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受到哪些戒律才被赶出寺院?

作者&投稿:在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家人需遵守哪些戒律?~

沙弥及沙弥尼应守的十戒是:不杀戒、不盗戒、不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离高广大床戒、离花戒、离歌舞等戒、不蓄金银财宝戒、离非时食戒。
比丘及比丘尼应守的具足戒,在诸律中数目颇有出入,有比丘戒二二七条,二五0条;比丘尼戒三一一条,五○○条等说。凡要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人,必须先受过沙弥戒。年满二十岁至七十岁者,身体康健,剃去须发,披上袈裟,遵行数百条戒律,而受过受戒仪式的人,才正式成为比丘(尼)。
沙弥、沙弥尼十戒:正式出家而守持的戒律,开始学习远离世俗生活,主要是让年少、初出家的僧众学习。
离杀生;
离不予取(离偷盗);
离非梵行(离淫欲);
离妄语;
离导致放逸原因的谷酒和果酒;
离非时食(离非食进食、过午不食);
离跳舞、歌唱、音乐、观看戏剧;
离庄严(美丽)原因的花蔓、芳香(香水)、涂油、衣物、装饰品;
离(坐卧)高广大床;
离接受金银(钱)。

扩展资料
佛教戒律,通常指毗奈耶,广义上尚指最初的尸罗、出家众的学处、波罗提木叉、不同部派僧团各自的犍度、不同犍度形成的毗奈耶等等。
毗奈耶(梵文:vinaya)是佛教术语,为三无漏学之一。有关戒律规定与解释的佛教经典的汇总,称为律藏(巴利语:vinaya-piṭaka),与“经”和“论”合称“三藏”。专门学习戒律的佛教僧侣称为律师,以戒律研习为主的宗派,称为律宗。
对于学习佛法者,严谨遵守戒律是绝对的重要。对研究佛学思想有些深刻而不可替代的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佛教戒律

一般犯戒是指违反了很轻戒律为犯戒
如果是很重的戒律则是称为破戒
现在佛教各宗派,律宗以戒律为重,以戒为师
在僧团中戒律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的

