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中典故

作者&投稿:兀有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哪些运用了典故的对联~

运用典故,本是文章的一种重要手法和技巧.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前,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文字产生前就在民间口头流传了.
1.  琅玕岁报平安竹;
锦绣春开富贵花.
联中“琅玕”语出《尚书�6�1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郑玄注:“琅玕,珠也.”“平安竹”,见《酉阳杂俎》,言一寺中所栽竹,每日有人报竹平安.以后成为“竹报平安”,表示家庭平安的典故.联句化自郭钰诗“锦绣春明富贵花,琅玕书静竹平安.”联意期与一年幸福平安的生活.

2. 画眉喜仿张京兆;
点额欣谐宋寿阳.
“画眉”,《汉书�6�1张敞传》.宣帝时张敞官京兆,尝为妻画眉,后成夫妻恩爱的典故.“点额”,《岁时记丽》上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檐下,梅花落额,成五出之,后人效之为点额的梅花妆,意在女美郎喜.

3.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这是用李商隐《乐游原》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稍加变动,用以表示作者在艰困的境遇中,对反帝斗争的坚定及对新的希望抱着乐观态度.

4. 两岁苦兵戈,一统山河,肯容吴楚东南坼;
重湖惊梦影,万家劫火,怕说乾坤日夜浮.
上下联后句用杜甫《登岳阳楼》诗句,作者借来反其意以讽当年军阀割据,连年兵戈不休,使典故原意另有一番新意.

安用毛锥
历史典故

《旧五代史.史弘肇传》:“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也……周太祖有镇邺之命,弘肇欲其兼领机枢之任,苏逢吉异其议,弘肇忿之。翌日,因窦贞固饮会,贵臣悉集,弘肇厉色举爵属周太祖曰:‘昨晨廷论,一何同异!今日与弟饮此。’杨邻、苏逢吉亦举大爵曰:‘此国家之事也,何足介意!’俱饮釂。弘肇又厉声言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虽有长枪大剑,若无毛锥子,赡军财赋,自何而集?’弘肇默然,少顷而罢。”
五代后周史弘肇,有一次在朝廷之上与杨邠、苏逢吉等大臣争论,认为安邦定国只须要长枪大剑,毛锥子(即今所谓笔杆子)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此言受到王章的驳斥,于是弘肇默然而止。后因用为片面强调以武人治国的典故。
《幼学琼林》卷三“器用”:“笃志业儒,曰铁砚磨穿;弃文就武,曰安用毛锥。”

1、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众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2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3、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4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胸中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击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5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6、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农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7、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8、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9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10、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 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以女配之。

11、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12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13、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14、 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樾可有可无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问:“项字何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

15、 秀才张某恃才高傲,一天,在田间道上遇一挑泥农夫,不肯让路,两人均不得过。农夫笑道:“我有一联,君若能对,愿下田让道。”秀才满口应承。农夫曰:一担重泥遇子路(即为:一旦仲尼遇子路)。张苦思冥想,无言可对,只得下田让路。三年后,张某看浚河工决堤引水,傍晚河工散工说笑而返,才恍然大悟,续上前联:两堤夫子笑颜回。

16 、李某延师课子,允诺逢七夕宴请先生。一连数载,李某均不践约。又一年七夕,三餐依然粗茶淡饭,先生传学生作对曰:客舍凄清,恰似今宵七夕。学生不能对,问其父,父代对道:寒林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李又失约。先生再传学生作对:绿竹本无心,遇节即时挨不过。李某见了,又代其子对曰:黄花如有约,重阳以后待何迟。到了重阳,客舍依然清冷,先生只得再传学生作对:汉三杰,张良韩信狄仁杰。李某在旁听了大笑道:“先生谬矣!狄仁杰乃唐人也。”先生答道:“前唐后汉记得烂熟,为何一顿饭却如此健忘?”李某顿时语塞,赧然而退。

17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钻狗洞偷桃,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步蟾宫攀桂, 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

