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道家的经典语录

作者&投稿:直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和道教的经典语录~

佛教经典语录1、一切皆为虚幻。2、不可说。(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一旦失口,往往一丝脆弱的牵伴都会断掉,纵然痛惜也)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5、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6、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7、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10、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道教经典语录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4.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7.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8.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9.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4.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7.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9.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0.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2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8.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1.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2.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5.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36.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7.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3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39.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40.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41.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4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4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44.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45.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4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47.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48.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49.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5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1.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52.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5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4.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5.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56.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58.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59.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60.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61.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62.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6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6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65.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6.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6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68.治人事天,莫若啬。
69.治大国,若烹小鲜。
70.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7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72.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73.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7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7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77.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79.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80.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81.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8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83.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8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85.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86.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87.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8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89.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90.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9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92.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9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94.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95.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96.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9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9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9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0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
道德经·老子·哲学·道家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老子·道德经·哲学·道家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国学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老子
道德经·老子·古风·道家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古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老子
法制·老子·道德经·古代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德修养·道家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老子·道德经·成功·老师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老子·道德经·国学·诗经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智慧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夸美纽斯
教育·宽容·世界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国学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哲学
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哲学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成功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哲理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
道德经·老子·道家·励志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
老子·道德经·道家·哲理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
道家·道德经·老子·励志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哲学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
道家·道德经·老子·励志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
道德经·道家·老子·励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德经·道家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家·道德经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道家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道德经·道家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道家·道德经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经·道家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家·道德经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道德经·道家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家·道德经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道家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道家
白云黄鹤道人家,一琴一剑一杯茶,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染人间桃李花。常世人间笑哈哈,周游四海你为啥,苦终受尽修正道,不染人间桃李花。常世人间笑哈哈,争名夺利你为啥,不如回头悟大道,无忧无虑神仙家。清静无为是吾家,不染凡尘道根扎,访求名师修正道,蟠桃会上赴龙华。
——白玉蟾
歌词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道家·道德经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家·道德经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道德经·道家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道家·道德经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
老子·道德经·励志·道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德经·道家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道德经·道家
对于宗教。无论佛教、道教、基督教、还是印度象神、甚至是邪教。我都不信。对于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印度象神来说。我是喜欢。喜欢不是信仰。喜欢没有信仰这么重。就像某部小说中说的:我喜欢你但不爱你,喜欢可以肆无忌惮的对你好,爱就要负起太多,最终会变质。信仰也是一样的,信仰了某个宗教,去向他祭拜索取还愿,这失去了最纯真的意义。喜欢,就要简单的多了,看到他会微笑,自己去努力争取想要的。以前和同学去寺里游玩,他们在佛堂中伏地而拜,祈求家宅平安、红线相连,我倚在门旁,看这浮世百态。看多了就累了,想多了就倦了。此后,宗教无论好、无论坏,便只是喜欢。你予他们百般欲念,千般希冀;我焚香一旁,默然不语。
——佚名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道家·道德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德经·道家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道家
治人事天,莫若啬。
道德经·道家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道家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道家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家·道德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道家·道德经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道家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道德经·道家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道家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家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道德经·道家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道德经·道家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
道德经·道家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德经·道家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道家·道德经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家·道德经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道德经·道家

道家《太上感应篇》: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鸷文》里还有很多,可以自己翻看。

佛家的:
《寒山拾得问对录》 :
"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善导大师: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着相修行百千劫,无相修行刹那间,
若能万法尽舍却,顿悟入道须臾间。"

鸟窠禅师: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永明禅师《永明禅净四料简》: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夏莲居老居士《直念去》: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
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贤首国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若曦光之流彩,无心而朗十方。
如明镜之端形,不动而呈万像。"

贤首国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谓行住坐卧。四威仪也。大乘八万。小乘三千。为住持之楷模。整六和之紊绪。出三界之梯隥。越苦海之迅航。拯物导迷莫斯为最。但以金容匿彩正教陵夷。传授浇讹师于己见。致使教无纲纪。滥挹淳流。得失齐举。妄参真净。故令初学触事成非。不依经律。混乱凡情。自陷陷他。甚可悲矣。

《印光大师开示》
无论出家在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印光大师文钞》
"万境本闲,唯心自闹,
心若不生,境自如如。"

"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
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定太平。"

布袋和尚《退步》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静方为道,原来退步是向前。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
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故有穷乞、孤独、聋盲、喑哑、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
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

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
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
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

"其心洁白,犹如雪山。忍辱如地,一切平等。
清净如水,洗诸尘垢。炽盛如火,烧烦恼薪。
不著如风,无诸障碍。法音雷震,觉未觉故。"

"不计众苦,少欲知足。专求白法,惠利群生。
志愿无倦,忍力成就。于诸有情,常怀慈忍。
和颜爱语,劝谕策进。恭敬三宝,奉事师长。"

