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轼"论画以形似,近与儿童邻"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投稿:上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论画所行似,见与儿童邻”,结合自己或他人的实际创作,谈谈你对于这种观点的看法~

是“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吧,中国山水画一般都是写意的,水墨的魅力不在于形,而在于一种感觉,是作者看到景物时内心的感受。作画若只是在于形的话,就如同小孩依样画葫芦,缺乏自己的领悟。中国人在这方面可比西方人高明的多,同样的年代,中国人画的是心,西方人却在执著着物的比例、外貌等,等到相机发明后才觉得,画得再真是也比不了照相机的几秒钟。可悲的是,中国人正在流失这种写意的浪漫潜质:在西方人渐渐摆脱对形的要求,追逐抽象时,中国的学子却在模仿西方几百年前的画法,渐渐失去中国人应有的意气风发,浪漫情怀。

正确的应该是“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是苏轼的两句论画名言。
因为儿童年代生活经验与知识范围,看画只能看到形的似与不似,而认识不到形以上更深一层的思想意义。例如一幅唐诗的画,题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从表面上看,这幅画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只看童子画得象与不象,或来访者画得好不好,又或松画得怎样,云又画得怎样……如果只从这些“形”来看,这画的品位好象只是一般,但是,如果你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懂得这首诗与画的深刻含义,你便知道这里描写的是当时社会一位怀才不遇的文人, 因愤世忌俗而隐居山林,洁身自好。画中的主要人物隐者并没有出现, 而是通过访问者与童子的对话宋表现的。毫无疑问, 作者对这位隐士是十分赞赏的。这位隐士虽没有与观众见面,但他的处世态度,他的心态,却让人明明白白。这种表现手法十分简洁。
这个是东坡建立人系统文画理论的核心了。他抬高“士人画”(人文画)的审美地位,贬低画工,藐视画院;他强调诗画一律,主张意境美;他强调绘画娱乐性,讲究创作冲动,有感而发;他强调神似,忽略形似,贬低写实。

论画以似形,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评论画的好不好,以形似为标准,这样的见识跟小孩子差不多。作诗作的象本诗一样,一看就不是诗人。


苏轼为什么又叫“苏东坡”?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苏轼,又被人们称为“苏东坡”。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可见,"东坡"既不是他的名,也不是他的字。可是,当后人去称呼他时,好像更爱把他叫做“苏东坡”,而不是叫他本来的名字。例如,林语堂为苏轼写传记,就将书名定为了《苏东坡传》,而不是《苏轼传》。今天的我们非常熟悉东坡肉、东坡鱼...

苏轼是苏东坡吗
苏轼苏东坡是同一个人。苏轼是真名,苏东坡是绰号。苏轼是名字,苏轼的字子瞻,苏轼又叫苏子瞻。而东坡,是他的号,他自号东坡居士,所以世人称之为苏东坡。苏轼又叫苏子瞻,这是从小家里给他起的名字,而东坡是后来的自己取的。苏轼被贬黄州,与白居易境遇相同,也是在种地开荒,于是以东坡居士...

为什么苏轼叫苏东坡?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 因自称外号是东坡居士 所以后人多叫他做苏东坡.苏轼被贬的时候,有个地方叫「东坡」,环境特别美, 他十分喜欢,因此把自己叫作「东坡」。参考: 自己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

苏轼的诗有哪些
苏轼的诗有很多,以下是部分著名作品: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 《江城子·密州出猎》3. 《赤壁赋》节选 4. 《题西林壁》5. 《观沧海》等。接下来详细介绍其中几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首诗。它表达了作者在中秋节之夜赏月时对人生的独到...

苏轼的风格
1、气势恢弘、激情磅礴的豪放风格,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是豪放词的代表,他能够借助瑰丽恢宏的意象来抒发慷慨豪情,将充沛激昂或悲壮苍凉的激情融入词中,并开拓了词的写作范围把宋词浓丽深婉的特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前人多将苏词归于豪放一派。2、直抒胸臆,自由豪放,豪情奔放苏轼的词注重抒情...

苏轼被人们称为什么
苏轼被人们称为什么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别名:苏子瞻、苏东坡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四大家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

苏轼的仕途经历
21岁的苏轼凭借《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不仅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更是在京城名声大噪。如此有才华、有抱负的苏轼,仕途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经历几起几落,最后流落到如今的海南地区。具体如下:1、嘉祐六年(1061),苏轼仕途正式开启。事事顺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金灿灿的未来。新塔、旧壁,人生多...

苏轼是怎么死的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二名苏东坡,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史书记载苏轼身长八尺一寸有余(186cm)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眉州(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苏洵的大儿子,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

苏东坡的故事有哪些
3、学无止境:一日,苏东坡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

苏轼的作品有哪些?
苏轼诗词赋作品选列:1《赤壁赋》2《后赤壁赋》3《石钟山记》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5《春宵》6《海棠》7《和子由渑池怀旧》8《和子由踏青》9《花影》10《惠崇春江晚景》 (此诗为作者苏轼观看惠崇所画《春江晚景》而作)11《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1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

徐汇区18529034378: 对苏轼"论画以形似,近与儿童邻"的理解和认识
佐良辛可: 论画以似形,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评论画的好不好,以形似为标准,这样的见识跟小孩子差不多.作诗作的象本诗一样,一看就不是诗人.

徐汇区18529034378: “论画所行似,见与儿童邻”,结合自己或他人的实际创作,谈谈你对于这种观点的看法 -
佐良辛可: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评价一幅画好不好,以外形像不像为标准,这样的见识跟儿童差不多.这里的画指中国画.中国画向来注重意境神韵的表现,还有谢赫总结的《六法理论》这些是中国画的精髓.我们欣赏中国画看骨法看意境的.白石先生....

徐汇区18529034378: 天工与清新,疏淡含精匀是谁写的 -
佐良辛可: 苏轼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苏东坡集》前集卷十六《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之一)

徐汇区18529034378: 两宋时期出现了哪些具有影响的文人画家?他们的艺术主张是什么? -
佐良辛可: 文人画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绘画.文人画艺术潮流兴起北宋,活跃于元明清时代,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显著地位.他们注重文学修养,强调主观意趣的表达,进一步注重笔墨书法因素及特定的艺术形成...

徐汇区18529034378: 论画以行似 问与儿童邻是谁写的
佐良辛可: 北宋苏东坡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画家旨在以有限的形表达无限的神,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象妙境.

徐汇区18529034378: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由此谈谈你的理解? -
佐良辛可: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很好的总结.王维的诗作受到禅宗思想很深的影响,他的山水诗和酬赠诗中往往包含深远的禅意,此外还有大量以佛教修行为主题的咏禅诗...

徐汇区18529034378: 苏轼的哪首里有花间雨
佐良辛可: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