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是否应该淡出语文教材--反方辩论(不应淡出)一辩稿

作者&投稿:终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鲁迅是否应该淡出语文教材——正方辩论(应该)~

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就是要我们凡事从实际出发,根据现实做出改变。这当然包括了语文教材中文章的选择。鲁迅的文章大多都是批判封建的旧社会,希望骂醒当时麻木的国人。可是现在是2012年,建国已经91年了,国民人均总值不知翻了多少翻,现在给学生的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再是当时的“投枪、匕首”,而应该是更符合现在社会的文章、思想。

随便想的一点哈。另外,我个人觉得,在比赛时,千万别试图想出,或给对方解释,应该换成什么养的文章。不然你们会越说越说不清楚。可以说他偏离今天的辩题,而不予回应。

还有问题,可以追问哈。希望满意!

''鲁迅文章该不该退出中学课本”辩论赛辩词百度知道最佳答案:
语文课本删掉鲁迅的文章,目的显而易见,就是避免学生**生联想,
尤其是有的文章,像刘和珍什么的。至于语文课本不断减少鲁迅的文章,是否真的很可惜,

今秋起,湖北省高一新生全部使用新课改教材。其中,语文新教材在篇目上出现了不少新变化。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戴望舒的《雨巷》、霍金的《宇宙的未来》等作品选入,鲁迅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3篇,一时引起不少争论: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删除鲁迅作品对语文教学是喜是忧?是福是祸?鲁迅作品该去还是该留?请进来谈谈>>>>

推荐阅读
2011年搞笑版新闻联播:Q币潘币实现自由兑换(图) A股转机尚需一两年
[时政] 也谈“新冷战” [经济] 中国股市十年与国足十年 [社会] 90后人文素养最高? [热帖] 明星获奖感言背后的故事 [文史] 杨钰莹复出 当年为何被封杀 [文史] 1972年朝鲜黄金时代(图) 水皮:郭树清救市说法只能当故事   进来讨论处境尴尬是去是留?中学语文教材减少鲁迅作品引争议

  正方:生涩难懂,该请下神坛

  [小双]: 上中学时最不喜欢的就是鲁迅的文章,半文言半白话,又拗口,还经常要背下来,很痛苦。

  [倩影kd]:鲁迅的文章确实是比较生涩难懂,给很多学生在学习上造成一定的困扰,有的学生即使能背也很难真正理解其深刻含义,适量减少鲁迅作品或许是件好事。

  [林玉思]: 鲁迅的批判很“愤青”,而且有语法上的硬伤,绕口,不好读,还时有骂人的语句,给老师教学也带来一些困扰。

  [争鸣]:以前鲁迅作品大量入选中学教材,客观来讲,多有政治因素方面的考虑。虽然其作品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但选太多也没必要,适当减量,合理保留才是可取之道。

  [汉唐]:有人认为课本里减少点鲁迅作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做人的骨气,这种想法顾虑太多。精神是种无形的、靠言传身教的东西,我们通过可以很多方式来学习,不一定非得通过课本来学习。

  反方:精神意义不能否,不可轻易淡化

  [寒之]:难懂就删除?相比之下,对学生们来说,那些古文、古典诗词无疑比鲁迅的文章更难懂,难道也都删除不成?

  [无双]: 读鲁迅文章品其文学韵味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学鲁迅才能知道如何当一个真正的有骨气、有理想的“中国人”!

  [李吉明]:鲁迅文章是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是语文教学中最出彩的核心篇目,大量删除鲁迅作品势必会淡化鲁迅的影响力,是语文教学乃至整个人文教育的一大损失。

  [琵琶语]: 鲁迅乃一代文学宗师,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绝非他人可比,他身上那种不屈不挠的人文精神,更不能为现代人所丢。

  [小猪]:鲁迅的作品具有凝练、简洁、顿挫而又富有回味的语言风格,是中国文学的精品,有很强的人文价值。也许对很多中学生来说鲁迅的作品不好理解,但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老师的挖掘和引导,认为鲁迅文章难教把它当教学鸡肋,其实是教师的失职。

  观点一:新时代不能淡化鲁迅精神

  学习鲁迅,更重要的是学做人

  [李吉明]:我们学习鲁迅先生,不光是要学习文学,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如果一个人连最起码的骨气都没有了,还算是人吗?真正的鲁迅,是严厉的也是宽容的,是刻薄的也是慈悲的,是伟大的也是通俗的。作为一个老师,首先应该理解鲁迅,才能使学生爱上鲁迅作品。从这个角度来说,某些教课老师对鲁迅的“理解不透”,这才是当前语文教育的悲哀所在!详细

  治愈愚昧、麻木的《药》不能扔掉

  [舒升]:由于目前社会体制尚不完善,机制还不健全,贪腐现象依然存在,人民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明哲保身思想,麻木愚昧的“臣民”思想仍然严重,公民思想欠缺,维权意识不强,甚至关系民族兴衰的反腐败斗争也认为是别人的事。像《药》里描写的“华老栓”,我们身边不知还有多少?

