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孙策没那么早死会怎样

作者&投稿:藏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果孙策没有早死三国历史会如何呢~

孙策之死是在官渡之战前不久,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如果孙策不死,对当时的格局肯定会有影响。
首先是曹操选择不打官渡之战。这种可能性极小,因为主动开战的是袁绍不是曹操,所以官渡之战还得打。
曹操打官渡之战的时候孙策有两种选择:第一,率领江东子弟袭击曹操后方;第二,率领江东子弟全力攻打荆州。
选择第一种方案,偷袭曹操后方,那么当时最不利的就应该是曹操。曹操前面是强大的袁绍部队,后方是精悍的江东士兵,很可能前后受敌而就此覆灭。这时我们要看形势对谁最有利。一旦曹操覆灭,孙策肯定会有所斩获,但最受益的应该不是孙策而是袁绍。此时袁绍已经剿灭公孙瓒,全无后顾之忧,再占领黄河以南地区灭掉曹操的话,可以说整个北方已在其掌握之中。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天下的格局其实并没变化。不同的只是北方的曹操换成了袁绍,江东的孙权换成了孙策(此时孙策由于偷袭曹操应该比实际孙权的实力强一些),和实际历史赤壁之战前的格局几乎一样。这时的各方势力应该依然会把重点放在荆州的争夺上。
选择第二种方案,趁袁曹开展的实际迅速拿下荆州巩固根基。我个人认为孙策选择这种方案的可能性更大。因为第一种方案最得利的是袁绍不是孙策,而且孙策很可能由此受到袁绍的威胁(就像后来孙权受到曹操威胁,逼不得已打赤壁之战一样)。而选择迅速拿下荆州相对更实际一些,就情况而论孙策取荆州需要的时间应该比曹操平定河北需要的时间短。荆州刘表战斗力明显不丁。这样孙策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势力,而且可以坐观袁曹成败,并不时的参与其中。令袁曹之战变成一种惨烈的决战,而不是以曹操完胜告终。削弱袁曹的实力,让自己完全处于主动地位。进而选择继续向北进还是向西进现在就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无论孙策选择哪种方法,曹操都非常不利。所以我得出以下结论。
如果孙策不死对三国时期主要人物的影响。
一,曹操:只要孙策不死,必然成为曹操心腹大患,无论孙策选择哪条路线对曹操都是致命打击。曹操必然不会像后来一样完全趋于霸主地位。
二,袁绍:如果孙策不死袁绍可以有一步连孙抗曹的棋,就是我说的第一种情况。不过我想孙策不会选择这种方案,而且袁绍也不太会搞外交。当年刘备和他联盟,结果他坐视徐州被吞并而无动于衷,由此可以看出袁绍未必懂得利用孙策。所以我说袁绍的结局只有10%的可能性改变。
三,刘表:可以肯定,无论天下格局如何变,刘表被吞并的悲惨命运不会改变。谁让他一个不善于斗争的人占领着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呢。
四,刘璋:结局应该和刘表一样,没有什么变化,刘表一灭下一个就是他。
五,刘备:刘备起家的一个重要转折在于他在曹孙之间的战争中耍手段占领了荆州,从而有了立足之地。并通过荆州为根据有攻下了益州。如果孙策不死,荆州就不一定落入谁的手中。如果孙策选择了第一种方案,我上面说过这种方案导致的天下格局并未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刘备依然有机会趁孙策和袁绍交战时取得荆州;如果孙策选择第二种方案那么刘备的崛起将变得难上加难。因此孙策不死对于刘备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由此可见,当时最需要孙策死的就是曹操,至于刘备未必能看到那么远的未来。结果孙策死在仇人许贡的门客手中了。不过刺杀孙策的是不是许贡的门客?是不是曹操派去的刺客嫁祸给许贡的就不得而知了,反正许贡死了,死无对证。

