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之厚,君之薄也。——,——,——,君亦无所害。补充完整

作者&投稿:詹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文~

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 烛之武退秦师


(选自《左传》)

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晋军函陵(4),秦军氾南(5)。

佚(yì)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8)曰:“臣之壮也(9),犹(10)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11)。”公曰:“吾不能早用(12)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3)。然(14)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15)

夜缒(zhuì)(16)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17)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18)。越国以鄙远(19),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20)?邻之厚,君之薄也(2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22),行李(lǐ)(23)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24),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5),许君焦、瑕(26),朝济而夕设版焉(27),君之所知也。夫(fú)晋,何厌(28)之有?既东封郑(29),又欲肆其西封(30),若不阙(jué)(31)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yuè 32),与郑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3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34);失其所与,不知(zhì)(35);以乱易整,不武(36)。吾其还也(37)。”亦去之(38)。

【翻译】:哪里用得着以灭亡郑国为代价来使得(您的)邻邦来增加土地呢?(您的)邻邦的实力变得雄厚,(相对地)您的国家的实力就变得薄弱了。

【背景】:这句话来源于《左传》里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这篇文章应该是初中的课文吧。大致讲了秦国出兵想要消灭郑国,这个时候郑国国君请烛之武出面与秦国国君谈判,烛之武通过分析郑国灭亡与保全郑国对于秦国的利害关系,最终说服了秦王退兵。

【原文】: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更详细的分析】:

故事梗概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重耳)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畏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
译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伯心悦诚服,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文
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 烛之武退秦师 (选自《左传》)晋侯、秦伯(1)围郑,以其无礼于晋(2),且贰于楚(3)也。晋军函陵(4),秦军氾南(5)。佚(yì)之狐(6)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7)...

君之薄也的翻译是什么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放弃(围郑)。古今异义,出使的人。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曾经。给予。恩惠。施恩。(晋惠公)许诺给您焦、瑕两城...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21)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增加。 (2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 (23)行李:出使的人。原写做“行使”,后习惯写做“行李”。 (24)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两个“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子翻译如下: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行李之往来:使者往来。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邻之厚君之薄也的“之”和行李之往来中的“之...
两个“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子翻译如下: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行李之往来:使者往来。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刻舟求剑》中的“是吾剑之所从坠”。结构助词“的”,如《幼时记趣》中的“故时有物外之趣”,...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翻译成现代...
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翻译吕祖谦的《东来左传博议》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行李【出使的人。原写作“行吏”,后习惯写作“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指代使者】,君亦无所害。且...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翻译及赏析
21.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厚,雄厚。 2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 23. 行李:古今异义,出使的人。 24. 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共,通“供”,供给。

《烛之武退秦师》中“邻之厚,君之薄也”中为什么要加那两个“之”?
这两个"之"字都是音节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让这两个句子成为一体.可译为"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领之厚,君子薄也翻译成现代文
邻之厚,君之薄也。 意思是邻国的土地增加了,您的土地就减少了。 原文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句话。

福山区17045659491: 文言句式 (1)邻之厚,君之薄也 ( ) 译文: -
智点万氏:[答案] 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福山区17045659491: 翻译:邻之厚,君之薄也 -
智点万氏:[答案] 邻国的土地越来越多,您的土地会越来越少.

福山区17045659491: 邻之厚 君之薄也 -
智点万氏:[答案] 厚:雄厚;薄:削弱 句意: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福山区17045659491: 邻之厚君之薄也 是判断句吗?为什么?判断句不是表示 是 -
智点万氏:[答案] 这就要看翻译的意思了,一般情况下游是就是判断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一般判断句也要标志词,例如:.者.也!希望你采纳

福山区17045659491: 领子厚,君子薄也.的意思 -
智点万氏:[答案] 邻之厚,君之薄也. 意思是邻国的土地增加了,您的土地就减少了. 原文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一句话

福山区17045659491: “邻之厚君之薄也”中的之怎么翻译 -
智点万氏:[答案] 无意,“之”在句中是为了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福山区17045659491: 邻之厚,君之薄也是不是判断句? -
智点万氏:[答案] 是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厚:雄厚;薄:削弱 句意: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福山区17045659491: 词类活用,并解释.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若不阙秦.阙: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与郑人盟.... -
智点万氏:[答案] 使…增加,使…减少

福山区17045659491: 邻之厚君之薄也翻译
智点万氏: 回答和翻译如下 :邻之厚君之薄也 The thick of the neighborhood, the thin of the king

福山区17045659491: 烛之武退秦师 重点实词 古今异义 通假字 虚词 和句式总结 -
智点万氏:[答案]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因为郑国先于晋国结盟,但后于晋国的敌国楚国结盟,被视为不敬.故秦、晋围之.(例:国... ②是寡人之过也 (的)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 的) ④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放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