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何为?

作者&投稿:汲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何为"礼",何为"义"~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礼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交往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原始部落里,礼主要用于供神、祭祀,以示对天地神灵、祖先等的敬意。到了阶级社会,礼的涵义有所变化。 在周代,礼除了用于祭祀之外,还作为治国之本。孔子认为:“为国以礼”。《礼记·经解》上说:“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婚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由此可见,周礼不仅内容已大为增加,而且还包含着社会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和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礼已成为阶 级统治的工具,成为社会等级制度的表征,成为区分贵贱、尊卑、顺逆、贤愚的准则。 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有人提出了“。仪”这一概念。据《左传·昭公五年》记载,鲁昭公到晋国去访问,晋平公对女叔齐说,鲁昭公很懂得礼,女叔齐却不以为然,回答道:“鲁昭公 哪里知礼?”晋平公觉得很奇怪,就反问道:“鲁昭公从效劳一直到赠贿,从没有失礼之处,为何说他不知礼?”女叔齐说:“鲁昭公在外交上善于应酬,那只不过是仪,根本算不上礼。”在他看 来,礼乃立国治政的大法,仪是指一种礼节、仪式、仪文。这在当时是较流行的观点。如齐国的晏子认为:“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在夫不收公利。”礼可以治国,礼能改变政局发展的趋势。在先秦时代人们的心目中,礼和仪的涵义是不同的。不过,在当时礼和仪也很难明确区分,其实他们所谓的“礼”中也包含着一定成分的“仪”。 到了封建社会,礼仪逐渐成为统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的工具,有些还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礼制”。 现代礼仪的内涵已与古代礼仪的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礼仪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封建礼制是一种愚民政策;现代礼仪吸收继承了古代礼仪中的文明成果,更多的是体现人们的高尚道德情操、文明素养、自由平等、相互尊重。现代礼仪包括礼节、礼貌、仪式、仪表、风貌习惯等,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制定的或历史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 在西方,“礼仪”一词源于法语Etiguette,它的原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古代法国的法庭为保证法庭秩序,把各种规则写在进入法庭的通告证上,让人们去遵守。后来,“礼仪”一词进入英语,演变成“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它同样有三种涵义:一是指谦恭有礼的言谈举止;二是指教养和规矩,也就是礼节;三是指仪式、典礼、习俗等。 纵观中外对“礼仪”涵义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它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意思: 其一,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见了面不自觉地要伸出手,临走时下意识地要说声“再见”。没有人非逼着你这样做,但你却觉得只有这样才算合适和正确。 其二,礼仪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当然,不可能全世界每个人都遵从同一礼节,但相对于偶然性的行为,礼仪却是普遍的。现在,国际上通用见面打招呼说“你好”。 其三,礼仪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如约束人类欲望,保证社会秩序,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然,这是概念上的认知,和外在表现是有区别的。 关于礼仪的根源问题,一直是人们颇感兴趣的,但至今并无定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流行的观点: (1)祭祀说。即认为礼仪源于祭祀,它是原始人祭祀祖先的一种仪式规则,后来才逐渐发展为调整相互关系的风俗习惯。 (2)风俗说。即认为礼仪是由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的,进入文明社会后,由所谓的“圣人”加以改造,变成系统的礼仪。 (3)父权制说。认为是为了划分尊卑贵贱的需要,类似于家长制的说法。 (4)需求说。即认为礼仪是人类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是源于人际交往的需要。 我们认为,不能以某种行为或需要作为礼仪的最初起源,若从时间上分析,它肯定源于原始社会,若从缘由上分析,它是人性的要求。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说法,在一些保留着很多原始特征的民族中,可见一斑。 我国东北的鄂伦春族,在解放前仍沿袭着原始社会的一些礼仪规范,如相信万物有灵,他们对熊的崇拜,正像某些汉族人对龙的崇拜一样,十分虔诚。打猎归来,若捕到了熊,大家都伤心地痛哭一场,吃完熊肉后,还要再哭一次,并对熊骨进行天葬。 在西方,礼仪的演变与中国有相似之处,但又有很大的特殊性,这不仅表现在礼仪的具体形式上,还在于关于礼仪的哲学论述上。换句话说,孔孟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不一样。 古希腊哲学家对礼仪有许多精彩的论述。例如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年—前500年)率先提出了“美德即是一种和谐与秩序”的观点。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前399年)认为,哲学的任务不在于谈天说地,而在于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培植人的道德观念。他不仅教导人们要待人以礼,而且在生活中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理想的四大道德目标:智慧、勇敢、节制、公正。 14至16世纪,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该时期出版的涉及礼仪的名著有:意大利作家加斯梯良编著的《朝臣》,《朝臣》论述了从政的成功之道和礼仪规范及其重要性。尼德兰人文主 义者伊拉斯谟(公元1466—1536年)撰写的《礼貌》,《礼貌》着重论述了个人礼仪和进餐礼仪等,提醒人们讲究道德、清洁卫生和外表美。 17、18世纪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兴起的时代,尼德兰 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相继爆发。随着资本主 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礼仪逐渐取代封建社会的礼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一切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原则,但由于社会各阶层经济上、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因此未能做到真正的自由、平等。 总之,礼仪的历史演变到今天,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礼仪文化和礼仪规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法国人的浪漫情调、美国人的洒脱自由、日本人的男女有别等等,已为世界所共知。但另一方面,当今世界也形成了一些被普遍认可和接受的礼仪惯例。个性与共性并存,特色与惯例同在,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礼仪的亮丽风景。