18、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贝时璋、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大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19、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此联以一至十的序数镶入上联,以东西南北中和金木水火土嵌入下联,把诸葛亮一生的主要功绩纳入一副楹联之中,实在高妙。

20、 莲子心中苦; 梨儿腹内酸。 该联相传为金圣叹在刑场离别子女时所作。联语表面意思是写莲心之苦、梨核之酸,实际上是以“莲”谐音“怜”和“连”,寓含“可怜”、“连累”之意;以“梨”谐音“离”,寓含“离别”之意,全联意为“怜子心中苦,离儿腹内酸”。准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子刑场离别时的心情,确为对偶精工、文辞优美的佳联。

21、相传旧时有一书生,衣食无着,一日饿极,伏于泉畔饮水充饥。一老秀才路过,见面问之曰;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书生答道:

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联语用析字双关法。“欠”与“食”组成“饮”字,“白”与“水”组成“泉”字,“才”与“门”组成“闭”字,“上”与“下”组成“卡”字。

22、同音异字间联,如我在讲<滕王阁序>时摘抄明人解缙的联语入题授课: 天心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这副楹联中的“阁”与“鸽”、“洲”与“舟”同音异字相间使用,使楹联产生回环反复的妙趣,文采斐然,意趣佳妙。

23、有一副豆芽店门联,比上一副楹联更加奇特,其联云: 长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长长。 对此,有人解读为:上联一、三、五、六字读“chang,经常”,二、四、七字“zhang,生长”,下联则正好相反,上下联的意思就是所生豆芽经常长,越长越大的意思。曲折有致,而又耐人咀嚼。与此联相关者,还有一奇联,上下句为同一句话,但就是借中国没字独有的多音来形成不同的意义,很有赏玩的价值。此联为: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其中读书的的甘苦寓在其中,一声叹息在其中,一声悲慨也在其中。请同学们再三玩味,参透读书之道,不亦宜乎。

24、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连个秀才也没捞到。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在80天里,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楹联。联语中“考无名”与“试第一”各自间隔出现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坷经历,同时警告了那些玩忽职守、埋没人才的官吏,堪称联坛佳话,联中上品。

25、相传古时有一个秀才,步行至渡口,准备搭渡过河,艄公见他是一书生,有意要考一考他的才学,便对秀才说:“我出一个上联,你若对得上,我免费送你过河,若对不上,那就你走你的路,我摆我的渡了。”秀才满口中应允。艄公遂指船尾的船孔说道:“孔子生于舟(周)末。”秀才沉思片刻,一时难以应对,适逢此时,电闪雷鸣,天穹漆黑,秀才灵机一动,指着天空即道,光舞(武)起自汉中。艄公闻言,称赞不已,遂免费送其过河。

请看下面文章。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对联中的典故

运用典故,本是文章的一种重要手法和技巧。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前,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文字产生前就在民间口头流传了。比如有了丢羊补牢不算晚的生活经历,才会产生文字的“亡羊补牢,犹未晚也”的典故。

  用典故,既然是写文章必不可少的“引成事述故言”的技法,对联是文学中的另一文体艺术形式,自然少不了会大用典故。

  对联运用典故的要义

  国华光夏甸;

  民众乐春台。

  这副五言春联,就用了“国华”、“夏甸”、“春台”三个典故。“国华”表示国家荣耀繁荣,语出《国语·鲁上》“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夏甸”由“信彼南山,惟禹甸之”演化而来,禹建夏朝,故禹甸又称夏甸,用以表示中国。“春台”,指登高游乐的胜处。词见《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再看一副古代倡导廉政的对联:

