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国君在各诸侯国君以公相称的时候,为何却自封为王?

作者&投稿:撒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君主,为何有的称为“公”有的却称为“王?~

这个要追溯到周朝的封号制度。周朝给诸侯的封号有五个等级,分别是公侯伯子男。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种情况,有的诸侯国的国君叫公,有的叫侯,当然也有的叫伯。比如说秦孝公、齐桓公、郑庄公等。这五个等级都是周天子分封出来的结果。但是王不可能是周天子封的,因为周天子他自己也只是一个王,能分封的最高等级也只有公。
王的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个是楚国,楚王被封为子爵,这是倒数第二的头衔。这与楚国的实际国力不成正比。因此,楚国后来就干脆称自己为王。周厉王时期,国君的封号被取消。然而,随着西周的灭亡,东周天子成为摆设,楚国就这么一直称王到了最后。
第二个是吴越。吴国和越国都远离中原。虽然他们长期自称为越王和吴王,但他们基本上仅限于自我认知。在中原的历史记载里,给他们记录的依然还是子爵。


第三个是徐州相王和五国相王等历史事件。战国时期,周天子已完全沦为摆设,周天子的分封制度也早已濒临崩溃。此外,剩下的附庸国都很强大。这时候很多诸侯就自立称王了。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相遇,互认为王。不久,齐国、楚国、魏国、燕国、赵国和韩国都同意互相称王,平等相待。公元前324年,秦惠文王在位时,秦国正式加冕为王。也就是说,被周朝国王封为诸侯的诸侯们摆脱了原来的制度,自己当上了王。再后来宋国也称王了,在这之后几乎所有的诸侯都是王了。

周朝的时候周天子称"王",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的国君都是周天子的臣子,名义上是替周天子保卫国家的大臣,所以他们是不能称“王”的,只能按照爵位称"公"、“侯、”、“伯”、“子”、“男”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五爵。西周和东周的春秋时期,因为楚国是南方蛮族建立的国家,不遵守中原周朝的礼法,并且楚国依仗其地广人多,兵精粮足,又有长江天堑做为天然屏障,所以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违制称王。春秋时期周王室虽然衰微,但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各诸侯国都希望能借助周王室的声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利益,所以在表面上还继续承认周王室,除了楚国外,其他诸侯国仍然只承认周天子是天下唯一的“王”他们自己只按爵位称“公”或“侯”等等,等到了战国时期,周王室已经完全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所以,各诸侯国都分分脱离周王室开始像楚王一样称“王”了。

周朝末期,国运衰微,虽然名义上周天子还是天下之主,但实际上周天子早已丧失了权威,群雄割据称王称霸,也就将时代推入了春秋时期。我们知道周朝实行分封制度,周天子会将天下的领土分封给王侯将相,有着“公侯伯子男”不同的等级爵位。而到了周朝末期礼乐衰败,其实这些分封爵位早已没有了实际效应。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君都以“公”为自称,其实这是违反了周朝礼制的,但此时周天子早已没有实权也就无力监管,只能放任各国国君胡乱称呼,而在这种情况下各诸侯国的嚣张气焰也不断上涨,越来越不服周天子的统治。



虽然各诸侯国国君之间都以“公”相称,但实质上并没有做出什么逾矩的事情,因此周天子一直以来也不愿意和他们大动干戈,随着各诸侯国势力的不断壮大,当时的楚国国君熊通直接就自称为“王”了。楚国最初疆域狭小,虽然楚国先祖为周武王立国有功,在周朝初期分封却惨遭遗忘,直到周成王时期,熊绎才获得了南边荒凉的50里荒地,得以授封子爵,在这个基础上建起了楚国。



不过经过百年的征战,楚国的疆土不断扩大,国力也越来越强盛,这才在诸侯之间有了一席地位。而到了楚国第六代国君熊渠的时候,楚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强国,熊渠的野心也非常磅礴,不甘心只有个子爵的封号,于是找了个借口,说自己地处蛮夷,不应该和中原各国使用相同的封号,于是把自己的儿子们都封为了“王”。但其后周厉王继位,熊渠又担心自己因此遭殃又把儿子们封号给取消了。



而后来的楚国国君熊通也对子爵封号感到了不满,他带着军队攻打随国,要求随侯去找周天子给楚国国君加封,结果周天子却毫不惧怕楚国权威,直接拒绝了熊通的要求,随侯还因此遭了一顿骂。

