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音乐的发展过程

作者&投稿:柞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提琴的历史发展脉络~

  去百度百科看吧,详细得很(太详细了,晕)
  http://baike.baidu.com/view/5969.htm
  我选了一段
  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许多不同说法,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爪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在欧洲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 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喜爱瓜尔内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领先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的制琴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1747~1835)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 L.van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应环境的变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应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著名人物。

  维约姆雇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小提琴,并以其名为牌号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许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优质琴,把它们送到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馆。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伟大作曲家巴哈曾于1720年为小提琴创作了六首无伴奏作品:三首奏鸣曲,三首古组曲,是小提琴独奏曲的精华。今天请朋友们欣赏的是:巴哈的《 E大调前奏曲》,选自其第三首无伴奏组曲,由20世纪杰出小提琴家Itzhak Perlman 于1988年录制。它使用的是Guarneri – Gesu 小提琴,制作于1740年。

  西洋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约1920年代)。民国初,学堂音乐教育兴起,人们对外国音乐发生兴趣。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鼓舞了许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琴,并随之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创立了音乐专科;许多高水平的小提琴家来华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演奏家,如: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从这一时期开始,也陆续出版和翻译了不少《小提琴演奏法》,并有作曲家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中国小提琴曲,像是《梁祝》和《苗岭的早晨》等,都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刚先生所作。

  从198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小提琴家分别在众\多的国际大赛中获奖,胡坤既是其中第一位。他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耀基教授,并获得芬兰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请欣赏他1999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由陈刚根据苗族口笛独奏编曲。胡坤现在任教于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和皇家音乐学院,他使用的是一把制作于1734年的小提琴。