僧众破戒的受罚方式
僧众的部分依「南传巴利律」分为:1、四驱摈:有四条重戒破任何一条,则逐出僧团。2、十三僧残:有十三条戒律,只要破其中一条,则由二十位僧众依犯罪轻重决定到底破戒者应该离开僧众独住几天?(隐含罚其清净自修,暂时不参与僧众生活之意。)3、三十舍忏:有三十条戒行与衣服、钵或食物等生活必需品相关的规定,若存放过多或存放期限超过,则必须将物品捐出,并报告所犯的戒罪而向一位或二至三位或四位以上的比丘忏悔。4、九十二忏悔:巴利律共有92条,受罚方式与三十舍忏类似,只少了舍去物品的过程,忏悔方式则同。5、四悔过:巴利律没有记载受罚方式,参考汉译五部律典(五分律、僧只律、四分律、十诵律、根有律),原则上,某位比丘犯了四种悔过罪之一时,应向「一位」比丘忏悔。6、十五众学:「时时提醒自己应当学习」的戒条共十五条,巴利律并没有说明受罚的方式,但有强调「应当学」,依律典不便多作无谓的说明,若依汉译律典的相关论文「萨婆多毗尼毗婆沙」的解释,犯了「众学戒」,应该在心中忏悔,这是依论典说,若以律典说,则以「时时提醒自己应当学习」为准。若以僧戒1~6项之破戒处罚的方式,最重则「驱出僧团」,次则「离众僧别住数日」,再次则「舍物」后「向一位以上的僧人」忏悔,最次则是「提醒自己应当学习的生活仪规」。其实如果从僧众破戒受罚的方式来看,最严重也不过是逐出僧团,不然就是独自清净修行数日,不然就是找比丘忏悔,严格来讲,好像也并不是世俗想像中的一些严厉的处罚方式,如杖打三十或罚跪数小时、数日或打扫杂务或关禁闭…等等。至於在家众的部分:破戒并没有任何的处罚规范。谈论这一点之前,必须先了解在家戒的受戒精神与在家戒的来源。1、「在家戒」隐含有「自省自律」的精神:可以了解「通达种圣戒」来自於「自省自律」的内在体悟,圣戒并非由於「师授」,也不由外得,也因此才有可能自行通达「圣戒」。2、「在家戒」根源自於「十善业」:依杂阿含一○四五经所载「……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相习近法。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相习近法。谓杀生者.杀生者习近。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各各随类更相习近。譬如不净物.不净物自相和合。如是。杀生.杀生。乃至邪见.邪见自相习近。如是。比丘。不杀生.不杀生相习近。乃至正见.正见更相习近。譬如净物.净物自相和合。乳生酪。酪生酥。酥生醍醐。醍醐自相和合。如是。不杀.不杀更相习近。乃至正见.正见更相习近。是名比丘相习近法。……」这经内容所载的「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痴)」即一般所谓的「十恶业」,而「不盗、不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邪见(不痴)」则是所谓的「十善业」。可以说,「十善业」是戒律最早的原型,但由於「不贪、不瞋、不痴」的心灵成就状态,对於一般入门的弟子来说,程度相较之下,太过於困难,所以,对於一般弟子在戒行上的成就,舍出了「不贪、不瞋、不痴」这三项,而成为了「戒律自通之法」所说的「圣戒」。另外,杂阿含经一○四四经,论说「圣戒」,却没有提到后期为弟子(不论在家众、或出家众)所设立的「不饮酒戒」。所以,不难理解一○四四经所说的「种圣戒」是佛陀为早期的弟子所施设的「戒行」。至於,杂阿含一○四四经与杂阿含一○四五经作比较,则不难了解戒律的原型则是「十善业」。通过戒律的自省训练,先成就「圣戒」,再依「禅定」与「慧学」的训练则成就「不贪、不瞋、不痴」这三项善业,这是依「三学」(戒、定、慧)的训练,最终圆满「十善业」的过程。虽然说,戒律的违破,不论是依在家众或出家众,看起来好像并没有什麼大不了的处罚,可是,如果了解戒律的原型来自於「十善业」,那麼,则不难了解「业行」自有「业报」的道理,意谓著:破戒不论在家或出家虽然没有严厉的戒罚,但依「业行相应」的原理,却免不了必须「依业受报」,了解此点凡事自然会多加三思而后行。由於,戒律的原型是「十善业」,所以,如果有心成就「圣戒」,依三学「戒定慧」的训练过程,圆满「十善业」。那麼,也就不难了解,不论在家或出家,对於戒律的修学不管再怎麼违破,就是要修学到完善为止,於戒行的训练无须轻言放弃。注:1、戒律自通之道,请参考杂阿含1044经。2、有些北传的在家佛弟子讨论在家五戒的持守、得戒与否,是参考「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而说,但这篇经文中,其实隐藏著很多问题。本自湛然问:希拉大德北传佛教在出家受十戒所问十三遮难一边罪难二污尼净行难三贼心受戒难四破内外道难五黄门难六杀父难杀母难八杀阿罗汉九破僧难十恶心出佛身血难十一非人难十二畜生难十三二根难因为末学已经有问过戒律道场的出家众有关出家相关事宜故才会将我疑虑来请教南传的大德们末学学浅若有困扰大众望请原谅再者北传规定未受具戒者不可阅律藏所以我不知道律藏戒条如何?