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封建论》里这句话什么意思啊?求这一段古文的翻译,高一历史

作者&投稿:戚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赵普》全文,白话文翻译~

著名的文学家
柳宗元,字子厚,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唐代河东解(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州。 柳家与薛、裴两家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柳宗元成长于动乱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王伾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柳宗元在柳州,决心废除“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的残酷风习,制订了一套释放奴婢的办法,规定那些已经沦为效婢的人,都可以按时间算工钱,抵完债即恢复人身自由,回家和亲人团聚。此举受到广大贫苦人民的欢迎,后来被推行到柳州以外的州县。针对当地百姓迷信落后习俗,柳宗元严令禁止江湖巫医骗钱害人;举办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兴办学堂,推广医学,并使从不敢动土打井的柳州,接连打了好几眼井,解决饮水问题。柳州荒地很多,柳宗元组织闲散劳力去开垦,仅大云寺一处开垦的荒地、就种竹三万竿,种菜百畦。他又重视植树造林,并多次亲自参加了植树活动。 柳州四年,柳宗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一番兴利除弊的改革,遗惠一方,实际是王叔文改革在局部地区的施行。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吴武陵多次奔走于执政大臣裴度门下,设法营救他离柳州还京。裴度与柳宗元同系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临死前,柳宗元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 虽然活了不到50岁,但柳宗元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因他是一位关心现实、同情人民的诗人,所以无论写什么题材,都能写出具有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的诗篇。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这或者是因为两人虽隔千载,但无论是思想、遭遇,还是志向、品格,都有相通之处。《旧唐书》本传云柳宗元“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户乙)。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为之凄恻。”与屈原之作辞赋,何其相似。柳宗元的“九赋”和“十骚”,确为唐代赋体文学作品中的佳作,无论侧重于陈情,还是侧重于咏物,都感情真挚,内容充实。
唐宋八大家
柳宗元的散文,与韩愈齐名,韩柳二人与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堪称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唐中叶,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游记、寓言等方面,柳宗元同样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优秀的作品。“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除寓言诗外,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著名的思想家
文学成就而外,柳宗元又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个积极投身于政治革新的人,必然是一个思想家。柳宗元的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等。在这些论著中,柳宗元对汉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说持否定态度,把董仲舒这样的大人物斥为“淫巫瞽史”,指责他“诳乱后代”。他反对天符、天命、天道诸说,批判神学,强调人事,用“人”来代替“砷”,这在一千多年前神学迷信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中,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柳宗元还把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对唯心主义天命论进行批判。他的哲学思想,是同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水平相适应的。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中唐时代杰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所写的一些关于社会政治的论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体反映,是他参与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封建论》是柳宗元最著名的政治论文。针对分封制和郡县制两种制度之争,柳宗元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有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分封制暴露出种种严重弊端,而新的郡县制能克服分封制弊端,有优越性和进步性,因而极力支持郡县制。对秦始皇的评价,也反映出柳宗元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六逆论》、《晋问》等政论文,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世袭特权,甚至认为天子在用人问题上有了错误,也应改正。他重视农战的思想也比较突出,重视劝农耕,修水利,以利民、安民。柳宗元推崇儒学,但不主宗一家。他的不少言论,往往从折衷调和的立场,来对儒、法、释、道等各家学说作调和的解说,这是他思想异于其他思想家之处。
柳宗元将永远受到世人的尊敬。
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将永远受到世人的尊敬。
