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援书入画与中国画样式的演变

作者&投稿:钭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浅议书法与绘画的关系
在中国艺术史中,书法与绘画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关注。文人画的兴起伴随着书画“同源” “同体” “同法”和“援书入画”诸说逐渐在画学文献中占据了显赫的位置,这一趋势至明清可谓煌煌大观,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道路。书画同源,中国绘画与中国书法关系密切,两者相辅相成。书法注重气势之美、意态之美、韵律之美。中国画,除了在笔墨运用上,与书法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外,本身还带有强烈的书法趣味。中国书法和绘画有着一样的创作工具、一致的审美关和相似的审美现念。
书画同源的由来
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在画史上,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他还说“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维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既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此可谓关于书画表现形式同源的最早论述了。这里张彦远指出,起源于画卦、鸟书和象形字的汉字与绘画有着同源和同体的关系。在论及绘画的骨法用笔时,张彦远又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等书”。就是说,从骨法用笔而论,书法与中国绘画是同法的。

近代中国绘画史家在研究上古绘画起源时,往往追溯到有史前期的象形文字,而认为它们在形成的初期是书画异名而同体的。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原始文字主要用于记事,是一种符号,各指一定事物的,具有较强的抽象概括性;而图画是美化装饰生活的,反映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情感、愿望和审美要求的,它们自始就有不同的内涵。有人认为中国的绘画起源于彩陶,要早于“象形文字”时期,一既是在象形文字流行的年代,二者也并非漏体。由此看来,两者的发展并非同步。它们的起源,还有待于考古学家去作结论。但作为文字的书写艺术——书法,和使用同样工具,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中国传统绘画,在其发展过程中,确实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虽都有自身的演变发展规律,但在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结合,齐头并进的时代是现实存在的,特别是中国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就是书法与绘画相结合的产物。
书法与绘画的用笔
唐代柳公权说:“令笔心常在点画之中。’指出书法用笔贵在中锋;即下笔锋要居中,首尾
讲回锋与收锋,正如黄宾虹所说:“落笔应无往不复,无垂不缩,往而复,使运笔沉着不浮。’
中国画与时代变迁
中国画历史悠久,从2000多年前的帛画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经历了相当多的磨难。中国画发展的十分具体完善,有为山水画、人物画、界画、禅画等门类;在人物的用线方面有“十八描”;山水画的皴法有牛毛皴、卷云皴、披麻皴、折带皴等10多种。中国画发展过程中受社会环境影响,出现了程式化现象。这种程式化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以“四王”为代表的山水画家不重视观察自然,一味临摹仿拓。这种程式化有其优点,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前人的经验总结使明清的画家可以套用他们的模式,无需再写生、再创作。这样的创作方法让明清的画家在一定的框架里发挥,不会偏离中国画的轨迹,但是没有创新的成分。因而,在清代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画坛陈陈相因、一蹶不振。
中国画在魏晋时期兴起,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如顾恺之、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等。其中顾恺之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他的三篇画论:《论画》将魏晋南北朝的绘画理论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摹拓妙法》是一篇关于中国画临摹最早的文献,有理论,有方法,《画云台山记》涉及山水画的构思,可谓是山水画构图的设计稿,但还不能算是正式的山水画论。
唐五代是中国画逐渐成熟阶段,这一时期为以后中国画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不断地碰撞与融合,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中国画迎来飞速发展期。唐代绘画在人物画上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人物画表现体系花样众多。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等,都是在人物画上成就不凡的画家。盛唐以后产生了以吴道子为代表的“吴家样”和以周昉为代表的“周家样”这样的道释人物画新样式,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和周昉创造的“水月观音”影响深远。山水画不但从人物故事的背景中独立出来,而且形成风格迥异的两种流派。展子虔、李思训开创金碧山水一脉;而吴道子画山水笔迹豪迈,有“山水之变始于吴”之说。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人文情怀。王洽创“泼墨”之法。李思训之法为后世宫廷绘画及民间宗教画所继承,吴道子之法则对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道出一个艺术家对山水画创作的追求和理解。五代时期,开创了宫廷画院,荆浩和关仝、董浩和巨然分别为南北方山水画领军人物。
宋代由于贸易的昌盛,物质生活的极度满足加大了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城市的繁荣和对绘画需求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职业画家涌现出来,职业画家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商业化性质。绘画作为固定行业与社会建立了更广泛的联系,突破了宗教题材及贵族范围的羁绊,扩大了视野,使世俗美术有了很大发展,也促进了画院画家。宋代文人画开始形成并发展,代表人物有苏轼、文同、米芾、赵孟坚等人,他们追求主观情趣的表现,反对过分拘泥于的描摹,艺术上力求洗去铅华,力倡天真清新的风格。宋代文人画为元明清文人画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文人画昌盛,元初赵孟頫的绘画实践和艺术主张集中体现了元代文人画在继承宋金基础上的新发展,对当时和后世绘画都有巨大的影响。元代中晚期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画家识别成为“元四家”的黄公望、吴镇、倪瓒和王蒙。他们山水终于笔墨,讲究风格,但仍有一定山水依据。在艺术功能上标榜“写胸中逸气”、“自娱”而不趋附社会审美爱好。他们的艺术观和画风对明代江浙地区文人画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明初花坛主要以崇尚宋代原题画风的宫廷绘画和浙派为主流,院体与浙派山水画的杰出代表是戴进与吴伟。中期吴门画派兴起,这是明代声势最为浩大、影响最为深远、延续时间最长的文人画派。吴门派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与结合,崇尚高洁而儒雅的艺术格调,以绘画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趣。明后期,写意花鸟勃兴,在画史上并称为“白阳青藤”的陈淳和徐渭把写意花鸟画的发展推向了新的阶段。人物画上有南陈北崔和以曾鲸为代表的“波臣派”。
清朝画坛受“四王”影响,思维僵化,没有什么创新。偶尔有闪光点,也不被画坛主流所认可。随着2000多年封建制度的瓦解,“新文化运动”开始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画中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画进行了激烈的批判,提出用西方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但中西方绘画在审美趣味、文化根基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转型面临巨大的困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创作受到政治思想的禁锢,难以发展。在“文革”时期,中国画又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改革开放后,中国画有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绘画不在为政治所服务。艺术家们通过学习西方艺术技巧和理论,为中国画注入新鲜血液,中国画开始慢慢复苏。


