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商辂是不是千余年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他有何政绩?

作者&投稿:吉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科举历史上连中三元的人有?~

1、张又新
字孔昭,深州陆泽县(今河北省深州市西旧州村)人。张荐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初应“宏辞”第一,又为京兆解头,元和九年,(公元八一四年)状元及第,时号为张三头。

2、武翊黄
字坤舆,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官大理卿。工正书,长庆元年(八二一)白居易所撰唐张诚碑,为其所画。《唐书宰相世系表》、《金石录》。
3、崔元翰
名鹏,字以行,博陵(今定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辛酉科状元。是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
4、孙何
字汉公,北宋汝州人,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卒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北宋文人。是荆门知军孙镛的长子。与其弟孙仅、孙侑合称“荆门三凤”。
5、冯京
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北宋大臣。曾祖时南迁粤西之宜山龙水(今广西宜州市),至祖父时落籍江夏(今湖北武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中三元

黄观(1359—1402),
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上清溪人。祖父黄彦明,父亲黄德.其父黄德赘居本邑许家,遂从许姓。 黄观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解元,次年应会试,中会元。是年,黄观复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元扰,边境元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取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乃明朝历史上第一位“连中三元”者。但最后被被朱棣除名

商辂(1414~1486)
明代首辅。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商辂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同时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第一个是黄观,被朱棣除名。所以又说商辂是明代唯一“三元及第”),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历官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卒谥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

不是。政绩:

1、景泰三年(1452年),塞上的肥沃土地全被豪强侵占,商辂请求遣使核实,将其归还给驻军。

2、景泰三年(1452年),开封、凤阳各府的饥民流亡到济宁、临清一带,均遭有关官员驱逐。商辂担心激成事变,便请求招集流民开垦京城附近的闲置田地,发放粮种,使得流民都有了归宿。

3、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寰宇通志》编成。

4、仁寿太后名下的田户与百姓争夺田地,皇帝想把百姓迁徙到塞外。商辂说:“天子以天下为家,哪里用得着庄园。”事情于是得到平息。乾清宫大门发生火灾,工部请求到四川、湖广采集木材。商辂进言说应该稍微延缓一下,以保持警戒畏惧,皇帝听从了他。

5、宪宗在宫殿的北面修建玉皇阁,命令宦官经办,用于礼仪与郊祭,商辂等争辩取消此事。

扩展资料:

一、文三元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每三年一次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

第一名是“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士,第一名是“会元”,第二至五名是“经元”;殿试则在紫禁城的保和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士,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21人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7位:

1、唐朝:张又新、武翊黄、崔元翰;

2、宋朝: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

3、金朝:孟宋献;

4、元朝:王宗哲;

5、明朝:黄观、商辂、李骐;

6、清朝:陈沆、钱棨、陈继昌。

二、武三元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三位“武三元”。其

1、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俞大猷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纪念。

2、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3、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中三元



  商辂(1414~1486)明代首辅。字弘载,号素庵。严州淳安人。宣德十年(1435)举乡试第一(解元),正统十年(1445)会试第一(会元),继而殿试第一(状元)。为连中“三元”者。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少保、谨身殿大学士。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卒谥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纂有《宋元通鉴纲目》等
  此人为明朝唯一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者,还有一人名叫黄观,也曾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中三元,但因得罪明成祖,被削去状元名誉。

  商辂,字弘载,浙江淳安人。考取为乡试第一名。正统十年。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到明代结束,三次重要的考试得第一名的只有商辂一人而已。任命为修撰,不久与刘俨等十人到东阁学习。商辂仪表美好魁伟,皇帝亲自选拔为展书官。

  郕王监管国事时,因陈循、高谷推荐进入内阁,参与机要事务。徐珵倡导南迁的主张,商辂极力阻止。这年冬天,进升侍读。景泰元年被派遣去居庸关迎接太上皇,进升为学士。

  三年,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命令校尉上奏变故,告太上皇与少监阮浪、内使王瑶图谋复位。皇帝震惊愤怒,将两人逮捕入诏狱,彻底查辨这件事、卢忠到占卜师同寅处占卜,同寅以大义责备他,并说:“这是大凶之兆,死都不足以赎罪。”卢忠很恐惧,假装疯狂希望免除惩罚。商辂及中官王诚对皇帝说:“卢忠得的疯病,不足以相信,不应听他胡说,伤害根本的伦理(景泰帝和明英宗的兄弟情)。”皇帝的心思(怒意)稍微缓解。于是将卢忠一起投入监狱,以其他的罪名定罪,降为事务官立功赎罪。杀了王瑶,将阮浪禁锢在监狱中,没再追究此事。