编辑本段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柳宗元集》卷一九。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说:“吾恒恶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害淡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可知,作者写这三篇寓言,是为了警戒世人:毫无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而《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因此,具体而言,本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本文的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编辑本段译文
贵州这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进一头驴来,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脚下。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了神奇的东西,躲在树林中偷偷观察。过了一会儿,老虎渐渐靠近它,小心翼翼的样子,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大叫一声,老虎吓了一大跳,远远地逃开了,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慌。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渐渐习惯了它的叫声,又试探地靠近它,在它周围走动,但终究不敢向驴进攻。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撞、倚靠、冲撞、冒犯它。驴忍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老虎因而很高兴,心里盘算着说:"它的本事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声吼叫,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似很有德性,声音洪亮好似很有本领,如果不露出它的可怜的技能,即使虎很勇猛,但却疑虑畏惧,最终不敢进攻攫取。像现在这样(被吃掉),可悲啊!
编辑本段关于《黔之驴》主题思想的不同认识
柳宗元最有代表性的是《三戒》,写了一组三篇寓言:《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者把他们放在一起,冠名曰《三戒》,是有深刻含义的。 前人议论《三戒》的文字不少,有人说柳宗元的寓言后面,“必有一句最有力量,最透辟者镇之”(林纾《韩柳文研究法》,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言下之意是每个寓言后面作者自己的“评论”就是对寓言内容最透辟的解释和评论。而这个解释和评论究竟是什么,林先生语焉不详。另外,有人以为《黔之驴》是讥讽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物,也有人以为他是在比附、抨击自己的政敌,孙昌武先生说:“这个无德无能却又无自知之明的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指《黔之驴》)“含着一定的讽世意义,如果我们从庞然大物的弱者终究要失败的情节来分析,就该领悟到事物的大与小,强与弱互相转化的道理。如果再从驴子因一踢而丧生的结局分析,又会得出无技不可逞能的教训。而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来的“黔驴技穷”一语,又是对敌人力尽而技穷,不堪一击的状态的生动形容”。 柳宗元用“黔之驴”比喻外强中干、实无所用的庞然大物等等
虎的心理变化过程
畏惧------------好奇------------恐惧--------------怀疑------------大喜 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生动描写虎认识驴的经过,推动情节发展。)
编辑本段寓意
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阶级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此外,以“三戒”为三篇文章的总题目。并以“黔之驴”为本文的题目,也表明作者讽刺意图的指向。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的寓意: 1.老虎角度: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2.驴子角度:不要依赖他人或外力,必须自身努力,增强自身实力。 《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说:“吾恒恶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害淡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由此可知,作者写这三篇寓言,是为了警戒世人:毫无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 而《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编辑本段《黔之驴》习题
后有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黔 (qián )无驴( hào) 好 事者 庞(páng) 然大物 远 遁(dùn ) 窥 (kuī ) 之稍近益狎( xiá ) 跳踉( liáng ) 以为且(shì )己也 二、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 庞然大物( 巨大的样子 ) 憖憖然(小心谨慎 ) 他日(另外 ) 虎大骇(害怕 ) 益习其声( 渐渐 ) 驴不胜怒( 忍受 ) 计之曰( 考虑) 技止此耳( 本领 ) 三、填空。 1.《黔之驴》选自 .《柳河东集》,作者___柳宗元 _____ ,字 _子厚 __唐__代文学家。黔 四川,地名,包括现 贵州、 等省的部分地区。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___骈文___相对的文体。唐朝提倡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以___苏洵___、___苏轼___、__苏辙_____、__王安石_____、___曾巩___、___韩愈__、__柳宗元___、___欧阳修___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能力训练 四、认真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___憖憖___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__?___,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 蔽林间窥之( 偷看) ⑵ 远遁 (逃走 ) ⑶ 以为且噬己也(咬 ) ⑷ 蹄之( 用脚踢) 2.翻译下列句子。 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译:老虎见了它,是巨大的样子,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了。 ⑵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虎又渐渐靠近驴子,进一步戏弄它,碰闯、依靠、冲撞、冒犯它 : ⑶驴不胜怒,蹄之。 译: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老虎。 ⑷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 于是跳起来大声吼着,咬断驴的喉咙,吃光它的肉,然后才离开。 3.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两个成语。 ⑴庞然大物 ⑵ 黔驴技穷 4.把第二分为三层并概括出各层大意。 答:一层:(“他日”至“终不敢搏”),写虎对驴“鸣”的反应; 二层:(“稍近”至“技止此耳”),写虎进一步大胆试探,激怒驴使出“蹄之”的绝招,终于识破驴的真相; 三层:(“因跳踉”至“乃去”),写虎吃掉驴,得胜而去。 5.仔细阅读课文,注意文中是怎样表现虎的心理变化的,写出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 答:①以为神 ②莫相知 ③以为且噬己也 ④觉无异能者 ⑤终不敢搏 ⑥技止此耳 6.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 答: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7.老虎的心理描写。 答:以为且噬己也 甚恐 觉无异能者虎因喜 8.这则寓言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答:驴。这则故事由虎的正面描写来描写驴的外强中干,从而起到讽刺的作用。
参考答案:
自主积累:一、qián hào páng dùn kuī xiá liáng shì 二、巨大的样子 小心谨慎 另外 害怕 渐渐 忍受 考虑 本领
编辑本段课外拓展
1..黔驴技穷 2. 黔驴之技 3. 庞然大物 【1】别看这人是一个“庞然大物”,但他所能想出的想法充其量只是黔驴之技,免对这一窘状他必定已是黔驴技穷。 【2】老虎能吃掉驴子这个“庞然大物”,可见它的聪明以及驴子的黔驴技穷,在现实生活中人也如此,如果太笨拙那就和驴子一样,只有黔驴之技。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著名散文家。河东人,他的著作即由此得名。 在政治上,柳宗元是改革家。他曾参加王叔文为首的进步集团,推行了一系列激进措施,以求挽救唐王朝“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的颓局。失败后,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长期的谪居生活,使他清醒地看到了统治集团中形形色色人物的腐朽与丑恶,并形诸笔端,本文及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在永州任上写的。 从创作上看,他是在散文、诗歌等多方面有杰出成就的文学家。尤其是杂文和游记,到了柳宗元之手,才成为一种稳固而成熟的文学样式,令人瞩目。
学习本文,阅读全文,弄清其层次结构。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①段):写驴刚被运到黔地后,老虎最初见到它时那种恐惧、谨慎的心理和表现。 第二部分(第②段):写虎逐步试探、了解驴并最后把它吃掉的经过。
思考:
1、分析说明文章开始特别交代“黔之驴”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什么意义? 通篇故事写虎、驴相斗。作者所选写的这两个形象是很典型的:虎很凶猛;驴庞大而无能,照理一口吃掉了事,故事也就无法形成了。而文章开始,先给了一个限定——“黔无驴”,这就使读者明确地看到,故事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发生的。虎猛,然而一时并不了解驴的虚实;驴无能,然而暂时还能依仗着外表的庞大来唬人。老虎是一步步地了解对方;驴是一步步地暴露自我,最终引出了故事的结局,从而表现出既定的主题。所以,不难理解,开头的这三个字,是全篇的铺垫与总起,是使全文结构严谨完整的重要的第一笔。 2、细读课文,举例说明作者运用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动词刻画虎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 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比如恰当地使用了一些动词来刻画虎有勇有谋的性格特征,写驴刚被运到黔地时,虎开始观察驴时的动态和神情。这是一种在强者面前自我保护性的作法和稳妥的观察方式,突出写虎的审慎、稳重、细心。 “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写虎保持警惕。 “(虎因)喜,计之”,写虎的机智和充满自信。 “荡倚冲冒”,写虎的积极主动,大胆试探。 “跳踉大阚 ,断其喉,尽其肉”,写虎的勇武果敢。 总之,以形象的文学,写出了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性格特征。 3、本文可分为六个层次,找出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词语。 以为神 慭慭然 大骇 甚恐 益狎 因喜 4、文章通过什么描写,把虎的形象刻画得细致逼真,层次清楚;对驴的描写则抓住其什么来写的? 文章通过心理、动作描写,把虎的形象刻画得细致逼真;对驴的描写则抓住其形体的庞然和驴的“鸣”、“蹄”来写,形象传神。 5、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本则寓言故事指出那些貌似有德有才的人,不过是像“黔之驴”那样,使用他们那点可怜的伎俩和真正有力量的人搏斗,到头来不过是自取灭亡。讽刺那些或恃宠而骄,或盲目自大的得意忘形之徒,指出他们必然灭亡的下场。 6、《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故事,由此演化出的成语是? 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 庞然大物)
深入探求:
本题题为“黔之驴”,可是文中写虎用了八十余字,而写驴还不足四十字。那么,这篇短文主要是写驴呢,还是主要写虎? 拟什么题目,更主要的是,看一篇寓言故事主要写的是哪个形象,不能单凭字数的多少,要看作者表达的寓意是什么。
积累:
1、通假字 技止此耳 “止”通“只”,只,不过。 2、古今不同词义 稍出近之 稍,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因跳踉大 因,古义:于是 今义:因为 断其喉,尽其肉, 翻译: 乃去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驴不胜怒,蹄之。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封建这一概念是近代引进的、所以这里的封建应该是分封建国的意思 这篇文章主要是将封建制(即分封制)与郡邑制(即郡县制)相比,论证封建制是过时的制度;同时,以此表达作者的政治观与历史观。楼主可以找到这篇文章和翻译、看一下、