不过熊通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加封的想法,既然周天子不同意,熊通干脆竟自封为王,就连随侯也在无奈之下归顺了楚国,而熊通也就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首位“国王”而非“国君”,此后各国诸侯自然纷纷效仿,而随着周朝的不断衰微,各国诸侯的这些做法也自然无人敢于阻拦。



因为楚国国君觉得自己的国家非常强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觉得自己足以有称王的实力,所以就自封为王了。

这是因为他自己对于自己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国家的实力非常强,已经能够和周天子相抗衡了,所以就想脱离周朝称王。

因为当时的楚国国力强大,他在与其他诸侯会面时,自己称王一方面是展示了自己国家的实力,另一方面也像其他诸侯展示了他并不把当时的天子放在眼里。

因为楚国的国君非常的有野心,他不想让其他的诸侯国知道自己即将要称王,所以一直等到时机成熟才自封为王。


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都是侯,到了战国国君就成了王??
在春秋时代,各国的国王依然属于周朝下的诸侯.按那个时代的制度,公候伯子男,国君都是公,或者候,甚至是伯的 公元前323年,魏将公孙衍采用合纵的措施,发起魏与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五国相王前后,所有重要的诸侯国都相继称王了.自那个时候起,就称为王了.历史上也把五国相王和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

春秋国君是什么意思啊?
“春秋国君”是指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格局是以“诸侯分裂、战争频繁”为特点的。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的国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还需要在多个国家之间进行外交协调,维持当时的政治稳定。春秋国君有着许多...

中国古代有哪些军事制度?
春秋战国是奴隶制解体、封建制形成的大变动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各诸侯国君,在改革政治、经济制度的同时,纷纷改革军制,以适应政治、经济变革的顺利实现。如齐国“作内政以寄军令”,郑国“作丘赋”,鲁国“作丘甲”,晋国“作爰田”、“作州兵”。尤其是战国时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建立军功爵制,健全户籍,什...

西汉初郡国并行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分封诸侯国后再在里面分郡县...
西汉初郡国并行制是指汉代初期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又有封国制的存在。郡县直属中央政府,由中央委派官吏。封国内也设立郡县,但郡县官吏的任命属于各诸侯国国君。当时封立的"同姓王"共有9国,他们在封国内是国君,权力很大,其政权与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

国王,庄公,国君,相国的意思及关系
1、国王,一国之长。古代称诸侯封地为国,一国之长称王。在秦朝以前是至尊君主的称呼,等同于“天子”,2、庄公,指历史上有名的几个庄公,主要有:原庄公、邾庄公、庄公从、卫后庄公、齐后庄公。原庄公,春秋时期原国国君,伯爵。邾庄公,即曹穿,为春秋诸侯国邾国君主第16代君主。庄公从,字光,...

周朝诸侯国国君爵位
齐\\ 姜姓, 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为四岳,生万生平水土有功,赐 姓曰姜氏, 谓之吕侯。其国在南阳宛县之西南。自太公望超自渭水,为周文王师,号为尚父;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封营邱,为齐侯,列於五侯九伯之上,即山东。燕\\ 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日君 。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

为何春秋战国时期常年打仗也没有出现权臣篡位的事?
各个诸侯国都需要将主要精力用于战争,因此各个诸侯国国君都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很难出现将军和名臣长时间擅权。 由于战争这个把利刃悬在每个诸侯国头上,各国君臣只有勠力同心才有可能在大争之世生存。如果国内出现内乱,或者篡权,极有可能整个诸侯国都被别人灭掉。一般情况下诸侯国君臣,会选择各司其职。君主...

西周时期晋、卫、 燕、齐、鲁、宋、吴分别封给了谁?
3、燕国,周天子大封诸侯,把有功于周室的大臣召公奭封在蓟地,召公巡视自己的封地时,被雄伟秀丽的燕山所吸引,就把自己的国家取名为“燕”。4、鲁国,中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的弟弟周公之子伯禽。5、宋国,周公平定管、蔡之乱后,大封诸侯,封微子启于宋地,...

