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

作者&投稿:赧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怎样继承其积极因素和发挥其现代价值? 张岱年版《中国文化概论》的习题,求解答~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辨证观,即对立统一观
古代教育家强调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忽视知识教育的作用,即"德智统一观"
(三)内在观,即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重视启发内心的觉悟,相信主体内在的力量。

(一)因材施教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并作为一个教育原则,贯穿于日常的 教 育工作之中。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者,也是他在教育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因材施教”的命题不是孔子提出来的,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 人,各因其材”。)

施行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承认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孔子了解学生最常用 的 方法有两种。第一,通过谈话。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他有目的地找学生谈话,有个别谈话,也有聚众而谈。如有一次有意识地向子路提出一个假定性的问题:“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字路并未说话,仅以高兴默认,孔子便说:“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第二,个别观察。他通过多方面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由表及里地洞 察学生的精神世界: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单凭公开场合的表现作判断还有片面性,就要 “退而省其私”;只凭一时的行为作判断还不够,还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就是要注意学生的所作所为,观看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的感情倾向,这就可以把一个人的思想面貌了解透彻了。他在考察人的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认为不同的事务不同的情境都 可以考察人的思想品质。

(二)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在教学中,孔子把“学而知之”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他的“学而知之”就是说学是求知 的 惟一手段,知是由学而得的。学,不仅是学习文字上的间接经验,而且还要通过见闻获得直接经验,两种知识都需要。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偏重于古代文化、政 治知识这些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他还提出“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思学结合。他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说:“学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既反对思而不学,也反对学而不思。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把学到的知 识要 “笃行之”,他要求学生们说话谨慎一些,做事则要勤快一些,“君子欲讷其言而敏于行” ,应当更重视行动。

由学而思而行,这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与人的一般认识 过程基本符合。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与悱是内在心理 状 态在外部容色言辞上的表现。就是说,在教学事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 时可以去开导他。教师的启发是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启发之后,应让学生再思考,获得进一步的领会。孔子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即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叩其两端,攻乎异端。

七、树立教师的典范

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后一代的教育工作, 敏 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他回答子贡的提问时说:“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他也曾在学生面前评价自己说:“若圣与仁, 则吾其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也。”他为后世的教师树立了六个方面的典范:

学而不厌。教师要尽自己的社会职责,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高 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温故知新。教师既要了解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有益的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 社会问题,知道解决的办法。

诲人不倦。孔子30岁左右开始办学,40多年不间断地从事教育活动,就在从政的5年间,也仍 然从事传授,周游列国时,也随处讲学。有的学生品德很差,起点较低,或屡犯错误,他也 不会嫌弃,耐心诱导,造就成才。“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负责,是他有诲人不倦教学态度的思想基础。

以身作则。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教,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 化 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 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教学相长。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不是单方面的知识传授, 而是可以教学相 长 的。他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答疑解惑,经常共同进行学问切磋。不但教育了学生,也提高自己。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148839.html

