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虚弱,为何另外五国没有伺机而动?

作者&投稿:中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空前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事行动?~

这是各国实力在战国末期都已经下降了很多。原本强大的齐国在五国合纵后几近灭国,即便是数代的努力下也是远远的不及当年盛世。韩国在变法中刚有点中兴之色色,就被魏国和秦国搞,始终也没能发展起来。魏国在与齐的几次交锋中,国力衰退。楚国在秦国“远交近攻”策略打击下盟友,此时也是将死之国。而燕国在与齐国的对战中也是耗尽了国力。

所以在长平之战以后,即便秦国国力大损,但也不是其他五国可以比的。除非六国联合攻打秦国,不然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单独取胜。但可惜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率先出手。
长平一战之后秦国虽伤亡惨重,但坑杀40万人的残忍手段也是让其他五国感到害怕,而且秦国依旧能组织军力去包围邯郸,所以秦国此时依旧有较强的军事力量。

而战国末年,人才将领也多聚集在秦国,长平之战后,秦国已然保有绝对的人才优势,这也是其他五国永远比不过的地方素。
而且五国间向来不和所以他们难以同盟。其实六国不做任何自卫措施,实在是目光短浅啊在他们彼此之间都不相信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率先出手,去冒这么大的风险来对抗强秦。

但是如果当初山东六国可以联起手一起对抗强秦的话,那么历史的结局会不会改变呢?我想这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当时的天下已经有了统一的趋向,而且统一七国也可以说是民心所向。
但如果山东六国真的能联手抵抗住一段时间,我相信秦国周围的赵国楚国都是有实力和秦国相抗衡的。

范雎劝秦襄王收兵。赵国兵败之后,派苏代前去秦国游说。苏代当时找的就是秦国丞相范雎。范雎和白起,是国君秦昭襄王的左膀右臂。但是他们两人却有一些过节。范雎又是一个眦睚必报的人。当时长平之战之后,白起已被封为武安君,地位已经很高了。范雎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就去劝秦昭襄王收兵。

秦所认为秦国的综合国力消耗太大。秦国最初是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在那个时候,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就是赵国。赵国在“胡服骑射”之后,军事实力也大为提升。长平之战打了三年,而长平这个地方,离赵国很近,而离秦国很远,秦国去打仗要有几千里的后勤补给线。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秦国的国力。秦国是惨胜。因此秦襄王才会同意范雎的劝。

秦国打败赵国让其他国家隐隐约约又联合的趋势,这对秦国不利。当时秦国的强大,已经让其余各国感受到了威胁。为了对付秦国,其他六国不得不采用合纵的策略,集体对抗秦国。赵国的惨败,使其他各国人人自危,如果秦国继续攻打赵国,必定会引起其他五国的联合。

秦襄王怕赵国剩余武装的反噬。长平之战,使得赵国人民对秦国非常的仇恨,很多人失去了兄弟、丈夫、父亲。虽然赵国主力被灭,但是还有一部分武装。如果秦国继续进攻,赵国上下必定同仇敌忾、誓死抵抗。即时最后打下赵国,秦国在本就损伤的情况下,必定雪上加霜。这时,其他五国再趁机攻打秦国,那么秦国就很危险。

秦国在长平之战中虽然重创了赵国,可是自己也损失惨重,其余五国没有伺机而动是因为韩国、魏国、楚国这三国早在长平之战之前就被秦国伤了元气,而燕国和齐国本就没想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也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且同赵国等都不对付,所以自然不会帮助赵韩魏楚,甚至还会站在秦国一线上来对抗赵国。

这就是秦国最后能一统天下成就霸业的原因了。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掉了45万精兵锐士,伤了国之根本,没了从前还拿秦国太子做人质的那份底气,亦没有能力去招惹秦国。而韩国更别说,自身本没有赵国那样有实力同秦国拼一拼,在长平之战之前,也就是公元前262年,就遭到了秦国的抗击打压,又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掉大部分的领土,可谓是输的干干净净,没有任何余地。


与韩国同样境地的还有魏国,在长平之战前,伊阙之战、华阳之战,这两场战争可以说让魏国败得很没有面子,不仅损失了十多万的精兵强将,更丢失了河东、河西等地。更别提楚国了,差点被秦国灭了国,令人闻之丧胆的战神白起若不是没有乘胜追击,若不是秦国内部还有奸臣当道,那楚国就活不到长平之战了。