诸侯国君有什么权利?
诸侯国君的权利主要表现于拥有自己的军队,在其属地收取赋税,可以开府设置官员。分封制的出现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但是后来随着各诸侯实力日益强大,而周天子的王权逐渐衰弱。周天子成了名义上的共主,历史上的春秋五霸就是公然挑衅分封制。大国兼并小国,最终形成了春秋、战国时代。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前朝官职和后宫妃位是怎么样的?还有怎么称呼诸侯...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称王,诸侯国国君称公(后来才称王),春秋时各国相继出现了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主要执政官。秦称上卿、亚卿和大庶长,楚称令尹,齐、晋、鲁、郑诸国称相。尽管各国名称各异,但其地位和职掌都相当于后来的“相”。齐、鲁、郑、楚等国继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马、司空及司寇...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为什么西周时各诸侯国的老大都叫公,而楚国的叫王? -
政泰中风: 因为楚国是周朝的一个属国,与其是隶属关系;而其他的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和周朝是君臣关系.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为什么楚国国君可以使用周天子才能用的王的称号呢?
政泰中风: 楚国和其他诸侯国有点不同,国君和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其他诸侯只能称“公、“侯时,楚国国君就能自称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的称号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为什么齐国国君称公楚国国君称王 -
政泰中风: 齐国国君称公,符合礼制,因为姜太公的封国是公国,可以称公,包括郑国等都是称公;楚国国君称王,属于自己封的,因为只有周朝的国君才能称王.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楚国是最早称王的吗? -
政泰中风: 楚国是第一个称王.周夷王之时(公元前913年前后)楚国就乘曾经称王.公元前704年,楚国第二次称王.楚君熊通打败随国,让随国在周桓王面前说情,让楚国称王.周桓王不同意.熊通就自立为“楚武王”. 楚国称王过程 熊渠生子三人....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春秋时期,诸侯国国君都是侯,到了战国国君就成了王?? -
政泰中风: 在春秋时代,各国的国王依然属于周朝下的诸侯. 按那个时代的制度,公候伯子男,国君都是公,或者候,甚至是伯的 公元前323年,魏将公孙衍采用合纵的措施,发起魏与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五国相王前后,所有重要的诸侯国都相继...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春秋战国诸侯的称谓的问题 -
政泰中风: 周朝采取了封建诸侯的政策,分封:鲁\ 姬姓,侯爵.齐\ 姜姓,侯爵.晋\ 姬姓, 侯爵. 宋\ 子姓,公爵.楚\ 芋姓,子爵.……1 “公”是爵名,五等之首曰公; 其余大国称侯; 小国称伯、子、男.(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如:宋襄公之“公”是爵名. 晋文侯之“侯”为爵名 2 诸侯称国君,也可称爵名;侯爵、伯爵诸侯在封国内也可以通称“公”.如:齐桓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齐公即齐侯. 3 王,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春秋时周衰 ,楚、吴、越等诸侯国国君也开始僭号称“王”, 战国时各诸侯国国君普遍称“王”.如:前704年,芈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楚开始称王.齐威王-田因齐,于前334年,称王.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关于春秋时期的一些问题 -
政泰中风: 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有奴隶主阶级,中小地主阶级,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分为周王,诸侯,贵族,士大夫.奴隶主阶级,地主有土地,私有财产.成文法的公布使得社会发生重大变革,限制了贵族的权利,使法律公开化,成熟化.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为什么春秋时期只有楚国的国君称王 -
政泰中风: 因为当时没有皇帝,最高的就是周朝天子,只有他才可以称王,各地的国君都是诸侯,都是周天子分封的,没有资格称王,象齐国是侯爵,秦国是伯爵,宋国是公爵,楚国本来被封的是子爵,但是楚国势力很大,他想提高自己的爵位,但是周天子不允许,所以楚国干脆称王,因为它力量强大,中原诸侯也拿他没办法.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公”和“王”有着怎样的区别? -
政泰中风: 周代还没有“皇帝”这个称谓,最高统治者是周王,下属的诸侯按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列,领地称为“国”.如鲁地,最早封给周公,其子孙世袭为公爵,称号就是“鲁X公”,封地是“公国”.而蔡叔度的其子孙世袭为侯爵,称号就是“蔡X侯”,封地为侯国.到了春秋时期周王统治力下降,有实力的诸侯都自称或是被称作“公”,周王也无可奈何.到了战国时代,周王基本已名存实亡,各个诸侯也先后称王,俨然与周王平起平坐了.无论“公”还是“王”,都是对一国之君的称谓,区别在于“齐桓公、晋文公”这些是春秋时期的君主,而“燕王”则为战国了.惟一一个例外是楚国,由于当时楚国处于南方偏远之地,周王朝势力鞭长莫及,早在西周的时候便开始称王.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15663584365: 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政泰中风: 楚 吴 越是在春秋就称王了 反映了 周天子已经形同虚设 权利巨减 有其名而无其实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