  教育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教育的内容是适应现代人的发展,教育的方法永远都在更新与变革之中,这是勿庸置疑的。虽然教育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但中国的教育实践已有丰富的经验,教育哲学思想称得上是源远流长。我们今天追求理想的教育,渴望“诗意地栖居”,倡导“最优化的教学”(巴班斯基),提倡人本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些差不多都可以从远至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雏形。而这些历经久远至今仍熠熠生辉的思想,仍在给当代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诸多深刻的重要的启示。
  一、“天人合一”中的人性化思想  
  古代的教育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是宇宙最高的抽象本体,同时又是一切价值的源头。从天与人的关系到人与教育的关系,《中庸》作了最概括的阐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几句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基本脉络。  
  “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人要做到“尽心”与“知性”,这样才能达到天人浑然一体的最高境界。传统教育注重德育问题,关注人的内心。孟子说: “万物皆备于我”,发展成一种以“内省”和“反身”为特征的心性修养理论。到了宋明儒家那里,“知性”与“天理”又成为理学家们身心性命之学的指导思想。王守仁说:“必欲此心纯乎天理”。就是极端重视本心的作用。  
  尽管传统教育思想缺乏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比如现今教育所主张的“人化”教育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或隐或显地贯穿始终。从外在的规范向人心的心灵深处探寻意义,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价值。注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是传统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二、“开拓胸次”、“圣者气象”的教育境界。  
  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圣贤之人。这种人既能克己复礼,独善其身,又能推己及人,兼济天下。中国的思想家和道德家们大多以“圣人”的后继者自许,道德培养也因此成为古代教育的核心和宗旨。《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韩愈以“道统”的继承者自命,宋明理学家们向往的是“孔颜乐处”,“处处表现圣者气象”。他们也都着重培养气节和操守,主张发奋立志与自我节制的结合,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抱负自我砥砺。这种教育的理想目标经常和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但前者又有着更高的思想境界。
  总的说来,《大学》中提出的“三纲”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对儒家传统政教关系的极为精练的阐明。古人讲“修己安人”,又要“内圣外王”,“修己”之后是要“安人”,“安人”即是为“外王”,从自身做起,将“八目”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内圣外王”。这其中也包含着儒家知识分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因材施教,“不愤不启”的教学方法。  
  古代的教育家们是深谙现今我们所说的教育心理哲学的,例如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孔子最早提倡因材施教,他要求对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为政》),根据学生的才能的高低进行教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在他看来,每个人的智力、性格都存在着差异,教育应以学生的不同的才能和特长作为依据。《论语》中子张、子路、子夏、子贡、仲弓都曾向孔子“问政”,孔子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个性予以解答,表现出对不同个性的宽容和尊重。孟子也非常强调因材施教,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庄子则主张顺其自然,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在他看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才能终得其所。  
  如何教导学生呢?《论语·述而》中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中国最早的教学理论专著《学记》中也认为:“君子之教,喻也。”教师应“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以开导代替“牵”、“抑”的教学方法。师友间甚至可以相互质疑问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四、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 
  学习是“修齐治平”的基础,只有重视自身的修养,才能够造就理想人格,实现“内圣外王”的最高理想。传统儒学重在培养治世“贤才”,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四教”(文、行、忠、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又提倡循序渐进、专心致志、虚心涵泳、居获持志等等学习方法和态度。  
  例如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的问题。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礼记·中庸》把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个学习步骤,充分肯定了其中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孟子强调“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而朱熹又进一步发展了《札记》中的观点。到了王夫之那里,则认为“学愈博则思愈远”。这些对学思关系的精辟总结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有着重要启发性的。  
  “知” 和“思”的同时还要“习”与“行”,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行”、荀子说:“知这不若行之“,朱熹主张“力行”、“知行相须互发”,王守仁主张“事上磨练”,王夫之“知行相资以为用”,颜元倡导“习行教学法”。虽然在知与行的先后、难易问题各有己见,但都注重“行”在为人与治学方面的重要性。  
  又例如如何处理“广博与专精”的关系,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韩愈在《进学解》中一方面强调博学,另一方面又主张“提要钩玄”。由博返约,以约驭博,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期所选的几段教育文字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传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善于启发学生甚至教者的性情与智慧。在当代的教育中,如何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孔子:“有教无类”、“教学相长”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孔子曾经提出过不少至今仍然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本思想。例如他认为以仁为本,仁者爱人;人各有所长,用人就要用人之长;德才兼举,大度宽容。除此以外,他关于教育的论述范围还是十分广的,例如闻韶乐而“三月不食肉味”,主张“君子习六艺”等等,这些都是美育与艺术教育的范畴。
  孔子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特长都很了解。并且要求学生将学和思、学和行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注重启发式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也”。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二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其三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关于学习的方法,他则认为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董仲舒:“必仁且智”、“美道慎行” 
