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下法国社会学学派(又称迪尔凯姆学派)

作者&投稿:晨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社会分工论的作者简介~

迪尔凯姆,法国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法国社会学年刊学派创始人。又译“涂尔干”、“杜尔干”。生于阿尔萨斯一个犹太人法学家的家庭,卒于巴黎。1887年受任波尔多大学为他特设的社会学教授讲座,1892年到巴黎大学任社会学与教育学教授。他主编的《社会学年刊》,在西方社会学与民族学界形成了有名的法国社会学派。当时法国的社会学属于哲学范围,迪尔凯姆极力主张社会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并主张将一切社会科学统一于社会学之中,变为各种特殊社会学,如宗教社会学、法律社会学、道德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等等。他还认为除去各种特殊社会学之外,还有社会形态学(包括人口论与人文地理学在内),将社会形态学与各种特殊社会学合在一起,便构成普通社会学。他认为,对一切社会问题的解释,全应在社会事实中找原因,而不应在生物学与心理学中找原因。社会学的对象便是研究各种社会事实的。社会学的方法也是自然科学的方法,最主要的是一种比较的方法。但只有属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社会事实,才能互相比较。他的《社会学方法论》(1895)一书,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这一学派当时在法国影响很大,可说是代表法国官方的社会学派。

涂尔干的核心著作:
1、早期形式主义阶段:《社会分工论》(1893年);
2、早期综合阶段:《社会学方法之规范》(1895年)、《自杀论》(1897年);
3、过渡阶段:《个人的代表性及集体的代表性》(1899年)、《道德教育》(1902-1903年)、《道德事实之测定》(1907年);
4、新的总立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年)。
社会的思想观点:
迪尔凯姆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的目的是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明确划分一条界线,认为二者分属两个不同层次,受不同性质的规律支配,必须由不同学科分别对之进行研究。
在社会与个人关系问题上,迪尔凯姆坚持高于个人,社会决定个人,而不是相反,即高层次事物对低层次事物具有首要的决定性意义。
迪尔凯姆的社会观是为他争取社会学独立迈出的第一步。由此出发,他为社会学规定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不必也不能涉及个体层次,它只是把社会层次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

扩展资料:
杜尔凯姆分工论的认识:
杜尔凯姆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由于分工程度较低,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
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护共同意识,维持一致性。
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
分工使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
迪尔凯姆认为,民族越进化,其成员间的差异越大。这种趋势甚至反映在体质上。从大脑容量上看,同一种动物的脑量相互差别小,而人与人的脑量差别大。
就人类而言,土人与土人相比,其脑量较之文明人更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装、思想)的内部差异也很显著。因此,近代社会是差异的社会,又是有机团结的社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 (1858-1917)又名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生平和著作 1858年 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 迪尔凯姆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的特征和特殊的决定因素。它先于个体的生命而存在,比个体生命更持久。它的存在不取决于个人,是先行的社会事实造成的。社会事实以外在的形式“强制”和作用于人们,塑造了人们的意识。这种“强制”既指人们无法摆脱其熏陶和影响,又指对于某些社会规则拒不遵从将受到惩罚。迪尔凯姆认为,一切社会的观念都具有这种强制力;人类大多数的意向不是个人自己生成的,而是在外界的引导、熏陶和压迫下形成的。社会高于个人,社会事实无法用生理学、个体心理学以及其他研究个体的方法来解释,而必须用社会学的方法、观点解释。他说,宗教、道德、法律、社团、协会、语言,以及服装样式均属社会现象,都是社会学特定的研究对象。他还把社会事实分为“运动的状态”和“存在的状态”,前者指与思想意识相关的现象,亦称“团体意识”;后者是社会上一
切组织和有形设置。迪尔凯姆注重研究前者。