礼仪是由一系列具体表示礼貌的礼节所构成的完整过程。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敬、友好的行为,其本质都是尊重人、关心人。礼是仪的本质,而仪则是礼的外在表现。

采纳哦

  为了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对其神学观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接着,儒家学派的三大宗师--孔子、孟子、荀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法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以礼定分”,消患除灾。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周礼》是其中一部。

  地处泰山之阳、黄淮平原东部的邹鲁地区原属东夷,农耕文化和礼乐传统发达较早。大汶口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的考古成果令人信服地证实了这一点。商部族源出东夷,商王朝在盘庚迁殷以前,曾在这一带建都四十余年。西周建立后,周公父子受封建鲁,这里又成为周王朝控制东方的头号重镇与姬姓贵族推行“周礼”的示范性大国。鲁国初封时,因为周公的关系,在各大诸侯国中有着特别优越的地位,曾被赐以整套的祝宗卜史、文物典册、官司彝器,后来又被特许祭祀周公可用“天子礼乐”。鲁国宗法贵族也以恪守周公“遗训”为职责和荣耀,所以直到春秋时期,鲁国仍以完整保存“周礼”著称。

  向来史家都称春秋社会的动乱导致“礼坏乐崩”。实际上,如果着眼于孔子学术的主要特点,则春秋时期无疑是西周礼制的“复述”期(包括改造和突破),郑重其事的礼学和后世儒家所推崇的理想“周礼”形态都是在这一时期逐步发育和成熟起来的。广义的“周礼”涵盖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但从较狭的意义上理解,它主要还是姬姓宗法贵族的礼制,并不能完全包括各地诸侯国独具特点的传统礼制和民间礼俗。《左传》襄公十年记晋人称道“诸侯宋、鲁,于是观礼”,是说宋存“殷礼”,鲁存“周礼”,各具典型。而与鲁国为近邻的小邦邾国、大邦齐国等,保存“夷礼”特多,仍与鲁国宗法贵族的独“秉周礼”大异。其实,即使在鲁国及鲁都城内部,“周礼”与“夷礼”、“殷礼”并存的局面也从未消失。鲁城内有“周社”、“毫社”,后者即是为土著的殷遗民专门设置的行礼场所。前些年在曲阜鲁故城内发掘出两组墓葬,葬式、葬俗和随葬风格都迥然不同。其中甲组墓属于土著墓,从西周初年一直延续到春秋晚期,突出特征是盛行殉狗,随葬陶器组合规整,且流行簋、豆等圈足器,制作也较精致;乙组墓属于周人墓,有的下及战国早期,而绝不见殉狗,随葬陶器则制作较粗陋,组合亦凌乱,且完全不见簋、豆等圈足器。两组墓差别如此之大,可使人们获得对“周礼”的新认识。看来古籍所乐道的伯禽受封之鲁而“变其俗,革其礼”,即使确有其事,那实行的程度也相当有限。