经“袁史”公众号授权发布
东汉末年,朝廷吏治腐败,宦官与外戚为权利争夺不休,百姓承担着难以想象的徭役与赋税。再加上当时连年的天灾,百姓本就艰难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可此时的朝廷非但没有采取措施安抚百姓,反而内斗不止,这令看不见希望的百姓们更加绝望,一时之间,华夏大地上无数农民揭竿而起。
公元184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黄巾起义爆发。从此,东汉政权迎来了它的灭亡,中原大地也迎来了长达百年的征战与混乱。董卓趁朝廷内乱,把持汉室,妄图掌控天下。中央下辖的各地方为讨伐董卓开始兴兵。在此过程中,不免有人浑水摸鱼,借机壮大自身势力。由此,中华土地上各路豪杰、各方势力割据混战。
  
  在连年的征战中,逐渐形成了曹魏、东吴、蜀汉三大政权并立的形势。然而有这样一种说法,即若是孙策没有去世,便不会出现三国鼎立之势。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孙策到底是何人呢,他又有什么本事可以摒除三家,一家独大呢?
孙策其人
孙策是破虏将军乌程侯孙坚的长子,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英勇之人。时人盛赞其高超的武功和过人的勇毅。袁术曾经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曹操也说自己“难与争锋”。
作为孙坚的儿子,孙策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号召力与引导力。《三国志·吴书》记载他,“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江表传》也说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交结知名,声誉发闻”。
不可否认,这其中有部分他父亲孙坚的原因在里面。但是,他一个人十几岁的小孩子,乳臭未干的年纪,若是没点真本事,仅靠早亡的父亲的威名,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名士大夫甘愿投靠他,屈居他之下呢?
  
  除此之外,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中那个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周瑜,更是孙策的挚友。二人年纪相仿,少时便相识,“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在孙策之后的政治军事生涯中,周瑜可谓是助他良多。
那么,这么多人投奔于孙策名下,仰慕其英勇果敢,他的武艺究竟如何呢?
勇冠一世,于天下争衡
在孙策十七岁时,他的父亲孙坚就在攻打刘表的战斗中为黄祖所杀,离开人世。作为丧父长子,孙策自然是要挑起家中的大梁的,也自然是要为父亲报仇雪恨的。
孙策明白当时的自己势单力薄,想要在乱世中生存,想要为父亲报仇,不能急于一时,得先培养自己的势力。于是,他带领着一家老小前往曲阿,投奔在丹阳做太守的舅舅吴景。在此过程中,“因缘招募得数百人”。之后,他又前往父亲生前的盟友袁术的麾下,欲在此大显身手,增强实力。
袁术早就听闻过孙策的名声,对于他能在路上招募士兵人才一事颇为称赞,并且“以坚部曲还策”。就此,孙策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当时的太傅马日磾也很看好孙策,专门上表朝廷征召他为怀义校尉。而孙策也不负众望,他帮助袁术成功打下了庐江郡,击败太守陆康,保证袁术攻打徐州有足够的粮草。
  
  这之后,在袁术攻打刘繇“连年不克”时,也是孙策挺身而出,“助景等平定江东”。更难能可贵的是,孙策虽是个行军打仗的武夫,但也是个顾念百姓的将军。他的军队,所过之处“军令整肃”,仅仅有条,也不杀烧抢掠百姓。故而,百姓们都愿意依附他。
眼看着孙策的势力稳步扩大,但袁术却不是明主。他多次许诺孙策攻下郡县后封他做太守,但此次都失信于人,不念孙策的功劳不说,反倒不吭一声就把自己的亲信推上位,完全不顾孙策的面子。就这样,孙策对袁术逐渐失望,自立门户的念头也越发深了。
在刘繇兵败逃走后,孙策领兵追击的路上,各地郡守听说孙策的威名,或弃城而逃或举城投降。渐渐得,孙策的兵力愈发壮大。后来他击败了以严白虎为首的数万贼寇,又攻占了会稽,声名更加盛大,许多有识之士慕名前来投靠他。一时间,孙策的阵营又扩大了。而此时的他,也不过二十岁左右。
  
