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后,大唐差点万劫不复,是谁改变了局势?

作者&投稿:隆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基础是建立于小农经济之上,这种基础脆弱,禁不起打击。唐朝的安史之乱从爆发到结束,就将开元盛世积累的财富付之一炬,盛唐的曙光自此不在,大唐处处皆是危机。

比起局部的战乱和动荡,经过安史之乱的唐朝迎来了自身最大的危机,也就是经济危机。失去经济支撑的大唐机器就如失去了维持运转的动能,王朝的统治随时会面临崩盘。这种经济引发的危机比战争恐怖百倍,它通常在人们毫无意识的情况之下,就悄悄地改变了个人以及王朝的命运。

危机四伏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就如一把超级武器,将大唐射得千疮百孔。脆弱的小农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国家多个地区还出现了"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景象。《旧唐书》记载:"中间宇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即乏军储,又鲜人力。"

我们从诗圣杜甫的诗句中,更能感受到大唐被安史之乱改变的模样:"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唐玄宗天宝元年,全国有852.6万户、4891万人,天宝十三年,有906.9万户、5288万人。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唐肃宗乾元三年,全国就只有293.3万户、1699万人,这意味着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朝人口直接下降了一半以上。



王朝的统治是建立于小农经济之上,而小农经济的发展是建立于人口之上。人口下降如此多的唐朝,可想而知它的经济不仅处在寒冬之中,此时的寒冬还下起了冰雹。有地方官员在给朝廷呈报的奏折中写道:"关中人口,十去其七。"根据当时的统计,全国纳税人口占比很小。以乾元三年为例,当年的纳税人口仅有237万,还不足安史之乱前的三分之一

战争对经济的破坏还体现在当时的物价上,在"开元盛世",两京的米价是每斗不超过20文,面每斗不超过32文,而一匹绢不超过210文。史书对当时物价的评价极高,认为"自后天下无贵物"。



而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物价飞速上涨,比如今的股市更加恐怖。当时的米价上涨到每斗400文,有些严重缺粮食的地方,米价更是上涨到了恐怖的1000文至1400文之间。这前后的差别高达数十倍,百姓苦不堪言,连地主阶级都度日如年。

由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锐减、物价飞涨、民生凋敝等情况,就是劫后余生的朝廷面临的最大危机,一步走错,就会落入万丈深渊。

在这种情况之下,唐肃宗提拔时任户部侍郎刘晏为吏部尚书皆中书省下平章事。中书省下平章事就是唐朝的宰相官职,皇帝将臣子的最高权力交给了刘晏。帝国的命运系在他一人身上,帝国的马车究竟能不能继续跑下去,这一切都看刘晏的决策了。



那么刘宴是何许人也?

刘晏非常幸运,他出生于唐朝开元三年,此时正值"开元盛世"。他从小就展示了自己超乎常人的天赋,《三字经》记载:"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一位七岁的小孩,已经入仕,成为了大唐的公务人员,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入仕的呢?



唐玄宗曾经去泰山封禅,刚好要经过刘晏的家乡。此时的刘晏虽然只有七岁,但他却做了绝大多数大人都不敢做的事情。他拿着自己写的《东封书》在半路拦下了玄宗的马车,玄宗听闻一位小孩子居然要见自己,顿时觉得十分好奇,于是召见了刘晏。



见到玄宗的刘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怯场,引得一众官员纷纷称奇。宰相张悦于是当场出题考考刘宴,刘宴皆对答如流。玄宗对刘宴的表现十分满意,于是授予刘宴秘书省正宇的官职,也就是掌管校书的官员。相传杨贵妃十分喜欢这个孩子,还将刘宴亲自抱在腿上,为他画了眉。

唐玄宗和杨贵妃对刘宴的喜爱与欣赏,让刘宴幼小的心里种下了报效国家的种子。玄宗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个小孩将成为日后大唐的大功臣。

长大后的刘宴步步高升,一路坐到户部侍郎的职位。然而大唐的气数却与之相反,由盛转衰,就如即将熄灭的蜡烛一般。

刘宴到底能不能让蜡烛保持燃烧呢?

扭转乾坤

民以食为天,刘晏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居高不下的粮价,让百姓能够生存下去。对于粮价的控制,历代都遵循着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平籴法。具体的操作过程是这样的:朝廷在农作物收成好的时候,大量收购农民手中的余粮。然后等到农作物收成欠佳的时候,再将收回的粮食以收购价卖出。

通过这个方法,就能达到"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情况的发生。汉宣帝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平籴仓,晋武帝时期又制定了"通籴法",北魏中期实行了"和籴制"。唐朝延续了历代的做法,践行平籴法。



但是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库存的粮食早已用尽,所以平籴法对于此时的唐朝已经失去了作用。刘晏只能凭借自身的才能,重新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这其中的难度堪比登天。