  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前104),广川人。董仲舒生活在大一统的汉初时期。他以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教政策奠定了基础,发展了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一时声名显赫,“为群儒首”(《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的教育心理思想是以其人性论为基础建构而成的。他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被后世公认为性三品论的“始作俑者”。并且认为圣人之性不须教,斗筲之性无法教,中民之性应当教。最后一点是董仲舒重视教育的核心思想。性与教相结合,只有“继天而成于外”(《深察名号》),才能培养出善性这块“合金”来。
  董仲舒把德育过程分为知、情、意、行四个阶段或环节。提倡“必仁且智”、“安人正我”、“重志贵意”等等。特别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提出“事在强勉”,强勉努力才能修行成才。他的仁智统一论、“爱人”与“正己”论,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有实践价值,与现代认知学派的德育统一论有不少相合的地方,至今仍熠熠发光。
  朱熹:“格物致之”、“居敬持志”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出生于福建。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朱熹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兼取佛、道观点,并叹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构建了一个“致广大,极精微,综罗百代”的集大成的学术思想体系。他把“理”作为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而“理”无所不在,“万物皆有理”。他从理气论出发,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在道德修养上,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天理胜则人欲退。
  他还继承了孔子“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的教育目标,提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明人伦”。并且以“正心修身”为教育方法,以“圣人之德”或“贤人之学”为培养目标,以“修齐治平”作为士人阶层的最高理想。
  朱熹四十余年从事教育和著述,注意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并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和原则。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贯通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而贯穿其中的又有若干条原则。在他去世后不久,其门人编成《朱子读书法》一书,用六句话对朱熹主张的学习原则加以概括,分别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期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朝代读书人的必读书;《朱子家训》成为南宋以后家族文化教育的典范。从南宋以来七八百年,中国教育可以说受朱子的影响最为深远。
  王守仁:“知行合一”、“各得其心”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子。是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有和教育家。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和“心即理”的学术思想,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了“知行合一并进”的观点。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其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思想成分。他又明确地宣称平生讲学,专在“致良知”三字。他以“良知”为人人具有的“良知自知”,是“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从“致良知”的中心思想出发,主张教学重在引导学者“各得其心”。
  王阳明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学说作为反对朱学的精神武器,批评理学“外心以求理”,同时猛烈抨击朱熹以及当时学者那种“循章摘句”、“支离决裂”的恶劣风气,明确破除当时的迷信,独树一帜,另立体系,是时代的勇者。他所倡导的、所身体力行的,就是一条以内圣带动外王的路线,其中包含了一种道德和形而上学的复兴的要求,以及对宋代以来的理性主义潮流的一种反抗。
  黄宗羲:“学贵履践”、“经世致用”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明天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主张“穷经”、“通史”、“经世致用”,对浙东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政治论著,里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改革要求,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抨击,     
  其中专列《学校》一篇,集中阐述了他对学校的主张。首先他主张各类学校都要成为讲政议事、确定是非、监督政府的机关。主持学校的是“学官”,为使学校能够真正地履行议论国政、监督朝廷的职权,学官应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权力。那么学官如何行使这种权力呢?黄宗羲主张天子和郡县官吏,都要接受祭酒和郡县学官的思想指导和政务监督。另外一方面,广开言路,使学校成为舆论和议政的场所,限制君权。这种力主学校议政、由学校决定是非的要求以及教学民主的思想,在当时无疑起到振聋发馈的作用。    
  黄宗羲继承了王阳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公言之而已矣”的思想,提出了“道”与“学”都“非一家之私”。真可谓千古不刊之论。
  陆九渊:“切己自反”、“发明本心”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是其“心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槐堂兴发教学开始到应天山建筑精舍讲学为止,陆九渊培养了数千名的学生。他的心学理论长期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众多学派中独树一帜,而且直接开启了明代的阳明学派。
  他提出“六经皆我注脚”,这就突破了宋儒通过笺注经书来表达思想的理论框框,为人们表达思想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其中蕴含的是对主体独立思考的肯定。
  在教育方法上,陆九渊认为必须坚持向内不向外,为己不为人的反省内求的教育方向,并以“易简”工夫作为诸种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具体的教育方法大致包括:辨志立志、改过迁善、学当知本、优游读书、师友相辅等等。他认为通过这些教育、学习和道德修养功夫之后,人方有可能成其理想的教育人格。
  总的说来,陆九渊的教育思想体系,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了充塞宇宙之“道”“理”的客观性、实在性和普遍性,遵循其对“心即理”等命题的逻辑规定,提出了一系列与其本体论、心性论思想相互呼应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不乏真知灼见。
  传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善于启发学生甚至教者的性情与智慧。在当代的教育中,如何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教育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教育的内容是适应现代人的发展,教育的方法永远都在更新与变革之中,这是勿庸置疑的。虽然教育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间并不长,但中国的教育实践已有丰富的经验,教育哲学思想称得上是源远流长。我们今天追求理想的教育,渴望“诗意地栖居”,倡导“最优化的教学”(巴班斯基),提倡人本教育和素质教育,这些差不多都可以从远至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找到理论与实践的雏形。而这些历经久远至今仍熠熠生辉的思想,仍在给当代的教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诸多深刻的重要的启示。