  【原文】

  天地果无初[1]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2]果 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3]?曰[4]: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5]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6]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7]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 [8],鹿豕狉狉[9],人不能搏噬[10],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11],荀卿[12]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13]。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 已,必就其能断曲直[14]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15]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16]:由是君长刑政[17]生焉。故近[18] 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19]。又有大者[20],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21]。于是有诸侯之列[22],则其争又 有大者焉。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于是有方伯、连帅[23]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 人[24],然后天下会于一[25]。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26],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 于里胥,其德在人者[27],死必求其嗣而奉之[28]。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 [29]。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30],设五等[31],邦群后[32],布履星罗[33],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34],合为朝觐会同 [35],离为守臣捍城[36]。然而降于夷王[37],害礼伤尊[38],下堂而迎觐者[39]。历于宣王[40],挟中兴复古之德[41],雄南征北 伐之威[42],卒不能定鲁侯之嗣[43]。陵夷迄于幽、厉[44],王室东徙[45],而自列为诸侯矣[46]。厥后[47],问鼎之轻重[48]者有 之,射王中肩[49]者有之,伐凡伯[50]、诛苌弘[51]者有之,天下乖戾[52],无君君[53]之心。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54]空名于公侯 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55]欤?遂判为十二[56],合为七国[57],威分于陪臣[58]之邦,国殄[59]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 [60]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61],废侯卫而为之守宰[62],据天下之雄图[63],都六合之上游 [64],摄制四海[65],运于掌握之内[66],此其所以为得也[67]。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68]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69],负锄梃谪戍之徒[70],圜视而合从[71],大呼而成群[72]。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73]。天下相合,杀守劫令 [74]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75],徇[76]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77],封功臣 [78]。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79]。困平城[80],病流矢[81],陵迟不救者三代[82]。后乃谋臣献画[83],而离削自守[84]矣。 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85],时则有叛国[86]而无叛郡。秦制之得[87],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88],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89],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90]。然犹桀猾[91]时起,虐害方域[92]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93]。时则有叛将[94]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95]也。

  或者曰[96]:“封建者,必私其土[97],子其人[98],适[99]其俗,修其理[100],施化[101]易也。守宰者,苟其心[102],思迁其秩而已[103],何能理乎?”余又非之[104]。

  周之事迹,断[105]可见矣。列侯骄盈[106],黩货事戎[107]。大凡乱国多,理国寡[108]。侯伯[109]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110]。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失在于制[111],不在于政。周事然也[112]。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113],而不委郡邑[114],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115],是矣。郡邑不得正[116]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117]。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118]。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119]行于郡,不行于国[120],制[121]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122],不可除也。及夫大逆 不道[123],然后掩捕而迁[124]之,勒兵而夷[125]之耳。大逆未彰[126],奸利浚财[127],怙势[128]作威,大刻[129]于民 者,无如之何[130]。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131]。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132],得魏尚于冯唐[133],闻黄霸之明审[134], 睹汲黯之简靖[135],拜[136]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137]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138],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139], 夕斥之矣[140]。夕受而不法[141],朝斥之矣[142]。