  所以,鲁迅治愈“愚昧、麻木”的“药”,在今天来看仍不过时。社会不能讳疾忌医,人们需要吃鲁迅这付“药”壮身健体,觉醒公民意识。如果每个人都能把鲁迅的《药》当作常用“药”,相信也就不会出现“开胸验肺”的悲怆之举了。详细

  新时代不能淡化鲁迅精神

  [都是天涯人]:虽然说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材需要有更多的新内容来充实和丰富,像梁实秋的作品入选中学教材,体现了中小学教材选文标准淡化阶级色彩,突出人文情怀的理念,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是鲁迅作品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和医世治弊之“良药”,还是不能太过淡化。

  观点二:淡化政治色彩,回归人文情怀

  淡化政治色彩的理性回归

  [花少林]:一直以来,语文课本的象征意义不仅仅在文学范畴之内,这也是备受争论的一点。鲁迅作品之所以大量入选语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某种政治因素,所以应该适当淡化。

  名家在教材中也需“百家争鸣”

  [初见小苹]:从文学意义上讲,梁实秋、胡适、林语堂等人的作品并不比鲁迅的作品差,梁实秋作品的入选,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动向”,是“对时代禁忌的告别”。

  [iambug]:文学作品,名家名篇,贵在文质兼美和其永恒的艺术魅力。广选名家作品,让其在教材中“百家争鸣”,对中学生扩大文学视野、增长历史知识大有裨益。

  教材就该“让语文回到语文”

  [小白在哭]:作为一本语文教材,特别是一本基础语文教材,其最主要的功能应该是识字、语言运用、文章阅读和文学审美。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未来意识出发,增加选文的文化内涵、文学含量和时代气息,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

  推荐阅读:新华社区 本期责任编辑:吴文娟 点击查看更多专题>>>

  本文中观点来源于新华社区网友,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网友贴图,新华网不负责其真实性

(来源:发展论坛)

从非正反方立场角度来剖析这个辩题
首先争论的焦点都不应该放在鲁迅先生的个人成就和其作品的文学价值上得
及时是正方都是应该捧而不应该砸
这个辩题框定不严的地方在“淡出”,也是容易产生交锋点的地方
从“淡”化的角度来讲,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作家很多,难道都要以收入课本的作品数量来给他们排定大小座次吗?无论如何,中学课本收入鲁迅一个人将近二十篇作品,也不是正常的。如果只是数量做了调整而已,这丝毫不损害鲁迅的伟大。此时如果反方论述中学语文教材绝不能没有鲁迅作品,此处即有偷换概念的嫌疑了。但是如果“淡出”界定为彻底的删除的话,对正方的论述很不利,我个人认为这么界定也有碍辩题本身的平衡性。
如果要我找一个切入点的话,应该是从中学生文学知识汲取、个人价值观培养的需求出发,来看鲁迅作品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思想内容、提倡的价值观,以及结合它们在课本中出现的数量所占的比例,来分析是否符合那种需求,应该做出怎样的调整。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令很多人头疼的一个内容,很多学生甚至教师不喜欢鲁迅的作品,认为它艰深难懂,且早已过时,他们更愿意看金庸的武侠之类,而排斥鲁迅这一类作家作品。这使得许多人以为鲁迅作品应该淡出中学语文课堂,以金庸等的作品取而代之。我认为这一观点是错。



鲁迅作品不应淡出语文教材


什么叫混音,用什么片子可以做多路混音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凸起型的淡出,相比之下它的声音就有些突几,在音乐的感觉上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不知你要何去何从。一个返回式的淡出是指在你将某些声音渐弱的过程中,又突然很快地将声音推大,然后再真正地将其完全渐弱。这种小把戏可以在你制作的音乐中用上一两回,它们的确会给你的作品带来一些变化。

cool怎么加效果.
淡入、淡出的效果与上述相似,选取开头或结尾的约5秒以下的波形片段,再在预置效果里选择fade in(淡入)或fade out(淡出)即可,一般应锁定左右声道。试听效果后,单击确定按钮。注意,淡入淡出的效果可千万别反着用上啊,那可太难听了。 波形编辑。象大多数windows程序一样,CEP对波形的操作也支持删除、剪切、复制、粘贴...

周星驰新作已不多见,是否已经淡出电影圈了?
周星驰这几年虽然没有出演电影了,但他也没有淡出电影圈,而是转战幕后当导演了,像《西游降魔篇》还有《美人鱼》等就都是他导演的作品。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可以说是伴随了我们一代人的记忆了,每次看他电影的时候都会哈哈大笑,而我更是这样,每次不开心了会翻出他的电影来看;无聊的时候会翻他的电影...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背景及作者资料
写作背景: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

...我看《中小学语文课本应当增加红色经典作品教学内容》
因此,呼唤红色经典作品多进入语文教学课堂,弘扬英雄主义精神是培育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当务之急。要建立理想的教学阅读红色经典作品环境。红色知识谱系的传承已出现了隐性断层。社会虽然一方面在倡导并坚持与红色经典作品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但由于年代渐趋久远,加之红色经典作品逐渐淡出课堂,少年儿童对那段革命...