  一、“天人合一”中的人性化思想  
  古代的教育思想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天”是宇宙最高的抽象本体,同时又是一切价值的源头。从天与人的关系到人与教育的关系,《中庸》作了最概括的阐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几句非常清晰地勾勒出传统教育哲学思想的基本脉络。  
  “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人要做到“尽心”与“知性”,这样才能达到天人浑然一体的最高境界。传统教育注重德育问题,关注人的内心。孟子说: “万物皆备于我”,发展成一种以“内省”和“反身”为特征的心性修养理论。到了宋明儒家那里,“知性”与“天理”又成为理学家们身心性命之学的指导思想。王守仁说:“必欲此心纯乎天理”。就是极端重视本心的作用。  
  尽管传统教育思想缺乏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比如现今教育所主张的“人化”教育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或隐或显地贯穿始终。从外在的规范向人心的心灵深处探寻意义,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存在价值。注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是传统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二、“开拓胸次”、“圣者气象”的教育境界。  
  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圣贤之人。这种人既能克己复礼,独善其身,又能推己及人,兼济天下。中国的思想家和道德家们大多以“圣人”的后继者自许,道德培养也因此成为古代教育的核心和宗旨。《大学》里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韩愈以“道统”的继承者自命,宋明理学家们向往的是“孔颜乐处”,“处处表现圣者气象”。他们也都着重培养气节和操守,主张发奋立志与自我节制的结合,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抱负自我砥砺。这种教育的理想目标经常和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但前者又有着更高的思想境界。
  总的说来,《大学》中提出的“三纲”和“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论体系,是对儒家传统政教关系的极为精练的阐明。古人讲“修己安人”,又要“内圣外王”,“修己”之后是要“安人”,“安人”即是为“外王”,从自身做起,将“八目”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内圣外王”。这其中也包含着儒家知识分子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三、因材施教,“不愤不启”的教学方法。  
  古代的教育家们是深谙现今我们所说的教育心理哲学的,例如因材施教。所谓因材施教,是指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孔子最早提倡因材施教,他要求对学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为政》),根据学生的才能的高低进行教育:“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在他看来,每个人的智力、性格都存在着差异,教育应以学生的不同的才能和特长作为依据。《论语》中子张、子路、子夏、子贡、仲弓都曾向孔子“问政”,孔子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个性予以解答,表现出对不同个性的宽容和尊重。孟子也非常强调因材施教,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庄子则主张顺其自然,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在他看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才能终得其所。  
  如何教导学生呢?《论语·述而》中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而中国最早的教学理论专著《学记》中也认为:“君子之教,喻也。”教师应“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也就是说教师应当积极引导,以开导代替“牵”、“抑”的教学方法。师友间甚至可以相互质疑问难,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  
  四、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 
  学习是“修齐治平”的基础,只有重视自身的修养,才能够造就理想人格,实现“内圣外王”的最高理想。传统儒学重在培养治世“贤才”,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四教”(文、行、忠、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又提倡循序渐进、专心致志、虚心涵泳、居获持志等等学习方法和态度。  
  例如学思结合,学思并重的问题。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礼记·中庸》把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个学习步骤,充分肯定了其中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孟子强调“思”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而朱熹又进一步发展了《札记》中的观点。到了王夫之那里,则认为“学愈博则思愈远”。这些对学思关系的精辟总结对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有着重要启发性的。  
  “知” 和“思”的同时还要“习”与“行”,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行”、荀子说:“知这不若行之“,朱熹主张“力行”、“知行相须互发”,王守仁主张“事上磨练”,王夫之“知行相资以为用”,颜元倡导“习行教学法”。虽然在知与行的先后、难易问题各有己见,但都注重“行”在为人与治学方面的重要性。  
  又例如如何处理“广博与专精”的关系,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韩愈在《进学解》中一方面强调博学,另一方面又主张“提要钩玄”。由博返约,以约驭博,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本期所选的几段教育文字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传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善于启发学生甚至教者的性情与智慧。在当代的教育中,如何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孔子:“有教无类”、“教学相长”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孔子曾经提出过不少至今仍然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本思想。例如他认为以仁为本,仁者爱人;人各有所长,用人就要用人之长;德才兼举,大度宽容。除此以外,他关于教育的论述范围还是十分广的,例如闻韶乐而“三月不食肉味”,主张“君子习六艺”等等,这些都是美育与艺术教育的范畴。
  孔子非常注重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特长都很了解。并且要求学生将学和思、学和行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注重启发式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即所谓“告诸往而知来也”。
  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二要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其三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关于学习的方法,他则认为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董仲舒:“必仁且智”、“美道慎行” 