  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

  同舟须共济,与僚寀政朝驯雉,节励悬鱼。

  联中几乎每个短句用了一两个典故。这里就“饮羊”、“害马”、“驯雉”、“悬鱼”说说。“饮羊”典出《孔子家语·相鲁》:“鲁之贩羊有沈氏者,常饮其羊以诈市人。”这是以水饮羊,增重牟利,如今天的注水肉,古又称“饮诈谋利”。“害马”语出《庄子·徐无鬼》,本指损害马的自然本性,后引申为害群之马。“驯雉”是《后汉书·鲁恭传》中的故事。说他的政绩化及鸟兽,连小孩也不愿捕获来到身边的雉鸟,比喻地方官善施仁政。“悬鱼”是《后汉书·羊续传》中拒下属送鱼不食,悬而以示拒贿的故事。宋诗有句赞道:“清身太守旧悬鱼。”表示羊续为官清廉。

  上述两例用典,既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也难见出因陈相袭的毛病。由于征引恰当,妙合自然,不仅使联语绘声绘色地增强了感染力,也收到了意境超凡、对仗工妙的艺术效果。

  对联所用典故的分类

  对联所用典故的分类,可从两方面说:一是典故本身的分类,一是对联运用典故的分类。

  典故本身的分类,即我们今天说的故事典故和词语典故。

  对联典故的分类,是按对联分类而分的。现代研究对联理论的,各家分法不一,有从应用和思想内容分的,有从内容和写法上分的,如专用联、长联;有分为十大类的,有多至十六类的。但在春联、寿联、挽联、胜迹、格言等类上都是一致的。因而对联典故也可大致按这些类别分。这里就春联、婚联用典举例说明。

  春联常用典故有:三阳、国光、照苏、禹甸、青帝、黄图、平安竹、富贵花、斗转寅杓、春回子夜、鸿钧初转、青鸟氏司启、苍龙帝司晨、一百五日韶光、二十四番花信等等。

  婚联典故有:比翼、于飞、双星、玉台、鸿案、好逑、谐凤卜、连理花、协熊占、宜男草、赤绳系足、红叶题诗、琴瑟赓和、龙凤呈祥、兰桥幸遇、箫引凤飞、玉楼巢翡翠、金屋锁鸳鸯等等。就对联说,下面就春联、婚联各举一例。

  琅玕岁报平安竹;

  锦绣春开富贵花。

  联中“琅玕”语出《尚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郑玄注:“琅玕,珠也。”“平安竹”,见《酉阳杂俎》,言一寺中所栽竹,每日有人报竹平安。以后成为“竹报平安”,表示家庭平安的典故。联句化自郭钰诗“锦绣春明富贵花,琅玕书静竹平安。”联意期与一年幸福平安的生活。

  画眉喜仿张京兆;

  点额欣谐宋寿阳。

  “画眉”,《汉书·张敞传》。宣帝时张敞官京兆,尝为妻画眉,后成夫妻恩爱的典故。“点额”,《岁时记丽》上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含章檐下,梅花落额,成五出之,后人效之为点额的梅花妆,意在女美郎喜。

  当然,典故的分类,不是绝对划一不二的。它既有积累和选择,又有革故鼎新。用时要灵活掌握,贴切自然。

  对联用典故的要求

  对联用典故,多以典喻今,以典起兴,以典褒贬,以典概括,以典谋篇,以典修辞,以典美文,以典突出主题,以典达到思想、意境艺术完美统一的效果。可见典故于对联的重要性,真是功莫大焉。因此,要求运用典故,做到熟悉典故,积累典故,善于选择,使典故用得妥贴妙切。

  一要了解历史。多读点古书,熟悉典故,掌握典故。我国的典故多来自经史子集,所谓“经史子集,文人之资储也”。此外,笔记小说,稗史逸闻,古体诗词也要多加留意,特别是有关记录我国古代民俗、节令、风土人情的书,如《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等。

  二是注意典故的思想性,重视典故的教育作用。

  三要典故用得新颖,使典故在对联中有新鲜感。

  四要讲究匠心技巧,活用典故。这当然要讲究技巧,运用拈用、掇合、改造、脱化、翻新等异乎寻常的方式。

  拈用。是对典故或诗词略作变动或反其义而用之。如朱自清晚年在贫病交困中写的自勉联:

  但得夕阳无限好;