  中国在小提琴制造上,近年享有国际声誉。广州乐器厂陈锦农所制红棉牌小提琴,1980年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北京提琴厂戴宏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于联邦德国卡塞尔市举行的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随着小提琴日臻完善,数百年来出现了无数为之献身的小提琴表演艺术家,19世纪意大利杰出的小提琴家、作曲家帕格尼尼,高度地发展了小提琴的演奏技术,他所创造的左手拨奏、弓杆击奏、独弦演奏,双泛音、跳弓、各种双音等这些高难度技巧,极大地发展了小提琴的表现力,并对后来的钢琴和其它乐器的演奏也产生了影响。在小提琴表演艺术的丰碑上,在帕格尼尼的直接影响下,以后出现了维奥蒂、克莱采尔、贝里奥、维俄当、维尼亚斯基、萨拉萨蒂、伊扎依、克莱斯勒、蒂博、斯波尔、约阿希姆、席盖蒂、弗莱什、艾涅斯库、奥尔、海菲茨、梅纽因、奥伊斯特拉赫、斯特恩等,这些金光闪闪的小提琴表演艺术大师的名字,代表着小提琴表演艺术一个一个的高潮,并把小提琴表演艺术不断推向前进。
在小提琴乐曲的海洋里,名家之作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艺术享受,著名作曲家贝多芬、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被誉为世界四大协奏曲,至今响彻音乐会的舞台。西班牙著名小提琴家萨拉萨蒂创作的《流浪者之歌》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乐曲旋律优美、节奏华丽、色彩绚烂,把吉卜赛流浪民族内心的悲愁与火一般的奔放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乐曲加弱音器演奏的第三段,更是幽静而哀伤,揪人心弦。在浩如烟海的小提琴音乐作品里,令人神驰遐想的杰作真是举不胜举。但是纵观全部小提琴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小提琴家本人所写的作品,如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克莱斯勒、萨拉萨蒂等人的作品,这类作品大都是炫技性的,难度较大,但都合乎小提琴的演奏规律,有很好的舞台效果,是小提琴作品中的明珠;第二类是作曲家与小提琴家合作的作品,如著名的作曲家门德尔松的(e小调协奏曲,是为当时著名的小提琴家费迪南·大卫而写的,勃拉姆斯光彩夺目的《D大调协奏曲》是为当时的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写的。法国著名作曲家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是为著名小提琴家萨拉萨蒂写的等等,这类作品在音乐上比较丰富,在技术上又合乎小提琴演奏规律,是不朽的杰作:第三类是作曲家们自己写的作品,如舒曼的协奏曲等,这类作品一般只是从音乐的内容出发,而缺乏小提琴的技术手法,拉起来不大顺手。还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就是每当出现一位伟大的小提琴家,于是许多作曲家就为之创作,从而使小提琴作品得到繁荣,历史上都是这样的,近代苏联出了个奥伊斯特拉赫也是如此,当奥伊斯特拉赫驰聘世界乐坛时,便有著名作曲家诸如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米亚斯科夫斯基、拉科夫等人为他专门创作了协奏曲或奏鸣曲。而这些作品至今还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总之,演奏家技艺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小提琴作品的繁荣与发展,而具有高超技巧的作品出现,又促进了演奏家们不断去提高演奏水平。
小提琴传入我国大概是近百年的事,但是我国却不断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与作曲家,一代宗师马思聪是极具代表性的,早在30年代他便驰名遐迩,他所创作的《思乡曲》以优美抒情的旋律,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该作品创作于抗战时期,曲调中那渴望归乡的心绪,在人们的心头泛起了感情的涟漪,唤起人们对蹂躏故土的侵略者的强烈憎恨,这是中国音乐作品中的一首名作,经久不衰,它后来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前奏曲。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广泛流传,也可以看出我国人民对小提琴艺术是非常喜爱的,《梁祝》这部具有国际影响的小提琴作品,不仅在我国大陆,且在港澳台、在日本和东南亚一带都是深受欢迎的,而且在欧美的一些音乐会舞台上也不时被演奏。近20年,我国还有一大批优秀的青少年小提琴手,在历次重大的国际小提琴演奏比赛中获大奖,胡坤、吕思清、王晓东、张乐、薛伟、戚鸣、刘杨、陆威、李智胜、潘依琼等等,为国家获得了荣誉,这说明我国的小提琴表演艺术己达到国际水平。
我国的提琴制造界,也经常在国际制作比赛中获奖,广东乐器厂的陈锦农、北京提琴厂的戴洪祥,是率先在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得音质金奖的大师。广东的徐弗、梁国辉、陈益、何恩等老一辈制琴大师制作的琴与弓,也经常在国内外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最近,后起之秀朱明江制作的小提琴在美国的比赛中一举获得音质和工艺两项金奖,这是极其难得的。目前我国的小提琴制作工厂多达50多家,产量可观,北京提琴厂、上海提琴厂。广东乐器厂是生产专业小提琴的名厂,近年来广州的中外合资格里蒙那提琴有限公司更是异军突起,该公司大批量生产的各种规格的提琴,畅销欧美十多个国家,产品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该厂曹树坤、沈炽明制作的琴、关尚持制作的弓已成为演奏家们所钟爱的珍品。

  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布雷西亚和克雷莫纳一带是小提琴的诞生地。16世纪后期,意大利的小提琴制作业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小提琴制作流派,一派是以阿马蒂父子为代表的克雷莫纳制琴派;另一派是以萨洛的加斯帕罗(1540~1609)和他的学生 G.P.马吉尼为代表的布雷西亚制琴派。这两派制作的小提琴各有特长,经历了几百年,至今仍属上等珍品。

  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如N.阿马蒂、J.斯坦纳,以及被人们认为最杰出的制作家A.斯特拉迪瓦里和G.瓜尔内里等人。阿马蒂所制小提琴的面板和背板弧度较大,音质好,用来演奏室内乐,有如明亮的女高音。18世纪后期,G.B.维奥蒂赞扬了斯特拉迪瓦里琴,维奥蒂的老师G.普尼亚尼与N.帕格尼尼喜爱瓜尔内里琴之后,这两位制琴大师的作品才被人们所欣赏,并取得了巨大名望。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尔内里琴具有在大厅中演奏协奏曲时所需要的音响传送力。

