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中举荐贤才无一走眼,为何却看走眼了马谡呢?

作者&投稿:殳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是三国中的经典片段,蜀汉大将马谡在街亭纸上谈兵,致使战略要地街亭失守,导致蜀军全线动摇,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也以失败而告终。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到底怎么了,为何识人不明,差点使蜀汉大军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举荐大量贤才,无一走眼,为何唯独看走眼了马谡?其他大将如魏延、吴懿等人不堪重用,不及马谡吗?难道诸葛亮忘了先帝刘备临终所嘱?其实不然,因为诸葛亮对蜀汉基业殚精竭虑,此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街亭之战是发生在蜀汉建兴6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当时曹魏被诸葛亮打得大败,不得已重新启用司马懿。而司马懿深通兵法,被诸葛亮所忌惮。所以诸葛亮很快就看到了街亭的重要性,因为街亭是陇西诸郡的咽喉所在,必须派大将镇守。诸葛亮也料到司马懿肯定会派重兵攻打街亭,先下手为强,必须敢在司马懿之前到街亭布防,抵挡曹兵。

那问题来了,谁才是守护街亭的合适人选呢?虽然不知道诸葛亮当时如何思索,但这个守将必须具备以下诸多条件:其一,此人必须是高级统帅,熟读兵法,排兵布阵无所不精。其二,必须要有威望,能够统帅将士,做到上下同心,齐心合力守卫街亭。其三,那就是必须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对蜀汉政权有过人的忠诚,不能临阵倒戈,抱薪救火。

虽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准备是十分充足的,众多将星都在,如五虎将中的赵云,大将魏延,吴懿,以及刚刚归顺蜀汉不久的姜维,都是当时一等一的名将。那为何诸葛亮最后用马谡镇守街亭呢?

其实综合考虑,马谡在诸葛亮看来,确实是比较合适的人选,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马谡为何人,马氏五常中的人才,是白眉马良的小弟。马良与诸葛亮可谓是好朋友,作为好友的弟弟,自然也在军中得到了诸葛亮的关照。在原著中,诸葛亮就曾称赞过马谡“当世之英才”经常与马谡讨论军事,甚至通宵达旦,促膝谋划。

马谡也被诸葛亮拜为参军,就相当于高级参谋。马谡才思敏捷,为蜀国多立功劳。在诸葛亮南征孟获的时候,南蛮不习教化,不尊王道,可以说就是一群痴汉莽夫。诸葛亮在进步途中就曾询问马谡的建议,而马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提出了十分恰当的战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个提议,让诸葛亮十分满意,称赞马谡懂得自己的心思。

然后就是第一次北伐前,马谡献计离间魏主曹睿与司马懿君臣,差点让司马懿死在了曹睿之手。在魏主曹睿继位后,司马懿因是托孤大臣,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统领雍凉各处军马。诸葛亮得到这个消息后十分震惊,认为此人在雍凉训练人马,其志不小,以后必为蜀中大患。司马懿深有谋略,颇为劲敌。

而正在诸葛亮一筹莫展的时候,马谡却献上一计:在魏国散布流言,说司马懿将要谋反,魏主曹睿必然猜忌,必然杀了司马懿。果然马谡把魏主的心理猜得透透的,司马懿很快就被魏主削去兵权,罢为庶民。

以上两计是马谡最精彩的表现,足可见马谡是饱读诗书,颇有谋略的蜀汉人才。同样也为诸葛亮命其镇守街亭埋下伏笔。

其次就是马谡的名望。马谡作为“马氏五常”中的一员,必定在蜀汉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望。其平定南中的谋略与北伐前的离间计,都有不错的表现,深得诸葛亮赏识。想必在蜀汉军中也有一号,不然马谡怎能做到安远将军并做中参军。所以马谡只缺临阵迎敌的实战经验了,而此次镇守街亭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但可以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甚至直接作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最后就是马谡对蜀国的忠诚度。我觉得这是最不值得商榷的话题,作为从荆州就跟从先帝刘备开疆拓土,建功立业的“老臣”,马谡是坚定不移的蜀汉支持者,深得诸葛亮所认可。甚至在临死前,诸葛亮都为之哭泣“吾与汝义同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

综上来看,马谡确实是街亭防守的合适人选,但还有个问题,因为当时的魏延,赵云,姜维等人都在,为何弃用他人,独用马谡呢?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原因就只有两点。

首先,蜀汉后期,将才匮乏兵力不足,魏延作为先锋大将,不可轻动,有比街亭更要紧的位置需要。赵云呢,已经是年过七旬的老将,而且作为先锋出兵斜谷,作为疑兵与魏国曹真等对峙。而姜维又是刚刚归顺的降将,虽然得到诸葛亮的赏识,但在蜀军中根基尚浅,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

其次,估计诸葛亮早已把马谡作为自己的接班人在培养了,因为除了派马谡为主将外,还让大将王平为副将,并嘱托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最后,虽然刘备在临死前,告诉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去世前,马谡还只是崭露头角,没有什么功绩,但从后主继位后,马谡就接连立功,智谋确实高超。诸葛亮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自然会觉得此一时彼一时,马谡是可造之材。

综上,在诸葛亮踌躇后,还是派马谡率兵去了街亭。可惜马谡没有按诸葛亮的安排“当道扎寨”,而是把军队屯到左右的土山上,远离水源,最后被张郃等人围困起来,烧山而败。北伐的最好时机,也随着马谡的自高自大而去,此后魏国加强防御,诸葛亮更加举步维艰了!