  何须惆怅近黄昏。

  这是用李商隐《乐游原》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稍加变动,用以表示作者在艰困的境遇中,对反帝斗争的坚定及对新的希望抱着乐观态度。

  翻新。把原有典故翻出新意,或反其意而用之。如近人陈逢元在民国初写的岳阳楼联:

  两岁苦兵戈,一统山河,肯容吴楚东南坼;

  重湖惊梦影,万家劫火,怕说乾坤日夜浮。

  上下联后句用杜甫《登岳阳楼》诗句,作者借来反其意以讽当年军阀割据,连年兵戈不休,使典故原意另有一番新意。

  脱化。即把典故不显一点原有痕迹用上,但又不能陷入词晦意涩中。

  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壁我重来。 湘灵,为舜妃娥皇,吕仙指好酒的吕洞宾。子美诗,是杜甫《登岳阳楼》诗,希文笔,说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初读,仿佛联中的琴、杯、诗、笔都在泛指,实是运用典故,只是典故用得巧妙,脱化得了无痕迹罢了。

  五要注意修辞。对联,仅上下两句,字数有限,更要求讲究辞章精美,凝炼准确,生动形象,文约旨丰,使联句更有亮色,增强艺术感染力。这就要靠修辞来实现。


名人作的对联,要有典故的,这个对联的来历,告诉了你什么,有什么启发?1...
联中所用典故:“听讼吾犹人”,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孔子说,审理诉讼,我同别人一样,不过要使诉讼的事情完全消灭才好。“举头天不远”,从陶澍(1779-1839)任两江总督在南京任所书的堂联:“绕案风清尘榼,扫除吏牍;举头日近光明,洞照吾心”中的“举头日近”脱化而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由此可以看出,蒲松龄用这两个典故,其实就是想勉励自己,得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地去学习。二、蒲松龄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需要用这样一副对联来勉励自己呢?其实,这是蒲松龄在科举屡次不中、极度落魄的时候写的。对于蒲松龄其实我们应该都不陌生的,他写的《聊斋志异》就很受欢迎,他也因此得了聊斋先生...

园林的对联,还要对联中的典故或写的内容,理解
风景自清嘉,有画舫补秋,奇峰环秀;园枉占幽胜,看寒泉飞雪,高阁涵云。汪惟韵题环秀山庄,在苏州景德路,是保存较好的一座园林,亦是苏州湖石假山中代表之作,它形态逼真,结构严密,有主有从,层次分明。假山虽仅占地半亩,却辟有六十余米山径,洞壑、涧谷、危道,悬崖等遍布其间,誉为“山形面面...

汤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中山世泽,讲述了明朝汤和,封信国公,"中山"指今江苏溧水县东,其为开国功臣的典故。文庙从祀部分,清朝汤斌字孔伯,以孝感动天,奏请减轻田赋,救济灾民,官至工部尚书。飞星应兆与治圃隐居,五代汤悦见飞星入盘而文思大进,宋朝汤岩辞官归隐,治小圃自娱。五言通用联中的汤和与汤右曾...

诗的颈联中借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的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颈联中借用的两个典故是:闻笛赋和烂柯人。闻笛赋,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离世的伤感、痛惜之情。烂柯人,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是什么意思?有何典故?
古时候,由于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等各种原因,在称呼别人时常常不直接称呼对方姓名,而是会用意有所指的字眼来描述对方。像很有名的“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这一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原是一副对联。对联中的上联指的是李鸿章,因为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

女性提枪直入两扇门下联的典故
女性提枪直入两扇门下联的典故内容如下:关于“女性提枪直入两扇门”的下联的典故,并没有一个明确或广泛认可的故事。这个对联本身可能是基于一种比喻或象征性的描述,而不是直接引用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典故。在对联中,“提枪直入两扇门”通常被用来形象地描述一种英勇、果断的行动或气势。这个表述...