  18世纪后,小提琴制作业的领先地位从意大利转至法国。这个时期小提琴的造型不断改进,已取得更大音量和更好的音质。法国制琴家N.吕波(1758~1824)以斯特拉迪瓦里为典范,把法国的制琴技术和意大利的制琴技术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法国的F.图尔特(1747~1835)约在1785年对琴弓的长度、重量、形状、装置等方面又进行了重大改革。小提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反映了J.海顿、W.A.莫扎特和 L.van贝多芬作品中具有的歌唱性,以及运弓方面的更大变化等对小提琴性能上的要求。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随着贵族与皇室的衰落,音乐也从宫廷走向民间,出现了为公众服务的交响乐队和音乐厅。为适应环境的变革,小提琴需要增大音量。18世纪末~19世纪初,小提琴琴颈加长变细,并向后倾斜:指板变长;琴马变高,并具更大的弧度;G弦早已包有银丝。这些变革的目的是为适应更大的张力。琴弦的增长使琴面上的压力增大,于是低音梁变长变厚,音柱也加粗,以此获得更大更有力的声音。1820年前后L.施波尔发明了腮托,使左手从完全承担持琴的作用中解放出来。腮托的设置,使左手在换把、揉弦、按弦更加自如。

  18世纪末,音乐学院在欧洲相继出现,它使小提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从而促进了机器制琴业的发展。法国的米尔库、德国的米滕瓦尔德都是大量生产小提琴的地方。法国的J.-B.维约姆是 19世纪制琴业的著名人物。

  维约姆雇用一些工人,在他的指导下制造小提琴,并以其名为牌号出售。他从世界各地搜集到许多散失在私人手中的优质琴,把它们送到演奏家、收藏家的手中,或者是博物馆。

  中国在小提琴制造上,近年享有国际声誉。广州乐器厂陈锦农所制红棉牌小提琴,1980年获美国第4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音质金奖”;北京提琴厂戴宏祥所制小提琴,获1983年于联邦德国卡塞尔市举行的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的“音质金奖”。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
  在欧洲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
  十五世纪,意大利人对其进行了改革,并用马尾制成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
  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成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小提琴 (Violin) 是一个四条弦的弓弦乐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和高音成员
  (该族系中的其它成员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现代小提琴起源于
  意大利的克瑞莫纳,在1600-1750年间成为最大的小提琴制作中心。著名的有:
  Amati, Stradivari,及 Guarneri;他们制造的乐器现今都是无价之宝。
  小提琴的五度定弦为:G, D, A, E, 音域超过3 个半组,是所有管弦乐团必不可少的正规乐器。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伟大作曲家巴哈曾于1720年为小提琴创作了六首无伴奏作品:
  三首奏鸣曲,三首古组曲,是小提琴独奏曲的精华。今天请朋友们欣赏的是:
  巴哈的《 E大调前奏曲》,选自其第三首无伴奏组曲,由20世纪杰出小提琴家
  Itzhak Perlman 于1988年录制。它使用的是Guarneri – Gesu 小提琴,制作于1740年。

  关于小提琴的起源,史学家有许多不同说法,有说是起源于北非,有说是起源于印度,
  也有说是起源于西欧等等。有这么一个传说:5千年前斯里兰卡有一位君主名叫瑞凡那,
  他把圆柱形的木头掏空制成了与我国二胡极为相似的乐器称瑞凡那斯特隆(Ravanastron),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瑞凡那斯特隆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传四方,这便是小提琴的鼻祖了。
  不过从有史料记载起,最早的小提琴是由一位住在意大利北部城镇布里细亚(Brescia)名
  叫达萨洛制成的(Gaspa ro da salo 1542-1609)。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
  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
  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
  世界各国的小提琴制造业都是仿照意大利这些小提琴制作者的琴型和尺寸来制作小提琴的。
  近百年来,小提琴的结构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是小提琴的故乡。
  而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爪内利当年所制作的小提琴,现今已成了稀世珍宝、旷世杰作。