  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143],纵令其乱人[144],戚 [145]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146],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147],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148],拜受而退已违矣[149]。下令而 削之,缔交合从之谋[150],周于同列[151],则相顾裂眦[152],勃然[153]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154]。削其半,民犹瘁 [155]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156]?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157]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158]。善制兵[159],谨择守[160],则理平[161]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162],秦郡邑而促[163]。”尤非所谓知理者也[164]。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 [165]不革。而二姓陵替[166],不闻延祚[167]。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168],大业弥固[169],何系[170]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171]、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是大不然[172]。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 黜夏[173],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从胜殷,武王不得而量。徇之以为安,仍[174]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 [175],私其力于己[176]也,私其卫于子孙[177]也。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178]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179], 私其尽臣畜于我也[180]。然而公天下之端[181]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182],斯得人者也。使贤者居上,不肖 [183]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184]。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185], 以一[186]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187],以尽其封略[188]。圣贤生于其时[189],亦无以立于[190]天下,封建者为之 [191]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192]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译文】

   自然界果真没有原始阶段吗?我不得而知。人类果真有原始阶段吗?我也不得而知。那么,有或没有哪一种说法接近实际情况呢?我认为:有原始阶段这种说法接 近实际情况。何以见得呢?由分封制的兴衰就可以证明。那分封制,经历了古代几个贤明的帝王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没能把它废除。他们 不是不想把它废除,而是形势不允许。这种形势的产生,大概就在人类的原始阶段吧?如果没有人类的原始阶段,那么就不会有分封制。分封制的出现,不是圣人的 意志决定的。

  人类,开始与万物一起出现在大地上的时候,野草树木杂乱丛生,野兽成群到处奔跑,人不能像野兽那样用利爪锐牙去搏斗撕 咬,而且身上没有毛羽御寒,不能自己养活自己、保卫自己。荀卿曾经说过:人类必须借助外物来作为自己生存的手段。利用外物求生,必然会出现相互争夺。争夺 不停,就必定要去找那些能判断是非的人而听从他们的命令。那些有智慧而明是非的人,服从他的人一定很多。他把正确的道理告诉那些争夺的人,要是他们不改 悔,那就要给他们吃点苦头才会使他们感到害怕,从这时起君长和刑法、政令就产生了。这样一来,相接近的人就聚而为群。分成了许多群以后,群与群之间相争的 规模也就大了。相争的规模一大,就出现了用武力来镇压,用道德来教化的统治方法。其中又有威德更高的人,各群的首领都听从他的命令,以便安定他们的部属, 于是产生了许多诸侯。诸侯之间相争的规模又更大了,又有比诸侯威德更高的人,许多诸侯又去听从他的命令,以此来安定他们的封国,于是又产生了“方伯”、 “连帅”这一类的诸侯首领。“方伯”、“连帅”之间相争的规模又更大了,于是又出现了威德比“方伯”、“连帅”更高的人,“方伯”、“连帅”就又听从他的 命令,以安定他们统治下的人民,然后天下就统一于天子一个人了。由此而知,是先有里胥而后才有县大夫,有了县大夫而后才有诸侯,有了诸侯而后才有方伯、连 帅,有了方伯、连帅而后才有天子。从天子到里胥,他们之中有为人民办过好事的,死后他们的子孙一定会被尊奉为首领。所以说,分封制的产生不是由圣人的意志 决定的,而是形势发展的结果。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的事情离我们已经很远了。到了周朝情况才比较说细。周朝拥有天下以后,把国土像 剖瓜一样分割开来,设置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分封了许多诸侯。诸侯国像繁星罗列,遍布天下。他们集结在天子周围,就像车轮运转时辐条集中向着轮 子轴心那样。诸侯们到时聚合,去朝见天子;离开天子则成为镇守疆土的臣子和维护天子的屏障。可是下传到了周夷王时,周朝的礼法遭到了破坏,天子的尊严受到 了损伤,夷王竟然亲自下堂去迎接朝见的诸侯。到周宣王时,他虽然有复兴强盛国势的功德所依仗,有南征北伐的战绩所标榜,但到头来也是连一个鲁国君主的继承 人也决定不了。这样一天天衰落下去,到了周厉王、周幽王时,王室地位更加低落。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周天子已把自己降低到和诸侯同等的地位。在此之后,询问 九鼎轻重企图夺权的人有了,放箭射伤周天子的事情发生了,甚至伏击绑架周天子的使臣凡伯,逼迫周天子杀掉大夫苌弘的事情也出现了。天下背离了常道,没有人 再尊重周天子。我认为周朝失去统治诸侯的实际力量已经很久了,只不过还在诸侯之上保留了一个天子的空名而已。这岂不是诸侯势力太强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而 造成的过失吗?于是周朝天下分成了十二个大的诸侯国,后来互相兼并又变成了七个强国。王室的权力旁落到陪臣掌政的国家里,最后周王朝被后来才封的秦国所灭 亡。周朝灭亡的根源,就在于实行了分封制。