劳动分工论 社会秩序是迪尔凯姆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19世纪后半叶,法国社会动荡不安。他一心要以社会学家的身份回答现实问题,帮助社会维系整合,达到安定。他的 3部主要著作《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都紧密围绕着秩序和整合的主题,分别回答社会团结和整合靠什么达到,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用3个问题。
迪尔凯姆认为,传统力量统治的社会靠“机械的团结”来维系。特别是在文明程度较低的社会中,同一团体的成员们采取同样的谋生手段,保持同样的习俗,信奉同一图腾,这种共同性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同属一个集体,而不会离心。这种团体基本上是从“相似性”中生成的社会,即所谓“同质”的社会。该团体的首要任务是使成员们尊重团体的信仰和各种传统,即维护共同意识,维持一致性。在近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人们在意识、信仰上的差异也日益增大。但是社会没有瓦解,人们也没有分离,这是因为古代维系团体的共同意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社会分工使每个人在消费上依赖于其他人。分工使社会像有机体一样,每个成员都为社会整体服务,同时又不能脱离整体。分工就像社会的纽带,故谓之“有机团结”。迪尔凯姆认为,民族越进化,其成员间的差异越大。这种趋势甚至反映在体质上。从大脑容量上看,同一种动物的脑量相互差别小,而人与人的脑量差别大;就人类而言,土人与土人相比,其脑量较之文明人更为接近。文明人在其他方面(如服装、思想)的内部差异也很显著。因此,近代社会是差异的社会,又是有机团结的社会。
迪尔凯姆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的观点。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但这要在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迁徙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分工制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能理论的先驱之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因,这对功能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迪尔凯姆在早期著作《社会分工论》中还批判了传统社会中的共同意识,认为这种共同的信念接近于宗教,带有强制性,并渗入到一切社会生活中。他预言,共同意识和宗教维系社会的功能将逐渐被分工制取代。成熟期的迪尔凯姆在继续研究人类社会的整合问题时,放弃了《社会分工论》中贬低共同意识的思想,转向强调共同意识和宗教的社会作用。

自杀论 在《自杀论》一书中,迪尔凯姆试图从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解释自杀的原因。他把自杀划分为 4种类型,即利己型自、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认为利己型自杀产生于极度的个人主义。社会的人必须以他为之服务的社会作为生活前提,他需要一种高于自我的生活目标和意义。如教徒的生活目标是宗教信仰。西方近代个人主义的发展使个人与家庭、宗教和社会相脱离,从而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虚并失去目标。迪尔凯姆指出,利己型自杀多发生在基督教教徒、自由职业者、未婚者、离婚者中间。利己型自杀与社会的整合程度成反比。犹太教、天主教、英国公教都有更强的整合力量,而基督新教在规定教徒生活目标上缺乏强制力;独身者、离婚者比有家室的人较少地负有义务;从这些脱离了社会义务和束缚的人们中产生出更多的自杀者。
利他型自杀产生于过分地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和意义,过密地结合在社会中,以致个人失去了自主。迪尔凯姆以欧洲军队为例说明利他型自杀。在军队里,士兵被训练得不看重自己的价值,使他们感到被一种“社会价值”所扼杀,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因而军人的自杀率高于普通百姓。
失范型自杀由社会混乱所导致,在混乱中社会成员的行为失去了规范,增添了痛苦。迪尔凯姆认为,欲望与满足欲望的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一切生物痛苦的根源。动物的生理机制为其欲望划定了界限,而人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他占有的越多,欲求的就越多,所获得的未能满足需求反而刺激了新的欲望。欲望有界限,人们才会感到满足和快乐,而欲望的限定只能来自社会。社会形成了一套等级秩序。不管这个秩序是基于世袭还是个人成就,正常社会中的秩序总是被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当社会成员认为这种等级原则合理,自己应处在某一特定阶层中,他就欣然地接受该阶层给予他的限定,欲望与手段也就有了平衡的可能。当社会发生动乱、变迁时,人们失去了种种秩序和规范,欲望与手段不协调,行为混乱而无节制,遂造成种种痛苦,导致自杀率升高。迪尔凯姆把工商业者在经济危机中的自杀现象视为此种类型的例证。
宿命型自杀是由于社会控制过度造成的,个人失去了任何希望。迪尔凯姆认为这种类型的自杀在现代社会并不常见,他没有对此作详细的讨论。迪尔凯姆总结其自杀研究,提出了3个命题:社会的人需要一个高于个人的社会目标;对这个目标所负的义务不至于使他失去自主;他的欲望应受到社会秩序给予的一定程度的限定。在自杀原因上,迪尔凯姆并不完全否定个人生理上的因素,但认为那是次要的,社会原因才是主要的。他认为,当一个社会不能提供上述3项条件时,一些心理上脆弱的个人就可能会自杀。