  2. 小提琴在中国 ~ 陈刚《苗岭的早晨》

  西洋小提琴传入中国是在清朝末年(约1920年代)。民国初,学堂音乐教育兴起,
  人们对外国音乐发生兴趣。从1920年代开始,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先后到中国演出,
  鼓舞了许多热爱音乐的青年学习小提琴,并随之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建等地创立
  了音乐专科;许多高水平的小提琴家来华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众\多中国自己的教师和
  演奏家,如:马思聪,刘天华,冼星海和黎国荃等。从这一时期开始,也陆续出版和
  翻译了不少《小提琴演奏法》,并有作曲家创作出许多经典的中国小提琴曲,像是
  《梁祝》和《苗岭的早晨》等,都是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刚先生所作。

  从1980年代开始,一批中国自己培养的青年小提琴家分别在众\多的国际大赛中获奖,
  胡坤既是其中第一位。他曾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林耀基教授,并获得芬兰西贝柳斯国
  际小提琴比赛的第五名好成绩。请欣赏他1999年演奏的《苗岭的早晨》,由陈刚根据苗族
  口笛独奏编曲。胡坤现在任教于英国梅纽因音乐学校和皇家音乐学院,他使用的是一把制作于1734年的小提琴。

  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的鼎鼎大名,对于爱乐者尤其是小提琴乐迷来说无疑是如雷贯耳的了,但是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吗?这两大名琴,既有共性,也各有个性。悦耳宏亮的滋润音色,这自然是他们的共性;相对而言,斯特拉迪瓦里较为温暖,委婉流利的音色有时似管乐器般清纯亮丽,有时又恍若天鹅绒般温馨柔媚。如果将斯特拉迪瓦里比作内秀的窈窕淑女,那么瓜奈里就该是高亢激昂的意大利男高音,这就是他们各自的个性了。
  斯特拉迪瓦里最适合不以外表的炫技、音色见长的内在型演奏,能够充分体现作品和演奏家的高贵宏伟的风格、深邃的意境。据说约阿幸姆、布什、库贝里克、萨拉萨蒂以及埃尔曼、梅纽因、米尔斯坦、莫里尼、大卫.奥依斯特拉赫等大师都喜欢用斯特拉迪瓦里琴。
  瓜奈里的演奏者必须天生具备热情奔放的幻想气质和精湛卓越的表演技巧,运用大幅度的揉弦,使音色洪亮、润美,由此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外表刺激与华丽浪漫的激情效果。当然这样的演奏难度系数极大,真正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大师不多,屈指数来,为首的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炫技派大师帕格尼尼,以及海菲兹、维厄当、绍尔、维尼亚夫斯基、伊萨伊和斯特恩、阿卡多等等。克莱斯勒虽然自称是个“瓜奈里族”,然而行家们认为他是少数几位两种风格都能运用自如的大师之一。
  斯特拉迪瓦里和瓜奈里及其它们的主人虽然有着如此的不同,但这是需要相当的欣赏水平和一定素质的器材才能区别的,愚如我这般非“金耳朵”的菜鸟,纵有最好的器材,恐怕也是以难正确辨认两种名器的神妙的。就小提琴的确切起源时间而言,时至今日仍然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但据推测大约是在16世纪的初叶。
  早期的小提琴制作工艺都是家族式祖传的,因此较为原始也无一个标准的定制,直到了尼科罗.阿玛蒂(1596-1684年)的出现才真正确立了其标准的构造与形制。尼科罗•阿玛蒂是17世纪意大利克雷蒙那小提琴制作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继承了家传的精良制作工艺之后,对提琴的音色、造型、结构以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由其制作的小提琴突出特点是具有一种饱满、圆润和颇为接近人声歌唱的丰富音色。
  尼科罗•阿玛蒂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制作大师同时也还是一位卓越的教师,在他的精心教导下两位晚生脱颖而出,他们继承发扬和光大了克雷蒙那学派的优良传统并且使之成为不朽,他们便是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1644-1737年)和代•吉苏•瓜奈里(1698-1744年)。
  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是举世公认的一位最伟大的提琴制作家,他在继承其老师的优良传统的同时还把提琴制作艺术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峰,以至在他去世后至今的200多年里仍无人能够超越其上。斯特拉迪瓦里曾从阿玛蒂学习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是他最好的学生之一。斯特拉迪瓦里在制作中所追求的创作风格是提琴要具有更宽泛的艺术表现力,更强的力度和更大的音量。在斯特拉迪瓦里的精心制作下,他的提琴不仅有着天鹅绒般甜美的音色,而且还具有浓郁、纯熟与浑厚的低音,穿透力很强。