  秦统一中国后,革除了诸侯的封国而设置郡县废掉了分封的诸侯而委派郡守县令,占据着天下形 势险要的地方,建都在全国的上游,居高临下,控制着四面八方。朝廷掌握着全国局势,像把东西运转在手中一样,这是秦朝做得对的地方。没有几年天下大乱,那 是另有原因的。秦朝频繁地征发数以万计的百姓去服兵役,大力推行残暴的刑罚,耗尽了国家的财富,于是那些扛着锄头、木棍被罚去防守边境的人们,用眼色传递 很快联合起来,大呼一声结成起义的队伍。当时只有造反的老百姓而没有反叛的官吏,在下的老百姓怨恨朝廷,而在上的官吏则畏惧朝廷。全国各地互相配合,杀郡 守抓县令的事情一齐发生。秦朝的败亡,在于激起了老百姓的怨恨,并不是实行郡县制的错误。

  汉朝取得天下以后,纠正了秦朝的偏差,又沿 袭周朝的分封制,把国土分给自己的子弟和功臣。几年之间,由于叛乱不止,汉高祖到处奔走,解围救急,忙于平乱不得空闲。在平城被韩信围困七天,又被英布将 士的飞箭射伤。这样,汉王朝衰落不振整整有三代。后来由于谋臣献策,才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使之不能反叛。然而汉初分封诸侯王的时候,实行郡县制的地方仍占 全国土地的一半,当时只有反叛的诸侯国而没有反叛的郡县,秦朝实行郡县制的优越性,也由此得到证明了。继汉朝而称帝的人,就是再过一百代,也可以知道他必 然是实行郡县制的。

  唐朝兴起后,设置州县,委派州县官吏,这是它做得正确的地方。但是还有凶恶狡猾的藩镇不时起来作乱,危害地方。这个过失不在建立州县,而在藩镇将领拥兵割据。那时只有反叛的藩镇将领而没有反叛的州县。可见州县的设置,是决不可以改变的。

   有人说:“被分封的诸侯,会把分封给他的国土当作自己的财产一样管理,会把那里的老百姓当作自己的子弟一样爱护,会适应那里的风俗,搞好那里的政治,这 样施行教化是很容易的。委派的州县地方官,抱着苟且偷安、得过且过的心理,一心只想调升官级,怎么能把地方治理得好呢?”我又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周朝的情况,可以看得很清楚。许多诸侯骄横跋扈,贪财好战。大致说来,政治混乱的侯国多,治理得好的侯国少。诸侯的领袖不能改变诸侯国的政治,天子也不 能撤换诸侯国的国君。真正能把国土当作自己的财产一样管理、能把百姓当做自己的子弟一样管护的,一百个中也挑不出一个。毛病出在实行的制度上,不在于朝廷 的政治措施。周朝的情况就是这样。

  秦朝的情况,也可以看得很清楚。朝廷有治理百姓的统一制度,不许郡县各搞一套,这是对的。朝廷有管 理政治的大臣,而不让郡守县令擅自专断,这也是对的。郡县不得随意改变朝廷规定的制度,地方官不得自行其是。但是刑罚残酷,劳役繁重,使得万民怒目相视, 对朝廷十分怨恨。过失在于朝廷颁布的政治措施,而不在于实行郡县制。秦朝的情况就是这样。