刘晏没有着急采取行动,而是对大唐的局面展开了细致的调研。之后他发现粮价过高的原因完全是由供给不足造成的,江南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再加上大量的北方人南迁,因此江南的农业生产一直保持增长的趋势。

所以江南地区有大量的余粮,如果把余粮运往北方区域,那么粮价自然会下跌。可是在运粮之前,刘晏必须解决粮食转运的问题。唐朝运粮的主要方式是漕运,但是安史之乱对大唐的运输体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造成运输成本高昂、运输效率低下的情况。除此之外,唐朝的漕运系统内,出现了大量官商勾结的情况,他们任意征用百姓运粮,却不给报酬,这直接导致无人愿意运粮。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刘晏针对这些情况,直接上朝廷将漕运的业务收归国有,由国家出面运粮。另外,刘晏还兴办了十个造船厂,以保证漕运的需求。之后他大力征调人力疏通河道,保证粮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运往北方。

漕运的成功解决了北方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粮食的价格迅速下降,百姓得以吃得起饭。但是光是调控物价是无法让唐朝彻底走出经济危机的,刘晏于是又对盐政进行了改革。

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历代基本都是对盐业实行专管专卖。在唐朝之前,盐业基本的管理模式是这样的:盐户负责制盐,之后统一卖给政府,政府则负责从运输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随之引发了一个问题:官府想要腐败的时候,通常从盐业下手,造成了盐价高昂的情况,诸多百姓根本承担不起盐价。

刘宴为了让盐价保持平衡,于是引入了商人的参与。将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交给了商人,政府只负责收购和批发两个环节。商人的介入提高了效率,激发了市场的活力。经过这次改革之后,国家放弃了专卖的收入,转而收取商人的税。结果国家在盐业方面的收入不降反升,改革实施的第三年,国家的盐业收入已经比改革前多了十倍。



通过对粮价的管控以及盐业的改革,大唐的经济开始复苏,帝国重新焕发了生机。刘晏为了巩固改革的果实,又大力减税减赋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还陆续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而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在于过重的赋税。赋税太重、征收不科学是大唐的一个现实问题,动摇国本的稳固。刘宴坚持"养民为先"和"富其国而不劳于民"的宗旨,对各种赋税进行了普遍的降低。



另外,他还将纳税的时间分为夏秋两季,解决了农户的困难。他还减轻了工商户的赋税,在改革之前,商户每年需要上交的赋税基本在4000文左右,通过改革之后,商户每年只需上交500文。这充分鼓励了商户的活跃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通过刘晏的这三种改革举措之后,唐朝的经济危机彻底解除了。人们在低粮价、低赋税的社会状态下,解决了自身的生活困难。当生存不再成为威胁之后,百姓们就有更多的余力投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中。综合而言,刘宴举措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这种思想出现在当时的社会中,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虽然唐朝再也回不到"开元盛世"的样子,但是却维护了国祚的延续。刘晏以一己之力,让大唐得以延续140多年。玄宗对刘晏的赏识,应该是他一生中做得最好的投资。




安史之乱后,大唐差点万劫不复,是谁改变了局势?
我们从诗圣杜甫的诗句中,更能感受到大唐被安史之乱改变的模样:"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唐玄宗天宝元年,全国有852.6万户、4891万人,天宝十三年,有906.9万户、5288万人。但是安史之乱后的唐肃宗乾元三年,全国就只有293.3万户、1699万人,这意味着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唐...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走下坡路了
安史之乱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央军阀与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安史之乱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权力和利益斗争。更具体地说,是唐代中央政府与地方分离主义势力的矛盾。安史之乱的领导人虽然利用了人民对唐代的抵抗和民族矛盾的因素,但这并不影响这次叛乱的根本性质。

中华文明险些中断!安史之乱究竟有多乱?
安史之乱后,唐朝没有当时就灭亡。这里看似是一个值得庆幸的地方,其实不然。因为当时的唐朝已经算得上是苟延残喘了,根本没有太多的力气去对付敌人。自身都快要难保了,更别说是敌人在自家门口打仗。而且唐朝统治力尽失,所以当时的唐朝一直拖了一百多年才倒下,还不如马上换一个能凝聚人心的朝代。...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国都多次失守,为何没有迅速灭亡?
这一下,可差点把大唐王朝弄得背过气去。在安史之乱中,百姓流离失所,千里焦土,人烟断绝,曾经繁华至极的开元盛世从此一去不返,开元盛世的烟消云散,不仅仅是带走了曾经的繁华,也带走了大唐王朝震摄天下的国力,从此一落千丈。当时的诗人曾感叹,安史之乱都快赶上西晋的永嘉之乱了。不过,差点...

数次挽救唐朝的神策军,最后是如何葬送大唐的?
在历经安史之乱后,唐朝廷是如何重整旗鼓、并延续百年呢?我们不妨回望一下当时其中的一支军队:神策军。 一、戍边新军,渐成核心 且说回安史之乱前的李唐边境。在当时的大唐西边有一个政权,叫吐蕃。在数代首领的统治下,它逐渐崛起,并与唐军在边境上时有摩擦。当然,此时唐的戍边军还是比较强的。在勇将哥舒翰的...