凉粉

不太毫巴


小提琴的发明源于哪个时期哪个发明人?
是由于壳内的空气受震动后产生的。迈克雷想,既然干乌龟壳被触动之后能发出好听的声音,那仿照它做一种乐器不是可以奏出更动听的音乐吗?于是,他马上着手进行研制,经过几个月的反复摸索、改进,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种四弦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诞生了。命名为“列里”。

关于“提琴”的音乐
演奏时,演奏家将琴身轻轻夹于两膝间,底部以一根可调整高度的金属棒支撑。演奏方式则计有用弓毛拉弦、手指拨弦和用弓杆敲弦。暗夜http:\/\/www.qishi.com\/m\/67934.htm 大提琴音乐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4%F3%CC%E1%C7%D9%C7%FA 小提琴要...

古典乐的几个重要时期是什么
管,古提琴(Gamba)演奏者组成.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通奏低音这一系统要求和声在低音上加上和弦,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始终以各声部间的音程关系来构成乐曲的方法完全不同。而这种和弦的发展,却是巴洛克音乐的一大特征。巴洛克时期虽然非常流行复调手法,但使用复调手法时,在和弦的基础上组织音响的技法充实了原来把各...

俄罗斯小提琴学派的发展
莫斯特拉斯所著的《小提琴的音准问题》、《小提琴演奏者的节奏训练》、《小提琴演奏中的力度问题》都很有价值。他的学生I.加拉米安在美国成为著名教师。波利斯基继承和发展了奥尔的教学原则,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全面发展。极为纯净的声音、精确的音准、高超的技巧、高尚的风格、对乐曲处理的细致而...

李四光的主要事迹
2、创作出我国有曲谱为证的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李四光在英国苦读7年,1920年回国前,他提笔写下小提琴曲《行路难》。据上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室考证,它是有曲谱为证的我国最早的一首小提琴曲。3、主持兴建的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区。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主持兴建的武汉大学珞珈山新校区,凝结着他的教育救国...

小提琴的来历
但在同一个时期,格里蒙那(Cremona)城中的A.阿玛蒂(AndreaAmatil520-1580),也制作了与现代小提琴更为相近似的小提琴。从16世纪到18世纪,意大利的小提琴制造业随着音乐艺术的空前繁荣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G.P玛基尼、N.阿玛蒂、A.斯特拉第瓦利和C.爪内利四位杰出名匠。18世纪以后,世界...

音乐生【每日音乐知识】之搞懂管弦乐
管弦乐是随着16、17世纪声乐与器乐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到了18世纪后,海顿确立了管弦乐队编制和主调音乐样式;莫扎特则进一步加以肯定,贝多芬以交响性、戏剧性手法写作管弦乐序曲。19世纪到20世纪管弦乐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一大批优秀作曲家与优秀作品相继出现。 管弦乐团按乐器的不同可分为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组...

请问英国音乐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霍尔斯特以法国号独奏出的四音音组,很快就一扫《火星》乐曲中的愤怒情绪,使人联想起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光和宁静.冷漠的长笛已渐弱作为回应.法国号,长笛和竖琴的和弦轻声摇曳,出现在长笛的旋律中.然后,独奏的法国号渐强,长笛音渐弱.弦乐和长笛奏出的持续高音和大提琴表现的独奏活力,将我们引入一段美妙的木管和弦....