简述援书入画与中国画样式的演变
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关系密切,在画史上,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他还说“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

援书入画在水墨写意画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元代水墨画风格总的发展趋势是在重视对古代传统的继承上,创新立意。突出表现就是文人画开始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所以适合于表现文人画家意识的山水画和枯木竹石、梅、兰以及水墨花鸟大量涌现,人物画相对减少。随着文人画的繁荣,绘画作品中诗、书、画进一步密切结合而且成为普遍的风尚。这加强了中国画的文学...

1、中国化的艺术特征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画意境的理解?
1. 中国画强调艺术是生命的反映,追求画家的意与物象的神的结合,体现了“传神论”和“写意论”的艺术理念。2. 中国画家通过画作表达个人情感,将风景、花鸟等题材赋予生命,与外国画作区分明显。3. 中国画家在创作时达到精神自由状态,将传统与自然融入画中,主张“以形写神”,强调“得意忘象”。4...

六朝时代的绘画和书法主要有哪些成就?
1、以书法入画:陆探微 陆探微,汉族,吴县(今苏州)人。南朝刘宋时期画家,在中国画史上,他是正式以书法入画的创始人。他把东汉张芝的草书体运用到绘画上,可惜今已难再见到他的画迹。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载有他的画达七十余件,题材十分广泛,从圣贤图绘、佛像人物至飞禽走兽,无一不精。...

