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几个小石潭记练习题,易考的

作者&投稿:贾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石潭记练习题加答案清楚些~

26 小石潭记

课文说明

一、整体感知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二、问题研究

1.第四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

练习说明

一、背诵全文。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设计此题,首先是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其次是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小石潭的特点:幽静。

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二、仔细品味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种景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中描写潭中游鱼的这一段文字,品味作者在文中描写的妙处。复述不等于翻译,不必搞字字落实。品味和复述,都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可以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这一段文字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

三、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并选择一两则加以赏析。

这是一道拓展性的练习。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对过去已读过的古代诗文作品加以总结、梳理,摘录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然后对自己感受最深、体会最切的一两个名句写一段赏析文字,从而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对祖国优美山水的审美能力,以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学建议

一、本课教学可用两课时。

二、本课教学,可引导学生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如有条件,可充分利用朗读教学录音磁带进行范读,还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

三、本课词语、生字可通过预习解决,有些常用词可作练习。特殊语法现象如“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凄神寒骨”(使动)不必涉及,只要明白句子大意即可。

四、本文描写景物特征异常鲜明,除正面描绘外还多处照应,教师应予注意。如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全石以为底……为、为岩。”还通过“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照应。小石潭的环境幽静、优美显示出自然的原始风貌,作者也在多处照应以突出这一特征。讲清这一问题对指导写作有一定意义。

五、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条理清楚。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运用不同形式引导同学把握课文内容。下面提纲可供参考:

1.发现小潭(闻声→见形)→2.潭中景物(水→石→树→鱼)→3.小潭源流(溪身→岸势)→4.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六、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对此,我们应讲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七、板书示例



有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石上有鱼的影子,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少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二、《小石潭记》赏析(成曾)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段探究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

三、《小石潭记》鉴赏(范培松)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则。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个不见经传的小石潭。这个小石潭称不上是美景,更不是什么胜景,只是一个无名小丘边的小水潭。作者写这小石潭的本身,就最好地证明了他没有沾染上展览美景的唯美主义的恶习。从这一选材的价值来看,对于我们当今游记写作也颇有借鉴意义。

小石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见到它还是费了一点小周折:先见竹丛,耳闻水声,却不见小石潭的身影。小石潭的显现,虽称不上千呼万唤,也可称有“犹抱琵琶半遮面”之妙。待到“伐竹取道”,才见到小石潭。真乃是曲径通幽确实景象不凡。这“不凡”是以“怪”的面目出现的,怪就怪在潭是“全石以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头又都是那么姿态奇特,“为坻,为屿,为,为岩”,再加上古树翠蔓的覆盖,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静感,仿佛不是人间的一个小天地,而是传说的佛国中的一块净土。

接着,笔锋随转,由静写动,写潭中小鱼。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笔。这潭中鱼也极为怪诞:一是鱼居然可数,约有“百许头”;二是“影布石上”,神态自若地“然不动”。这是继续写静,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转为写动。其实在写静时已作伏笔,水中之鱼不能不动。鱼之静止,正像电影中的定格只是某个刹那的显示。这个定格过后,便见潭中之鱼“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鱼,多么富有人情味,这倒触动了作者情怀。在此,这一“乐”字值得注意。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贬远方,精神负担很重,处在极度烦恼和压抑之中。为何能“乐”?乃是因为离开了纷陈烦恼的官场这一是非之地,在这里找到了这样一块清静之地,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复归。水之清,鱼之乐,终于给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带来了片刻的欢乐。清静神乐是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现实是严峻的。在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环境中,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乐毕竟是暂时的,而凄怆是永恒的。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或许更感到难受,或许更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因此形成了感情从“乐”到“凄”的大幅度滑坡。这一滑坡的表现也是立竿见影,觉得此地不可久居而赶快离开,倍感凄寒逼人,毛骨竦然。

这篇散文历来被人们誉为精品。它所以能成为精品,归纳起来有这样两条:一是作者敢于选择乱石堆中的无名小石潭作为游记的表现对象,可见作者有过人的艺术胆量;二是作者在写小石潭的景物时能驾驭自如地融进自己的感情,景随情迁,自然地形成一种凄情的艺术境界,这是作者高超的艺术智慧和艺术技能的表现。诚然,归根结底还是一条,作者这样一个人,巧遇这么一块净土,一拍即合,融为一体,真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

