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两优900在陆川产量怎么这样低

作者&投稿:尹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农业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农业的起源

中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距今170万至1万年前,已有脱离动物界的原始人类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当时尚末产生农业,原始人类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史称旧石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燧取火”’和伏羲氏“以佃以渔”的时代。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采集渔猎的强化,人类常常面临饥饿的威胁。如何获得稳定而可靠的食物来源成了农业起源的动力。
距今1万至4000年前,也就是史称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狩猎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畜牧业。中国古代有关“神农氏”的传说就反映了原始农业发生的那个时代。
二、粗放农业阶段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夏、商、周王朝相继在这里建立了强盛的国家。夏、商、周属奴隶制时代,历时1300多年。这个时期的农业按原始农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处于粗放农业阶段。
第二节 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社会制度上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农业生产方面则开始了由粗放农业向精耕农业的转变。由于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主要农业区在秦岭和淮河以北,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黄河流域,因此,本节着重阐述北方地区传统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一、精耕细作农业传统的奠基

中国农业最显著的特别就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制度之上,以提高土还生产率为目的的精耕细作。这一特点的发生始于春秋战国时代。
二、北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秦汉时期,我国农业在春秋战国开始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逐渐形成。
三、北方传统农业的发展

公元2世纪末,黄巾大起义使东汉王朝濒于瓦解,各地义军乘势而起,中国从此进入了分分合合、混战不已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政局动荡、人口逃亡、耕地荒废,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战乱所造成的人口大迁徙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融合及农业文化的交流。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更多的民族逐步卷入以种植业为主的洪流中来。由于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传统农业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在秦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农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来考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