对联活用典故鼓士气增信心
像雅礼中学校门口的对联 “志慕鸿鹄行慕马,心崇大海气崇山”一联,就是出自胡党生之手。说起对联的立意,他解析说,希望考生能有像大海一样博大的胸怀,从容面对高考。此外,“抟风各展鲲鹏志”等对联中的各种典故,无不将这层深意蕴含其中。从对联本身的艺术性上赏析,长沙市楹联协会会长符笑汀...

个中亭结构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典故?
可亭楹联可亭处有多幅楹联,其一为:园古逢秋好;亭小得山多。楹联的落款是:"郑文源题留园可亭"。郑文源的题联还有一处:园林甲天下看吴下游人载酒携琴日涉总成彭泽趣;潇洒满江南自济南到此疏泉叠石风光合读涪翁诗。此联的落款是:"郑文源题留园半野草堂"。此联后来被悬挂于可亭。联中的彭泽指...

春联中的横联有什么特殊意义?有关它的常识?
郭沫若撰联。守株待兔,语出《韩非子·五蠹》。比喻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多歧亡羊:语出《列子·说符》。比喻事理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HQz%M 对联后面这些小字,便是这副对联的注释。有了注释,使我们明白了联中典故的出处及含义,帮助我们断句和加强对联句含义的理解,避免...

兴海县15872809549: 对联的典故 -
罗柴东方: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千年?千寻?)此联为赵朴初所作,联中用了五个典故:“老柏”系指岳飞墓前的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

兴海县15872809549: 对联常用典故 -
罗柴东方: 天生我才必有用,一支红杏出墙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枝红杏出墙来. 莫愁前路无知己,一枝红杏出墙来. 两情若是久长时,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自横刀向天笑,一枝红杏出墙来. 侯门一入深似海,一枝红杏出墙来. 天涯何处无芳草,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劝天公重抖擞,一枝红杏出墙来. 白毛浮绿水,红杏出墙来. 但愿人长久,红杏出墙来.

兴海县15872809549: 有哪些与春联有关的著名的故事,名称? -
罗柴东方: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的一幅佳作: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兴海县15872809549: 古往今来有哪些春联的故事 -
罗柴东方: 春联故事王羲之夜贴对联有一年新年,王羲之连贴了三次对联都被喜爱他的字的人偷偷地揭走了.临除夕,王羲之不得不又写了一副.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开,各先贴上一半.上联是“福无双至”,下联是“祸不单行”.这样果然奏效...

兴海县15872809549: 对联中的典故给一些对联及其中蕴含的典故,越多越好 -
罗柴东方:[答案] 运用典故,本是文章的一种重要手法和技巧.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词语.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文字产生前,它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文字产生前就在民间口头流传了.琅玕岁报平安竹;...

兴海县15872809549: 对联:古代有趣的对联故事 -
罗柴东方: 1.从前在扬州,有一天一个秀才路过一寺院时,要拜访方丈,经通报后,来人与方丈席地而坐,小和尚送来一杯茶,方丈冷冷讲:看茶,来人与方丈攀谈起来,方丈觉得此人较有学问,吩咐小和尚端来小凳子和小茶几,换了一杯好茶招待来人,...

兴海县15872809549: 春联有哪些典故? -
罗柴东方: 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春联,红色的春联为严冬添了暖意,也为人们带来了洋洋的喜气. 由春联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中国文字的对仗之美及奇巧,更可以从其中的含意,领悟修身处事的哲理,还可以玩味书法的趣味,...

兴海县15872809549: 西席桃李满桑梓西席桃李满桑梓 东坦龙蛇尽楷模 这个对联中,有哪里六个典故啊 -
罗柴东方:[答案] 西席:即“老师”.这与汉明帝刘庄有关.据《称谓录》卷八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 桃李:是学生的代称.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

兴海县15872809549: 收集三则对联故事 -
罗柴东方: 对联故事举例 一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二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

兴海县15872809549: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的由来和故事 -
罗柴东方: 对联的由来: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为它是正月初一,所以它是农历中一年的开始.每到这时,家人团聚,热烈庆祝,称为“过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喜欢写春联,贴春联,用吉祥的语句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愿与期盼,因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