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和解释

作者&投稿:明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中的“之”字有几种用法?~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以下七种:
1、动词,本义,出、进、发展。
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2、动词,往,到......去。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译文: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3、助词,表示之前后之交集,常可译作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唐代文学韩愈《马说》
译文:能够日行千里的马。
4、代词,他,她,它(们)。
例句:人皆吊之。——西汉刘向《塞翁失马》
译文:人们都前来慰问塞翁。
5、作宾语前置(倒装句)的标志。
例句:何陋之有?——先秦孔子《论语·子罕第九》
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
6、用在句末补足音节,无实义。
例句:怅恨久之。——汉司马迁《陈涉世家》
译文: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
7、用在句中(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
例句: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四年》
译文: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

 一、 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有时可译可是不译。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 例如:
  ① 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② 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在客厅的东北角。
  ③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陋室金铭》)——水中、陆上各种的花。
  ④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句子成分或复句的成分。其格式为:主语+之+谓语。不必译出。 例如:
  ①虽我之死,有子成焉。(列子《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啊。
  ②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这里没有嘈杂的音乐声侵扰耳鼓。
  ③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骨头已丢完了,然而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例如:
  ①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了。
  ②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柳宗元《捕蛇者说》)
  ——还比不上恢复我缴纳租税的不幸更厉害啊!
  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时间长了,面前这只狼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的很。
  4、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动词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呢?
  注:动词“有”,宾语“陋”,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
  5、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例如:
  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吃完一石粮食。
  二、作代词用:
  1、 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例如: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您是可怜我想让我活下来吗?
  ②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背叛反对他。
  ③彼竭我盈,鼓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
  ——他们的勇气已耗尽,而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④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又连砍几刀把它(狼)杀死了。
  ⑤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驴子忍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⑥其始太医以亡命聚之。(柳宗元《捕蛇者说》)
  ——当初,皇帝的医生奉皇帝的命令征集它(蛇)。
  2、 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告之于帝。(列子《愚公移山》)——就把移山这件事报告给天帝。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愚公移山》)——还不能挖掉魁父这样的小山。
  ③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晏子春秋》)——晏子将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
  ④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沈括《活板》)
  ——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拌上纸灰,这些东西都覆盖在上面。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如: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杜少府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又暗中指使吴广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可以代指,有很多,不定




之字在文言文中一般可以表示什么?
在汉代,儒家经典如《诗经》、《尚书》、《礼记》等被确定为官方教材,文言文也因此成为了当时知识分子必须掌握的语言。文言文的特点主要表现言简意赅:文言文注重简洁明了,往往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丰富的意思。例如《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用短短几个字就表达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结构...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有哪些?
.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

之字的文言文解释
(《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参考资料:position123\/Article\/ShowArticle?ArticleID=1059 3. 语文文言文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和解释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

文言文,《岳阳楼记》中之字的用法是什么?
5. 代词“之”指代前文提到的人或事物。如“洞庭一池收八川,横绝长安浦,浣沙金沙委蛟龙,指为列国策士论德音之所在”中的两处“之”,指代“洞庭”。6. 介词“之”用于介词词组,表示方位、时间等关系。如“浮游于四海之外”。所以《岳阳楼记》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比较丰富,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其...

初中文言文之字的用法以及例句
例句:唐 刘禹锡《陋室铭》:“何陋之有? ”白话译文:这有什么简陋呢?4、之作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例句:唐 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白话译文:没有繁杂的音乐扰乱了两耳的清静。5、之作为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句:战国 荀子《劝学》:...

《狼》文言文中“之”字的所有意思是什么?
一、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之,代词,指骨头。白话释义: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二、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白话释义: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三、屠暴起,以刀...

《狼》文言文中“之”字的所有意思。
一、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之,代词,指骨头。白话译文:屠户又把骨头投给它,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住了脚步,但是之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上了。二、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白话译文: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三、屠暴起,以刀...

带"之"字的文言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之字的用法有哪些?文言文中
1 到……去 《汉书·高帝纪》:沛公引兵之薛。2 第三人称代词,她、他,它(们)《论语》:学而时习之 3 指示代词,这、此 《庄子》:之二虫又何知?4 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诗经》:羔羊之皮 有时放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庄子》:鹏之徙于南冥也,...

含有之字的文言文例句
①辍耕之垄上。(《史记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到田埂上休息。 ②杜少府之任蜀州 译:到蜀州上任。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译:到驻地旁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2. 含有"及"字的文言文句子 最好每种意思都有例句 ◎及jí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

海州区13137188012: “之”在古代有几种用法 -
尘俭荷洛: 之字的所有用法 答:浅析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

海州区13137188012: 语文文言文的之字有哪几种用法和解释 -
尘俭荷洛:[答案]一、 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四种类型. 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作定语的标志.有时可译可是不译.其格式为:定语+之+中心语.例如: ① 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

海州区13137188012: 古文"之"有几种解释? -
尘俭荷洛:[答案] 之 字 的 用法 共7种 1.动词(去,往) 用法:(1)之+地点名词 (2)何+之 例句:吾欲之南海 2.代词(代替宾语) 用法:(1)动词+之 (2)介词+之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结构助词(的) 用法:(1)名词+之+名词...

海州区13137188012: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之有哪几种意思在文言文中.在文章中怎么分辨这个之是什么意思 -
尘俭荷洛:[答案] 1.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 2.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译为所以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3.他,她,它(们),如则其善者而从之. 4.往,到.去,如《逍遥游》“奚...

海州区13137188012: 下册文言文“之”字的所有用法和例句(要全)! -
尘俭荷洛:[答案] “之”的所有用法: 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海州区13137188012: 古文之字的用法 - 古文中“之”的用法及例子
尘俭荷洛: (1)用作代词,又分为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做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指示代词,表近...

海州区13137188012: “之”字的意思文言文中,“之”字有哪些用法?能举一些例子吗?例子最好来自我学过的教材,我现在初三,用的教材是人教版 -
尘俭荷洛:[答案]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虚用,无所指:久而久~.往,到:“吾欲~南海”.赤子之心的之,解释为:的黄鹤...

海州区13137188012: 古文中的"之"有几种解释?
尘俭荷洛: 之 字 的 用法 共7种 1.动词(去,往) 用法:(1)之 地点名词 (2)何 之 例句:吾欲之南海 2.代词(代替宾语) 用法:(1)动词 之 (2)介词 之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

海州区13137188012: 文言文之字用法饮酒于斯亭而乐之中的之字用法和意思是什么,谢谢 -
尘俭荷洛:[答案] 做代词,代物.指以在亭中饮酒为乐事

海州区13137188012: 之在文言文解释是什么意思 -
尘俭荷洛: 1. 之在文言文中什么意思“之”的用法“之”字词性多样,用于虚词就不只一种词性,而且还有作实词的用法.(一) 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作宾语,代人、代事和代物,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例如:《师说》: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