金秋时节。
9月29日,农业部宣布,袁隆平院士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在湖南省隆回县创造了最新世界纪录:百亩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比第三期超级稻亩产高出61.5公斤。
此前,国内的马荣荣、谢华安、李开斌等多个团队均宣称创造过世界纪录,每亩超过900公斤甚至高达1000公斤以上。
谁是中国的超级稻冠军?科学家的“产量”能否顺利转化为普通农民的“产量”?
实际上,这是一场孤独的竞赛。在其他国家,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800公斤是他们不可逾越的坎。
后来居上的中国超级稻
超级稻计划又叫水稻超高产育种计划,最早于上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率先启动,拟通过15年左右时间增产50%、产量达到12吨/公顷,折合800公斤/亩。
1989年,由洛克菲勒与福特基金会出资、菲律宾大学提供土地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亦提出了超级稻计划,计划到2000年育成产量12吨/公顷的超级稻。
受技术路径选择等原因影响,迄今为止,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超级稻计划未能完成。
中国超级稻计划后来居上。
1996年,在袁隆平等专家建议下,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2000年,一期目标实现700公斤/亩;2005年,二期目标实现800公斤/亩;2015年,三期目标实现900公斤/亩。
其时,中国已在杂交水稻技术方面获得巨大成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亦希望在杂交水稻基础上,培育出株型合适、抗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超级稻品种来,“在科学技术的面前,我希望像奥林匹克运动不断突破世界纪录一样,不断超越,包括超越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多贡献。”
1998年,袁隆平院士明确提出中国超级稻的技术路径图,其协作团队衔枚疾进。
邓启云,“Y两优”系列超级稻发明人,现任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常务董事,他向《中国经济周刊》回忆,“当时袁老师(指袁隆平)就提出,通过育种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相结合,包括分子育种在内的其他育种途径和技术,最终都必须落实到优良的形态和强大的杂种优势上,这个理论目前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00年,“两优培九”在湖南龙山县的两个百亩片亩产达到700公斤,第一期目标实现。
2004年,“P88S/0293”和“Y两优1号”百亩片平均亩产突破800公斤,第二期目标提前一年完成。
2011年,“Y两优2号”百亩片平均亩产为926.6公斤,第三期目标提前四年实现。
站在全球超级稻的制高点上,中国第四期超级稻攻关项目随之启动。
2013年4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宣布:由袁隆平院士牵总头,计划用5至8年时间,培育出具备亩产1000公斤以上产量潜力的超级稻新品种。
9月29日,国家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百亩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离亩产1000公斤产量仅一步之遥。“今年前期干旱,最近又是台风,这个产量已经很不错了,我非常开心、非常满意这个世界最高水平。”袁隆平院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开心地说,“明年努把力,多搞(增加)几个百亩片,有信心breakthrough(‘突破’之意)1000公斤大关!”
尽管国外仍然止步于“12吨/公顷”的目标前,但今年83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的梦想是,“下一个目标是16吨/公顷,然后是18吨/公顷,也就是1200公斤/亩,这算是我的终极目标吧。”
袁隆平说,他有信心在90岁之前实现这个愿望。
冠军之争
在袁隆平指导下的“Y两优”系列超级稻一马当先之时,国内其他竞逐者也在扬鞭奋蹄。
2012年,农业部宣布,由浙江宁波农科院马荣荣团队育成的“甬优12”超级稻品种创下了最高产田块亩产1014.3公斤的新纪录,同时百亩片平均亩产达到963.65公斤。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农科所水稻站站长李开斌培育的“楚粳28号”是亩产1000公斤另一个逐鹿者。据了解,2009年、2010年、2011年,“楚粳28号”弥渡县寅街镇头邑村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分别达988.77公斤、1002.11公斤、977.07公斤,亦宣称连续3年创水稻百亩平均亩产世界纪录。
2011年9月24日,福建省农科院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研究团队在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文凤村培育的“宜优673”水稻百亩示范片经测产验收,平均亩产达1005.85公斤。
更高的单产纪录则早在2006年就已产生。
当年9月,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万建民教授为首的课题组选育的“协优107”实现亩产达1287公斤。只不过,这更像是一场单纯的试验,其种植面积只有1.16亩,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几无可能被普通农户所掌握。
据农业部专家组介绍,超级稻的测产验收,必须在两个百亩以上的示范片、随机抽取3块样田、连续两年亩产达到预定目标,才能宣告攻关项目育种成功。
而关于云南省永胜县的高产,湖南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玉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永胜那个点很特殊,海拔高、温差大,只有几百亩地,全国同等区域条件下的种植面积相对而言并不多。”
在这场尘烟四起的马拉松竞赛中,各路英豪纷纷宣布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但是,因为抽样方法、地域特点的原因,各种测产结果并不具备可比性。邓启云说,实际上,如果按加权平均或国际标准14%含水量计算,则“Y两优900”百亩连片平均亩产已突破1000公斤。
农业部专家组成员并不避讳这种互相攀比现象,“无论是谁获得‘冠军’,均缘于袁隆平团队的总统领,缘于超级稻科研攻关的全国大联合、大协作方式。”
“冠军”不仅仅意味着在科学研究上的领先。在农业部确定的96个超级稻品种中,科研产量冠军实际上也是销量冠军。
因为先走一步,从1999年“两优培九”成功培育以来,“Y两优”系列就始终是超级稻中的明星产品,推广面积占全国第一。
2012年,“甬优”系列杂交晚稻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达到了280万亩,马荣荣透露,“预计到2015年‘甬优’系列的推广种植面积将增加到600万亩。”
目前,“楚粳”系列作为高原粳稻优良品种,已成为云南省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并且四川、贵州等高原地区也较多种植。
科研产量与农民产量的冲突
不论“冠军”花落谁家,而农民们期待的则是科学家的研发成果能够在自家稻田变成“钱袋子”。
这并非易事。
中国水稻大致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高秆变矮秆”,从每亩不足100公斤升至300公斤;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常规变杂交”,从每亩300公斤升至400公斤;第三次是90年代开始孕育的“杂交变超级”,超级稻力争达到平均亩产800公斤,而目前,我国水稻平均单产不足450公斤。
“实现高产要‘四良’配套,即良种、良法、良田和良态。”张玉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良种是指超高产稻种,良法是指先进的栽培技术,良田是指合适水稻生长的稻田,良态则是良好的水稻生长环境。
张玉烛以“Y两优900”超级稻举例说,“超级稻栽培技术要求很高,除科研机构技术指导外,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农技站长肖利民也是关键人,他一天到晚守在田里,什么时候播种、插秧、放水、用肥,每一个环节都得控制好,不是他,‘Y两优900’的项目也不会放在隆回。”
然而,对普通农民来说,除获得良种外,良法、良田与良态很难兼得。