难道是诸葛亮错了吗,其实不然,马谡作为高级参谋,确实能力过人,但却不是一个好的将领,临阵迎敌不是那样简单的。如三国中的著名谋士郭嘉,庞统等人谋略过人,但如果带兵打仗根本不行。如果多加培养,而不是让马谡快速担当如此重任,那蜀汉后期必定会多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所以说不是马谡害了蜀军,而是诸葛亮害了马谡!




诸葛亮和他的《出师表》(九)
最后这一句,让我们看到诸葛亮他的善意,他有一颗慈善的心,还有忧国忧民的远大情怀。诸葛亮的这篇《出师表》,整篇文章我们看完了。给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诸葛亮既是作为先帝托付给国家大事,被委以重任的长者,又是当朝的臣子。作为一个被先帝托付给重任的长者,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现在的...

从《出师表》可已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 《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地解剖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全部品格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独特而巨大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在封建社会里被视为臣子的大节...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有什么现实意义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中三条,就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这三条建议对今天对的我们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即作为领导,要多深入群众之间多了解掌握实情,多听听多方面的意见;奖励和处罚要严格按制度执行;多亲近有才能的人,远离那些没有真...

《出师表》全文翻译是什么?
将军向宠,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军事,从前任用时,先帝称赞说他有才干,因此大家评议举荐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跟他商讨,就一定能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自找到他们的位置。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

朱葛亮为什么要写出师表
〈出师表〉作于三国蜀后主(刘禅)建兴五年(227年)。是年诸葛亮驻军汉中(今陕西汉中),准备北伐曹魏。出发之前向刘禅上了这个奏疏,谆谆劝诫刘禅要尊贤纳谏,发扬刘备的品德。表中推荐了朝内可以倚重的文臣武将,并且说明了出征的目的和任务,表白了自己对蜀汉忠诚的心迹。出师表〉之外,又有<后出师...

出师表的赏析
屈原是在遭谗毁、被放逐的处境中写出《离骚》的,因而采取幽隐诡幻的表现手法。诸葛亮处境跟屈原正相反,但《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整齐工稳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朱葛亮的出师表讲了什么?
将军向宠,性格和善,品德公正,精通军事,从前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有才能,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务,都应与他商量,这样一定能使军队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

出师表的重要意义
《出师表》 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亭(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

朱葛亮的出师表原文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

诸葛亮出师表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的解剖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全部品格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独特而巨大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在封建社会里被视为臣子的大节,...

秦都区18278844419: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刘蝉推荐的人是?目的? -
夫选舒肝: 郭攸之、费祎、董允 志虑忠纯 一方面,当时后主黑白不分,宠幸奸佞小人,为了达到匡扶蜀国的目的,孔明提出“亲贤臣,远小人”,让刘禅明白那些是可以信赖的人,不要再去理奸佞小人了;另一方面,这些人确实有助于社稷的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

秦都区18278844419: 诸葛亮在出师表前奏荐人才考虑得十分周密,请根据上文作简要分析“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此处省略至少200字)可计日而待也.”——《出师表》 -
夫选舒肝:[答案] 诸葛亮所推荐的人才,都是先帝刘备留下的人,表明自己并无在皇上身边安插人的心思,让皇上安心任用他们

秦都区18278844419: 出师表中 诸葛亮在出师之前对人事做了详细的安排举荐了文臣武将 并竭力规劝后主刘禅任用这些贤能之人 为什 -
夫选舒肝: 安排了这些自己相信的人才能保证自己北伐的时候后方能稳定,没有后顾之忧

秦都区18278844419: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
夫选舒肝:[答案] 亲贤臣,远小人. 良实,志虑忠纯

秦都区18278844419: 出师表里的诸葛亮为国举荐人才,体现了怎样的品质?
夫选舒肝: 为国为民,大无畏的精神.

秦都区18278844419: 《出师表》中诸葛亮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
夫选舒肝:[答案] 选用人才的标准是:1.善良*诚实*忠诚*公正*坚贞可靠*(品行上的特点) 2.有才干,有能力 3.得到先帝赏识之词 这个是语文老师课上总结的,应该很可靠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哦亲~

秦都区18278844419: 出师表中第五段,诸葛亮为什么要向陛下举荐贤臣 -
夫选舒肝: 出师表 是诸葛亮要 出去好长时间 的 所以要举荐贤臣 来辅佐皇帝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有了贤臣 就可以兴隆了

秦都区18278844419: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推荐了哪些人 为什么要推荐他们 -
夫选舒肝: 原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

秦都区18278844419: 出师表原文+翻译 -
夫选舒肝: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

秦都区18278844419: 出师表 向后主推荐了那些人才?为什么推荐他们 -
夫选舒肝: 郭攸之,费祎,董允. 这三个是刘备选拔的,因为“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内务 向宠,这个是诸葛亮推荐的,因为“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外务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