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赏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把木叶换成树叶在诗歌中的美学效果?

作者&投稿:利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代替树叶,对诗歌的美学效应有什么影响?~

木叶代替树叶,有一种语言上的陌生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赏析:
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而其中“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意思是: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出自《九歌·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

扩展资料:
全诗鉴赏: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祇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
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创作背景: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富有人情味。
作者介绍: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更是写景的名句,对渲染气氛和心境都极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诗人的赏识。意思是:我带着虔诚的期盼,那一份驻足,那一份等待,望眼欲穿,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畔,只为渴望你的归来.凉爽的秋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洞庭湖中湖水微微泛起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而洞庭之滨木叶纷飞,一片凉寞。

  • ”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

  • “木叶”与“树叶”的意像有所差异。“木叶”有秋风叶落、色质微黄干燥 的意蕴,而“树叶”可以春意饱满 、繁润青翠。自屈原开始把“木叶‘’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形成“木”的艺术特征。这是诗歌语言中暗示性决定的。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把语言形象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丰富多彩、难尽言说。“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木”更能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和发挥余地,更显示落叶的纷繁与苍凉,带有季节、温度、氛围与色彩的暗示性,留给读者以更广的想象空间。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描写秋天的诗句,有赏析
描写秋天的诗句,有赏析  我来答 7个回答 #热议# 该不该让孩子很早学习人情世故? 匿名用户 2013-10-19 展开全部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景名句,特色鲜明,请你就内容和艺术...
秋风荡水波,秋风扫落叶,落叶随水波,水波飘落叶,三者紧密相连,境界自然天成,道是无情却有情,构成一幅完整的动态的连贯的图画。画面的每个环节当中,又都包含着无限的愁情思绪,表现出湘君焦急等待的心情。艺术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例句(略) 无 ...

温庭筠《赠少年》原文及翻译赏析
「秋风叶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辞》「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诗句,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藉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和下文的「夜别淮阴市」一样,都是借意。诗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后半借酒消愁,意思就显露得多了。「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古诗词:纳兰性德《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原文译文赏析
如“木叶”这一经典意象最早出于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意象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予人以秋的孤寂悲凉,十分适合抒发悲秋的情绪。“晓风残月何处”则显然化用了柳屯田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半西风吹去”又和辛弃疾的《满江红》...

湘夫人赏析
“降”即从天而降,湘灵神韵,着字之妙,皆于此可见。北渚乃二神约会之地,《湘君》篇即云“夕弥节兮北渚”。眇眇,即望而不见之意。既望而不见,又撩人愁肠,显然 “帝子降兮北渚”是湘君心之想象,目之幻象。相思以至成幻,就足见这位男儿是何等的痴情。“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期待佳人不...

谁能告我一首关于秋天的诗,带诗意和赏析的!
有诗意和赏析的。两个(诗意和赏析)加起来三四百字就可以了。 展开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已婚女性就应该承担家里大部分家务吗? 9455447 2007-10-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9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袅袅兮秋风,...

辛弃疾《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原文及翻译赏析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创作背景 宋宁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辛弃疾时年六十四岁,在知绍兴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任上路过秋风亭,写下了这首诗。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鉴赏 起句化用《九歌·湘君》「袅袅兮秋风」句。「山河举目虽异」二句,是用《世说新语·言语》中典故。东晋时南渡士大夫常...

屈原的《湘夫人》如何让借景抒情,营造意境
在湘君的心口中,以为“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曾经在约会的地点(北洲)等待过自己。然而当他到来时湘夫人已经离开了。他望穿秋水也不见对方影子,心中忧伤万分。“目眇眇兮愁予”中的“愁”顿时在此环境中触发。“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扩散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

描写【悲秋】的【名句】古诗的 最好带赏析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

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 》唐诗鉴赏
然而它能令人联想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楚辞·湘夫人》)的情景,如见湖上秋色,从而体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这不是景中具意么,只是“不可凑泊”,难以寻绎罢了。气蒸云梦、波撼岳阳的洞庭湖上,有座美丽的君山,日日与它见面,感觉也许不那么新鲜。但在送...

青阳县13520137993: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赏析 -
段颜香砂:[答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

青阳县13520137993: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赏析 -
段颜香砂: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九歌》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

青阳县13520137993: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有什么意境 -
段颜香砂:[答案]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湘夫人》·屈原这四句诗是《湘夫人》的开篇,亦是全诗最具感染力的部分.它不仅呈示...

青阳县13520137993: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景名句,特色鲜明,请你就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进行赏析.它也开启了 -
段颜香砂: 秋风荡水波,秋风扫落叶,落叶随水波,水波飘落叶,三者紧密相连,境界自然天成,道是无情却有情,构成一幅完整的动态的连贯的图画.画面的每个环节当中,又都包含着无限的愁情思绪,表现出湘君焦急等待的心情.艺术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例句(略) 无

青阳县13520137993: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什么意思 -
段颜香砂: 出自湘夫人,屈原的作品 袅袅:风吹物而摇动貌.下:纷飞.意思为:万物不住摇啊秋风吹拂,洞庭湖波涌啊落叶纷飞.

青阳县13520137993: 如何赏析弟子降兮北渚至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话 -
段颜香砂: 在湘君的心口中,以为“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曾经在约会的地点(北洲)等待过自己.然而当他到来时湘夫人已经离开了.他望穿秋水也不见对方影子,心中忧伤万分.“目眇眇兮愁予”中的“愁”顿时在此环境中触发.“嫋嫋兮秋风,...

青阳县13520137993: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翻译是什么? -
段颜香砂: 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屈原《九歌·湘夫人》,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秋水的绝唱 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写景名句,特色...

青阳县13520137993: 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翻译 -
段颜香砂:[答案]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来源: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即秋风微微吹拂,洞庭湖水微波泛动,湖畔枯黄的树叶随风摇落.

青阳县13520137993: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怎样描写作者的意境? -
段颜香砂: 这两句表现出的的凄凉,冷落的景色,衬托出人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气氛贯穿全诗,为诗歌奠定感情基调 .以可见之水波、木叶,写出不可见之袅袅秋风,富有画意.不着愁字,而借秋景来渲染、扩散、深化愁情.上下点染,点染结合,创造了一个历历在目、情景交融、感情蕴藉、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选取“秋风、水波、木叶”三种动态景物,与湘君当时的心境十分吻合.秋风习习好像感觉到了凉意,使湘君赴约不遇的心情更加悲凉;水波荡漾,就如湘君的心波在起伏,愁绪在扩展;落叶纷纷好比湘君的心境,由兴奋转向悲伤,步步下沉.

青阳县13520137993: 屈原湘夫人赏析300字 -
段颜香砂: 北渚,但由于久候湘君不至,便又四处寻找.有《湘君》文中的诗句为证:“夕弭节兮北渚.”弭,停止;节,马鞭. 另一种理解为帝子即将降临北渚(但这与后文久候不至而离开不合).第三种理解为湘君在赴约的路上幻想着湘夫人已经降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