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建仓储粮的意义

作者&投稿:称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为什么叫历史~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研究历史的学问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发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1. 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 沿革,来历   3. 过去而不能改变的事情,而且具有一定的价值   4.于事件的载体
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词源出处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也有人认为“历”乃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辅助义,其意味着人类所经历过的事情,在意义上其概括范围远较“史”字为之大。   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扩展资料世界历史大事件和详细介绍:
1.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北部阿卡德,南部苏美尔。
公元前3000年——2500年苏美尔形成最早的国家,由几个地区围绕一个中心联合而成。以灌溉农业为主,牧业也很重要。寺庙监管奴隶,为夺取奴隶、土地和对河流灌溉的控制,各国家、城市之间长期混战,你方唱吧我来唱。频繁的战争、宫殿、寺庙和灌溉工程的修建加重奴隶们的负担,此时期苏路帕尔、乌鲁克、乌尔、启什先后称霸,但人民的处境没有任何改善。
2.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古代两河流域重要的奴隶制国家。由阿摩列依人始建于公元前1894年左右,苏穆阿布姆为第一代王。初期为弱小国家,在各国争霸中依附于其他强国。公元前1758年在第六代王汉谟拉比时期,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成为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
两河流域在古巴比伦统治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较前期有所进步,乌尔第三王朝时流行的王室奴隶制大地产消失,私有奴隶制发展明显,以阶级关系为基础的等级关系十分突出,出现了一部内容较完备的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去世后,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 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梯王国所灭,但其都城巴比伦长期成为西亚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3.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 梭伦以其威望和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兼仲裁”(“首席 执政官”),开始进行具有 宪政意义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
梭伦改革是 雅典 城邦乃至整个 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 雅典 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 民主政治的基础。
梭伦改革一方面为 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 国家制度,促进了 雅典社会生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创立了适合 民主制发展的社会管理机制,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
4.395年 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罗马共和国在马略和苏拉的争权夺利中被削弱,紧跟着是凯撒对庞培的内战。在这些动乱中,许多元老院盖乌斯·屋大维议员阵亡、被处死、被谋杀或是自杀。元老院里充斥着前三头的支持者,后来则是后三头的支持者。
后三头同盟瓦解后,屋大维、安东尼分掌罗马的东西部,双方矛盾日趋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希腊的亚克兴会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埃及女王认为安东尼获胜无望,将自己的军队撤回埃及,安东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维随后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东尼自杀,埃及也被罗马占领。
5.14-17世纪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7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

保证了当时关中地区的粮食安全,每逢灾年可以平价出粮,使物价保持稳定,逢丰年可以大量屯粮,保证农民有收益。史料记载: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仅唐德宗贞元14年,一次出粜粟就达7万石。其主要积江淮之米,西运至太原仓,以实关中。


隋朝建仓储粮的意义
保证了当时关中地区的粮食安全,每逢灾年可以平价出粮,使物价保持稳定,逢丰年可以大量屯粮,保证农民有收益。史料记载: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仅唐德宗贞元14年,一次出粜粟就达7万石。其主要积江淮之米,西运至太原仓,以实关中。

云浮市18735935361: 隋唐时期粮仓储粮方式,对当时的影响 -
比昆逸舒: 隋唐时期修建了很多大粮仓,下面以含嘉仓为例进行介绍 位于河南洛阳老城北、隋唐故城东北部的含嘉仓,始建于605年(隋大业元年),是用作盛纳京都以东州县所交租米之皇家粮仓,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后来废弃. ...

云浮市18735935361: 隋文帝该不该建仓库储粮 -
比昆逸舒: 那时候天下大定,土地富足(战乱后人丁消耗多导致)所以粮食有盈余,为了应对以后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必须做准备

云浮市18735935361: 隋朝的粮仓到底有多牛 -
比昆逸舒: 隋朝的粮仓到底有多牛?隋文帝建粮仓,文帝时设仓两种,官仓和义仓,前者给公务员,后者供灾区.文帝末年的存粮可供政府5,60年之用.隋文帝出力行节俭,展开改革,大兴水利之外,若数到隋文帝时期的重要建设,一定要提大型粮仓.事...

云浮市18735935361: 含嘉仓为什么建在洛阳? -
比昆逸舒: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大型储量仓库.储存粮食最重要的防潮.含嘉仓储粮的窖都在地下,最深为12米,一般为7~9米.粮窖口大底小,窖口直径最大为18米,一般为10~16米.窖低,窖壁修治的平整·光滑·坚实,再用火烧烤,防治地下水分,湿气上升,最后还要铺设木板·草·糠等防草物品''''

云浮市18735935361: 隋朝大运河中的粮仓分别是什么? -
比昆逸舒: 1、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中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2、大运河的开通实际上加快了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终完成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加快了南方的发展; 3、加强了南北交通,也有利于统治者维护南北统治; 4、在现代,隋朝大运河成为...

云浮市18735935361: 隋朝粮食储备丰富,真的一直到唐初还没有吃完吗? -
比昆逸舒: 国古代一个出名的短命王朝,隋朝却一桩常被拿来贴金的业绩,那就是雄厚的粮食储量.隋朝年间,正是中国古代粮食仓储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以考古发掘的隋朝含嘉仓为例,这个仓库以红烧土做成窖低,窖低壁部上涂有两毫米的防潮层(桐...

云浮市18735935361: 隋朝粮仓大都建在什么地方 -
比昆逸舒: 洛阳附近 在隋朝政府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的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云浮市18735935361: 能不能从隋朝粮仓的建设看出隋朝是个短命王朝 -
比昆逸舒: 隋朝富强而速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统治政策以外,粮仓管理体制的瑕疵也是导致隋朝富强而速亡的原因之一.以义仓为代表的粮仓,本来是为救灾减灾设计的,但是随着管理层级的提高,由州县到中央,制度设计的目标与社会现实完全脱节.当灾荒发生时,州县官员却不能及时放粮赈灾,百姓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粮仓充盈,却饿殍遍野.这种高度集权的粮仓管理体制不仅不能及时救助百姓,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云浮市18735935361: 隋朝的粮食到底吃到何时 -
比昆逸舒: 高履行告李治说:隋朝灭亡时留下的粮食够当时的870万户吃50年,当时唐朝只有370万户,就是够唐朝吃100年,但虽然隋朝的含嘉仓能保存粮食时间长,也很难达到50年不变质,后来发现的粮食也只是碳化的粮食颗粒.另外从别的资料说,到了唐朝其实发现的隋朝存粮由于战乱已经用完了,李渊等经常靠赈灾来募兵.李渊进长安时,长安就没粮食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