  恰在此时,孙策听闻“袁术僭号”,公然称帝,便毅然决然地与其决裂,专心发展自身的势力。不久后,袁术就去世了,他的部下庐江太守刘勋收割了他的势力与地盘。孙策便假装与刘勋交好,趁机打败了他,接手了袁术的大部分势力,基本占领了江东地区,为东吴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业。
英年早逝,托孤张昭
当时北方的曹操正与袁绍开战,二人都知道孙策的实力,出于对自身安危的考虑,他们不敢公然与其对抗,反而想和他结交。照这样的势头,孙策若是没有去世,天下也不一定就是三分了。然而,这个少有才名,勇冠天下,才略绝异的青年,就在二十六岁时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三国志》记载,“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孙策单独打猎出游,被为许贡报仇的几人伏击,幸好他反应快,没有当场毙命,但也伤得不轻。而后不久,他便重伤不愈而亡。
  
  在临死之前,他惦记的还是东吴的基业。他明白,此时东吴刚刚建立,正是内不稳,外有忧的时候,偏逢自己命不久矣,弟弟孙权又年幼,还不足以完全撑起东吴。于是,他将重任托付给自己信任的谋士张昭,甚至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一个因重伤将死之人,当时必定是浑身剧痛难忍的,孙策竟能在那样的情形下还能顾全东吴,甚至把事情和形势看得清清楚楚,可见他不是一个只懂舞刀弄枪的武夫,更是个文武双全之人。不仅如此,从他对张昭那一番话,我们便可以看出,孙策不是一个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之人,反而是个礼贤下士、善用人才、心胸阔达之人。
这样一个人,若是没有英年早逝,想必东吴定然比孙权在位时要强上更多,说不定,还不会有什么天下三分之势呢。不过可惜的是,这个“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的孙伯符,就死在壮年,没能见到东吴的风光,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微信公众号:袁史)
参考资料:肖溱.刘备与孙策托孤比较[J].三明学院学报,2016,33(5):76-80.
关青,王瑞.霸业之基兆——评孙策历史地位[J].西江月,2013,(6):290.

小霸王孙策,从十七岁走到二十六岁,从孑然一人到聚拢起擐甲执兵的常胜雄师,从翼附袁术到收合平定群魔乱舞的江东诸郡——彼时正是他最意气飞扬,志得意满的时候,而他也正兴致勃勃要进一步踏入争霸天下的北方主战场,并且,在他打算染指北地烟尘的时候,也正是所谓整个天下博弈棋局中最适合搅局者插入并且最可能反客为主的时候(嗯,官渡大战,许都空虚),然后,忽然他就死了,被草莽中射来的一枝羽箭命中面门,就那样轻轻巧巧,如一只断线纸鸢般从战马跌落。所以说命运真是个拙劣的编剧,愣是把把孙策的一生写成了男一号的样子,末了却潦草敷衍地给了他一个路人甲的结局。于是就有不安分的说书先生出现了,这个剧本的结尾不好嘛,来来来,容洒家给他续上一续……

好的,那么在正式改写剧本之前,为了使剧情发展合乎逻辑(嗯,洒家是一个有情怀的编剧哪)我们需要对孙策的个人能力进行评价,因为与真实的历史进程相比,江东集团的领袖孙策有没有死是唯一的控制变量,所以,我们脑洞出来的虚拟的历史进程,其实几乎都来自于孙策个人能力的辐射带动。

至于对于孙策的评价,这又是一个可以长篇大论的问题了。鉴于篇幅限制,也为了防止答题跑偏,在这里直接简单粗暴地给出答主的评价,以下言论,仅仅是“我以为”。
孙策其实是被低估了的。他的被低估主要来源于人们对他认识中存在的心理学所谓“首因效应”,也就是说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忽略了他其他方面的能力,毕竟“小霸王”在武勇与军事方面的能力确实过分令人印象深刻了。