y两优900在陆川产量怎么这样低
9月29日,农业部宣布,袁隆平院士团队攻关的国家第四期超级稻“Y两优900”在湖南省隆回县创造了最新世界纪录:百亩片平均亩产988.1公斤,比第三期超级稻亩产高出61.5公斤。 此前,国内的马荣荣、谢华安、李开斌等多个团队均宣称创造过世界纪录,每亩超过900公斤甚至高达1000公斤以上。 谁是中国的超级稻冠军?科学家的“产量...

临海市18933608324: 如何种植梨子苗? -
集养炎热: 一、梨树苗的定植1、定植前准备.梨苗定植前平整土地,若有条件,则可以进行全园深翻后再整地,整地结束,根据生产方案先确定株行距.一般来说,梨树栽植株距为2-4米,行距为4-5米,每亩需苗33-83株,但如果要在行间套种其他作物...

临海市18933608324: 水稻黄华占种子与什么杂交品种掺在一起直墦产量更高 -
集养炎热: 黄华占产量最高每平才2.3左右,而Y两优900直播可达3斤,没必要掺一起,而且y900坚决不倒伏.

临海市18933608324: y两优16怎么样抗倒吗?产量怎么样 -
集养炎热: 编辑特征特性1、株叶形态好:株形松散适中,叶片着生角度小,上三叶挺直、微凹,群体通风透光良好,光能利用率高.2、高度耐肥抗倒:植株较矮,株高约115cm,重心较低;茎秆粗壮、坚韧,后期茎叶功能强,高度耐肥抗倒.3、农艺性...

临海市18933608324: 目前水稻高产的最高记录是?水稻产量会有极限吗 -
集养炎热: 超优1千号为每平方米3.2斤,y两优900为3.1斤.产量会有极限.

临海市18933608324: 干海参的种类有哪些? -
集养炎热: 干海参有:冻干海参,淡干海参,盐干海参,半干海参. 在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其营养成分含量也是按这个顺序从高到低. 1、干海参是海参经过加工后的制成品,尽管营养价值不及鲜海参,但是其营养成分比鲜海参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

临海市18933608324: 今什么水稻种好产量高 -
集养炎热: 吉优371,吉优615,都属于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穗大粒多,产量高.农业部测产验收吉优371亩产1457斤,吉优615亩产1468斤,是公认的的产量高品种,适合广东粤东地区种植.

临海市18933608324: 哪种黑巧克力最苦?65%可可以上 最好大部分店都买的到的 -
集养炎热: 俄罗斯的胜利黑巧,价格便宜味道尚可,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俄罗斯胜利 72%的金奖蜂窝黑巧,一如其名,巧克力真成蜂窝状,掰开来都是空隙,像馒头一样.口味非常到味.大概因为是蜂窝状的,刚咬下去有点脆,然后就融化在口里,感到一...

临海市18933608324: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自然条件 主要作物 生产特点 劳动力多少 -
集养炎热: 1 、自然条件分析: ( 1 )淮河以北是暖温带,其余都属亚热带,夏季气温很高,江汉、洞庭湖、鄱阳湖等平原,周围山岭环抱,不易散热,都以炎热著称.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淮河以北是半湿润区,其余都是湿润地区.春末夏...

临海市18933608324: 水稻品种隆两优149的抗倒性怎么样? -
集养炎热: 高度耐肥抗倒:植株较矮,株高约115cm,重心较低; 茎秆粗壮、坚韧,后期茎叶功能强,高度耐肥抗倒. 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8.7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2.2天.亩有效穗数14.9万,株高...

临海市18933608324: 电动车的电池如何让它寿命延长呀? -
集养炎热: 如何延长电动车铅酸蓄电池寿命 一、令人头痛的电动车电池问题 对于电动自行车来说,发展势头异常迅猛.近几年每年的实际产量都超过社会保有量,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这表明着电动车的产销上正经历着最辉煌的历史.身在这个红红火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