  “周礼”与民间礼俗的差异既包含了阶级对立的内容,也包含了国、野之别。所谓“礼坏乐崩”,主要是指周王室东迁后上层贵族社会礼制的混乱与多变,对民间礼俗未必有多大影响。据我们所考察,孔子早年习礼所接受的还是“殷礼”遗制。他是殷王室后裔,但自幼生活在鲁地,接触最多的还是东夷风俗。他“十有五而志于学”,由于家境贫困,曾做过仓吏、牧吏之类卑微差事,实际是通过“宦学事师”的途径求学的。起初他还不可能学习贵族礼制,《论语·八佾》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被时人讥笑为“邹人之子”不“知礼”,说明他那时对“周礼”还知之不多。《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子朝鲁时,讲了一大篇“少昊氏鸟名官”的古史传说,孔子闻所未闻。他真正了解和研究东夷古史大约自此始,时年27岁。与当年郯子所说少昊兴起时的“凤鸟适至”恰成对照,他在36岁时“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说明他已开始自觉搜访古代文化遗产了。他对东夷文化始终不能忘怀,晚年还萌生过“欲居九夷”的念头(《子罕》),又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公冶长》)。

  孔子自称“三十而立”。到鲁昭公二十四年,即他34岁时,鲁大夫孟僖子去世,临终立下遗嘱,令其二子(即南宫敬叔和孟懿子)师事“圣人之后”的“达者孔丘”学礼(见《左传》)。这表明孔子此时已经以办私学成名,他的贵族后裔身份也得到鲁国贵族的承认。《史记·孔子世家》说他稍后由南宫敬叔陪同,到东周王都洛阳“问礼”,并会见了做史官的老子。孔子真正得以系统地接触周官典籍,并全面检讨“周礼”,恐怕就始于此时。后来随着所办私学的扩大,他一面整理和传授《诗》、《书》、《礼》、《乐》等典籍,一面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学说体系,最终以一位古典王官文化继承者、传播者和集大成者的成就,成为鲁国的“国老”和儒学的开山。

  孔子的学术以礼学为主干,在总体上表现为“述古”的形式,但基本精神还是“维新”的。他强调“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三代之礼皆相因而损益,“其或继周者”仍会有变化(《论语·为政》)。这观点可说是古礼学上的一大发明,也是他会通“殷礼”入“周礼”的纲领。他还说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八佾》)这等于承认各国礼制自有其传承统系。所以,孔子所标榜的“周礼”实际只是他认为在春秋之世合理而适用的理想礼制形态,而决非是周公时代的礼制原形;否则,他也不会被称为“圣之时者”。


何为"礼",何为"义"
1. "礼"的起源与演变 "礼"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最早与祭祀活动相关联。随着社会的进步,"礼"的内涵逐渐扩展,不仅包含对神灵的敬意,还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在周代,"礼"被用于明确君臣、长幼等社会关系,成为社会等级的体现。到了春秋时期,"礼"的概念进一步细化,与"仪"区分开来,后者...

“礼”何为?
为了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对其神学观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接着,儒家学派的三大宗师--孔子、孟子、荀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法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

何为"礼",何为"义"
“礼”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礼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交往的增加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在原始部落里,礼主要用于供神、祭祀,以示对天地神灵、祖先等的敬意。到了阶级社会,礼的涵义有所变化。 在周代,礼除了用于祭祀之外,还作为治国之本。孔子认为:“为国以礼”。《礼记·经解》上...