  太子改换后(明宪宗这时已废黜),进升为兵部左侍郎,任兼任左春坊大学士,在南薰里赏赐宅第。塞上的肥沃土地全被豪强侵占,商辂请求核实归还给驻军。开封、凤阳各府的饥民流浪到济宁、临清一带,被有关官员驱逐。商辂担心他们闹出事变,请求招集他们开垦京城附近的闲置田地,发放粮种,老百姓都有了归宿。钟同、章纶被投入监狱,商辂尽力挽救未被处死。《寰宇通志》编成后,加官兼任太常卿。

  景帝身体不适,群臣请求修建东宫,皇帝不允许,将继续上奏时,商辂拿着笔说:“陛下是宣宗章皇帝的儿子,应当立章皇帝的子孙。”听的人都很感动。因天晚了,奏章没有呈上去,而这天夜晚,石亨等人已经迎接太上皇恢复帝位。第二天,王文、于谦被捕,皇帝召商辂与高谷进入便殿,用温和的诏书告诉他们,命令他们起草复位的诏书。石亨秘密地告诉商辂,宽赦的文字不要写入另外的条款。商辂说:“这是制度,不敢改变。”石亨等人不高兴,婉言让言官弹劾商辂勾结奸党,把他投入监狱。商辂上书申诉说《复储疏》在礼部,可以复核,皇帝不省悟。中官兴安略微为他开脱,而皇帝更怒。兴安说:“从前这些人创议南迁,不知将陛下置于何地。”皇帝的想法逐渐宽释,于是贬斥他为平民。然而皇帝每每念叨:“商辂,是朕选取的士人,曾经与姚夔早东宫侍读。”不忍心抛弃他。因有忌讳,最终没再任用他。

  成化三年二月,商辂被召至京城,命他以原来的官职进入内阁。商辂上奏推辞,皇帝说:“先帝已知你是冤枉的,就不要推辞了。”商辂首先陈述勤奋学习、采纳谏议、储备将领、防守边疆、减省多余官员、设置义仓、尊崇先圣名号、广泛制定士法,共八件事。皇帝赞许并采纳了。他所说的采纳谏议,是请求召回复用元年以后因进言而被贬斥的人。于是罗伦、孔公恂等全部回复了官职。

  第二年,彗星出现,给事中董旻、御史胡深等人弹劾不称职的大臣,都涉及商辂。御史林诚攻击商辂曾经参与更换太子,不适宜任用,皇帝不听,商辂因此请求辞职。皇帝愤怒,命令在朝廷查问那些进言的人,想给以严厉谴责。商辂说:“臣曾经请求优待宽容进言的人,现在议论到臣反而责备他们,对公众舆论又怎么解释呢。”皇帝非常高兴,董旻等各赐予手杖恢复官职。不久商辂进升为兵部尚书。很久以后,进入户部。《宋元通鉴纲目》编成后,改兼任文渊阁大学士。皇太子立位后,加官为太子少保,进升为吏部尚书。十三年进升为谨身殿大学士。

  商辂为人,平和纯粹,庄严持重,宽容大度,到临大事,决定大政时,十分果敢没有人能改变。

  仁寿太后的田户与百姓争夺田地,皇帝想把百姓迁徙到塞外。商辂说:“天子以天下为家,哪里用得着庄园。”事情于是得到平息。乾清宫大门发生火灾,工部请求道四川、湖广采集木材。商辂进言说应该稍微延缓一下,以保持警戒畏惧,皇帝听从了他。