燕国和齐国离这几个国家太远了,离是非之地远也有好处,燕国和齐国因为地势的原因也能独当一面,在长平之战之后,齐国没有去支援赵国,而燕国就更加得过份,居然还乘火打劫,去讨伐了赵国。



长平之战秦国杀了30万战俘,秦军打出了军威,其他五国吓得要死,哪里还敢出战,就比如一个拿刀的歹徒杀了一个人,旁边有10几个人没一个敢上前找死的

长平之战虽然说秦国是惨胜,国力虚弱,但是要注意一样事情,秦国的国力虚弱,也比其他的五国国力要强的多,各国都为了求自保,所以他们就不敢趁着这个时候来自找灭顶之灾

因为秦国采取的远交近攻的策略,把他们稳定住了,另外五国也没有认清形势,没有抓住战机。所以另外五国没有伺机而动,最后导致灭亡。

秦国只是损失了十万兵力而已,底子还在的。长平之战后,甚至还有余力进攻赵国都城邯郸。五国派出的兵力,仅仅可以保卫住邯郸,同秦国抗衡


秦赵长平之战,秦惨胜之后国力空前虚弱,为何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事行动...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间的战略决战。由于赵王的急于求胜,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掉了稳扎据守的廉颇,被秦国名将人屠白起痛击弱点,分割包围歼灭,秦军大胜进占长平,坑杀赵军40万人。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也损失惨重。这档关口,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而动呢?长平之战根据历史的记载,秦国应该有大概...

长平之战被称为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这场战争究竟有多惨?
长平之战的确很惨,主要体现在战争的过程和战争对后世的影响方面。秦和赵国都派出了40多万大军,战争结束的时候,秦国伤亡20万人左右,而赵国伤亡多达45万人。赵国从此再也无力与秦国相抗衡,而秦国这一战也损失惨重,被很多人称之为最惨烈的战争。起初秦国击败了韩国,占领了野王城,使得上党地区成为了韩...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空前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
所以在长平之战以后,即便秦国国力大损,但也不是其他五国可以比的。除非六国联合攻打秦国,不然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单独取胜。但可惜没有哪个国家愿意率先出手。长平一战之后秦国虽伤亡惨重,但坑杀40万人的残忍手段也是让其他五国感到害怕,而且秦国依旧能组织军力去包围邯郸,所以秦国此时依旧有较强的军事力...

秦赵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虚弱,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采取军事行动...
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间的战略决战。由于赵王的急于求胜,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掉了稳扎据守的廉颇,被秦国名将人屠白起痛击弱点,分割包围歼灭,秦军大胜进占长平,坑杀赵军40万人。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秦国也损失惨重。这档关口,为何其他五国没有伺机而动呢?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各国实力羸弱。

长平之战,秦国惨胜之后国力虚弱,为何另外五国没有伺机而动?_百度知 ...
秦国在长平之战中虽然重创了赵国,可是自己也损失惨重,其余五国没有伺机而动是因为韩国、魏国、楚国这三国早在长平之战之前就被秦国伤了元气,而燕国和齐国本就没想参与到这场战争之中,也没有必要去冒这个险,且同赵国等都不对付,所以自然不会帮助赵韩魏楚,甚至还会站在秦国一线上来对抗赵国。这就...

长平之战结果到底如何?秦国惨胜还是赵国惨败?
结果就是赵国以惨败收场,杀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著名的长平之战就此告一段落,而赵国从此就一蹶不振再没有了群雄争霸的实力。赵国的惨败就不用多数了战死二十万,被坑杀了二十万,几乎全军覆没。而秦国虽然胜利了但是也是惨胜,当时邯郸的秦军兵力有着四十五万之多,这个兵力跟当时长平之战的时候...

长平之战的战争结果
长平之战以秦国大获全胜而告终。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全方位对抗。赵孝成王后悔没有听从平阳君赵豹的建议,又因为赵括的母亲先前阻止赵括出征时说的话,没有诛杀赵括之母。

长平之战,结果到底如何?
长平之战最终的结局是秦国坑杀了赵国降卒四十万,杀掉了赵国国内几乎全部的青壮年男丁,使整个赵国几乎在一夜之间全部缟素,一让赵国失去了能够抵抗秦军的几乎全部的军事实力,但是,长平之战秦国真的成功了吗?也不尽然。 后世有很多历史学家在研究之后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这场战争,秦国惨败,但是未伤元气,赵国惨胜却...