希拉回答:北传规定?那麼你知道佛陀有这样规定吗?不读律藏,你怎麼会知道别人说戒律资料对不对呢?今天可以将所有你想知道戒律问题都答覆让你知道,但问题是你求法却少了一份探索之心、求真之心,更少了一份思辨的力量。这样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法友一边说在家不能读出家戒律,又一边跟人讨论出家戒律,你不是在自相矛盾吗?法友若是真的有心出家修习佛法,就把比丘戒律搞清楚,因为那将是你未来要遵循的行为准则。确定自己有把握或信心做到再来考虑出家的问题,做不到这一点,谈出家是不会有什麼实际成果的,因为你连要加入的僧团是否如法如律都无法判断。“希拉大德,北传佛教在出家受十戒所问十三遮难一边罪难?”搞了老半天,法友会问这种问题,还是老问题:法友你受到「像法」的毒害,余毒未清啊!所谓的「边罪」在律典中是指:‘曾经出过家受过具足戒,然后破了「杀盗淫妄」(四波罗夷(断头)罪),而被驱出僧团,这样子的人日后都不得再度出家。事实上,出家后还会破这四种戒行,那比持守五戒的在家众戒行还差与一般不持戒的俗人一样,那被驱出僧团是理所当然的事。僧团男众一般出家后,如果没有破“杀盗淫妄“这四种重大戒行(这是出家众戒行的最低底限),一般想还俗的人,还俗后,还可以再度出家,来来回回,最多可以次。但如果是被驱出僧团,所谓犯边罪的人,就不能再度出家了。僧团女众则只有一次出家的机会,自己想还俗或犯边罪被逐出,日后都不得出家。那本「像法的伪经「佛说优婆五戒相经」就说是依僧戒伪造的在家戒经,然后,一盲引众盲,又有后人为其作注释,乱写乱编,猜测你应该是读到这本伪经的注释:「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里头写到所谓在家众的「边罪」:「杀戒以五缘成不可悔。一是人。(谓所杀者人。非畜生等。)二人想。(谓意在杀人。)三杀心四兴方便。五前人命断。今之自作。教人。遣使。皆是以杀心而兴方便。故夺彼命时。犯不可悔罪也。不可悔者。初受优婆塞戒之时。说三归竟。即得无作戒体。今犯杀人之罪。则失无作戒体。不复成优婆塞。故不可作法忏悔也。既不可悔。则永弃佛海边外。名为边罪。不可更受五戒。亦不得受一日一夜八关斋戒亦不得受沙弥戒及比丘戒。亦不得受菩萨大戒。惟得依大乘法修取相忏。见好相已。方许受菩萨戒。亦许重受具戒。十戒。八戒及五戒等。尔时破戒之罪。虽由取相忏灭。不堕三涂。然其世间性罪仍在。故至因缘会遇之时。仍须酬偿夙债。除入涅盘或生西方。乃能脱之。不受报耳。可不戒乎。」就是这本注释乱写乱编,让问题与误解变得更加严重。真是乱八糟的。「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这本书考其内容是彷造僧戒所写的「像法伪经」,后人不辨其伪,然后,又有后人再帮这本伪经作注,有部份内容自己乱想乱引申又乱写,后人读经怕看不懂又找这本注释来读,错误的资讯就积累得更多了。真糟,希望其他法友也能从这些事情得些警剔,「像法」是很可怕的,「正法」就是因「像法」出现而消灭,「像法」有多可怕,就是这麼可怕。「像法伪经」就是有这类的写作风格,里头有「正法的真」,但在一些关键之处又混杂了「像法的伪」,标准的「以假乱真」。问题是,这些人怎麼敢作这种事呢?一般人怎麼敢做这种事呢?所以佛陀说:「乃至“恶众生”出世。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然。如来正法於此则没。」(杂阿含九○六经)。法友,你如果从来就没有出家过,就没有“边罪“的问题。在讨论主题开题里,提到担心边界的问题,已释疑如上。复次,如果又担心授戒的和尚,不能明辨「边罪」之原义而问遮难后,误拒戒子於僧门之外。这对想要出家的人似乎是一大打击,可是,从出家应该先行准备好的两大出家重要因缘的角度来说,却不见得是坏事。因为如果授戒的和尚,无法明辨「边罪」之出家原义,那也表示他日后无法、或缺乏正确教戒的能力,那麼不跟此位授戒和尚出家反倒是好事一件。这种事是真的发生过,僧门之中有人误判,但也有人真正了解“边罪“原义,这两者之间就不难看出辨戒能力的良窳高下之分。十三重难所说的边罪,有包括在家白衣受五戒后犯四重之罪吗?(尤其是年轻男女朋友的越轨行为。)答:边罪专指以比丘(尼)身份犯下的四重禁,白衣并不包括在内。所以曾闻有白衣因过往有与白衣未婚同居或堕胎的行为,在其发露之后,因主法者判其为「邪淫」与「杀生」罪,而将之拒於戒场之外,其实这样已与律制「边罪」之原意大相迳庭,在家前四戒并不被称作「边罪」,只有以比丘(尼)身份犯下的四重禁才名为「边罪」。因僧尼既已受戒,复犯此四重罪则犹如佛法边外之人,不堪再重入净戒之海,故称「边罪」。五、若人命终时当如何开导是正确?(死者耳边)答:若彼已归依三宝,请其忆念三宝光明力、皈依三宝之功德力,以及在生时布施、持戒之功德力,请其知晓:此诸功德所感应之去处有无限光明与喜乐所以请其去除任何负面的思考与情绪,专心忆念此诸功德;摒弃黑暗,趋向光明。