为何人们对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历史很模糊?
相比之下,安史之乱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的唐朝历史相对的比较复杂,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和藩镇割据你方唱罢我登场。加大了人们对了解这段历史的难度,即便去努力的了解也很难梳理出清晰的脉络。即便是专业的历史研究学者对这段历史完全掌握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复杂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更重要的是...

安史之乱为何会对当时鼎盛时期的唐王朝造成如此大的影响?
可是“安史之乱”不一样,安禄山、史思明在天下太平的时候造反,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抢夺天下。而且,安禄山、史思明在这种恶劣的企图指引下,居然差点成功了。这给天下的诸侯们带了一个坏头,此后的诸侯,也跟着安禄山、史思明学,不听中央的指挥,拥兵自立,谋取自己的私利。诸侯们是社会上的头面人物,...

历史上有没有哪位皇帝是在国家就要灭亡之际力挽狂澜的?
这个人就是唐肃宗。安史之乱过后,整个唐朝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各地势力纷纷扯旗造反,民不聊生。外族也在此时趁机开始再次进犯中原。唐肃宗开始启用郭子仪,并且联合回纥开始对各地的叛军进行大清缴。在他的智指挥之下,最终所有叛军在一年的时间内被清理干净,面临亡国处境的大唐躲过一劫、...

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结合唐太宗至唐玄宗时期用人方面的事实加以说明...
而腐朽透顶的统治集团内部仍在一边享乐一边争斗,遂使各种矛盾日益激化,终于引发了一场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无辜百姓横遭涂炭,大唐帝国差点覆灭。此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等等愈演愈烈,若干年后唐朝便被农民起义的滚滚洪流埋葬了。 古人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我们从唐玄宗这个史称“前明后暗之...

奉天之难唐德宗做了什么?奉天之难背景介绍
一、中兴之主如果说开元盛世是唐朝极致的辉煌,那么安史之乱就是唐朝苦涩的泪水。多少香榭亭台,莺歌燕语,都在连天的烽火中化为昔日的繁华一梦。公元779年,唐德宗李适终于坐上了他心心念念的皇位,成为了唐代的第九位君王。这年他37岁,正是作为帝王的黄金年华,而他也早下定决心,要让这安史之乱后满目疮痍的大唐...

中宁县18538134298: 郭子仪的历史评价,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何能善终
堂师二十: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历史上对其的评价很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 比如,唐玄宗任内爆发了差点毁掉大唐的安史之乱,为什么后世还说他是杰出的政治...

中宁县18538134298: 哪位皇帝取得成就后重用奸臣,之后唐朝走向衰落 -
堂师二十: 是唐玄宗李隆基,他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导致了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唐玄宗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中宁县18538134298: 什么说“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 -
堂师二十: 说的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前期大量任用贤良,开创了“开元 盛世”盛唐景象,又因为宠幸杨贵妃,偏听佞臣, 疏远忠诚,又因为后来的“安史之乱”而导致的盛唐衰落.

中宁县18538134298: 唐朝毁到哪个皇帝手里了 -
堂师二十: 唐玄宗, 他宠信李林甫.杨国忠,穷奢极欲,使边将坐大,终于导致安史之乱

中宁县18538134298: 唐朝时期,有一位同志前期国家进入盛世,统治后期国家走向衰落的统治者是谁 -
堂师二十: 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开元年间,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后期,他贪图享乐,宠信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衰落,为转折事件

中宁县18538134298: 为什么说白居易他一手引导了唐朝的盛世,同时又是导致一个王朝衰落的人物 -
堂师二十: 白居易从来就不是在唐朝政坛有如此影响力的人物.他以诗文著名,比如《琵琶行》等等.而且白居易属于中唐时期的人物,与盛唐不发生关系.引导了唐朝盛世又导致盛唐衰落的应该是唐玄宗李隆基,安史之乱是衰落的直接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是唐玄宗后期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中宁县18538134298: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怎么样了? -
堂师二十: 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唐时期,进入了晚唐时期. 特点是皇帝不能完全控制国家了,各地的节度使,也就是藩镇成了国中之国,威胁中央,唐朝自此开始衰败下去. 安史之乱评定后,唐朝又延续了将近160年吧,安史之乱后的第一个皇帝是唐肃宗李亨,唐玄宗的太子.

中宁县18538134298: 为何安史之乱后,唐朝衰落了? -
堂师二十: 首先,战争是很残酷的,它破话了唐朝前期积累下来的物质基础,也直接导致了土地的荒芜、人口的锐减,生产能力的下降.这些对唐朝的经济影响是很大的. 安史之乱导长安失陷,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安禄山指挥叛军主力进攻洛阳、潼关,...

中宁县18538134298: 唐郭子义? -
堂师二十: 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