宗教和知识社会学 迪尔凯姆宗教研究的对象是澳大利亚原始部落中的图腾崇拜,他的研究目的却是为了“理解现今的人”,为了说明宗教的社会功能,说明一种共同意识对于社会秩序建立的必要性。
迪尔凯姆批判了早期人类学家对宗教起源的两种解释: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论。他说,这种解释说明不了为什么在对于自然、生理现象的误解露出破绽后,宗教还能持续下去,直到今天。他认为,宗教不是要给人们一种对于物质世界的描述,而是服务于社会。图腾是民族的标志、旗帜,图腾原则就是民族本身。人们崇拜图腾实际上是崇拜他们所属的那个团体,图腾是团体的象征,犹如国旗之于近代国家。“神圣性”历来是解释宗教的关键。迪尔凯姆认为宗教的神圣来自社会,它不过是被实体化、人格化了的团体力量,即道德力量。他认为,社会力量以一种心理方式作用于个人,迫使人们服从它,甚至违背人们的自然倾向。人们感到了身外存在的这种力量既是强制的,又是需要依赖的。他们对之敬畏,又不能充分理解其性质和来源,便萌发了某些观念来象征这些力量,这些观念就是宗教。这些神圣象征物(即宗教)的功能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感到社会实体的存在,更在于维系社会,促进其整合。迪尔凯姆认为,澳大利亚民族的团结不是来自共同的血统和习俗,而是来自共同的名称、标志、仪式,即共同的图腾崇拜。取消了民族的象征物——图腾,民族就不能存在。他认为,宗教象征以其突出的神圣色彩加强个人对社会的隶属关系。社会对于个人,就像神对于其崇拜者一样,没有了这种
至高的神圣性,便不可能有社会生活。迪尔凯姆分析了原始宗教中的多种仪式,认为它们起着维系社会、使之一体化的功能。他指出,不仅原始社会需要宗教的这种功能,“社会生活在其每一方面,在其每一个历史时期,都要靠一个大的象征体系才成为可能”。这一点是他晚年思想中的最大转变。
在解释宗教起源时,迪尔凯姆同时建立起他的知识社会学的思想。“团体意识”和“团体表象”既是他解释宗教起源的钥匙,也是他的知识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一切感受来自个体经验,一切理性并非与生俱来的、超验的,而是属于“团体表象”,来自“团体意识”,产生于团体生活之中。理性又分思维中的概念、范畴,伦理中的道德、宗教。这些均产生于团体生活,不是源于个人的心理机制。在完全孤独的个人生存中,为了生理需要的满足,凭感觉就足够了,并不形成时间、空间等概念。在动物式的个体生活中,客观的时空并未消失,但它们不可能把握作为一种思维范畴的时空概念。只有团体生活才需要形成概念、范畴和类别。迪尔凯姆并不否认“范畴”、“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只是强调没有团体生活就不可能也不需要认识这些实在。因此他认为,一种道德思想不可以简化为一种功利目的,理性不可以简化为个人经验。

学术贡献 迪尔凯姆提出了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阐述了社会事实之间存在的结构、功能和因果的关系,制定了一系列社会学研究的实证规则,充实了由A.孔德开启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构想,使社会学方法论具有实质性的内容。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类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从而结束了西方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迪尔凯姆丰富、精深的社会学思想,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社会学当代法国社会学的特点
法国社会学在当代呈现出显著的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趋势。社会学与哲学的交融日益深化,二战后的灾难促使人们对社会整合理论产生了质疑,"存在"和"社会含义"成为核心议题。人类学和历史学也对法国社会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结构主义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他的《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等著作更新了社会结构...

详细介绍下法国社会学学派(又称迪尔凯姆学派)
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W.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

法国社会学学科扩展时期
60年代以后,法国社会学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学科扩展,四位学者在这一时期扮演了关键角色:P.布迪约、A.图伦、M.克罗济埃和R.布东。布迪约以其对教育、社会权力与阶级的研究而知名,他于1982年成为法兰西学院唯一的社会学院士,首次将结构方法引入社会学,并创立了“关联”概念,挑战了传统社会学的实体观念。

法国社会学的学科扩展时期
60年代以后是法国社会学的学科扩展时期。这个时期有4位较有影响的代表人物:P.布迪约、A.图伦、M.克罗济埃、R.布东。布迪约以研究教育、社会权力和社会阶级而闻名,1982年起成为法兰西学院唯一的社会学院士。他最早把结构方法引入社会学,建立了社会系统中的“关联”概念,从而与传统社会学的“实体”概念...