  悼恭太子去世,皇帝因继承人的事而忧虑。纪妃生有皇子,六岁了,左右的人畏惧万贵妃,没有人敢进言。很久以后,才报告给皇帝。皇帝非常高兴,想向朝廷的人宣告,派遣中官到内阁告诉自己的意图。商辂请求诏礼部拟定上报皇子的名字,于是朝廷大臣相互祝贺,皇帝于是命令皇子出宫会见朝廷大臣。过了几日,皇帝又御临文华殿,皇子侍奉,召见商辂及众内阁大臣。商辂叩首说:“陛下在位十年,未立太子,天下盼望已久了。应当立即立为太子,安定朝廷内外的人心。“皇帝点头同意了。这年冬天,就立皇子为皇太子。

  当初,皇帝召见皇子留在宫中,而纪妃任然居住在西内。商辂怕有其他祸患,又不好明说,与同僚上书说:“皇子聪明机灵,关系到太子的确立。委重任让贵妃保护,恩爱超过对自己的儿子。但朝廷外的人议论说皇子的母亲因病另外居住,长时间不能相见。应当迁移到临近的地方,使母子朝夕相处,而皇子任由贵妃抚育,国家就非常幸运了。”于是纪妃迁居永寿宫。过了一个月,纪妃病重,商辂说:“如有不幸,葬礼应该厚重。”并请求司礼监侍奉皇子,到纪妃子住的宫殿探视,并制作葬服准备行李之用。皇帝都认为对。

  皇帝将恢复郕王的王位和封号,下发朝廷商议。商辂极力说郕王对社稷有功,王位和封号应该恢复,皇帝的主意于是决定下来。皇帝在宫殿的北面修建玉皇阁,命令宦官经办,用于礼仪与郊祭,商辂等人争辩取消此事。由水气而生的灾害出现,上奏消除灾祸的八件事,为番僧国师法王,不要滥赐印章;四方日常的贡奉之外,不要接受玩赏的物品;允许众臣直言进谏;分别派遣刑部使者审查囚犯案卷,减少冤假错案;停止不急需的修建项目;充实三边军队的储备;守卫沿边的关隘;设置云南巡抚。皇帝下发赞扬嘉奖的诏书奖励他,采纳了他的意见。

  中官汪直监督西厂时,多次造成大案。商辂率领同僚分条列出汪直的十一条罪状,说:“陛下委托汪直听讼断狱,汪直又把韦英这类小人当做耳目。都自称奉密旨,可以专断刑杀,擅自作威作福,残害虐待好人。陛下如果认为揭发坏事禁止扰乱,按法律不得不如此,那么在前几年,为何安定无事。况且曹钦的变乱,是由逯杲打探事情激发而成,可以作为鉴戒。自从汪直掌权,士大夫不安心于他们的职守,商人不安心于经商,老百姓不安心于生产,如不赶快除去,天下安危就不可知了。”皇帝生气地说:“任用一个太监,怎么竟危及到天下,是谁主使的这个奏折?”命太监怀恩传旨,责备十分严厉。商辂严肃地说:“朝廷大臣无大小之分,有罪都请下旨逮捕追问。汪直擅自抄没三品以上京官。大同、宣府是边城的要地,守备片刻不能缺,汪直一天拘捕数人。南京是祖宗的根本之地,留守大臣遭汪直擅自收捕。各位近臣侍奉在皇帝左右,汪直动辄更换。汪直不除去,天下怎能没有安危?”万安、刘珝=刘吉也在一起对答,依据大义,慷慨激昂,怀恩等人屈服。商辂看着同僚道谢说:“诸公都为国家这样做,我又有什么担心的呢。”正值九卿项忠等人也弹劾汪直,于是当日就罢免汪直在西厂的职务。汪直虽然不管理西厂事务,还是像原来那样受到宠幸。他诬陷商辂曾收受指挥使杨晔的贿赂,想解脱自己的罪行。商辂自己并不甘心,而御史戴晋又颂扬汪直的功劳,请求恢复它在西厂的职务,商辂于是竭力请求辞职。皇帝下诏加官少保,赐命用驿车送他回去。商辂离开以后,士大夫更加俯首侍奉汪直,没有敢与他对抗的人了。