"当自端心,当自端身,耳目口鼻,皆当自端。
身心净洁,与善相应。勿随嗜欲,不犯诸恶。
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动作瞻视,安定徐为。
作事仓卒,败悔在后。为之不谛,亡其功夫。"

《成唯识论》、《大乘庄严经论》
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
转意识为妙观察智
转眼耳鼻舌身为成所作智

《华严经·六和敬章》
"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
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宣化上人:
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

其他:
"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
"觉海虚空起,娑婆业浪流,
若人登彼岸,极乐有归舟。"

"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
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清凉月兮有水皆含。功德云而无山不戴。

香象渡河。一举洪名超二死。迦陵出壳。千称嘉号压群音。下情唯忖以难思。一念回光而易往。究竟不居心外。分明只在目前。

"诸苦尽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现量之不一。"

"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岂非迷悟之自殊。何有圣凡而彼此。"

"生灭无生生不生,乐邦那肯禁人行,
谁知万丈红尘里,菡萏花开月正明。"

人人分上。本有弥陀。个个心中。总为净土。了则头头见佛,悟来步步西方。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

虽谓弥陀摄取众生往生。要信唯是随心自现。感应道交。究竟非从外得。

信行愿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

"便就今朝成佛去,乐邦化主已嫌迟,
那堪更欲之乎者,管取轮回没了时。"

琉璃池上悬明月,菡萏花间戏水禽。

惟心佛亦尔,惟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所谓心者,心有多种:曰肉团心,乃现在身中,父母血气所生者是。曰缘虑灵知心,即现今善恶顺逆境界上种种分别者是。曰灵知心。是混千差而不乱。历三际以靡迁。炳然独照,卓尔不群;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处生死流,骊珠独耀于沧海;居涅槃岸,桂轮孤朗于中天。

其生也莲花朵朵,其殁也行树重重,无一时不达莲邦,无一念不依慈父。

"大圆镜里绝纤埃,碧藕花中有圣胎,
遥望金沙池沼外,宝光常照玉楼台。"

虚而有鸣答之声,寂而无形影之相。然谷响自然,非呼之而不答。佛身无作,非扣之而不彰。

自从无始,迄至今生,沤生巨海,逐识浪以高低;云点太清,任情风而人我。于是循环诸趣,流转四生;业海茫茫,罪山岌岌。匪凭发露,曷遂消除?

"具行犹人具眼目,愿如日月灯光明;
依光照烛见分明,行者方能达前境。"

"十万余程不隔尘,休将迷悟自疏亲,
刹那念尽恒沙佛,便是莲花国里人。"

合尘背觉,栽荆棘于七宝园林;舍妄归真,列珠网于四生门户。

一从佛向舌根念,不觉花随足底生。

"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
直饶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毕竟该。"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当妄心杂乱之顷,能举起一念,如对慈尊,按定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则此杂乱,自然随念寂静。自是一念而至十念,乃至念念不移,即教中所谓净念相继者也。

念佛之人须要信心恳切,正因凛然。重念死生轮转之可悲,深厌尘劳纷扰为可痛。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

"是心空寂念何依,故国云归孰未归,
花外玉鸡啼晓日,远迎新佛奉慈威。"

"念佛临终见宝台,宝幡宝盖满空排,
弥陀势至观音等,合掌相随归去来。"

念佛既从心出,结-业-岂属外来?须臾背念佛之心,刹那即结-业-之所。

自今戒香馥郁,慧炬荧煌。迷云开而性天独朗,妄尘尽而心地廓通。诸根圆净,群业顿空。一举念,一花开,挹露迎风,香浮玉沼;一驰情,一果熟,含烟对日,影落金园。经行坐卧在其中,游戏逍遥非分外。得佛受用,彻法源底。常寂光,处处现前;大愿王,尘尘契会。

《安心法门》 ------------------达摩祖师

迷时人逐法,解时法逐人。解时识摄色,迷时色摄识。但有心分别计较自心现量者,悉皆是梦;若识心寂灭,无一切念处,是名正觉。
问:云何自心现量?
答:见一切法有,有不自有,自心计作有;见一切法无,无不自无,自心计作无;乃至一切法
亦如是,并是自心计作有,自心计作无。又若人造一切罪,自见己之法王,即得解脱。若从事上得解者气力壮,从事中见法者,即处处不失念;从文字解者气力弱,即事即法者深。从汝种种运为跳踉颠蹶,悉不出法界;若以法界入法界,即是痴人;凡有施为,皆不出法界心,何以故?心体是法界故。
问:世间人种种学问,云何不得道?
答:由见己故,所以不得道;己者,我也。至人逢苦不忧,遇乐不喜,由不见己故,所以不知苦乐,由亡己故,得至虚无;己尚自亡,更有何物而不亡也?
问:说法既空,阿谁修道?
答:有阿谁须修道?若无阿谁,即不须修道。阿谁者亦我也。若无我者,逢物不生是非,是者我自是,而物非是也;非者我自非,而物非非也;即心无心,是为通达佛道;即物不起见,是名达道。逢物直达,知其本源,此人慧眼开。智者任物不任己,即无取舍违顺;愚人任己不任物,即有取舍违顺。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一切处无心,即作处无作处。无作法,即见佛。若见相时,即一切处见鬼;取相故,堕地狱;观法故,得解脱;若见忆想分别,即受镬汤炉炭等事,现见生死相。若见法界性,即涅盘性。无忆相分别,即是法界性。心非色,故非有。用而不废,故非无。用而常空,故非有。空而常用,故非无。

