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代官员拜皇帝手上捧着牌子是什么

作者&投稿:佴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臣朝拜皇帝时手上拿的牌是什么~

  1、大臣朝拜皇帝时手上拿的是玉笏。
  2、简介:笏,读音:yù hù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文臣百官拜皇帝:俯首称臣的意思,这是古代的礼仪。
黄帝陵下马石:在桥山顶上距离黄帝陵200米远的路旁,立着一座长形石碑。上面写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字。封建社会不论大小文武官员,到此必须下马。这一规定体现了后辈对祖先的崇敬。到了现代,人们都以车代马,但所有大小车辆,到此仍主动停车,人们都下车后步行到黄帝陵祭奠瞻仰。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后来用来比喻同恶势力做斗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典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八回:"拚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故事】
明朝年间,有父子二人在京城里开了一家珠宝店。父亲叫王义,儿子叫王明,因为生意做得诚实热情,所以这家珠宝店一派兴隆景象,名气也越来越大。
一天,一个太监来到王义家,命父子二人在三天内用大珍珠镶个"万寿无疆"四字的金匾送进皇宫,皇上一看,真是字字珠玑,加上金边衬托,很有皇家风范。皇上很高兴,就赏了他们一些银钱。父子俩谢恩后,正要退出金銮殿,不料,皇上又开口了:"慢!朕命你二人再做一套玉雕屏风,上面印上历代美人图,速去办理,不得有误!"
王义父子听后,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那金匾已花了一半家产,再做一个玉屏风,不是让人倾家荡产吗?可皇命难违,二人只好唯唯诺诺地退了出来。
回到家,王义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只好拿出全部家产,请人做玉屏风,老人家越想越不是滋味,越想越伤心,竟然拿出绳子,悬梁自尽了。
王明回到家,见老父悬梁自尽,一下子就失去了知觉。从此以后,王明整日以泪洗面。一位邻居劝他说:"老父已经死了,还请节哀顺变,哭有什么用呢?现在,重要的是屏风,赶紧做好送给皇上算了,免得惹来杀身之祸!"
顿时,王明心里闪过一个念头:"杀了昏君替父报仇!"可是,宫廷警卫森严,怎么才能靠近皇上呢?王明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第二天,他在身上藏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带着屏风去见皇上,皇上一听玉屏风做好了,马上召见。一见绚丽多彩的历代美女图,皇上捋着胡须,不由自主走到屏风旁,细细地欣赏起来。王明见机会已到,正准备下手,转念一想:不行,金銮殿上武将很多,我还来不及下手,就会被他们发现。到那时候,我死是小,老父的深仇怎么能报得了呢?于是,他走上前去,请求充当皇帝的侍卫,皇上正在兴头上,马上应允。从此,王明日日夜夜地寻找报仇的机会。
这天,皇上到野外去打猎,王明也去了。在路上,他有意给皇上牵马,趁皇上不注意,用力一拉,皇帝便摔在地上。王明抽出匕首,正准备一刀结果了昏君的狗命,却被纷拥而上的卫士抓住。皇上爬起来后,吓得脸色死白,怒气冲冲地叫众武士把王明给剐了。卫士扒了王明的衣服,把他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地割下来,直到死,王明仍然傲然屹立,两眼充满了仇恨,好像要把皇上一口吞下去似的。

笏,hu,第四声,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大臣朝拜皇帝时手上拿的牌是什么
1、大臣朝拜皇帝时手上拿的是玉笏。2、简介:笏,读音:yù hù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

故代官员拜皇帝手上捧着牌子是什么
笏,hu,第四声,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古代官员上朝,手里拿的白板子是什么呢?
古代官员上朝时,手里拿的白板子其实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笏板。笏板又可以叫做手板、玉板或者是朝板。要说笏板的渊源,它可是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成为了办公工具。据《礼记》记载,它的长为2尺六,宽为3寸。因为时代的原因,度量衡在古代都不一样,所以我们也不能拿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它。否则这个板...

唐朝官员朝拜的时候为什么手里拿着一块长条板?
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

丈臣官员拿什么拜皇帝
笏板,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古代大臣向皇上行礼是什么姿势
古代大臣一般向皇上行跪拜礼,跪拜礼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跪拜礼是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旧时使用年代最长、最频繁的一种礼节。古人认为,不跪...