  钱溥曾经因未能升迁官职,作《秃妇传》来讥讽商辂。高瑶请求恢复景帝王位称号,黎淳上疏驳斥,极力诋毁商辂。商辂都不与他们计较,对他们还是像平常那样。万贵妃看重商辂的名望,拿出父亲的画像,嘱托他写赞语,赠送的金钱礼物非常丰厚。商辂竭力推辞,使者告诉他贵妃的意图。商辂说:“不是皇帝的命令,不敢接受。”贵妃不高兴了,商辂最终也不顾及。他平生和而有操守就像这样。

  到辞去官职后,刘吉去探望他,看见他子孙众多,感叹说:“我与公同事多年,未曾见公笔下妄杀一人,上天回报公如此礼厚实应该的。”商辂说:“只是不敢让朝廷妄杀一人而已。”家居十年去世,时年七十三岁。赠予太傅,谥号文毅。

  儿子商良臣,成化初年进士,任翰林侍讲。

晕,只是明朝唯一连中三元,因为明朝的黄观反对朱棣清君侧被朱棣把状元头衔拿掉了。但是后世还是承认其存在的,至于其他朝代都有人连中三元,文武状元都有连中三元的。
商辂的政绩,具体说不清楚,朱祁镇、朱见深时期的大臣,总之在他在内阁退休之后,明朝就开始腐败了。

不是,还有朱棣时期的黄观,他跟朱棣关系不太好,这段光辉就被抹杀了。唐伯虎也是一个,但是他涉及明朝时的一个科举冤案,成绩作废了。其它朝代也有。商恪是那一朝的畿辅重臣,征集还是相当可观的

不是唯一一个连中三元的人,但是是唯一一个三元宰相,政绩也很好,成化由盛转衰就是从商辂致仕开始的


明代人商辂是不是千余年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他有何政...
商辂并非千余年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他在明代曾连续获得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分别是解元、会元、状元,但此前已有历代考生达成这一成就。关于他的政绩,有以下几点:1. 在景泰三年(1452年),商辂注意到塞上肥沃土地被豪强侵占的问题,并请求皇帝派遣使者核实,将这些土地归还给驻...

明代人商辂是不是千余年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他有何政 ...
不是。政绩:1、景泰三年(1452年),塞上的肥沃土地全被豪强侵占,商辂请求遣使核实,将其归还给驻军。2、景泰三年(1452年),开封、凤阳各府的饥民流亡到济宁、临清一带,均遭有关官员驱逐。商辂担心激成事变,便请求招集流民开垦京城附近的闲置田地,发放粮种,使得流民都有了归宿。3、景泰七年(...

明代人商辂是不是千余年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他...
明代人商辂是千余年中国科举史上唯一“连中三元”的人。商辂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极为出色,他成功地实现了“连中三元”的壮举,这在中国科举史上极为罕见。所谓“连中三元”,是指在科举考试中,考生在乡试、会试和殿试中都取得第一名,这是对一个考生才华和运气的极高赞誉。商辂的成就离不开他的勤...

明朝状元商辂是商鞅后代吗
后代闻人有商容、商高、商泽、商瞿、商鞅、商挺、商辂、商景春、商景兰、商景徽等。 战国时期,卫国的公孙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有功,被封为商君,所以叉称为商鞅。商鞅的后代也以商为姓氏。称为商氏。 商鞅:战国时期为秦奠定统一基础的功臣,是人所共知的历史人物。当时,他以刑名法术之学,被秦孝...

此人是有明阁臣的杰出代表,三元及第,他是谁?
此人是有明阁臣的杰出代表,三元及第,他是商辂。 商辂出生于明成祖永乐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1414年3月16日),是浙江淳安人。他自幼天资聪慧,才思过人,而且非常好学。宣德十年(1435年),商辂崭露头角,在乡试时考中了第一名。在十年后的正统十年(1445年)的科举考试中,他又在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

古代的“东厂”是什么意思
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在这种情况下,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学士商辂(就是那个连中三元的人才)为首的辅臣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 但...

何士晋字武莪文言文翻译
刚好彭应参到了,与范应期有仇的人家千余人遮蔽道路、呈上牒子。彭应参操之过急,命令乌程知县张应望抓住他,范应期自杀身亡,他的妻子吴氏到官府喊冤。皇上命令逮捕彭应参、张应望,在狱中审问,革去王汝训的职务,责备吏部都察院任用不恰当的人。尚书孙丕扬、都御史贞吉等伏罪,且上疏救援王汝训...