一叶一世界

推荐佛弟子网站,首页 佛心慧语,慧律法师智慧法语都很好


道家经典语录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老子·道德经·哲学·道家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子 道德经·老子·哲学·道家 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荀夜羽 道家·爱情·古风·歌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 道德经·老子·...

道家经典语录
1.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 谦虚受益 满盈招损 3. 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4. 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5. 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6. 夫轻...

道家经典语录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 常胜之道曰柔,常不胜之道曰强。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道家经典格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

道教经典语录语句大全
老子·道家·道德经·励志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道家·老子·道德经·励志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老子道德经·老子·道家·哲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老子·道德经·道家·励志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

道家经典语录
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最早追溯到上古时期。春秋时,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下面是关于道家经典语录汇集的内容,欢迎阅读! 道家历史发展 1、起源:《汉书·艺文志》曾记载,道家书籍有《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杂黄帝》、《力牧》、《伊...

200高分!跪求道家经典语录!!!
[为答而来]先生,我要的是道家的经典语句和解析,不是要道德经的解析,经典语句:就是说短而经典,而且常被用到生活当中喻人喻事的时候经常用到的。 展开  我来答 49个回答 #热议# 编剧史航被多人指控性骚扰,真实情况如何?逝者如斯Nt 推荐于2017-10-10 · TA获得超过76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3 ...

道家有关命运经典语录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淮南子。塞文失马》《老子》

道家关于爱情经典语录
我不在乎~——这是游戏,不是的。说爱我!——这是童话,太幼稚。结婚。——不!这不是结果。《除非是你的温度》,除非能去两端而去其中,我就是你的温度,我是你的温度,你同样是我的温度。我太爱联想,从道家式的科学类比到道家式的爱情,“道家式”,哦,我发现我是骨子里的道家的葬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是什么意思?
(刘熙载《艺概·文概》)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留下来的只有三十三篇。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非常高研究价值。鲁迅先生说过:"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名篇有《...

南怀瑾语录,南怀瑾经典语录大全
道家讲精气神,什么是精呢?刚才已经讲过,不要认识错了,全身的细胞、能量,都是精,精气神要合一。 2、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3、父母有几百亿家财,能够帮子女买到个聪明的头脑吗?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4、佛学叫...

定州市15595362533: 谁知道道家或佛家的名言 -
瞿邱琦玥: 阿弥陀佛!是无量的光明;无量的长寿.

定州市15595362533: 求道家的经典语录 -
瞿邱琦玥: 《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定州市15595362533: 佛家道家的一些思想和语录
瞿邱琦玥: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定州市15595362533: 佛家的经典语句 -
瞿邱琦玥: 1.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坐亦禅,行亦...

定州市15595362533: 求佛道经典语录 -
瞿邱琦玥: 佛家语录:热闹中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一切,就会省去许多烦心的事;冷落时存一份热切向上的心,就会享受到许多真正的乐趣. 佛家语录:狐狸藏在寺院里,被执役僧逮住,点着了尾巴,狐狸跑到藏经阁引燃了书籍.禅师:毫无理智地处理事...

定州市15595362533: 谁有关于佛家的语录 -
瞿邱琦玥: 佛教经典语句 1、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3、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4、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5、用伤...

定州市15595362533: 找佛家经典语录, 道家经典语录, 儒家经典语录??
瞿邱琦玥: 佛家的经典语录很多,比如《金刚经》<无量寿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万行首楞殿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经 》 道家也很多,但是主要以《道德经》为主《老子》、《庄子》、《列子》、《皇极经世》、《文 子》、《田子》、《黄帝四经》、《老莱子》... 儒家就简单点《论语》为首,其余的皆以此为主

定州市15595362533: 佛家或道家中关于因果的语句 -
瞿邱琦玥: 是故众生,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地藏菩萨本愿经》

定州市15595362533: 道教九字真言佛教六字真言
瞿邱琦玥: 道教九字真言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这九个字始出于中国东晋的道教典籍《抱朴子》,传入日本后,被误抄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佛教六字真言为“唵嘛呢叭咪吽”,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源于梵文,象征一切诸菩萨的慈悲与加持.

定州市15595362533: 谁能提供一些佛家和道家的偈语 -
瞿邱琦玥: 一些佛家偈语: 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