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爱子七不责,指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保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就是经典,我们育儿过程中熟记这七点一定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

七不责:一、饮食不责(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责备孩子,这样容易引起孩子情绪失控或者心理压力增大导致孩子消化不良,脾胃虚弱),二、悲伤不责(孩子心情本来就比较低落难过,如果这样再责备孩子会让孩子更加难受,雪上加霜),三、欢庆不责(孩子在高兴的时候就不要打扰孩子的积极性,容易造成情绪两极化变换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四、疾病不责(孩子在生病的时候身体已经很脆弱,如果这个时候再责骂孩子,无疑让孩子更加难受),五、睡前不责(临睡前,孩子应该有一个安静平稳的思绪有助睡眠,这个时候骂孩子,孩子会夜不能寐或者噩梦连连),六、当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孩子,会让孩子失去自尊心从而怯懦和人相处),七、愧悔不责(孩子在愧疚和后悔的时候,心里已经承受了巨大的悲伤和自责,这时候骂孩子,让孩子自己更加的否定自己)。

有些脾气暴躁的家长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批评打骂孩子,这无疑会让孩子养成懦弱不自信不喜欢表达自己的内向性格,很多不喜欢打招呼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悲剧酿成的,过去的棍棒出孝子这样的事情,已经被现在的父母所摒弃,孩子是白纸,你要怎么画他就成什么样子,所以一定要分轻重缓急,不要肆意打骂责备孩子。

老祖宗留下的这些文化值得我们现在父母学习的,这七种行为做了不仅让孩子伤神还伤孩子的身体,长此以往,孩子身体状况性情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坏现象,所以作为成年人我们要懂得有效沟通以及控制自己的能力。



孩子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宝贝,都是很重要的存在。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出人头地,可以长大后有所作为,那么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很重要的,这关系着孩子的将来,那么就有着关于教育问题方面的七不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很多家长都会批评教育孩子。但是在这7种情况下,千万别去批评孩子!

因为这样可能起不到正面效果,反而会害了孩子!和我一起来看看是哪7种情况吧!

一、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二、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三、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四、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五、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六、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七、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这些都是关于教育孩子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都是很有用的,都是人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用心良苦,下不少功夫,也希望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可以很优秀,知道孝顺父母、知恩图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话说爱子七不责罚,那么就是说不要经常的去批评孩子,说孩子不好,也不要经常让孩子内心觉得特别的恐慌恐惧,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疾病不责,悲忧不责,欢庆不责,饮食不责,暮夜不责,愧悔不责,对众不责。


老祖宗留下爱子七不责,你都知道是哪些吗
生病不责:生病中的孩子,身体是最虚弱的这时候就不要去责备他了。

爱子七不责
老祖宗留下的家风爱子七不责 1.兴奋不责 孩子高兴时不要责备,此时经脉处于畅通状态,如果孩子突然被责备,经脉立马会憋住,对孩子身心伤害很大 2.当众不责 在大庭广众下不要责备,孩子在外人面前要给孩子尊严 3.悲伤不责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 4.懊恼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过错,感到惭愧和后悔...

老祖宗留下来的家风,爱子七不责!作为家长赶快收藏起来吧!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去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维护孩子面子给孩子尊严。2、惭愧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和后悔了那么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3、夜幕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再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会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能寐,要么噩梦连连。4、饮食不...

爱子七不责,你都知道吗?你犯过这些错吗?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

爱子七不责
6.懊悔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错,感到惭愧和后悔时,就不要再责备他啦 。因为孩子内疚、懊悔时,是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时还对孩子责骂,会让孩子陷入无限循环的内疚感之中,过度的自责,会让孩子深感自卑,对自我的否定, 感觉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甚至会完全毁掉一个孩子 。7.开心不责...

爱子七不责是什么
爱子七不责是什么1 1、饮食不责 在吃饭的时候一定不要责备孩子。因为在这时责备孩子,极其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2、悲忧不责 当孩子哭的时候也不要责备他。3、欢庆不责 在孩子特别高兴心情特别好的时候不要责备他。因为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孩子突然被责备,那么经脉就会立马...

高段位父母的必修课,爱子七不责!
高段位父母的必修课爱子七不责 1、当众不责 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怪孩子,在外人面前要给孩子尊严 2、悲伤不责 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骂 3、饮食不责 吃饭时不要责备孩子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4、睦前不责 睡觉之前不要责备孩子孩子带着沮丧失落情绪睡觉,会夜不能寐,容易做噩梦。5、生病不责 ...

爱子七不责
爱子七不责 0l:当众不责 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去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尊严 02.悲忧不责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 03.饮食不责 正在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他,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04.懊侮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错感到惭愧和后悔了,那就不要再责备孩子了。05.疾病...

老话说爱子七不责,指的是什么?
七不责:一、饮食不责(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责备孩子,这样容易引起孩子情绪失控或者心理压力增大导致孩子消化不良,脾胃虚弱),二、悲伤不责(孩子心情本来就比较低落难过,如果这样再责备孩子会让孩子更加难受,雪上加霜),三、欢庆不责(孩子在高兴的时候就不要打扰孩子的积极性,容易造成情绪两极化变换...

老祖宗留下来的优秀家风《爱子七不责》
老祖宗留下来的家风“爱子七不责”1.饮食不责 吃饭时不要责备孩子,这时候责备孩子,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2.兴奋不责 孩子高兴时不去责备他,此时筋脉属于通畅状态,如果孩子被责备,筋脉就会被立马憋着,对孩子伤害很大!3.悲伤不责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4.生病不责 孩子生病时,不要责备他....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爱子七不责,有哪些?zhener0723 -
烛胖威利: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古代爱子七不责的具体出处 -
烛胖威利: 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提到: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家庭教育应注意哪些原则(1) -
烛胖威利: 爱子必须教子,教子才是真正的爱子,否则便是溺爱,正如《古人》所说的那样,“爱子之道在于教,教子之道在于严,严斯威也.爱而不教犹不爱也,教而 不严犹不教也”.这段话告诉我们,父母对子女不但要教,而且要严加管教,更要讲究...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弟子规的全文是什么(弟子规》全文是什么?)
烛胖威利: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编写的三言韵文,全文共360句、...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怎样教育好孩子
烛胖威利: 父母爱子女,是人之常情,也是教育子女的前提和基础.但怎样才算是真正的爱?什么样的爱才算是真正的爱?韩非子说:“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既是说,盲目的父母之爱不一定能教育出好子女. 真正的爱孩子,必须首...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弟子规的范围是什么? -
烛胖威利: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孝道的发展历程及其表现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
烛胖威利:[答案] 一、汉儒对先秦诸子孝道观的整合 儒家学派是春秋末年由孔子创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学派.它通过阐发仁、义、礼、智、孝、悌、忠、信 等道德观念,旨在建立以“仁”为中心的伦理思想体系来宣扬其政治抱负.由于“仁”学的目的是为了恢复 “周...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男不过三,女不过四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烛胖威利::为什么说男不过三,女不过四 古城南京有个民俗:“男不过三,女不过四”.就是男人不过三十岁生日,女人不过四十岁生日. 中国人对生日也是有分类的....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弟子规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
烛胖威利: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

老河口市15761687315: 《弟子规》全文 -
烛胖威利: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入 则 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