我以为,孙策拥有极其强大的个人魅力(长得帅,而且“好笑语,性阔达听受”,有几分义薄云天托塔天王晁盖的气概),有强悍的乱世斡旋自处之道(在袁术的羽翼下慢慢壮大最终独立),深谙御下之术(一个例子:北方士大夫写信过来老爱说江东的功劳都是张昭的,张昭被弄得老脸通红,孙策则大笑说怕什么来的,当年齐桓公开口闭口叫管仲仲父,可是最后称霸的还不是他自己)以及实际可能比我们印象中稍弱的个人军事能力与武力值(嗯,他在江东确实战无不胜,但是因为样本太小实在难以预料他在中原战场面对虎豹骑之类的雄兵会有怎样的表现;至于他个人的武力值,史书上只有笼统的记载,唯一可堪佐证的案例是他在神亭与太史慈单挑打了个平手,但是尼玛太史慈最厉害的是射术啊,你和一个远程DPS近身肉搏打平了有什么好夸耀的……)。

好的,在对孙策的个人特质有了大致了解之后,那么我们把时间线拨回到公元200年,那个孙策命中注定的死期。在草长莺飞的丹徒城外,孙策遭遇了为主报仇的许贡门客们,那枝羽箭倏忽射出,准确无误地指向了孙策的面门……
然后……

接下来,请屏幕前的各位看官休息则个哈,来来来把你的手伸出来,对着屏幕做出你认为最帅的忍者的结印手势,然后面色中二,口中念念有词(诸如“临兵斗者皆列阵前”“巴啦啦能量沙罗沙罗”实在不行就“南无阿弥陀佛”也好……)
好的,感谢发功,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在那枝箭距离孙策一箭之距的时候,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本该扎进孙策面门的索命之箭在空中划出了不可思议的偏转弧度,擦过孙策的面皮后,悠悠坠落。小霸王摸了摸脸上划出的泠然血痕,虎目暴绽,振臂挥刀:“杀!”,手下的骑士遂一拥而上将刺客们斫成了肉泥。
——恭喜恭喜,阁下的发功改变了历史,一切都是看官你的功劳啊!
然后,孙策终于不至于在小阴沟里翻船了,他可以把他的天赋带到迈阿密的南海岸了,啊不,我是说北方的战场……

那么接下来,嗯,孙策袭许。
官渡大战开打后,作为弱势方的曹操几乎是把全部兵力都压到了前线的,但是饶是如此,孙策袭许依然困难重重。

首先是江东后方未稳。孙策之于江东,是有如狂风卷地般的横扫,虽然孙郎凭借个人无与伦比的魅力已经得到了多数江东百姓的拥护,但是由于统治地位建立时间太短,后方还是有很多隐忧的。这些隐忧,一是许多江东的世家大族并不待见孙策,或者说,孙策对于世家的态度并不友好,这是一个几乎根基性的大隐患;二是江东依然盗贼众多,而盗贼往往据险而守,清剿的成本太高(这个棘手的问题得等到不世出的陆伯言来解决了……);第三则是被孙策平定的江东诸侯余党依然蠢蠢欲动,譬如广陵太守陈登为了对付孙策就利用严白虎的余党授意他们作乱江东。综上,如果说孙策亲自提一支骑兵袭许,一旦后方出事,负责人处理不当,很可能积聚已久的隐患矛盾会一股脑儿全数爆发,江东后院将烧起燎原大火,扑救不及!

