,增长为96年的0.55元,公司在三年的时间里,股本翻一番,而每股收益不但没有稀释,反而有提高,也就是说企业在不断扩容的同时,资本利润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高,从根本上保证了股民的权益。通过股票上市从而转变企业的机制,形成股民、员工、用户互动的价值链,这是我们在资本市场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除了成功地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外,公司在企业兼并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功。在这方面,海尔提出了"吃休克鱼"的思路。所谓休克鱼是指硬件条件很好,管理却滞后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落到了市场的后面,一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握住市场就能重新站起来。在国内现行体制下,活鱼不让吃,吃死鱼会闹肚子,因此只有吃休克鱼,而海尔擅长的就是管理,还有手中的王牌价值77.36亿元的海尔品牌,这样就找到了海尔与"休克鱼"的结合点。在资本运营的实践中海尔集团坚持"吃休克鱼"的策略,十三年来共兼并了亏损总额5. 5亿元的十四家企业,盘活了14.2亿元资产。

从青岛电冰箱总厂发展到现在,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管理的深化,海尔集团在企业兼并及盘活资产方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8-1990年)主要是投入资金,全盘改造。青岛电冰箱总厂通过与德国利勃海尔合资,引进了先进技术,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狠抓产品质量,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到1985年6月,生产出我国第一台四星级是冰箱,1988年荣获中国冰箱史上第一枚金牌。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电冰箱总厂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在这各背景下,开始考虑由原来的单一产品经营向多种产品经营转变。1988年电冰箱总厂兼并了当时的青岛电镀厂,改造为微波电器厂,通过赂微波电器厂注入资金引进生产设备,经营管理和企业效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第二阶段(1991-1994年)主要是投入资金,输入管理,扩大规模,提高水平。

在这期间,青岛电冰箱总厂无论是在器牌的知名度还是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经多年探索后首创的OEC管理获得了三位副总理的肯定,被国家经贸委向全国推广,各地企业纷纷竞相学习,一时传为佳话。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其规模还相当小,年产电冰箱共有30万台,而要在中国家电市场获得发展并逐步走上国际市场,必须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为了壮大实力,实现强强联合,电冰箱总厂1991年兼并了原青岛空调器厂和青岛冷柜厂,通过投入资金,狠抓企业管理和海尔文化,依托海尔的品牌和服务网络,经济效益得到了可喜的提高,92年到96年,冷柜、空调的产量分别提高了4倍14倍。

第二阶段兼并方式与第一阶段相比,除了投入资金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将海尔的企业文化与OEC管理体系移植到被兼并企业中,创造出一个具有活力的新机制,使企业迅速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此阶段的兼并方式主要是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以海尔名牌及OEC管理体系移值到被兼并企业中,转换机制,实现精神变物质。

这一阶段的典型案例是海尔集团兼并原青岛红星电器公司。该公司原来在青岛是与青岛电冰箱厂齐名的企业,其生产的琴岛夏普洗衣机是国内三大名牌洗衣机之一,但由于该企业管理不善,企业缺乏凝聚力,致使企业效益连年滑坡,至1995年企业状况相当糟糕:总资产为4亿元,而总负债达5亿多,资不抵债1.33亿,负债率高达140%多。当青岛市政府决定将红星电器公司整体划归海尔集团的消息一公布,很多人都持怀疑态度,"这么大的包袱背得动吗?"而海尔集团接管红星电器公司后,将它改组为海尔洗衣机总公司,在输入成套管理模式的基础上,以对人的管理为重中之重,把海尔的"名牌战略"、"用户永远是对的"、"真诚到永远"、"向服务要市场"、"卖信誉不是卖产品"、"高标准、业绩化、零缺陷"、"创造市场"、"人人是人才"一系列企业经营理念贯注于员工身心,由此来统一企业的思想,锻造员工的意志,重铸企业的灵魂,这些理念象一只无形的手将原来的几乎溃不成军的职工队伍凝聚起来,并提升到一种有序、自律、迅捷的作业状态,使其勃发出强大的生命张力,使企业获得了超常发展:三个月扭亏,第五个月赢利150万元,第二年一次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荣获中国洗衣机"十佳品牌"、消费者购物首选品牌、开箱合格率等8项第一;市场占有率到1996年底,在全国百家大商场的份额已上升到22%,1997年上半年又上升到28. 31%,比第二名高出5个百分点。国际市场占有率更是遥遥领先于国内其他名牌,全自动洗衣机出口日本数量已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95%,占日本进口总量的61%……在此基础上,97年5月兼并后的洗衣机公司以品牌作为投资控股兼并了广东顺德洗衣机厂,组建了顺德海尔电器公司,并在两个月之内恢复生产,创造出了让"可怕"的顺德人都连称可怕的海尔速度;97年9月又与杭州西湖公司合作,利用海尔无形资产的价值,没有投入一分钱,控股组建了杭州海尔电器公司,研制开发出海尔牌系列彩电。