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中国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两者在其工具材料上的相同,特别是毛笔这一特殊的工具,其执笔、运笔的方法也是基本一致,而另一方面是关于用笔的要求,自古就以中锋为上的基本规范和理念,作为书法和中国画所秉持。所以唐代张彦远说“书画异名而同体”。书画自古就是相通,古人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什么是中国画?
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

为什么说书法是中国画的“血脉”?
1、中国画和书法皆以笔墨纸砚为工具,这是书画会通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和起点。中国书画艺术之辉煌仰赖毛笔之发明。柔软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毛笔早在半坡人的彩陶绘制中便已出现,后人所谓的蒙恬制笔不过是对原始先民所用书写与绘画工具的改进而已。2、中国画和书法均以线条为主要艺术媒介。书法以之构成和表现...

中国画都有哪些种类?具体点o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

文人参与绘画,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又给中国绘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和...
文人画 审美价值取向 “逸格” “逸格”的提出及“四格”格序的变化 如果说,魏晋以后,开始了中国艺术的自觉时代,那么到了宋以后,绘画才最后完全进入了自觉的成熟时代,中唐以后,中国绘画的演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人士大夫的审美价值取向,品评理论中“逸格”的提出也势在必然。 自南齐谢赫提出“六法”...

中国画的来历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地宣纸或绢上作画,题材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两种,富于传统特色。 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

资溪县19420712781: 援书入画在水墨写意画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
郟厕罗通: 一个书法很差的人,其画一定上不去. 将字写得出神入化的人,如果他想学画,那很快就会画出佳作来. 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而书法就是线条,起到主要作用.

资溪县19420712781: 援书入画在水墨写意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郟厕罗通: 援书入画是对水墨的升华,赋予水墨的灵魂.援书入画会增加水墨的意境,由画生意,在以书加以引导升华.

资溪县19420712781: 援书入画在水墨写意画的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 -
郟厕罗通: 以书和题画更加表现了水墨文人画的思想性和画面意境.

资溪县19420712781: 书法是怎么演变到国画的
郟厕罗通: 大概文人画为始作俑者,尤其是苏轼,用书法技法入画,再经过徐渭的发扬光大,使书法技法在绘画中广泛运用

资溪县19420712781: 授书入画在水墨写意中起了什么作用 -
郟厕罗通: 以书入画,突出一个写字,又以画竹为甚,讲究干如篆,节如隶,枝如行,叶如草,他淡化了染,皴,强调了用笔,意境,概念的东西.

资溪县19420712781: 中国画的起源和演变 -
郟厕罗通: 中国的绘画艺术,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秦汉以后的,历代画家们用笔、墨和矿物颜料,在纸、绢等材料上创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魏晋时期,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隋唐时的画家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两宋,宫廷画院进入最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资溪县19420712781: 什么是文人画?如何能言简意赅的解释文人画? -
郟厕罗通: 文人画(Southern School),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

资溪县19420712781: “以书入画”是指在画上题写诗文增加诗意还是在绘画中运用书法的笔法技巧? -
郟厕罗通: 个人认为主要是讲书法的技巧用于绘画创作中.近代著名的人物有郑板桥和吴昌硕,前者将其隶书的笔法用于画竹,而后者则将其写石鼓的方法用于画枝干.在过去,大画家基本上都写得一手好字,而现在这种传统已经丢失了.

资溪县19420712781: 中国画与书法的关系 -
郟厕罗通: 中国画与书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因为两者在其工具材料上的相同,特别是毛笔这一特殊的工具,其执笔、运笔的方法也是基本一致,而另一方面是关于用笔的要求,自古就以中锋为上的基本规范和理念,作为书法和中国画所秉持.所以唐代...

资溪县19420712781: 黄宾虹对创作有何追求 -
郟厕罗通: 一朋友系食客,喜赏各派菜式美食;亦喜舞文弄墨,附庸风雅.他逢人便说:“如果一个人在画展有作品,在书法展又有他的作品,可以说其水平不怎么样了.与说这酒楼粤菜是招牌菜,川菜肯定不地道一个样.”乍听起来,似觉有几分在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