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来之食的出处

作者&投稿:翠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嗟来之食的意思,寓意,启示!~

1、 嗟来之食的意思: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2、寓言寓意: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寓示人都是有骨气的,不能因为一点食物就对别人低声下气的。
3、启示:人格尊严比生命还重要,要做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人。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也绝不能做出辱没骨气和志气的事情。
在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出处:西汉戴圣的《礼记·檀弓下》
原文: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翻译:春秋时期,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贵族钱敖想发点善心,他在大路上摆上食物,准备施舍给饥饿的人群。
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对他吆喝道:“喂!来吃吧!”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侮辱我的尊严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
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

扩展资料:
汉朝学者戴德将汉初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被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侄戴圣又将“大戴礼记”简化删除,得46篇,再加上《月令》、《明堂位》和《乐记》,一共49篇,被称为《小戴礼记》。
“大戴礼记”至隋、唐时期已散逸大半,现仅留传39篇,而“小戴礼记”则成为当代通行的《礼记》。
《礼记》是先秦儒家学术论文汇编,非一人一时所著。它包涵了从孔子直到孟、荀各家各派的论著,其中皆为孔子七十子后学所记,内容相当庞杂。
大多写就于春秋战国时代,文中反映的基本内容多系先秦古制,其中录有一些孔子言论或其弟子对孔子思想真谛的发挥,即使有个别篇章是秦汉儒生所撰,但其基本内容也都是对先秦古制的追记,书中包涵的古代礼制和当时社会生活情景的内容。
另外从治国方略,至家庭准则,在《礼记》中都有专门篇章论述。这些篇章处处体现出宗法制的原则和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食嗟来之食

嗟来之食原意指的是别人施舍的食物,形容侮辱性的施舍,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jiē lái zhī shí,一般以不食嗟来之食来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饿死。表现的是做人应有的骨气、志气,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发扬的一种精神。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扩展资料
成语典故: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大饥,许多穷人因无粮而饿死,活着的人也都奄奄一息。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想发点“善心”。每天一早,他都把一些食物摆到大路旁,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便可施舍给他们,以显示他的“仁慈”。
一天,黔敖又坐在路旁的车子上,等着施舍。正在这时,一个饿得不成样子的人走了过来。他用袖子遮着脸,拖着一双破鞋子,眯着眼睛,身体摇摇晃晃非常虚弱。黔敖看到后,认为显示自己“仁慈”的时候到了,便左手拿起食物,右手端起汤,老远地傲慢地吆喝道:“喂!来吃吧!”他一心以为那个饿汉会对他感恩不尽,感谢他的好意。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个饿汉抬起头抖了抖衣袖,轻蔑地瞪了他一眼,说道:“就是因为不吃这种‘嗟来之食’才饿得如此。你以为一个人为了食物,就会抛弃自己的尊严,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吗?你还是收起你那假仁假义的一套吧!”说完,那饿汉扭头就走。最后,饿死在了路旁。

  出处《礼记·檀弓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翻译

  嗟,最初一般为叹词,表示忧感。后一般用来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基本信息嗟 jiē

  齐国发生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做好饭汤等食物摆在大路边,等待把食物给饥饿的人来吃。

  一天,有一个饥肠辘辘的人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昏昏沉沉地走了过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对他吆说:“喂!来吃吧!”那人瞪大他的眼睛盯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侮辱我的尊严的食物,才饿成这个样子的”。于是断然谢绝黔敖的施舍,他最终因为不吃东西而饿死了。



《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嗟来之食_成语解释
【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
【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处】:《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例句】: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

《礼记·檀弓下》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的出处和解释
1、嗟来之食,此典出自《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2、嗟来之食[ jiē lái zhī shí];嗟:不客气的招呼声,相当于“...

嗟来之食出自哪篇古文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嗟来之食(拼音:jiē lái zhī shí)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汉戴圣编撰的《礼记·檀弓下》。该成语原指悯人饥饿,呼其来食,后比喻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饥荒之年,黔敖赈施灾民,这无疑是善举,但他态度傲慢、...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嗟来之食,是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其近义词有:盗泉之水、残羹冷炙。此成语偏正式,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礼记文章中的原句为“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这句话的白话意思是,我就是唯独不愿意吃他人随意施舍的食物,所以才成了...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嗟来之食是汉语成语,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启示:不食嗟来之食是说...

嗟来之食的原文和译文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下》中的段落,原文如下:一、“嗟来之食”的段落原文 齐大饥。 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 来食!” 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嗟来之食原文及译文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这部书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学者的著作,主要阐述儒家所主张的各种“礼节”。原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良久,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嗟来之食的出处
出处《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翻译 嗟,最初一般为叹词,表示忧感。后一般用来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基本信息嗟...

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嗟来之食出自我国古代儒家经典《礼记》这部书当中的《檀弓下》篇,文章中的原句为“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这句话的白话意思是,我就是唯独不愿意吃他人随意施舍的的食物,所以才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扩展资料 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是,我国周朝时期,齐国这个国家有一年遭遇了非常严重...

嗟来之食出自哪个人物之手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解释:"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出自哪里?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意思是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饿死也不打破这个原则,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下面的内容。1、“君子不食嗟来之食”出自《礼记·檀弓》中的《不食嗟来之食》,原文如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

红古区17332138134: 嗟来之食(汉语词语) - 搜狗百科
那中盐酸:[答案] 出处:《礼记·檀弓下》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 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贬义词.

红古区17332138134: 君子不吃嗟来之食 出自哪位名人之口? -
那中盐酸:[答案] 出自(《礼记 檀弓下》) 原文: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礼记 ...

红古区17332138134: “怜者不食嗟来之食”前面那一句是什么? -
那中盐酸:[答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尸佼《尸子》(节录):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盗泉: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孔子不喝... 尸佼是战国时法家,著有《尸子》,已佚,后人有辑本. 不受嗟来之食(成语嗟来之食的来历)—— 《礼记·檀弓下》:“...

红古区17332138134: 嗟来之食出自哪个人物之手 -
那中盐酸: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

红古区17332138134: 嗟来之食的意思 -
那中盐酸: 《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齐国发生饥荒,有人在路上施舍食物,轻蔑地对一个饥饿的人说:“嗟!来食!” 饥饿的人听了很生气,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到了这个地步.” 终于不食而死.后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红古区17332138134: “不食嗟来之食”出自那篇文章 -
那中盐酸: 出处:《礼记·檀弓下》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 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贬义词.

红古区17332138134: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读音
那中盐酸: 嗟来之食发音jiēláizhīshí释义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出处《礼记·檀弓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示例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五回)故事(参考楼上):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读音 读音是这样的,jūn zǐ bù shí jié lái zhī shí.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饿死也不打破这个原则.出处:《礼记·檀弓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nbsp有饥者,……贸然而来.黔敖……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红古区17332138134: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该句典出自哪里 -
那中盐酸: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该句典出自《礼记·檀弓下第四》中.意思是:我就是因为不吃无礼吆喝的饭,才落得这个样子的啊.

红古区17332138134: 嗟来之食出自哪首诗?全诗的内容是什么 -
那中盐酸: 《礼记·檀弓下》(节录):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黔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