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化生产运营中,无形资产管理及企业的培养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企业兼并、重组使海尔的产品种类迅速提高,整体竞争力大大增强。海尔集团资本运营的模式就是"吃休克鱼",兼并一个企业时主要考虑兼并之后能否带来效益,而不以该企业的财务报表为依据,为了休克鱼的复苏,有时需要付出资金,但如果可以很快在一个领域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这样就值得做。兼并红星电器公司时,它亏损了近2亿元,但比起重新建厂还是很划算,而且红星的设备、销售网络还比较完善,这样只要把经营管理抓好,整个企业很快就能上去。当时,海尔派去的第一个部门,不是财务,不是科研,而是海尔企业文化中心。他们深入红星员工,耐心讲述"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讲述OEC管理的深刻内涵,这就是海尔企业文化,其精髓就是"先造人才,再造名牌","造物先造人",正是用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海尔由此创造了中国大企业集团资本运营里程上的新思路,新模式。

三、海尔的成功之处

海尔集团在十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资本市场及企业兼并重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点:

1、进入资本市场的目的。海尔公司是1993年通过冰箱股票上市才进入到资本市场的,进入资本市场后,我们深深感到进入这一领域,其目的不应简单地为了筹集资金,而应通过改制使企业的资本利润率不断提高,从而保证公司整个资产的保值、增值、使股民的利益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2、在企业兼并重组方面,我们成功之处在于有成功的企业文化和成熟的可扩大推广的海尔管理模式。海尔通过向被兼并企业注入海尔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思想,把海尔企业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以及"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灌输到每个员工心里,使整个企业的精神风貌有一个质的飞跃,使企业形成一种凝聚力。也就是说,海尔进行企业兼并重组,并不是把几个企业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向被兼并方输入海尔文化,转变观念,转换机制,实现精神变物质,从而提高"联合舰队"的整体战斗力。

近年来有的国有企业不太景气,不能说不与企业没有良好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文化有关,使企业没有凝聚力,从经营机制上看,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还没有真正得到转换,有些公司上市的目的只是着眼于筹资,而不是保证企业资本利润率的逐步提高。我们认为,国企改革在逐渐理顺产权关系的同时,逐步转换经营机制,使企业资产不断增值,这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出路所在。

个性化创新。海尔在产品固有的功能上添加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设计。在美国住宿舍的时候卖过海尔设计的一款在小冰箱上的写字桌,占地空间不大而且又有可以在上面写字,非常贴心因此这款冰箱的在美国大学生里很受欢迎。

海尔追求创新技术吧,海尔拥有112项原创科技,并且这些原创科技已多次被国内外品牌模仿并且被模仿次数为行业最多的,这几年海尔不是打造什么智慧家庭嘛,像干湿分储这种很厉害,海尔冰箱研发很多创新科技都实现了行业零的突破,的确是中国的骄傲了


海尔是如何闯进海外市场的
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 海尔集团公司的前身青岛冰箱厂是于1984年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成立的。在此之前,冰箱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当时人们的质量意识还相当淡漠。1985年4月,冰箱厂当众砸毁了有严重质量问题的76台冰箱,极大地提高了工人们的质量意识,这样做的结果是1988年荣...

优质的海外市场综合分析——韩国
韩国,是亚洲第四大经济体,世界第11大经济体。韩国拥有强大的产业,成熟的市场以及优秀的购买力,是中国外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极佳选择。在前一个新兴市场系列里,我们起分别介绍了东南亚、非洲、印度和中东市场,这周让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我们的邻居——韩国Korea。韩国 大韩民国(韩语:대한민국,英语:Republic of Ko...

...红利逐渐减弱的情况下,游戏公司该如何征战海外市场?
游戏公司要到海外市场,要学习当地的风俗习惯,传统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人民一种气质,那么他们的生活风俗,就是这个国家的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只要我们认真的研究这个国家风俗,那么就可以做出适合这个民族人民的游戏,那么游戏公司的游戏就会顺利的得到这个地区老百姓的喜欢。最后我需要指出一点,游戏公司必须...

进军海外市场的比亚迪,2023年实际表现怎么样?
目前,比亚迪在泰国罗勇市投建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该基地为整车制造工厂,预计2024年投产,年产能约15万辆,将辐射泰国及周边各东盟国家;在印度市场,比亚迪在金奈工厂(SKD散件组装工厂)之后,已着手准备建设第二座工厂。比亚迪只是一个缩影,在过去几年,国内自主车企走向海外市场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海外】亚太地区财富激增 看17位亚洲藏家如何进军国际艺术品市场_百 ...
美籍华裔藏家张明涉足的行业非常广泛,包括房地产、酒店业以及影视投资等,其在艺术品收藏方面也囊括了新兴艺术家及著名艺术家的重要作品,者其中尤以德国艺术家最为突出,包括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以及西格玛尔玻尔克(Sigmar Polke)等。此外,他还收藏有不少正处于上升期的美国抽象艺术家的作品,例如劳拉欧文斯(Laura ...