其次,陈登的截击。孙策的势力范围,与许都其实是有一定距离的,孙策袭许最可能选取的路线,也是最短的路线,是经由徐州直奔许都,这样一来很可能会遭遇到广陵太守陈登的截击。关于陈登,嗯,他是一个类似孙策的“如果能活得久一些也许可以颠覆天下”的人物,我甚至认为他足以与曹操、刘备相提并论,当得起“枭雄”的称谓。而至于陈登在军事方面的造诣,很不幸的,他曾经作为守城方两次击败过孙策的军队(准确地说是孙权)。所以,一旦孙策悬军远征,遭遇陈登之后其实是非常凶险的。哦,对了,还有一点,陈登和孙策算是真正的死敌,史有明文,陈登“有吞灭江南之志”,他们两个的关系,嗯,有点像是江淮地区的曹操袁绍。

再次,许都的守备。曹操确实是倾全国之兵打官渡之战不错,但是,他敢那么放心的原因,其实是他在许都留下了一枚定海神针——那个也许一个人就可以抵得上一支军队的荀彧。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凭借许都的高墙深池,荀彧能变出怎样的魔法,天晓得。

还有,刘表在归途的埋伏。就算孙策袭取许都作战成功,他也不太可能留在那里,毕竟许都与江东大本营距离太远,难以照应,一旦被截断联系就真的成了瓮中之鳖了,所以,孙策最聪明的做法是掳获天子回江东,那么在归程他很可能会遇到以逸待劳的刘表军队。刘表对于官渡大战的时候态度暧昧,没有选择站边(这大概是他的性格、所奉行的乱世自处策略以及当时的形势共同决定的),但是在之前他一直是属于袁绍阵营的。因此,孙策袭许,就算他听说了消息,他也不会如陈登一样去截击,毕竟这对于正面战场的袁绍是极大的利好。而在孙策的归程,我相信,他是会去埋伏的。如果说这个世上还有什么人会让一向只知自守的刘表动刀兵,那么孙策肯定是其中一个了。刘表比谁都清楚孙策有多恨自己——正是曾经来自荆州军队的流矢贯穿了江东第一代的猛虎孙坚的头颅,也粉碎了孙氏争霸天下的野望。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彼时当刘表听说孙氏的小霸王在大江另一边攻城略地,连战连捷的消息的时候,会是如何的胆颤心惊。而这一次,孙策率疲兵回师,实在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以上,就是孙策袭许可能遇到的难题了,一个比一个棘手,且看孙策如何见招拆招。

对于第一个问题,也就是江东后方未稳,我给出的答案,是二张(张纮、张昭)和孙权。孙策出征,向来有“带一张留一张”的传统,二张之于孙策一如荀彧之于曹操,有他们坐镇后方,足以放心。而此次袭许属于高收益也高风险的行动,孙策很有可能也会把接班人孙权留下,孙权的守土能力是S级的,连孙策都说:“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凭着孙权加张纮或者张昭主持江东后方,大致可以保证不出大乱子了。

至于其他的问题则考验的是孙策的军事硬实力了。
鉴于帐下的那些以周瑜为代表的武将们,曾经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中那场旷世的赤壁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的军事素养(你知道的从孙策躲过那支羽箭开始其实历史就已经被改写了,所以按这样发展的话赤壁之战很可能不会发生了……),我对于江东军团袭许成功持乐观态度。
更何况,这支江东敢死军团的领袖,是孙策。
——好吧我确实有说过“孙策的军事能力未经检验一旦踏上北方战场胜负未可知”之类的话,但是,我也愿意相信如果他真的踏上了北方战场,他依然可以如曾经在江东一样,猛虎啸林,风云变色。如果奇袭许都行动的难度是“奇迹”级别的话,那么我愿意相信他们这一群人在孙策的带领下,足以创造奇迹。
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的盲目乐观其实没有任何的史实支撑的。我之所以这样说,纯粹是因为我是个说书的,而说书的本性在于不管给主角设置了再多的障碍结果他还是要一一跨越并且茁壮成长的啊……