阿弥陀佛

自己看下面中国佛协的相关规定,“不共住”就是要求迁单(赶出寺院)

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

  (2019年7月24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修订)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造福社会。本此精神,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

  一、全寺僧众必须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我国佛教的中国化方向。

  二、全寺僧众必须以寺为家,勤修三学,恪遵六和。

  三、全寺上下均须谨遵佛制,戒行清净,慎护讥嫌,自重自尊,僧仪整肃,犯根本大戒者,不共住。

  四、住持依选贤制产生,每届任期五年,可依规连选连任。

  五、住持、班首、执事,均应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爱护常住、关心大众,任劳任怨、廉洁奉公。如有玩忽职守,居职谋私,经批评教育不改者,免其职务。

  六、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禅听讲、布萨诵戒、集体劳动,除按寺院传统可以不随众的僧人外,因病因事均应请假;无故缺席者,应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七、尊师重教,恭敬耆德,服从执事安排,遵守殿堂秩序,违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教育、批评或记过。

  八、挑拨是非,破和合僧者,应及时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而又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九、打架斗殴、恶口相骂,侵损偷窃常住或私人财物者进行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而又屡教不改者,不共住;对侵损偷窃的财物,须照价赔偿;情节严重,触犯刑律者,依法处理。

  十、全寺僧众均需僧装整齐,及时剃除须发,清净素食,禁止饮酒、吸烟、赌博,禁止看淫秽书刊、视频、网页,如有不遵,经批评教育而屡教不改者,不共住。

  十一、外出未经请假,夜不归宿,经教育不改者,不共住。

  十二、私自化缘募捐或向香客游人索要钱物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不服者不共住。

  十三、寺院竹木花卉茶果,均应爱护培植,不得私自砍伐采摘自用或做人情。违者,进行批评教育,照价赔偿。

  十四、师友亲朋来寺,经主管执事同意方可留膳宿。

  十五、遵照佛制,僧众住寺,常住供养;僧人年衰,常住扶养;僧人疾病,常住医治;僧人圆寂,常住荼毗;僧人遗产,归常住所有。

  十六、保持殿堂庄严,环境清净,僧房整洁;保护寺院文物,注意防火防盗。

  遵规守戒,一视同仁。同居大众,各宜珍重。



这些属僧团事务,在家人无需过多参究。授过三坛大戒的僧人,犯四波罗夷罪,则不共住;四波罗夷是淫戒、盗戒、杀人戒、大妄语戒。比丘戒律,在家人是不允许翻阅学习的,勿做过多打听。既使是破戒比丘,功德也远胜在家人,在家人不可因此轻慢,否则也是有罪过的。