商辂有没有子女?叫什么名字?
商辂以书香世家,后代子孙在科举场上均能不辱先人有所表现,这可说是商辂在家教`门风方面树立了典范。参考资料: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2e2f701000aeq.html

山水图 其二作者是什么朝代的
作者:商辂诗名:山水图 其二朝代:明全文:生绡一幅高堂上,彷佛名山势千丈。云霞变态不可名,掩映长流万古清。层江叠岫断复续,怒虎奔龙起还伏。廓然天雨放初晴,万壑千岩漱寒玉。云山峨峨何壮哉,珠林物外无纤埃。长松百尺出幽涧,飞桥横跨山之隈。携琴曳杖者谁子,疑是山中招隐回。君不闻...

人生四商,是指哪四商?
Quotient,简写成FQ),是指理财能力,特别是投资收益能力。没有理财的本领,你有多少钱也会慢慢花光的,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指有财商的老子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钱,最多最后也会败在无财商的子孙手中。财商是一个人最需要的能力,也是最被人们忽略的能力。我们的父辈都是“穷爸爸”,只教我们好...

洛浦县13422195268: 中国古代那个文人连登三甲? -
微杨衡韵: 商辂(lù)(1414—1486)明代首辅.字弘载,号素庵,浙江淳安人.商辂是明代近三百年科举考试中第二个“三元及第”(同时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第一个是黄观,被朱棣除名.所以又说商辂是明代唯一“三元及第”),仕英宗、代宗、宪宗三朝,历官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太子少保、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时人称“我朝贤佐,商公第一”,卒谥文毅.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等.

洛浦县13422195268: 商 辂 是 谁? -
微杨衡韵: 历代连中三元的状元,大多无大作为,但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连中三元”的 状元 商辂, 他是浙江严州人,正统十年乙丑科(1445年)状元,他的轶闻不少.商辂才思敏捷,很有应变的才能.有一次他自夸家乡严州文风极盛,农民都能吟诗作对,一位江西籍的大官路过梅城,见南北高峰、双塔对峙,即兴出了一对“双峰巍巍二塔,北高南低”,请身旁一位农民对下联,农民摆手表示不懂,大官回朝嘲笑商辂吹牛.缉础光飞叱读癸嫂含讥商辂说:“这个农民不是对好下联了吗?只怪你不懂,他的下联是'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二短',这不是对仗工整的下联吗?”

洛浦县13422195268: 明朝连中三元的有几人? -
微杨衡韵: 中国古代的科举史上,只有14人曾三元及第,他们是:唐朝:张又新、崔元翰; 宋朝: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岩叟、冯京; 金朝:孟宗献; 元朝:王宗哲; 明朝:黄观、商辂; 清朝:钱棨、陈继昌.其中“连中三元”者只有:宋庠、冯京、钱棨.

洛浦县13422195268: 到淳安千岛湖旅游,一般都会走走状元桥,知道淳安历史上有一位“三元宰相”商辂.他是明代近三百科举考试中唯一的“三元及第”者.杭州为了纪念他,... -
微杨衡韵:[选项] A. 秀才、举人、进士 B. 状元、榜眼、探花 C. 解元、会元、状元 D. 乡试、会试、殿试

洛浦县13422195268: 历史上中过“三元”的人都有谁
微杨衡韵: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连中三元,他们是文科15位: 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宗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此外,历史上...

洛浦县13422195268: 历史上连中三元者都有谁? -
微杨衡韵: 中国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确切人数应是17位. 唐代三名 1、崔元翰,博陵安平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

洛浦县13422195268: 明清科举制度 -
微杨衡韵: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

洛浦县13422195268: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 -
微杨衡韵: 1.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2.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3.保证了行政人员的来源. 4.也促成了读书风尚,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5.以考试作为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

洛浦县13422195268: 有谁曾经连中三元
微杨衡韵: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3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分别是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 、崔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商辂; ★清朝的钱檠和陈继昌. “连中三元”...

洛浦县13422195268: 到淳安千岛湖旅游,一般都会走走状元桥,知道淳安历史上有一位“三元宰相”商辂.他是明代近三百科举考试 -
微杨衡韵: C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