如果孙策袭许成功了,并且掳获天子全身而退,接下来的天下就完全不一样了。

对于曹操,孙策袭许不啻于是一把淬毒尖匕扎进了他的心脏。他本来应该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一年,然后等到那个叫做许攸的逗比送来胜利的钥匙,但是现在他等不到了。曹操在官渡几乎是必然会败得一败涂地了的(真实历史上的官渡之战曹操在大部分时候就都是出于劣势的,火烧乌巢更像是拼死一搏)。曹操可能会死,如果那样,那么本来应该成长为三国时代第一人(我以为)的乱世奸雄注定要赍志而没了。而如果他侥幸死里逃生了,他可以往东跑,至于他能不能东山再起,不知道。

对于袁绍,他是孙策袭许的受益者,有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打赢官渡之战后,乘胜追击,他将极大地扩张自己在北方的势力范围,而且放眼整个北方他也再也没有对手了,他甚至会成为最可能统一天下的诸侯,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他会不会作死(相信我,他会的)。至于袁绍又能走到哪一步,不知道。

对于孙策,掳获天子使他获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资本,许都奔袭将成为他逐鹿中原的第一步,小霸王的威名会在江东以外响彻。然后,他可以取徐州(取决于曹操有多惨以及徐州有多乱),或者渡江去攻打觊觎已久的刘表,完成亡父未竟的事业。至于他又能否席卷天下,建起孙氏的王朝,不知道。

还有乱世的其他人,刘表会如何应对,刘备又能不能遇到诸葛亮,会不会入主西川,潜龙勿用的司马懿又在干什么……不知道。

自从丹徒城外一阵风吹偏了那枝羽箭,于是整个天下都迎来了移形换位、分筋错骨的飓风,英雄、名将与万姓流民都被冲击的七零八落,莫辨方位,一整个历史都不一样了……

再,按照这个历史进程,孙策的上限将无限美好(出任新皇帝,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巅峰),但是很抱歉,即使是按照这样的剧本,他也多半是达不到这一上限的。
为什么?
因为他身上背负有一样东西,正是仗着这样东西,他纵横天下,无往不利,但是这样东西终有一天也会把他杀死。
喂喂,看官不要翻白眼啊,我说的才不是什么寄居在他身体里的九尾呢,这一次,我没有说书,我说的是真正的历史。

孙策确实很完美,关于他如果不死的假设也确实令人无限遐想,但是,其实命运的编剧不仅不拙劣蹩脚,反而是真正的深沉睿智,深谙人性。小霸王孙策,就算后人有再多惋惜,他就应该死在四月的丹徒城外,而这一切都是他的咎由自取。


庞统如果没有早死的话 刘备最后能不能统一天下
而且有诸葛亮压制关羽,关羽的脾气也不会那么大,不会逼反糜芳和傅士仁。所以说,如果庞统活着,诸葛亮留在荆州,荆州肯定不会丢,关羽也不会战死!但问题是,庞统活着,诸葛亮就一定会留在荆州吗?答案显然是不一定的!在三国正史中,刘备是先征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川,然后庞统才战死的,而不是因为庞统战死,才...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 ,他到底有多恐怖?
故而,曹操能一统北方,成为三国第一霸主,郭嘉起着决定性作用。当郭嘉死后,曹操就败仗连连,赤壁之战后曹操大哭郭嘉。因此说,郭嘉不死便无三国,是有一定根据的。起码若郭嘉活着,曹操的赤壁之战,不会输得那么惨,这点是应无疑问的!那么郭嘉到底有多恐怖呢?具体说来,恐怖在这三个地方。其一:...

若郭嘉没有早死,三国的局势会发生哪些变化?
孙策在背叛袁术以后,在江东建立了自己的基业,这个时候他也有北上袭取许昌,夺取汉献帝的想法。为此不少曹操的臣子们都在发愁,因为一旦曹操这边和袁绍开战了,那孙策必然会北上进攻许昌,到时候曹操的老家可就被人给一锅端了。这个时候宣传部长郭嘉又出现了,他告诉大家:孙策的确是一个英雄,专门找那些...