什么是古典奏鸣曲(快板)
如G.塔尔蒂尼的《小提琴及通奏低音奏鸣曲》的末乐章和D.斯卡拉蒂的《a小调钢琴奏鸣曲》等。古奏鸣曲式经过G.B.普拉蒂、斯卡拉蒂、C.P.E.巴赫、J.C.巴赫等的实践,到J.海顿时期发展为由3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DIV> 在西方音乐漫长的发展历史上,自从那个伟大的巴洛克时代的到来,音乐艺术尤其是键盘...

音乐史和音乐常识
2、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一生的作品有近 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 、、等。 合唱曲有: 、、等。交响乐作品有: 、等。 3、《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 的交响乐曲,《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 4、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是 、,作品完成于1959年。 5、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 。 6、豫剧《花木兰》的...

青州市15980931088: 小提琴音乐的发展过程 -
慕肩奥扎: 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通常所说小提琴前身维奥尔,在构造、调弦、演奏技巧等方面,对现代小提琴的形成都无决定性影响.人们曾普遍认为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威尼斯、...

青州市15980931088: 小提琴的历史 -
慕肩奥扎: 小 提 琴 简 介乐器名称:小提琴(Violin)应用谱号:高音谱号,不移调记谱.结构组成: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 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使用材质:琴身: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

青州市15980931088: 小提琴的介绍 -
慕肩奥扎: 小提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近代小提琴约在1550年就已为人们所熟悉,系由当时流行的乐器雷贝克和臂提利拉琴演变而来1650~1750年,是小提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小提琴制作家18世纪后,...

青州市15980931088: 请简介一下小提琴发展的初期 -
慕肩奥扎: 儒森书院的老师提供一些看法:法奥系的小提琴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深受意大利演奏的影响,虽然法国演奏者在技巧之应用上,超越了意大利演奏者,但是,意大利风格的歌唱,却是德奥演奏者无法企及的.

青州市15980931088: 怎样学小提琴 -
慕肩奥扎: 一:认识 1:小提琴的发展史: 小提琴是一切弓弦乐器中流传最广的一种器,也是自17世纪以来西方音乐中最为重要的乐器之一.现在的四弦小提琴是16世纪从老式的三弦小提琴发展来的,1650-1730年间经斯特拉迪瓦里、阿马蒂和瓜尔内里...

青州市15980931088: 10. 巴洛克早中晚时期的音乐发展 -
慕肩奥扎: 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一般认为是1600年至1750年之间.这和我们对于任何时期的划分一样,也是相对的.即从蒙特威尔第开始到巴赫和亨德尔为止的150年.1750年,对位法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去世标志着巴洛克巅峰对违法的终...

青州市15980931088: 小提琴有多少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哪里? -
慕肩奥扎: 小提琴不仅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同样在室内乐,民谣乐,爵士乐等领域散发其迷人的魅力.因为它是多才多艺的,既能唱出悠扬如诗般的曲调,又有时让人感到耳花缭乱. 小提琴属于弦乐器,音域至少三个八度,琴身由木材制成,琴弦...

青州市15980931088: 为什么说小提琴是“乐器皇后” -
慕肩奥扎: 小提琴的音色最为柔美动人.它是一种弓弦乐器,15世纪末16世纪初逐渐成形.木制,分琴颈和琴身两部分,有4根弦,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情感表达较深刻、细致.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独奏乐器之一,就是在管弦乐队中,也占有特殊的地...

青州市15980931088: 西方音乐史的发展有哪些规律 -
慕肩奥扎: 西方音乐历史及音乐体裁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西方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起源时期的音乐,主要用于神庙祭祀、节日庆典,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苏美尔人、埃及人、希伯来人和古希腊人推动了音乐...

青州市15980931088: 小提琴起源哪个国家
慕肩奥扎: 法国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