尔冬升关于尔氏家族史
家族的迁徙分布广泛,望出代郡(山西大同),随着历史进程,尔姓族人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有海外分支。天津的西青区、宝坻区的尔王庄,河北藁城市、邢台隆尧县等地都有尔姓聚居。例如,宝坻尔王庄的尔姓相传已有十八代,祖先坟墓见证了家族的繁衍历程。新疆地区的尔姓在明朝时期成为望族,清朝进士和翰林院的...

国外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布里斯班的生活规律而严谨,晚上九点,家人们会准时熄灯,洗澡时间也有严格的限定。温差变化巨大,从清晨的寒意到中午的炎炎夏日,我仿佛经历了四季的轮回。每天清晨,我需要驱车一小时,穿越城市,只为抵达市中心的学校,那里的万圣节狂欢,师生间的融洽,如同兄弟姐妹间的嬉戏。然而,当我在阿德莱德安顿...

本土出口和海外建厂,谁才是自主品牌走出去的最佳范本
未来将满足年均一万辆的海外市场需求。继宝骏530海外热销,宝骏510趁热打铁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出口返销”一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当一众外国车企在中国车市攻城略地,称王称霸之时,一些在国内根基渐稳的自主品牌,也在主动出击,征战海外。其中,上汽通用五菱算是进军海外市场较为成功的自主品牌之一。作为宝骏海外战略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主要内容
从第五大街起,我作一番环城游览——到公园大道去,到贫民窟去,到工厂去,到孩子们玩耍的公园去,我还将参观外国人居住区,进行一次不出门的海外旅行。 我始终睁大眼睛注视幸福和悲惨的全部景像,以便能够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人们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 我的心充满了人和物的形象。我的眼睛决不轻易放过一件小事,它争取...

鲁宾孙漂流记 读后感
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是:1632年,在约克市一个上流社会,出生了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对航海非常痴迷,生性喜欢探险。尽管他航海的梦想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但鲁宾逊还是在他19岁那一年离开了家,开始了他航海生涯。但是他对航海的种种幻想和憧憬都被狂风巨浪给冲走了,他遇上了海难。不过侥幸的是,他...

嘉定区18687861360: 海尔是如何拓展海外市场的? -
宫鸿雷公: 一、海尔集团的发展过程 海尔集团公司的前身青岛冰箱厂是于1984年在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成立的.在此之前,冰箱厂是一个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当时人们的质量意识还相当淡漠.1985年4月,冰箱厂当众砸毁了有...

嘉定区18687861360: 关于海尔集团如何跨国的故事 -
宫鸿雷公: 20年间,海尔从一个当初年营业额只有348万元却亏损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神速地发展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高达1000亿元的跨国集团.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家电市场是一个高速爆炸式的增长时代.当年,集团总裁张瑞敏因意识到...

嘉定区18687861360: 海尔怎样进军欧洲市场的?用了什么方法 -
宫鸿雷公: 价格便宜.品质过硬才能进入的.有个小故事,进入德国的时候,海尔业务人员把海尔冰箱和德国知名品牌冰箱撕掉商标放在一起让当地的经销商选择,经过仔细的筛选后,当地经销商选择了海尔冰箱,从这个小案例可以说明,产品的高质量还是必须得.

嘉定区18687861360: 海尔集团走向国际发展的原因 -
宫鸿雷公: 我记得原因好像是为啦创新 还有就是1、经济全球化这一个大的背景(国际因素)2、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政治因素)3、国家政府对海尔的扶持(政策)4、海尔自己的创新精神具体分析 促成海尔集团走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因...

嘉定区18687861360: 海尔怎样扩展市场 -
宫鸿雷公: 尽管目前很少的美国人知道海尔这个品牌,但是海尔很可能在今后的五年内,成为消费者熟悉的品牌.海尔是世界上第四大家电厂商,目前正在致力于业务全球化和高端化.从2000年开始,海尔的空调、冰箱和其它家电产品已经开始在美国销售...

嘉定区18687861360: 海尔的海外战略
宫鸿雷公: 海尔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战略阶段. 1. 开拓一个空荡的市场,主要是把自己置身于这个环境 之中经受更多的考验. 2.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采取一路纵队开拓国际市场 4.网上销售—零距离销售—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嘉定区18687861360: 海尔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模式是什么 -
宫鸿雷公: 在国外当地建厂生产,销售,雇用国外当地员工,以尽量规避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嘉定区18687861360: 请介绍一下海尔公司在海外的发展情况 -
宫鸿雷公: 海尔全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建立在海尔对全球市场的本土化布局基础之上.目前,海尔已在北美、欧盟、日韩、非洲、中东及东南亚等地区建立本土化的机构,30个海外制造基地、22个贸易公司和8个设计中心的建立使海尔实现在全球主要经...

嘉定区18687861360: 海尔是如何发展为世界知名品牌的 -
宫鸿雷公: 牌战略阶段(1984年—1991年) 特征:只干冰箱一个产品,探索并积累了企业管理的经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出一套可移植的管理模式.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多元化战略阶段(1992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