何为礼?
何为礼【毕愉斌】礼既是礼仪,礼节。礼也是规矩、规则、规范。东方有东方的礼,西方有西方的礼。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礼,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有各自不同的礼仪规范。伊斯兰的礼拜也是一种宗教仪式与规则。基督教的祷告也是一种宗教仪式与规则。我们作为礼仪之邦,也有一套自己文化的礼仪规范。那懂...

何为礼 儒家的礼是什么意思
一、礼是自然法 孔颖达《礼记正义》说,“礼者,理也。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这里的礼,乃是指永恒、普世的天道,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即自然法。礼是体现自然法的规则体系。《白虎通·情性》说:“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从规则体系的角度,这里礼又可以分为两类:1、礼法。礼法,在...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何为礼? 何为分? 何为名?
礼,维护礼制 分,上下地位的区分 名,匡扶名分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走西口》上边,田青跪他母亲面前!何为礼,……何为仁,…何为义,这一...
大忠大爱为仁,大孝大勇为义,修齐治平为礼,大恩大恕为智,公平合理为信。在你心里何为仁?田青:世界大同为仁。淑贞:何为义?田青:祖国山河为义。淑贞:何为礼?田青,诺颜王子:家国天下为礼。淑贞:何为智?田青,诺颜王子,豆花:刚柔相济为智。淑贞:何为信?六个人:一诺千金为信。

何为~礼义仁智信?
“礼之用,和为贵”,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兴业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 一、仁 按《说...

礼的名言名句
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9、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10、下跪只是一种礼节,和奴性无关。——李阳 11、民无礼而何为,财非义而不取。——施耐庵 12、礼貌使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松苏内吉 13、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商鞅 14、礼貌...

何为"仁,义,礼,志,信"?
1.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论语》中的礼 什么是礼? 如何为礼? 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礼?急求 -
村朋莱恩:[答案] 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现代社会的“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需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已经脱离了原先为封建时期森严的等级制度...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六艺”中的“礼”指什么? -
村朋莱恩:[答案] 礼,主要指德育,“不学礼无以立”,不学礼就站不起来,不能做人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孔子 五艺中的礼是什么 -
村朋莱恩:[答案]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六艺现代解...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礼的三层含义包括什么
村朋莱恩: 礼的三层含义包括以下:一是礼制礼制即作为政治与社会生活中的国家制度规则,礼制的中心是宗法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家族制度.礼制的目标是建立“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的等级秩序,核心是家族等级制度及其延伸出来的社会等级制度.(礼制回答为什么要建立礼的问题)二是礼义礼义是对社会行为规范及其价值的解释,属于伦理道德范畴,主要内容是对礼的道义释义或礼的理论总结等.(礼义回答某个礼仪的内涵是什么的问题)三是礼仪礼仪它是人际交往中的仪节,是在交往场所或程式中体现人之身份等级的仪则和行为规范,礼仪的中心问题是用仪式表达社会价值观念,是等级条件下对人的敬重的方式.(礼仪解决如何施行礼的问题)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传统说法的五礼是什么礼? -
村朋莱恩:[答案] 关于中国传统五礼,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另一种认为是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在古代,“礼”字本有广狭二义.就广义说,凡政教刑法,朝章国典,统统称之为礼;就狭义说...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孔子所言<礼>的本质内容是什么? -
村朋莱恩:[答案] 礼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中“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村朋莱恩:[答案]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 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仁义礼智信到底是什么? -
村朋莱恩: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何谓仁? 仁者...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准确的解释是什么? -
村朋莱恩: 何谓仁? 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 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 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何谓...

海勃湾区17755653411: 《礼记》中的礼指什么 -
村朋莱恩:[答案] 对天地、皇上、长辈的礼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