假期必看世界收入十大最高男星
成龙是唯一入选的华语男演员,1995年凭借动作片《红番区》打入美国好莱坞,该片打破北美外语片票房纪录。1998年主演的动作片《尖峰时刻》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2001年主演的动作片《尖峰时刻2》创下华人演员主演好莱坞电影的票房纪录,近些年虽然淡出了大众视线,影视作品也并不多,但是也以一年一部的进行着,并且开始转战幕...

原来很火的作词人罗大佑,李宗盛,为啥现在都没有新作品了?
李宗盛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陪伴家人了,所以他们现在都没有新作品 ,淡出娱乐圈了,让自己的私人生活过得有温度一点。生活以及荣耀都是很重要的。人能够让大家记住自己的高峰时刻非常不容易的,回归自己想要的待生活也是难得的,作词人罗大佑,李宗盛,该为自己考虑考虑了,享受安稳的生活。

出道33年代表作无数却因病淡出,周传雄有着怎样的起伏人生?
而且他的许多代表作都被大家所熟知和关注,并且他也给许多的公司写了一些demo。最开始他也朝着音乐制作人这样的一个方向去发展,而且一些知名的歌曲也出自于他的手,但是后来我们可以看到,在他有无数代表作的情况之下,因为生病的原因而渐渐淡出。热爱音乐后来的他只是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也是非常的消瘦,...

我们现在为什么看不到降央卓玛了?
从降央卓玛出道以来,她唱了不少的歌曲,其中有原创,也有翻唱的他人的作品,不过让观众记住的多的还是翻唱的歌曲。随着年龄的增大,原唱歌曲不容易唱红,翻唱歌曲还很容易引起官司纠纷,这似乎遇到了发展瓶颈。 我觉得降央卓玛淡出演艺圈,除了家庭的原因外,也属于一种急流勇退。在她最辉煌的时候退出,可以让观众记住她的...

薛佳凝接受采访谈及淡出娱乐圈的原因,你对她的哪些作品印象深刻?
要说娱乐圈里最不缺的是什么呢?大概就是新人了,因为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新人出道。而且还都是俊男靓女,自然而然的,那些“前辈”们就很容易被拍在沙滩上了,除非是那种一直长红不衰,真正有实力的明星,否则就很容易慢慢的淡出娱乐圈的。可能之前我们还能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配角,现在...

壶关县13760775912: “鲁迅作品是否应该淡出语文课本”辩论赛的问题我代表正方,就是“应该淡出课本”我是三辩.请问我应该向反方三位辩手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回答? -
晋伟止咳:[答案] 我支持的是反方,所以嘛,就不能给你答案喽.

壶关县13760775912: 鲁迅的文章到底该不该从语文教材中“下课”? -
晋伟止咳: 不应该,作为一代文学先锋,他的作品曾鼓舞了多少人,虽说历史在前进,但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要学习的并非仅仅是文章的内容,更有他的思想,以及他的写作手法,所以他的文章应该保留

壶关县13760775912: 鲁迅作品是否应该淡出语文教材 -- 反方辩论(不应淡出)一辩稿 -
晋伟止咳: 鲁迅作品不应淡出语文教材

壶关县13760775912: 关于“鲁迅文章应不应该淡出中学课本”
晋伟止咳: 不宜太多,因为鲁迅作品的内涵中学生还难以完全理解;但又不能没有,因为鲁迅在现代文学和文化中太重要了,他的许多作品又确实是一流的精品.

壶关县13760775912: 求助:鲁迅文章是否应淡出语文课本
晋伟止咳: ①鲁迅的文章错别字较多,容易误导学生,形成不良的文字观念 ②文章的内容比较偏激,大多抨击讽刺旧社会,对于现在倡导的和谐社会理念不符

壶关县13760775912: 鲁迅的作品应不应该从中学课本中“撤退” -
晋伟止咳: 应该撤退部分把、 毕竟鲁迅的有些文章在这个和谐社会有点偏激了!一些散文还是可以留下的!

壶关县13760775912: 鲁迅作品该不该淡出中学教材,为什么?回答开始 -
晋伟止咳: 鲁迅的作品对于中学生来说确实很难理解,但我认为是应该出的.鲁迅先生的作品内容是很精彩的,也是能引人深思的.

壶关县13760775912: 到底该如何看待鲁迅作品淡出语文课本 -
晋伟止咳: 近几年来,对于鲁迅作品逐渐淡出语言课本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但争论归争论,鲁迅先生的作品淡出语文课本的动作却没有停止,今年,人教版初一语文中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文章《风筝》还是买走了.对于鲁迅先生作品淡出语文课本的争论...

壶关县13760775912: 鲁迅文章该不该淡出中学课本
晋伟止咳: 不该!! 鲁迅的文章看上去很乏味,那是你不能理解里面的含义!

壶关县13760775912: 辩论,求观点,辩词,题目是:新版教材剔除鲁迅文章弊大于利. -
晋伟止咳: 鲁迅的文章是奠定中国现代文学的基础,剔除鲁迅的文章,就失去现代文学的根基,而且论点不是弊大于利与利大于弊,从根本上讲,是有弊无利...从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化,是一个真正文学作品的难产期,你看看与鲁迅同期的作家,有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