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八的颔联句式上的特点以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作者&投稿:符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秋兴八首其一颔联有什么表达效果~

《秋兴八首》赏析
  唐·杜甫
  (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作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组织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独立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平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充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平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1.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
2.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
3. 思念故乡
4. 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 一许孤独、忧伤之感

运用倒装,前六句是诗人对往事的追忆,是喜悦美好而富有豪情的,最后一句写出现实的凄凉

不错

秋兴是借物抒情,借助秋天的景色来抒情。
在寓居夔州两个年头里,杜甫时年五十五岁,已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秋兴》是他旅居夔州时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秋兴》第一首,是组诗领起之作,八诗之纲领。(《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颔联用互文手法,紧承首联“气萧森”语意,描绘望中的巫峡景象和殷森气愤:骇浪滔天,阴云匝地。这里老杜明写对江间波浪、塞上风云的感知,实写老杜对时局的担忧:骇浪滔天,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阴云匝地,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可谓一石二鸟,巧妙之至。

翻译全诗
玉露凋伤枫树林,——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巫山巫峡的气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峡中的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接地阴。——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秋菊已开两度回想他日再流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孤舟靠岸系绳也系着我游子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深秋季节处处都在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白帝城高急暮砧。——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的捶布声。


各位大侠 陇树飞来鹦鹉绿 中的 “飞来”二字 怎么解释
“飞来”本身并没有特殊含义,理解这句话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这是一个倒装句。这句话的正确语序应该是“鹦鹉飞来陇树绿”,如此,则意义自明。诗人中老杜最爱这么用,如《秋兴八首》其八的颔联: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PS:如果把这两句都视作用典,则“鹧鸪斑”也可以指茶具了。但这样...

秋兴八首其八的颔联句式上的特点以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运用倒装,前六句是诗人对往事的追忆,是喜悦美好而富有豪情的,最后一句写出现实的凄凉

《秋兴八首(其八)》中第二句两句都是倒装句,诗人把“香稻”“碧梧”放...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香稻乃鹦鹉啄余之粒,碧梧乃凤凰栖老之枝,因为描写重在说“稻”之“香”、“梧”之“碧”,使人可以想见陂物产之丰、景色之美。所以用了倒装的句法。这些也都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为后来的律句创作开了法门。

读唐诗 学写诗 《秋兴八首》其八赏析
      颔联:“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诗人继续回忆沿途美景,一路上,但只见香稻散落,鹦鹉啄食,还有专供凤凰栖息的美好的碧梧树枝,此联诗人采用了倒装句法,原本为“鹦鹉啄馀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将香稻、碧梧放在句首,一方面突出了香稻、碧梧的美好...

秋兴八首(其八)的翻译
到如今只能在苦吟中白头低垂。原文: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赏析?
它们当中的两联——即颔联和颈联,需要讲究对仗。开头两句和结尾二句则可以不拘。而《秋兴八首》除了当中两联讲究对仗外,如第二首的“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第七首的“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就是连末尾两句也都用对仗作结。又《秋兴》这组诗在当中两联的对仗上也还很有变化。例如第...

秋兴八首其八翻译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译文:“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昆吾御宿,皆地名,在上林苑中。上林苑是汉武帝开辟的游猎场所,傍终南山而西,方三百里...

句法多变的诗句
秋兴八首·其八 唐·杜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杜甫《秋兴》八首在结构上以第四首为转折点,分为两部分,前三首由现实到回忆,后五首由回忆到现实。第八首的前七句都是在回忆...

...诗人把“香稻”“碧梧”放在句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2、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3、这么一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所以...

秋兴诗其一的结构如首联,颔联……怎么分?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一首八句,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第一联称首联,即一、二两句:“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第二联称颔联,即三、四两句:“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第三联称颈联,即五、六两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炎陵县13394113008: 秋兴八首其八的颔联句式上的特点以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只限30分钟内 -
牢薇尤尼:[答案] 运用倒装,前六句是诗人对往事的追忆,是喜悦美好而富有豪情的,最后一句写出现实的凄凉

炎陵县13394113008: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赏析 -
牢薇尤尼:[答案]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采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赏析: 第八首通过对昆吾山和美陂一带的回忆想象,抒发今昔兴衰之感,也是对这一组诗的总结.美陂是当时...

炎陵县13394113008: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赏析 -
牢薇尤尼: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美陂.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采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赏析: 第八首通过对昆吾山和美陂一带的回忆想象,抒发今昔兴衰之感,也是对这一组诗的总结....

炎陵县13394113008: 求《秋兴八首~其八》的译文一篇,最好带赏析 -
牢薇尤尼: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炎陵县13394113008: 秋兴八首 用对仗特色来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
牢薇尤尼: 《秋兴八首》艺术手法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句子的对仗上.七律和五律一样,都是唐代的新体诗,有一定的格式.它们当中的两联——即颔联和颈联,需要讲究对仗.开头两句和结尾二句则可以不拘.而《秋兴八首》除了当中两联讲究对仗外,如...

炎陵县13394113008: 求关于杜甫的《秋兴八首》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
牢薇尤尼: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

炎陵县13394113008: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意思 -
牢薇尤尼: “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彩笔”,比喻文才高超.相传南朝梁文学家江淹曾梦见晋文学家郭璞向他索还彩笔,从此再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干气象”,气势磅礴之意.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杜甫《秋兴八首》之八.

炎陵县13394113008: 秋兴八首 其八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怎样的情绪?????? 急~~ -
牢薇尤尼: 译文:“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昆吾御宿,皆地名,在上林苑中.上林苑是汉武帝开辟的游猎场所,傍终南山而西,方三百里,跨有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等县.“御宿”,因武帝曾宿于此而得名.“紫阁峰”,在终南山寺...

炎陵县13394113008: 秋兴八首其八翻译 -
牢薇尤尼: 杜甫《秋兴八首》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游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译文: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昆吾御宿,皆地名,在...

炎陵县13394113008: 《秋兴八首》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中有哪些情景交融方式 -
牢薇尤尼: 首联------“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①玉露:白露.②凋伤:使草木凋零衰败. ③萧森:萧瑟阴森. 霜打枫林,林叶转红, 呈现出了秋风萧瑟、冷落凄清的悲凉景色.山峡之间秋气更见萧条. 颔联-----“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