  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前104),广川人。董仲舒生活在大一统的汉初时期。他以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为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文教政策奠定了基础,发展了儒家的道德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一时声名显赫,“为群儒首”(《汉书·董仲舒传》)。
  董仲舒的教育心理思想是以其人性论为基础建构而成的。他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被后世公认为性三品论的“始作俑者”。并且认为圣人之性不须教,斗筲之性无法教,中民之性应当教。最后一点是董仲舒重视教育的核心思想。性与教相结合,只有“继天而成于外”(《深察名号》),才能培养出善性这块“合金”来。
  董仲舒把德育过程分为知、情、意、行四个阶段或环节。提倡“必仁且智”、“安人正我”、“重志贵意”等等。特别重视道德行为的实践,提出“事在强勉”,强勉努力才能修行成才。他的仁智统一论、“爱人”与“正己”论,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有实践价值,与现代认知学派的德育统一论有不少相合的地方,至今仍熠熠发光。
  朱熹:“格物致之”、“居敬持志”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出生于福建。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朱熹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兼取佛、道观点,并叹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构建了一个“致广大,极精微,综罗百代”的集大成的学术思想体系。他把“理”作为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而“理”无所不在,“万物皆有理”。他从理气论出发,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在道德修养上,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天理胜则人欲退。
  他还继承了孔子“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的教育目标,提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明人伦”。并且以“正心修身”为教育方法,以“圣人之德”或“贤人之学”为培养目标,以“修齐治平”作为士人阶层的最高理想。
  朱熹四十余年从事教育和著述,注意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并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和原则。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贯通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而贯穿其中的又有若干条原则。在他去世后不久,其门人编成《朱子读书法》一书,用六句话对朱熹主张的学习原则加以概括,分别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期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朝代读书人的必读书;《朱子家训》成为南宋以后家族文化教育的典范。从南宋以来七八百年,中国教育可以说受朱子的影响最为深远。
  王守仁:“知行合一”、“各得其心”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号阳明子。是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有和教育家。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和“心即理”的学术思想,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提出了“知行合一并进”的观点。以知为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其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思想成分。他又明确地宣称平生讲学,专在“致良知”三字。他以“良知”为人人具有的“良知自知”,是“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从“致良知”的中心思想出发,主张教学重在引导学者“各得其心”。
  王阳明以“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学说作为反对朱学的精神武器,批评理学“外心以求理”,同时猛烈抨击朱熹以及当时学者那种“循章摘句”、“支离决裂”的恶劣风气,明确破除当时的迷信,独树一帜,另立体系,是时代的勇者。他所倡导的、所身体力行的,就是一条以内圣带动外王的路线,其中包含了一种道德和形而上学的复兴的要求,以及对宋代以来的理性主义潮流的一种反抗。
  黄宗羲:“学贵履践”、“经世致用”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明天清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主张“穷经”、“通史”、“经世致用”,对浙东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政治论著,里面提出了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改革要求,对君主专制提出了猛烈的抨击,     
  其中专列《学校》一篇,集中阐述了他对学校的主张。首先他主张各类学校都要成为讲政议事、确定是非、监督政府的机关。主持学校的是“学官”,为使学校能够真正地履行议论国政、监督朝廷的职权,学官应有崇高的地位和巨大的权力。那么学官如何行使这种权力呢?黄宗羲主张天子和郡县官吏,都要接受祭酒和郡县学官的思想指导和政务监督。另外一方面,广开言路,使学校成为舆论和议政的场所,限制君权。这种力主学校议政、由学校决定是非的要求以及教学民主的思想,在当时无疑起到振聋发馈的作用。    
  黄宗羲继承了王阳明“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公言之而已矣”的思想,提出了“道”与“学”都“非一家之私”。真可谓千古不刊之论。
  陆九渊:“切己自反”、“发明本心”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是其“心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槐堂兴发教学开始到应天山建筑精舍讲学为止,陆九渊培养了数千名的学生。他的心学理论长期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众多学派中独树一帜,而且直接开启了明代的阳明学派。
  他提出“六经皆我注脚”,这就突破了宋儒通过笺注经书来表达思想的理论框框,为人们表达思想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其中蕴含的是对主体独立思考的肯定。
  在教育方法上,陆九渊认为必须坚持向内不向外,为己不为人的反省内求的教育方向,并以“易简”工夫作为诸种教育方法的基本原则。具体的教育方法大致包括:辨志立志、改过迁善、学当知本、优游读书、师友相辅等等。他认为通过这些教育、学习和道德修养功夫之后,人方有可能成其理想的教育人格。
  总的说来,陆九渊的教育思想体系,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证了充塞宇宙之“道”“理”的客观性、实在性和普遍性,遵循其对“心即理”等命题的逻辑规定,提出了一系列与其本体论、心性论思想相互呼应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不乏真知灼见。
  传统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其善于启发每一个人的内心自觉,善于启发学生甚至教者的性情与智慧。在当代的教育中,如何发扬那种生生不息的主体精神,开拓创新,穷通变易,使我们“更诗意地栖居”,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实践育人的观点
2、知行合一:这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认识事物和实际行动应该相结合,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实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3、学以致用: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意为学习应该有所用,所学知识应该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中国有哪些著名的教育学家?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01:孔子 说起教育家,就不得不谈谈我们的万世师表——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主要的教育思想有:1、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能接受教育,促进...