三国谁的贡献最大
第五:诸葛亮,他不出来难以三分天下. 第六:赵云,他救了刘禅. 第七:孙策,他不冲动自毁前程就可能改变历史. 第八:吕蒙,陆逊,他们都主张对付刘备(这个有点疑问). 第九:曹操,他要是能仁慈点荀彧就不那么早死,更有可能统一全国. 第十:孙权,曹操打刘备时他不和刘备联合,刘备就惨了,他也可能惨了. 注意:董卓,...

《三国志》中第一谋士是谁?
《三国志》是史书,不会对各个谋士做评价,说谁是第一谋士,但是很多史学家会根据史实对各位谋士做评价。按照易中天先生的意见,第一谋士非贾诩莫属,他不但足智多谋,而且洞悉人性。易中天举了一个例子,是贾诩在张绣手下做谋士的时候,曹操攻打宛城,由于担心袁绍偷袭许都而撤兵,张绣要带兵马追击,贾诩说:“将军不要追,追...

郭嘉——乱世鬼才
果不出郭嘉所料。孙策刚一出江东,就被仇敌许贡的门客所刺杀。不过呢,历史上并没记载许贡是否是由郭嘉所派,但这至少也为郭嘉的神机妙算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终于,历尽千辛万苦的曹操,终于扫清了一切的阻碍,开始进攻袁绍。早在198年曹操就问了郭嘉,我想打袁绍,你觉得能成吗?郭嘉立马答道:“曹公打袁绍,公有...

拿到传国玉玺的孙坚,最后死在了自己的誓言之中,谁是幕后的黑手呢?_百 ...
不过这个梁子虽然是结下了,但是孙坚原本不需要那么早死的,导致他最后死那么早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有个人从中捣乱,而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他当初的合作伙伴——袁术。要说他当时怎么捣乱了呢,其实不过就是给孙坚写了一封挑拨离间的信,而信的内容大概就是“刘表之所以会听袁绍的话去拦截他,主要还是因为...

求三国志郭嘉传全白话文
但是孙策轻敌没有防备,虽然拥兵百万,不过是一方诸侯罢了。如果有刺客埋伏他,一个刺客就能将孙策杀了。在我看来,孙策一定死于匹夫之手。果然孙策还未渡江,被许贡的门客刺杀了。曹操打败袁绍,袁绍死后,曹操又在黎阳继续讨伐袁谭、袁尚,每仗皆胜。曹军诸将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剿灭袁氏,这时郭嘉说:“袁绍...

郭嘉跟随曹操是所做的贡献
曹操和袁绍相持在官渡之时,传言孙策准备偷袭曹操在许都的根据地,消息传开,曹军不少人已开始准备投敌。但郭嘉却断言孙策会死在刺客之手。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曹操征战袁谭、袁尚。此时,所有的人都主张战,而郭嘉却主张退兵。结果袁谭、袁尚两兄弟为夺位、夺权而争得头破血流,最终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征...

...司马懿比吗如果他不早死对曹操今后的统一战略有什么影响?
事实上,在曹操决定仓促进兵之前,贾诩和程昱已经向曹操提出过‘缓进兵,多准备”得建议,可曹操并没有听从。贾,程在曹操心中得地位,是不会较郭嘉为下得。那么,即使曹操会听从郭嘉得建议,郭嘉会预言到孙权迅速出兵助刘得事实,并作出‘缓进兵’得决策么?那也未必。在出兵助刘这个问题上,孙权是...

嘉黎县15763405691: 如果孙策不死,吴国会不会更强大 -
况翰绪健: 历史上孙策其人,勇猛无比,足智多谋,性情豪迈,知人善用,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三国历史将会改写.1、孙策的军事才能远强于孙权,他用了6、7年时间打下了江东基业,而孙权却没怎么打过漂亮仗,孙权是政治家,孙策是军事家,当时军...

