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佛教是迷信还是智信

作者&投稿:陆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密宗到底是哪些东西需要保密~

其实就是说修行过程的方法 叫身密 、口密 、意密 。 还有传承的需要灌顶才能修行的一系列秘法 方法等等····················
身密 、口密 、意密 ------修行过程中 都是不动声色的 包括 念诵真言 观想 打坐手印等等 要是不说 任何人 看不懂的!“保密”··············

令众生离苦得乐,获得究竟圆满的解脱、快乐。
《华严经》卷第五十一,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二,【复次,佛子!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云【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有诸佛乃能知之。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
《虚空藏菩萨经》云【尔时,世尊告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汝见虚空,无有贪欲,无嗔无痴,自性清净,风尘暗障以为不净,既澄朗已即见日月星辰,及知刹那罗婆时数。善男子,如来久于第一义空已得自在,见一切法无有贪欲、嗔恚、愚痴,无缚无解自性清净,但以众生客尘烦恼之所覆障不能觉悟,如来慈悲为此等故方便说法,而为除断客尘烦恼,开其智眼,使见如来净日照明,现在获睹甚深妙法、四念处法乃至八圣道法,令诸众生建立安住,又令疾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大慈悲,乃至具足十八不共法,成一切种智。】

  佛教=佛学
  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通过修学以达到佛的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学。
  佛教=教+证
  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尔》7和《甘珠尔》8;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全面概括佛法的定义,那就是‘智’和‘悲’。我们今天就从智悲两方面来谈谈佛教。
  佛教=智+悲
  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那么,烧香、磕头、念经等等是不是学佛呢?是学佛的一部分,但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佛是什么呢?唐卡中画的面色金黄、结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那是不了义的佛。
  大乘佛法认为:佛的化身与报身,是佛陀为了度化凡夫与十地菩萨而分别显现的形象。佛为了能与凡夫沟通,就必须显现化身9。虽说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10,但由于没有证悟,因此佛的法身对我们还无法起到作用。要想证悟,想走解脱道,就必须依靠化身佛与报身佛的引导。然而,化身与报身都不是真正的了义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双运。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本自具足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此外无他。
  藏传佛教宁玛派的高僧荣森班智达11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其他任何解释都不足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
  他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可以。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的,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唯一的成佛之道,不修气脉明点照样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但唯一不变的精髓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宗密宗都认同的。
  总而言之,如果从智悲两方面来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则可回答说:佛法就是智悲。学佛是什么呢?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13896.html)

  徐玉成先生在《宗教政策法律知识问答》中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如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正常的宗教活动误认为是迷信活动,从反对迷信活动的立场出发,禁止、抵制或打击正常的宗教活动,从而干涉和侵犯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另一种是把迷信活动误认为是正常的宗教活动,认为制止迷信活动就会干涉和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这两种认识都是不正确的,因为宗教与人们通常所说的不属于宗教范围的迷信是有严格区别的。
  第一,宗教一般有悠久的历史,有创立本宗教并由信仰者崇拜的教主;宗教有自己成文的经典、系统的教义及规范化了宗教仪轨,并且有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迷信一般是由巫婆、神汉、算命先生等从事的抽签、打卦、算命、看相、看风水、驱鬼、跳大神等活动。它本身没有教主,没有成文的经典、系统的教义及规范化的仪轨,没有固定的场所。是由神汉、巫婆、风水先生等因时因地因人而从事的比较原始和低层次的巫术活动。
  第二、宗教都有信教者组成的宗教团体和宗教组织,团体和组织有宗教教职人员主持,宗教教职人员有严格的戒律和教阶制,各宗教并且还开办各种形式的宗教院校。迷信活动没有严密的组织系统,没有政府认可的团体和组织;对于从事迷信职业的人员来说,没有严格的戒律和教阶制;更不可能开办院校;迷信业者没有固定的场所,呈现单个分散和游击式活动的状态。
  第三、宗教是一种世界观,有一套系统的教理、教义和哲学理论;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对社会科学如哲学、文学、艺术,对自然科学如医学、天文、建筑等和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很深的影响。迷信活动不是一种系统的世界观,没有系统的哲学理论,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们的道德观念是相悖的,是一种滞后于时代的思想意识。
  第四、我国当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宗教活动,如“拜佛、诵经、烧香、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过宗教节日、终傅、追思等等,都由宗教组织和宗教信徒自理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加以干涉。”(《新时期宗教工作文献选编》第63页)而迷信活动是国家法律和政策所反对、禁止和取缔的行为,不受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  