  汉朝兴起后,天子的政令只能在郡县起作用, 不能在诸侯国推行,天子只能管理郡守县令,不能控制诸侯王。诸侯王虽然胡作非为,朝廷也没法罢免他;诸侯国的老百姓虽然痛苦不堪,朝廷也无法替他们解除。 只有等到诸侯王叛乱的时候,朝廷才能逮捕、流放他们,或者派军队消灭他们。如果诸侯王叛乱的阴谋没有明显暴露,尽管他们非法取利,搜刮钱财,依仗权势,作 威作福,对老百姓非常刻毒,朝廷对他们也无可奈何。至于那些实行了郡县制的地方,可以说是治理得好而且是安定的。凭什么这样说呢?如汉文帝在田叔那里了解 到孟舒的德行好,在冯唐那里了解到魏尚的功劳大,就恢复了他们的官职。汉宣帝听说黄霸执法明察慎重,汉武帝看到汲黯简政安民,就提升了他们的官职。汲黯声 望高,有了病汉武帝也要委任他,让他躺着去安抚一个地区。有了罪过就罢免,有了成绩就奖励。尽管是早晨才任命的官吏,如果发现他不称职,晚上就可以撤换 他;晚上刚任命的官吏,如果他违反纪法,第二天早晨就可以罢免他。

  假使汉朝把所有的地方都封给诸侯王,那么,即使他们扰害百姓,朝廷 也拿他们无法,只能对着这种情况发愁罢了。到那个时候,就是有孟舒、魏尚的治理方法,也没法实施;有黄霸、汲黯的教化,也无法推行。朝廷如果公开谴责或劝 导他们,他们就当面接受,过后又违反不听了。如果下令削减他们的封地,他们就会同谋反抗,对朝廷怒目而视,气势汹汹发动叛乱。即使侥幸不起来闹事,朝廷也 只能削减他们的一半封地,而另一半封地的人民还是照样受苦。为什么不全部废掉诸侯国以保全那里的人民呢?汉朝的情况就是这样。

  现在国家全部实行了郡县制,普遍委派了州县长官,这种情况不可改变是确定无疑的了。朝廷只要掌握好军队,慎重地选择州县长官,那么国家就可以治好了。

   有人又说:“夏、商、周、汉实行了分封制,统治的时间很长久。秦朝实行郡县制,而统治的时间却很短促。”说这种话的更是不懂得治国之道的人。魏国是继汉 朝建立起来的,封土赐爵仍然存在。晋朝是继魏国建立起来的,分封制沿袭不改。但魏国的曹氏、晋朝的司马氏很快就衰亡了,没听说帝位延续很久。现在唐朝纠正 改变了魏、晋实行的分封制,采用了郡县制,从开国到现在已将两百年,国家的基业很巩固,这与分封诸侯又有什么联系呢?

  有人又认为: “商汤和周武王都是圣王,他们都没有改变分封制,因而对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再来议论了。”这种说法是非常错误的。商汤、周武王之所以不改变分封制,是出 于不得已。归附于商的诸侯有三千个,商正是凭借了他们的力量才灭掉了夏朝,所以商汤不能废除他们。归附于周的诸侯有八百个,周正是凭借了他们的力量才战胜 了商朝,所以周武王不能改变他们的地位。因循旧制以求得安定,沿用旧制以适应风俗,这是商汤、周武王不得已才这样做的。这种不得已,并不是大公的思想,是 出于让诸侯为自己出力的私心,出于让诸侯保卫自己子孙的私心。秦朝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从制度本身来说,是最大的公,但其动机却是私的,他的目的是要 巩固个人的权威,使天下的人都顺从自己。但是废除诸侯的封土,以天下为公,却是从秦朝开始的。