出家人戒贪嗔痴,财气女色,只有触犯重大戒律才会被赶出寺院,一般这种情况很少

应该是被发现根本没有发心修道,或者被发现是因为逃避债务或罪行混入寺院的。或者故意触犯四大根本戒(犯波罗夷罪)才会被赶出(不共住),主要指:
破杀戒,杀人或者杀害较大的动物。
破盗戒,偷盗价值超过五钱白银的物品,或者把价值超过五钱白银的寺院公用物品据为己有。
破淫戒,与人或动物行不净事。
破大妄语戒,未得道妄言得道,未证果妄言证果。挑拨离间,破坏僧团团结(破和合僧)等。
一般只有违犯这些大罪,才会被赶出寺院。

贪财,好色,喝酒,杀生。
但是,现在的寺庙,花和尚多。
基本都破戒了。


佛教什么叫在家人的戒律是什么?
在家居士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http:\/\/baike.baidu.com\/view\/4016.htm 详细内容。佛家八戒: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佛说十善业道经 ...

八关斋戒有哪些戒律分支,它具备什么特点,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的戒律
在家人可以受八关斋戒,去清净的道场受持八关斋戒,是非常好的。根据大德开示,受八关戒通常只有一日一夜,也可以随着时间长短来受。《阿含经》云:“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八关斋,离诸苦者,得尽诸漏,入涅槃城。当求方便,成此八斋。人中荣位,不足为贵,天上快乐,不可称计。欲求无...

戒律与生活
在家众受持的戒律主要为五戒、八戒(八关斋戒)。在家众有许多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需要承担,所以出家戒中的一些内容对在家众就不太适合了。相对出家戒而言,在家戒在戒条上要少很多。 对于在家众来说,根本的戒律是五戒。八关斋戒的内容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增加而成,信众主要在六斋日或三斋日受持。三斋日主要是古印度的说...

八关斋戒是怎样的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因为在家人俗务忙碌,无暇修行。佛陀悲悯,为让他们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善因;又能适应在家生活的特点,所以制定在家人的出家戒,即八关斋戒。当然,出家人为使自己的戒行真正做到清净,也应该受持。 “八”指八条戒律,即“八戒”。“戒”...

佛教中的八戒指的是什么?
佛教中的“八戒”是指在家人(非出家僧侣)所受持的八项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不穿戴华丽的衣物、不坐卧高广大床、正午之后不进食。这些戒律旨在帮助信徒培养道德修养,远离恶行。二、五荤三厌的误解: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因受菩萨戒行,断了五荤三厌,故得名“八戒”...

僧人所戒有几戒主要几戒
这是在家人可以受持的戒律。以下是出家人的戒律 一位真正的出家人是不简单的,为什么?因为持佛净戒 戒律分3种,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 僧团的健全,须赖规矩秩序的建立,戒律是维系佛教于不坠的纲常。《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

僧人都有那些戒律?
僧人的戒律是不允许在家人看的 和尚有250条戒律 尼姑有348条 戒,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由于大小乘的不同,其戒律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出家的僧侣和在家的居士也有所区别。例如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等;大乘有三聚净戒、十重四十八轻戒等。...

在家人可以阅读哪些戒律(佛经)
是否是如法的出家人,要看是否遵守戒律,这点南传的比库做得很好,不仅遵守两百多条戒律,而且允许在家人监督。反观某附佛外道(大乘),编造大量伪经和伪律,再以这些伪经和伪律为理论依据,居然禁止在家人监督,甚至禁止在家人翻阅戒律,其外道本质以及不清净由此可见。佛允许在家人监督出家人。外道有...

出家人受到哪些戒律才被赶出寺院?
佛制戒律,祖立清规,旨在防非止恶,安身进道,光大法门,造福社会。本此精神,订立共住规约,全寺上下,均须遵守。一、全寺僧众必须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自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宗教和睦与社会稳定,...