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家的思想有哪些特点?
一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即主张人的天赋素质相近,而人的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这一论断不仅被现代教育科学所证实,而且一直被推崇为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二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即倡导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强调教育的平民化和公平性。

简述古代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
:“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春秋战国以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似乎更加强调德育的重要,但同时,人们也并没有放松对知识教育的重视,是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和智育并重。【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207、208。本题知识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有( )
【答案】:A,B,C,E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答案为ABCE(SP259)。

试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中国著名的教育理念有哪些?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古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古代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掌控,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2、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的教育。3、学校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古典的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学校的教学...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古代教育家之所以重视道德教育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这种道德教育说到底还是政治教育,这种重政治与重伦理的统一,便形成了我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典型特征: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儒家的修己治人之道。这种思想以社会为本位,强调国家的利益和整体的价值,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然而它忽视了个人...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谁都可以不耻下问。韩愈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朝,思想开放.但是偏偏唐朝中期有了追求骈文不重视“道”,不认真学“道”的问题,并且弟子不认真求教,教师不耻于下问的状况给予批判,韩愈针对当时时代的弊端,提出民主、合理、转化的师生观总之,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在影响着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百色市19410382091: 请你谈谈自己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一点认识? -
竺泳丽珠:[答案] 中国古代的教育主要是强调的是忠于君主(忠于君主,也就是忠于国家),然后再来爱自己的老师父母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古代的教育也很尊重自己的老师!古代的教育思想是的排序是(天地 君 师 亲)还是有很多是...