佛法的真谛是什么?
佛法的真谛就是真理的意思,也就是根本大法的意思。有时候我们说三法印是佛教的真谛,十二因缘是佛教的真谛,空是佛教的真谛,四圣谛也是佛教的真谛。那么佛教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其实三法印、十二缘起、性空、四圣谛等,都是佛教的根本真理,都是佛教的真谛。佛法中有两种“谛”,一个是“真谛”一...

藏传佛教僧人破出家根本戒,如果诚心悔过,可以恢复戒体吗?
堪布慈诚罗珠指出,相比于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密乘戒被认为是更为严格的戒律。违犯别解脱戒的过失虽然严重,但与菩萨戒相比则显得较小;而菩萨戒的违犯虽然也有重大过咎,但与密乘戒相比则更不足道。密乘戒的优越性在于,即使违犯了根本戒,仍有机会恢复戒体。例如,违犯别解脱戒的人,从小乘佛教的...

佛教受生中阴怎样理解,慈诚罗珠堪布
人死以后,未投生之前,会有一个微细物质所形成的化身,叫中阴身。在最初的四十九天里,每逢七天会有一番生死,经七番生死,大多会随业缘而投胎。

正在资粮道修行的你须知! 慈诚罗珠堪布开示
资粮道的六个要点 摘自: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慧灯之光(十)》 四圣谛 【三、道谛的分别(二)详解五道 1、资粮道(2)资粮道的六个要点】所有大乘经典中讲资粮道的时候,都会讲六个或五个要点:第一,持戒。戒律分好几种:皈依戒、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等等。小乘资粮道首先要守的...

佛宝回归:佛教密宗和显宗的区别
密相对显而立。密,法义甚深微妙,凡夫难以揣度,所以密,对非法器不能宣讲,所以密。慈诚罗珠堪布的《显密异同》非常详尽

佛教不只是信仰这么简单,
最直接的有两本书,一是《西藏生死之书》非常清晰的描述今生到来世的情形。对于我们的灵魂(神识)离开肉身后的一些情形也做了描述。还有一本是慈诚罗珠堪布写的《前世今生论》(有一个版本是《轮回的故事》),对轮回是否存在,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包括理论方面的,实证方面的,有很多公案,有很多...

对佛教产生疑问
佛教首先是自信,你说了那么多,都信到别人身上去了。有一个错误是普通人都会犯的,就是将信徒和其宗教等同起来,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信徒有什么不好,肯定其所信的宗教也一样不好,因为肯定是从那个宗教学来的。所以,你说你信科学,现在的各路科学专家这么多,基本上谎话连篇,你说你对科学是否...

末法时代怎样寻找善知识,佛教网
这不容易,你可以去找藏地的慈诚罗珠堪布,他是李连杰的上师,李连杰皈依过30多个上师,最后皈依的慈诚罗珠堪布。他曾经请教过其它上师,那些上师一听到慈诚罗珠堪布都竖起了大拇指!可见慈诚罗珠堪布是何等的修为。而且堪布也是如意宝法王的心子之一。

藏传佛教和汉族人信的佛教什么关系?能互相学习什么
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师出同源,这是中国佛教界的共识了,不过两者侧重不同:在教义见解上,藏传佛教的教义糅合了 大乘瑜伽行派(强调唯识) 和 大乘中观派(强调般若) 的思想;汉传佛教早期师承印度大乘中观派,后期则是释迦摩尼拈花一笑所体现出的无相般若的教授。在修习方法上,藏传侧重有次第的渐修...