居士如何在生活中持戒
网友:作为一个俗家佛子,最基本的戒律有什么呢?学诚法师:皈依三宝,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再皈依其他宗教或神鬼等;进一步,可以受戒。针对在家人的戒律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饮酒。此五戒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受,可单受某一条,也可受某几条或全受。网友:关于十戒中的四口业...

边坝县18142628546: 出家人的十戒是哪些? -
宜鲍复方: 十戒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正式戒律.十戒是沙弥(指七至二十岁的男性出家人,华夏俗称小和尚)、沙弥尼(指七至二十岁的女性出家人,华夏俗称小尼姑)必须遵守的十条戒律,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式叉摩那(学戒女,即候补尼姑...

边坝县18142628546: 和尚如果犯法,要服刑吗?如果破戒,会被赶出佛门吗? -
宜鲍复方: 和尚犯法当然要受到处罚别说和尚了,最近还抓了一个法官捏佛门现在很多都是承包所以主持兼承包商很正常利用宗教牟利是一门古老的生意

边坝县18142628546: 去当和尚有哪些戒律需要遵守? -
宜鲍复方: 现在的和尚没有什么戒律,比一般打工的要好得多,大鱼大肉,烟酒任你用,月薪过万

边坝县18142628546: 佛家有几“戒”? -
宜鲍复方: 十戒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正式戒律.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一切佛教徒均应严格遵守.十戒是沙弥(指七至二十岁的男性出家人,华夏俗称小和尚)、沙弥尼(指七至二十岁的女性出家人,华夏俗称小尼姑)必须遵守的十条戒律,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式叉摩那(学戒女,即候补尼姑)也应持守.是在五戒之外再加上不涂饰香、不自作亦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五条.

边坝县18142628546: 请问信佛的人要遵守哪些戒律? -
宜鲍复方: 中国佛教的禁忌一方面来自于佛教本身的戒律仪规,另一方面也受到中国本土传统民间风俗的影响.皈依佛门的人,无论在家出家,为了发慈悲心,增长功德,都要持佛教的戒律.佛教最基本的戒律是“五戒十善”.五戒,就是杀生戒,偷盗戒...

边坝县18142628546: 关于出家的一些提问 -
宜鲍复方: 出家后对音律是没有关系的.相反因为音律更加可以贴近佛祖的佛国.至于要准备的,是安排好一切事宜,出家不是远离社会,也不是忘记家人亲友,而是自己去修行修功德回向给家人,将来修行有成再来度化他们.先可以去居士林修行一段时间,等适应了就可以皈依修行了.

边坝县18142628546: 佛家的八戒都戒什么啊 -
宜鲍复方: 1、无杀意,慈念众生,不得残害蠕动之类; 2、无贪意,思念布施,却悭贪意; 3、无淫意,不念房室,修治梵行,不为邪欲; 4、无妄语,思念至诚,言不为诈,心口相应; 5、不饮酒,不醉迷,去入逸意; 6、无求安,不著华(花)香...

边坝县18142628546: 青海玉树寺院的寺规是什么?活佛能结婚吗?能喝酒吗?能抽烟吗?如果破戒了有惩罚吗 -
宜鲍复方: 你的问题很多,我逐一回答: 1、寺规主要是规范僧俗在寺院里的日常行为,跟你想问的不一定搭边.但是比寺规更高级的是戒律,佛祖明确交代过,他不在这个世间的时候,佛弟子当“以戒为师”,所以才有“清规戒律”一说,前面的清规,...

边坝县18142628546: 佛教道教出家人戒律有何不同?宗教… -
宜鲍复方: 佛教从分类来看分为别解脱戒、菩萨戒和金刚乘戒;别解脱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正学女)、优婆塞、优婆夷 菩萨戒:在家菩萨戒和出家菩萨戒 道教与佛教戒律的区别:从受戒的目的上是最大的区别,佛教是为解脱直至究竟自他成佛为受戒之目的;而道教则以自身的长命百岁为目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