秦赵长平之战,赵国参战45万,被坑杀40万还是20万呢?
长平之战秦国的惨胜,虽然惨胜但是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参战双方秦国兵力:约六十万,赵国兵力:约四十五万,根据史料记载:白起坑杀战俘四十五万只留下二百四十名幼小士兵回去报信,长平之战 血流漂橹。由于赵国战略战术上的一系列的错误导致赵国惨败(我的主页有关于长平之战的详细介绍)。从历史的角度...

是长平之战加速了秦国统一的进程吗?对当时有什么影响呢?
长平之战后,当时的秦国没有采纳白起一鼓作气进攻邯郸覆灭赵国的作战方案,反而放弃了进攻,这无疑就给了赵国喘息之机,使得秦国错失了扩大战果的机会。也许有人会说,长平之战秦国也是惨胜,秦军其实也需要休养生息,这么说也许是没错。但要注意的是,既然秦军需要休养生息,那么在第二年就贸然发兵...

广水市15743103774: 武安君认为秦国不能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
澄萱芦丁: 1. 邯郸地势险要. 2. 诸侯有可能进行救援. 3. 邯郸距离其他国家很近. 4. 秦国外交环境不好. 5. 秦国在长平之战后,国力受损. 6. 远距离征战对秦国不利. 衍生知识点——《史记》中相关记载: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秦昭襄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

广水市15743103774: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什么不乘胜追击 -
澄萱芦丁: 长平之战秦军其实是惨胜,秦军虽然坑杀了40万赵卒,但是自己也损失了30万人,已经不适合继续作战了.再就是,范雎和秦昭襄王都害怕,白起功劳太大,威胁到他们的地位.

广水市15743103774: 长平之战后,战国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
澄萱芦丁: 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广水市15743103774: 长平之战秦国为什么会输给赵国 -
澄萱芦丁: 主要是输在国力上,所谓,天下甲兵非秦既赵,秦赵两国军力能力相当,但是秦经过商鞅改革以后的国力在战国来说是最强的.

广水市15743103774: 秦、赵两国的战役对秦国的影响 -
澄萱芦丁: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围歼之战——长平之战.秦军因为先前攻打韩国时,本要拿下韩国上党郡,但是上党郡守却投降了赵国,因此发动这一战.那么这一战给秦赵两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长平一战以秦军获胜结束,...

广水市15743103774: 长平之战是不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
澄萱芦丁: 不是. 首先,对比战前双方的经济实力,秦地处《禹贡》之雍州,土地属上上等.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主持变法,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改革,秦国迅速富强起来.之后几世经营,兵强国富.长平之战将发生时,秦北有胡...

广水市15743103774: 秦昭襄王为什么没在长平之战之后灭了赵国 -
澄萱芦丁: 长平之战长期对峙,耗时3年,赵虽大败,然秦国消耗损失也十分巨大,百万之师亦伤亡过半,《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白起言“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吕氏春秋·应言篇》亦有“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

广水市15743103774: 为何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无力抗秦?
澄萱芦丁: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逐渐强大,而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战术,得到了秦国君主(包括秦伯或者秦王)的支持,逐步蚕食,秦的实力得到了提升.而其他六国,三晋的实力本身不强,但由于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任用庞涓、吴起等人为将,...

广水市15743103774: 赵国为什么灭亡了 -
澄萱芦丁: 因为赵国身处四战之地,周围都是诸侯国,而且赵国虽然军力强大,但农业基础弱,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大损,赵国屡出昏君,最后秦国灭赵时,赵王更是杀死李牧等大将.

广水市15743103774: 论长平之战的得失 -
澄萱芦丁: 得到了土地和战争的胜利,永远失去了信用.没有信用,胜利也就是暂时的,在之后的邯郸之战,又被赵、楚、魏三国联军击败.得不偿失.原有借机一统的机会,但是白起打懵的不仅仅是赵国人,还包括秦昭襄王和范雎君臣...白起太狠毒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