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翻译

作者&投稿:欧阳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子曰:“我非生而之知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如何翻译~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一、原文:春秋 孔子《论语·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二、评析: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扩展资料
一、相关成语
好古敏求 (hào gǔ mǐn qiú)
解释:好:喜爱,喜好。
出处: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学习得到知识的.”
二、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三、《论语·述而》简介
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一。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翻译是: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寻求来的啊。”

出自孔子的《论语》。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我不是生来就知道很多事情的人,但喜欢古代的文化,好奇与古代的事情罢了,总是很勤奋很积极地去探索它,发现它,去问知道的人。

主要表达内容:孔子否认了自己是天才,并且总结出好古、勤学是他成功的两条经验,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勤奋学习获得知识。

孔子用意:孔子申明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一个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成为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一方面含有孔子自谦的成分,另一方面告诉学生们自己的一切知识都是勤奋努力学习的成果,鼓励学生发愤学习,成为各方面有用的人才。

扩展资料: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仁”是用来实践的,不是把“仁”挂到嘴边就可以做到“仁”了。

孔子在教育颜回如何克己复礼,从而达到“仁”的境界时,告诉了他一个入手的方法,就是要他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来规范自己。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翻译为: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出处: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否认了自己是天才,并且总结出好古、勤学是他成功的两条经验: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勤奋学习获得知识。

扩展资料: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论语·述而篇》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为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一、出处:

《论语·述而》

二、原文(节选):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三、译文(节选):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四、注释:

非:不是;

好:爱好。

扩展资料:

作品赏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翻译是: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寻求来的啊。”

出自孔子的《论语》。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是中国现传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而《齐论》则在汉魏时期失传。

我不是生来就知道很多事情的人,但喜欢古代的文化,好奇与古代的事情罢了,总是很勤奋很积极地去探索它,发现它,去问知道的人。

主要表达内容:孔子否认了自己是天才,并且总结出好古、勤学是他成功的两条经验,以古代文化为主要的学习内容,通过勤奋学习获得知识。

孔子用意:孔子申明自己只是个普通人,一个人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都可以成为有文化的人、有知识的人。一方面含有孔子自谦的成分,另一方面告诉学生们自己的一切知识都是勤奋努力学习的成果,鼓励学生发愤学习,成为各方面有用的人才。

扩展资料: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也就是说,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约束自我的行为。“仁”是用来实践的,不是把“仁”挂到嘴边就可以做到“仁”了。

孔子在教育颜回如何克己复礼,从而达到“仁”的境界时,告诉了他一个入手的方法,就是要他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来规范自己。


言文的解释
” (3).专指书面语言。 郭沫若 《沸羹集·正标点》:“标点之于言文有同等的 重要 , 甚至 有时还在其上。” 词语分解 言的解释 言 á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

什么是文言文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在我国...

从传统文化角度谈对文言文的认识
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我们树立信心,掌握规律,循序渐进,是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2. 对文言文的认识写作文 美使人感受到一种情感、思想、智慧的愉悦、满足和升华,使心灵变得更美好开阔,从而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和道德等.如2003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则简答题:阅读...

一篇文言文及译文
褚公和他一起喝酒,言谈神色没有任何异常,象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过后县令把褚公一直送到县界。 2. 翻译一篇文言文 高凉洗氏,世代都是蛮族的酋长,拥有部落十余万家。洗氏有一个女儿,很懂得运筹韬略,善于用兵,各 部落的蛮族都佩服她的信义。冯融聘她为冯宝的妻子。冯融虽然世世为一方之长,但因自己不是土...

文言文呀
2. 谁有文言文啊 前出师表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

文言文的说
说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讲说;说明;言论;说法;主张;劝说;说服;喜欢;高兴。 引证解释: 一:读音:shuō 1、陈说;讲说。 《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译文:到了郡城,到太守那里去,讲说了这番经历。 2、说明;解说。 《离骚》:“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译文:众人无法挨家挨户...

文言文贫者说
1. 开头为齐有贫者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齐有贫者,常乞于城市。市人患其亟也,众莫之与。遂适田氏之厩,从马医役而食焉。或戏之曰:“从马医而食,不亦辱乎?”乞儿曰:“天下之辱,莫过于乞。抄乞犹不辱,岂辱马医役哉?” 翻译:齐国有个不爱做事的人,经常在城墙边和市集中乞讨,城中的人是屡屡讨厌他,没...

古文与文言文的不同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

古文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 白话文...

急求文言文翻译。
”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底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焉,驼者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呜呼!今之为官,但管钱粮收,不管百姓死,何异于此医哉!2.庖夫 译文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

爱辉区15399754251: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单真他卡:[答案] 【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评析】孔子在这一段中再次重申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一个天生就...

爱辉区15399754251: 文言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翻译 -
单真他卡: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

爱辉区15399754251: 求翻译: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单真他卡:[答案]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

爱辉区15399754251: 文言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的翻译 -
单真他卡: 翻译是: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寻求来的啊.”出自孔子的《论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爱辉区15399754251: 以下四句文言文共出现五个“之”,这些“之”的用法分别是什么?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单真他卡:[答案]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代词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助词,“的”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代词

爱辉区15399754251: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同类文言文 -
单真他卡: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在此之前有此类说法的经典有两个:一个出自《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另一个出自《中庸·哀公问道九》:“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爱辉区15399754251: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怡求之者也.”全文意思 -
单真他卡:[答案]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语出 《论语.子罕》这里孔子说的"知者不惑"的"知",也等于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

爱辉区15399754251: 我非生而知之者意思 -
单真他卡: 生而知之【释义】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出处】《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用例】人非~者,孰能无惑.(唐·韩愈《师说》)

爱辉区15399754251: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惑:忧:惧的意思及翻译 -
单真他卡:[答案] 惑:困惑,迷惑. 忧:忧虑. 惧:惧怕,恐惧. 有智慧的人不会感到迷惑,有仁爱之心的人不会忧虑,勇敢的人不会感到畏惧.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只不过是)爱好研究古代的事情,通过勤奋敏捷来求得知识.”

爱辉区15399754251: (一)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二)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曰:“我非... -
单真他卡:[答案] 这个你直接百度不就有了嘛.为什么要浪费这五分呢! 都好久没学文言文了,我复制给你吧,直接点,我是copy的, “是以谓之文也”中的“是”是一个指示代词,在古代汉语中“是”做指示代词用,意思是“这”. 句意就是“因此称他'文'”.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