嘉黎县15763405691: 如果孙策不死,那么对于后来的三国历史会有什么影响? -
况翰绪健: 或许没有孙权什么事只是一个儒将了可是对于天下诸侯来说是一大祸事因为孙策有个外号叫小霸王他当时也把江东管理等很好或许凤雏会归于孙家名下军师

嘉黎县15763405691: 如果孙策没有死……? -
况翰绪健: 孙策是一个英雄,也仅仅是一个英雄,孙权则是一个枭雄,只有他才能在曹刘两家尖游刃有余,而孙策做不到这一点,而且在赤壁之战也有可能不能与刘备联合,而受曹操挑拨就独自领兵与曹操决战了

嘉黎县15763405691: 如果按照三国演义的思路,孙策若不杀于吉,若不英年早逝,三国鼎立之势会怎么变化?
况翰绪健: 曹操固然强悍,但孙策也非等闲之辈,如果孙策不死,刘表首先就要被孙策所灭,刘备也没机会得什么荆州,三国局势能不能形成都是个问题,也许刘备不能成什么气候.以后就是两国对峙也不一定.

嘉黎县15763405691: 三国演义假如孙策、周瑜不那么早死那么最后统一三国的会是吴国吗? -
况翰绪健: 就算孙策周瑜不早死,还是曹魏的势力最大.既然曹魏很难啃,孙家跟刘表又有仇,那么东吴向荆州发展的可能性更大,因此首先倒霉的其实是刘表,而刘备则失去了崛起的机会.如果东吴发展得顺利,那么会形成二分天下的局面,这本就是周瑜所倡导的战略思想,只是孙权不给他机会施展才华.纵观中国历史,由北向南统一的例子多不胜数,而由南向北统一的只有明朝.但是明朝的对手是蒙古帝国,南北其实是同仇敌忾的.因此就算从人口分布来看,曹魏占据了大多数人口,统一的希望还是更大一点.望采纳.

嘉黎县15763405691: 孙策没死吴国会更强大些吗?
况翰绪健: 孙策有开国之才,孙权乃守成良君.我觉得不会,相反,如果孙策活很久,以他猜忌易怒的性格(比如他对于吉的态度),未必能把东吴治理的如孙权那般

嘉黎县15763405691: 孙策不死会有赤壁大战吗 -
况翰绪健: 我觉得会,而且一定会.孙策性格刚烈,性急如火,而且少谋,如果孙策不死,诸葛亮就恐怕不会有舌战群儒的故事,轻而易举就能让东吴起兵.而且孙策自认为曹操乃汉贼,发动赤壁大战是理所当然的,给他们这些汉室忠义之士一个名号,消灭汉贼.

嘉黎县15763405691: 如果当年孙策没死,是否真的就能一统天下 -
况翰绪健: 不能.他就好比一条狼.乘北方无暇东顾的机遇干掉了几只兔子和耗子.就凭这,他就要和老虎(几乎有整个北方,人才也远胜过他的曹操)打架,想吃掉老虎.那是吹牛!他能保住自己的基业就不错了!

嘉黎县15763405691: 假如孙策在官渡之战前不死,他真的能突袭许都吗?我总觉得不可能,因为孙策的地盘离许都还隔着许多 -
况翰绪健: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纷纷三国豪杰无数,但是有一颗耀眼将星是我们无论如何无法回避的——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小霸王孙策. 孙策早逝是个遗憾,使其“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的战略没能来得及事实,可...

嘉黎县15763405691: 孙策如果不死,孙权长大后会与其争夺权力? -
况翰绪健: 历史有一万个可能,唯一不变是永远不会重来. 下面只是个人观点,孙策死时,孙权已经长大成年,孙策遇到阉贡刺客袭击时,拔出的佩剑居然断了,孙策的行踪刺客又如何能知道?连太史慈都没整死孙策,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刺客把孙策干了?显然是有人做了手脚,那么孙策死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论心机手段,孙策远不如孙权,本人就没把孙策的死和孙权划清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