清朝官员为何脖子上要挂串珠子,究竟有什么作用?
第二个作用就是,大臣们见了皇帝需要行跪拜之礼,有了珠子就会方便很多。为什么呢?因为对皇帝行跪拜之礼的时候,一般都要磕头,而磕头是需要额头碰到地面的。脖子上挂上一串珠子,珠子就会先接触到地面上,珠子碰到地面,人就不用把额头也触碰地面,这也是清朝皇帝给官员们的一种福利,官员官阶越高,那...

从那个朝代开始要向皇帝下跪
从汉代开始向皇帝行跪拜礼。因为汉代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

求清朝官员觐见皇帝问安时用语,谢谢
官员严禁携带凶器,必须对皇帝表示无比尊敬。箭袖,满语为“哇哈”。清入关后,成为礼服定制。居常袍为平袖,礼服袍为马蹄袖,平时卷起,凡官员朝见皇帝,下属谒上司,晚辈拜叩尊长,必放袖头,称放哇哈,先左后右,单手或双手扶地上。拂袖,下跪,问安,平身,不可直视皇上。

古代官员是怎么上朝的?唐朝官员竟然要跳舞
中古时代最隆重的拜君礼仪,以再拜稽首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两次再拜之间,加入一段舞蹈。两遍稽首礼拜完,大臣们爬起来站好,当朝的宰相之一侍中(三省之一门下省首长)要上前到皇帝那里接受诏旨,然后回来走到官员们的东北位置,面朝西,大声宣布有制(皇上有旨)。这时候您一看官员们又开始...

相山区13075556191: 古代大臣手上捧得是什么
却侨小儿: 笏,音“户”. 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相山区13075556191: 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牌子是什么 -
却侨小儿: 古代臣子朝见皇帝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作为指画及记事之用.朝笏在秦汉之前就已出现,当时要以玉作为制作材料,称之为“圭”.秦汉之后又经改变形式,依官阶大小,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朝笏的用途首先是作为礼仪之用. 众臣...

相山区13075556191: 古代人上朝为什么前面要拿着个牌子? -
却侨小儿: 那个叫笏,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由于古代的尺寸和今天的尺寸不同,因此,2尺6寸要短于今天的2尺6寸.唐代武德四年以后,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相山区13075556191: 古代觐见皇上拿的东西叫啥
却侨小儿: 笏板 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就是电视里常看到的大臣上朝时手上拿的那东西,五品官以上执象牙笏,六品以下官员执竹木做的笏.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从清朝开始,笏板就废弃不用了.

相山区13075556191: 古代大臣上朝手里拿的是什么,怎么读 -
却侨小儿: 笏hu 四声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却立".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相山区13075556191: 古代官员向皇帝上疏手捧竹箴有什么作用
却侨小儿: 应该是笏板吧.开始相当于提示卡,官员有要上奏的事情都会记录上面,皇帝有吩咐也能记录下来.后来演变为礼器,还有玉制的、象牙制的.

相山区13075556191: 古代官员上朝的时候手里拿着那根棒是什么? -
却侨小儿: 笏 拼音:hù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cháo)~.“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却立”.[1]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

相山区13075556191: 古代官员向皇帝上疏手捧竹箴有什么作用 -
却侨小儿: 那叫笏,用来上朝时记录事,防止忘记的.记录官员想讲的事情

相山区13075556191: 朝臣手中拿的长方形的牌子是什么啊? -
却侨小儿: 道 教 斋 醮 科 仪 中 用 笏 的 由 来 : 笏 , 又 称 手 板 、 玉 板 或 朝 板 , 是 道 教 科 仪 中 常 用 法 器 之 一 种 . 中 国 古 代 就 有 笏 . 《 释 名 》 称 , 「 笏 , 忽 也 . 君 有 教 命 , 有 所 启 白 , 则 书 其 上 , 备 忽 忘 也 」 . 意 指 笏 乃 ...

相山区13075556191: 古代皇帝或官员出行,前面有人举着俩牌子,上面除了写的“回避.肃静”还有些别的什么的吗? -
却侨小儿: 没有吧,不过你那个肃静好像是升堂用的把,再看一下《铁齿铜牙纪晓岚2》一开始就是一官员的出行场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