请问藏传佛教弟子应该注意哪些戒律?原因是什么?
回答:十四条根本戒,您可以看一下慈诚罗珠堪布的《密乘十四条根本戒》,守持戒律是为了我们好,密宗上的快,下堕的也快,如果不守好戒律,去金刚地狱也是很容易的!但是修的好的话,今生就可以即身成就!所以在我看来,还是值得的,风险大,回报大!而且密宗还有殊胜的金刚萨埵忏悔法门可以清净所以业障,...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佛教是迷信吗? -
店饱怡新: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迷信和正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释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对于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和民间迷信者,佛教相对更认可哪一方呢? -
店饱怡新: 哪一方也不反对,但是哪一方也不认可.佛教承认多神论,但是否定神造论.佛教肯定万法唯心,但是又认同唯物主义思想.佛教站在唯物与唯心的中间.两边都不去依靠.佛教虽然有着宗教的色彩,但是佛教的教义与佛教里正信的佛教徒是坚决反对迷信崇拜的.用科学、哲学等等都解释不了也涵盖不了佛教,因为佛教他们这些.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佛教是迷信还是哲学?假如你花了很多时间精力去学,最后发现它只不过 -
店饱怡新: 佛教分为两种,一、叩拜烧香,只为今世的物质享受和功利目的的,这些属于迷信;二、第一点之外的专注于佛教经典研习的,属于哲学.且,这哲学属于心性哲学,也就是唯心哲学.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佛教是种迷信吗? -
店饱怡新: 不是说佛教迷信不迷信,而是人自己迷信不迷信.有些学佛的人的确迷信,可是不学佛的人有些也迷信.这更能证明佛经里的一句话;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啊!一切善恶自在人心,所以迷信不在于佛教,更不在于别人,而在于自己啊!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佛教是迷信吗(比如轮回转世) -
店饱怡新: 凡事都不可绝对,有借着佛教名义搞迷信的、佛教本身门派多,学说中应该也有迷信的东西,要加以分别、区别看待.但说佛教全是迷信、就是迷信就不可以了,因为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经典的佛教教义和学说有很多是符合人类社会的规律、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其次佛教在现代也是与时俱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迷信落后的东西会越来越少.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信佛是迷信吗
店饱怡新: 不是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佛教是迷信吗?
店饱怡新: 不管对什么宗教,你不去了解情况,草率随便就相信,就是盲目信仰,就是迷信.而这种信仰也是不坚定的.学佛者应像现今科学观察事物一样,要对佛法加以观察认识,从互相比较到体验、智慧审查,如果能在心中获得确认之后,产生坚定信任.这种是智信.迷信和智信建立于信仰者本身,而非建立于信仰之宗教.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佛教属于迷信吗
店饱怡新: 不属于迷信. 佛教是佛陀教育,是教人如何处世待人接物最彻底最圆满的方法. 如何你错解其意,那你就迷了.不是单纯的表面现象. 每一种供养都代表着无量意. 比如:供养花代表因,供养水果代表果. 因果关系等等. 佛教是教人破迷开悟的方法,了解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探索真理的渠道. 不可错解如来真实意.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佛教和迷信有什么区别??? -
店饱怡新: 佛教乃是释迦牟尼佛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所倡导的乃是“真诚,清静,平等,正觉,仁慈,博爱,并指引一切众生走向光明. 说白拉就是道人向善. 迷信是有害的不仅害拉自己也害拉家人,迷信的作用就是倒人向恶,颠倒真理,迷惑众生,所以一定要能够识别它们,不可被它们的邪言倒着走.

龙胜各族自治县19696886598: 佛教是迷信吗?
店饱怡新: 佛教不是迷信.因为佛教是交人怎么做善.但是有些人不懂佛教的意义.信不进去就成了迷信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