我想具体了解一下社会学
社会学系分成更多更细的研究方向,包括像犯罪和离婚,在微观方面例如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家还常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从数量上来描述一个社会总体结构,以此来研究可以预见社会变迁和人们对社会变迁反应的定量模型。这种由拉扎斯费尔德(Paul F. Lazarsfeld)倡导的研究方法,现在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要方法论之一。社会学...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什么标志着社会研究进入了实证化阶段_百度知 ...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标志着社会研究进入了实证化阶段。一、出现时期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也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鼎盛期。法国的E·迪尔凯姆和意大利的V·帕累托对以往社会学进行了综合,把实证主义社会学推向了高峰。二、理论概况 迪尔凯姆在提出“...

社会学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社会学始创于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作为一门学科,社会学有其独立的知识体系和科学。当然,关于社会学的定义或研究对象即使在社会学界内也有各种不同说法,而大体上可分为三种:一是侧重以社会为研究对象,二是侧重以个人为研究对象,三是其它各种解释。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来看,社会学是...

社会学史的简介
多数社会学者倾向于认为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中最早使用“社会学”这一术语,认为它是系统表述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社会学在孔德那里,被看作是“社会物理学”,就其性质而言,和自然科学没有区别,它可分为研究秩序结构的“社会静力学”和...

西方社会学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西方社会学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1. 奥古斯特·孔德:他是法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提倡实证主义社会学。孔德主张社会学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社会的普遍规律。他认为人类社会具有统一性,强调人类行为

什么是社会学?
1、社会学的由来。社会学一词法国人奥古斯特·孔德首创发明,社会学这一学科也由他开创,故孔德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当初他试图使用一种物理学的方法来统一所有的人文学科——包括历史、心理和经济学,从而建立经得起科学规则考验的学科。孔德不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科学,而且认为是科学之首,是“...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涂尔干是哪个国家的著名的社会理论家 -
中齐环尔: 他是法国的著名社会理论家,这个他的别名,全名是埃米尔·杜尔凯姆(法语:Émile Durkheim,1858年4月15日-1917年11月15日),又译为迪尔凯姆、杜尔凯姆,涂尔干,杜尔干等,是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社会学的创始人是谁 -
中齐环尔: 教育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他于19世纪末对教育社会学作了比较全面的论述,指出了运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教育的必要性.社会学最初是其创始人孔德提出用自然科学那一套实证办法来研究社会的一种产物 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 费孝通是享誉海内外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中国现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创始人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主要贡献,涉及到以下哪几个方面 -
中齐环尔: 迪尔凯姆对社会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明确社会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在《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他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社会事实的涵义、社会事实的特性、研究社会事实的方法与准则.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社会学家涂尔干是不是迪尔凯姆? -
中齐环尔: 同一个人.Emile.Durkheim.法国社会学家也是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旧译为涂尔干,现在一般译为迪尔凯姆.现在学术翻译不统一,有待进一步规范.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西方社会学发展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 -
中齐环尔: 形成与发展阶段代表学者 德国的马克思、滕尼斯、齐美尔、韦伯;法国的迪尔凯姆;美国的萨姆纳、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斯莫尔、美国社会学学会的创建者和美国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库利;意大利的帕累托.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迪尔凯姆社会学 -
中齐环尔: 迪尔凯姆同学坚持社会唯实论和整体社会观,反对还原论,认为社会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点和马克思同学的社会唯物论有些相似,即社会是物质的他的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因此我们就可以在研究社会...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功能论视角的社会学,其思想核心有哪些? -
中齐环尔: 功能论的文化社会学观点.主要有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年鉴派、英国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功能学派,以及40~50年代的结构主义者.认为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功能的需要,文化的本质在于维护社会规范,是一种价值工具.马林诺夫斯...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社会学名著《自杀论》的作者是法国的 -
中齐环尔: 迪尔凯姆,emiledurkheim(1858-1917)又名涂尔干,也有人译为杜尔克姆.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犯罪社会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中齐环尔: 对于犯罪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30年代,进入20世纪,更在欧美诸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西方犯罪社会学围绕犯罪原因问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其中主要有:①社会原因说,代表人物是法国犯罪学家、社会学家G.塔...

沙依巴克区13830566700: 为什么说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层理论是功能主义的 -
中齐环尔: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社会学家发现社会存在着不平等,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像地层构造那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因而借用地质学上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结构,形成了“社会分层”这一社会学范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