百色市19410382091: 什么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关于早期教育理论的核心 -
竺泳丽珠:[答案]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特色 (一)综合观,即大教育观 古代教育家很早就认识到教育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许多教育问题实质上是社会问题,必须把它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加以考察和解决.而教育问题的解决,又必然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百色市19410382091: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哪些?如何继承其积极因素和发挥其现代价值?
竺泳丽珠: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儒家思想.其影响深远,主要的积极因素有,儒家思想倡导忠孝礼仪廉耻,注重秩序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只是儒家思想倡导的是人...

百色市19410382091: 中国古代教育的教育思想 -
竺泳丽珠: 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认为先天本性差异不大,后天教育十分重要;有教无类,可以把人培养成为君子贤人;孔子的学说“仁”为核心和最高标准,强调忠孝仁爱;因材施教,启发诱导,要求学以致用. 墨子的墨家学说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先秦时期并称显学,墨子的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主,学习途径以“亲知”、“闻知”和“说知”为主. 道家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张道法自然. 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 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王夫之都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和经验.

百色市19410382091: (高二政治)说明教育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何意义(求分点回答, -
竺泳丽珠:[答案] 中国古代教育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 消极影响:创立儒家学派的孔丘虽在政治上持守旧态度,但在整理文化遗产和创办私学方面却是功垂千秋的.孔丘是中国古代著...

百色市19410382091: 简述古代教育与近代教育特点 -
竺泳丽珠: 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具有重政治和重伦理两大特征,形成了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的文化特质.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以社会为本位的儒家教育观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而以道家为主要代表的非主流教育思想,则倡导以个人为本位,它打破了主流思想一统天下的僵化局面,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思想出现了重视学西学和关注个体人的发展两大趋势,使个人本位的教育观得到彰显,从而引发了教育领域内的大变革.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将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教育观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推动我国教育健康、合理的发展.

百色市19410382091: 古代教育的特点是什么 -
竺泳丽珠: 人数:少数化——不能普及,私塾为主,天文星算、医学、百艺等更是限于家族秘传.阶层:贵族化——学习是特殊阶层的特权或义务,是贵族的标志,甚至是一种活法,甚至不是为了做官,只是表明人家是贵族.穷人基本上要么偷学,要么砸锅卖铁,要么只能学各种手工枝术.内容:礼仪为主,汉朝以后以儒家学说,即所谓的四书五经为主.分科:——贵族学礼仪,工匠学技术.取向:贵族是要做官,工匠是要服役.方式:贵族可以小班开学,工匠是师徒相传.祭祀对象:贵族是孔子,工匠是鲁班.

百色市19410382091: 古代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
竺泳丽珠: 古代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第一,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适合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官吏、牧师或骑士.在封建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治国方略,培养能够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官吏....

百色市19410382091: 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 -
竺泳丽珠: .①文化传承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前提,发展是要求,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②观点一看到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不合理因素是正确的,但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不科学的;观点二看到了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但认为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是不科学的.③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正确的观点应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推陈出新.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其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