  按照天下的常理,国家治理得好才能得到 人民拥护。只有使有德才的人居于高位,没有德才的人处在下面,而后国家才能治理得好。现在来看分封制,统治者是一代继承一代地进行统治。身居高位的果真有 德才吗?处在下面的果真没有德才吗?这样,人民究竟能过太平日子,还是遭到乱世,就无法知道了。就算个别诸侯想为他的封国做点有利的事,想统一人们的思 想,可是又有世袭的大夫代代相传享有封地,占尽了整个诸侯国。即使圣人贤人生在那个时候,也无法在天下建功立业,这是分封制本身所造成的。难道圣人愿意建 立分封制而造成这样的后果吗?我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由形势决定的。”


刘宗元人物介绍
语言幽峭峻郁。他的山水诗作以清深意远、疏淡峻洁而著称,骈文犀利,散文论说性强,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他的游记作品寓情于景,哲学著作如《天说》《天对》《封建论》等也广受赞誉。刘禹锡保存了柳宗元的部分作品,并编集成《柳河东集》和《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刘宗元的资料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521...

举例介绍枊宗元古文创作的成就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一)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

柳宗元的简介
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照》、《六道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衣冠墓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后一年,灵柩运回京兆万年县栖凤原(今陕西西安)。《柳州县志》...

柳宗元详细资料
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纪念柳宗元: 1 在山西省永济市为纪念柳宗元,特建设柳园公园,柳园位于永济市城西区,东临河东大道,南隔富强路与永济电机厂世纪花园小区毗邻。 右图1为永济柳园局部图 永济柳园 2 在湖南省永州市区,为...

<黔之驴>作者简介
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翻译是什么?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小石潭记作者简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关于柳州改革的诗句
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 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

柳宗元的诗哪一首最能体现他的人生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 生平...

双辽市18943565866: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秦朝() -
曹净鞣酸:[选项] A. 推行分封制 B. 推行郡县制 C. 废除郡县制 D. 废除行省制

双辽市18943565866: 历史选择题 -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
曹净鞣酸: 1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B设立郡县制) 秦朝统一了全国后,剖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 2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主要是由下列哪一因素决定的 B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3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 B北宋时期 杯酒释兵权之后,宋太祖军权在握,因为有鉴于前朝的藩镇割据,所以将无战在朝,战时天子授兵!

双辽市18943565866: 秘宇幽厉,王室东徙,什么意思 -
曹净鞣酸: 这句话出自柳宗元的封建论大致意思是传到周宣王的时候,他虽然倚仗着复兴周王朝的功德,显示出南征北伐的威风,终究还是无力决定鲁君的继承人.这样日渐衰败下去,直到周幽王、周厉王,后来周平王把国都向东迁移到洛邑,把自己排列在诸侯同等地位上去了.这是联系上下文的意思

双辽市18943565866: 《封建论》(柳宗元)古文翻译成现代文 -
曹净鞣酸:作者或出处:柳宗元 古文《封建论》原文: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

双辽市18943565866: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 -
曹净鞣酸: 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言文材料中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在材料中柳宗元首先指出能让有才能者脱颖而出,居上位掌握管理天下之权,这是治理社会最好的方法.而分封制下社会的管理者是因血缘而世袭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并不能保证继承者的素质才能,并且在分封制之下,许多有才能者也会因血缘关系而被排除在社会管理层之外.这段材料主要分析了分封制下的弊端....

双辽市18943565866: 柳宗元《封建论》主旨是什么? -
曹净鞣酸: 《封建论》是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这篇文章将封建制(即分封制)与郡邑制(即郡县制)相比,论证封建制是过时的制度;同时,以此表达作者的政治观与历史观. 柳宗元写《封建论》的时候,唐初以来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利弊得失问...

双辽市18943565866: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此其所以为得也.”柳宗元这段话实际上( ) -
曹净鞣酸:[选项] A. 肯定了秦朝的郡县制 B.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 肯定了统一货币的制度 D. 肯定了秦统一文字的政策

双辽市18943565866: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
曹净鞣酸:[选项] A. 西周时期形成的分封制 B. 秦朝建立的郡县制 C. 统一货币的制度 D. 西汉郡国并行制

双辽市18943565866: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两个"制"分别指什么请提供可靠的资料来源证明, -
曹净鞣酸:[答案] 柳宗元的《封建论》中的话,周朝采用的是分封制 秦朝采用的是郡县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