2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0360777.html006年《小石潭记》的中考考题
一、(2006年·广西梧州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A.篁竹(huánɡ) (yǐ)然 翕忽(hé) 卷石底以出(quán)
B.差互(cī) 为坻(chí) 悄怆(chuànɡ) 俶尔远逝(chù)
C.青树翠蔓(翠绿的藤蔓) 可百许头(大约)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D.以其境过清(凄清) 水尤清冽(格外) 悄怆幽邃(幽静深远)
8.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9.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2分)
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3分)A 8、(3分)D 9、(4分) (1)(2分)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石底上。 (2)(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0、(2分) 评分点:指出特点(1分),分析(1分)。 示例: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二、(2006年·山西省太原)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2分)

【答案】11、(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12、①大约,大概 ②凄清,冷清清 ③向南 ④说出1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1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三、(2006年湖北省仙桃市 潜江市 江汉油田)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
【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圮(pǐ):毁坏。③榛:丛生的杂树。莽:深密的荒草。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濑:沙滩上的流水。⑥阒(qù):静。�(xiònɡ ):远。⑦状:描述。⑧丁丁(zhēnɡ zhēnɡ ):棋子敲击声。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⑩公退:办公归来。�被:同“披”。�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第:只。
8.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水尤清冽( ) (2)不可具状(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乃记之而去 公退之暇
B. 其岸势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
C. 潭西南而望 野芳发而幽香
D. 以其境过清 以中有足乐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11.文段理解。(6分)
(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 句;乙文第一段中由远及近写景的对偶句是“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个词是“ ”。(3分)
(2)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遭贬后为排解内心愤懑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请根据两文内容,结合作者的心境,补写下面的对联。(3分)
见永州石潭,乐山水树竹,感受凄寒之景;
登黄冈竹楼,宜琴棋诗壶, 。
【答案】8.(1)格外(或:特别、尤其) (2)详细(或:全部、一一)(2分)9.D(2分)10.江流山峦之外(或:江流山峦的远处),只看到风中的白帆,沙滩上的水鸟,轻烟淡云,翠竹绿树而已(或:翠竹绿树罢了)。(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2分为止。)11.(1)第一空:一(或:1) 第二空:远吞山光,平挹江濑 第三空:谪(或:谪居)(3分。每空1分。) (2)示例:“消遣世虑之情”、“排解谪居之忧”等。(3分。酌情评分。)

四、(2006年湖北天门市)
小石潭记(柳宗元)(11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B.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塞中谏之路(《出师表》)
D.其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
12.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3.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答案】9.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 ②像蛇一样 ③使……寒 ④离开 10.B 1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 12.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 水 13.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五、(2006年海南)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19-22题。(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亻叔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
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 D.怡然不动(yí)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略无阙处    ②良多趣味   ③亻叔而远逝   ④斗折蛇行
21、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2、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       的特点。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5分)
【答案】19、(2分)C 20、①缺②很③消失④像北斗一样 21、(意思正确即可)①(2分)即使乘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比乘船顺流而下快。 ②(2分)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浮在空中无所依傍。 2、(1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分)清澈 (2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出现“斗折蛇行”一句即可得2分) 。
一.给下列加点横线的字解释:(28分)(1)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走 ) (2) 伐竹取道 ( 砍伐 )
(3) 水尤清冽。 ( 格外 ) (4) 近岸 ( 靠近 )(5) 为坻,为屿( 水中高地 ) ( 小岛 ) (6) ) 青树翠蔓( 藤蔓 )(7) 蒙络摇缀( 缠绕 ) ( 连接 ) (8) 参差披拂 ( 随风瓢散 )(9) 下见小潭, ( 通“现”露出) (10) 皆若空游无所依( 在空中 )(11) 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 ( 左右 ) (12) 日光下澈 ( 照射 )(13 ) 佁然不动( 呆呆的 ) (14) 俶尔远逝( 忽然 ) (15) 往来翕忽( 轻快敏捷的样子) (16) 斗折蛇行 ( 前行 ) (17) ) 其岸势犬牙差互( 形状 ) (18)不可知其源( 源头 ) (19) 四面竹树环合( 环绕包围 ) (20) 悄怆幽邃( 忧伤的样子 ) (21) 以其境过清 ( 冷清 ) (22) 不可久居 ( 停留 ) (23)乃记之而去 ( 离开 ) (24)隶而从者( 跟着 )二.结合语境,解释多义词。(22分)清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 ) 乐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以…为乐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冷清 ) 似与游者相乐。    ( 逗乐 )可 潭中鱼可百许( 大约 )  游 皆若空游无所依。 ( 游动 )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能 ) 同游者:吴武陵 ( 游玩 )为 全石以为底 ( 当作 ) 以 卷石底以出 ( 而 )  为坻,为屿 ( 成为 ) 以其境过清 ( 因为 ) 或异二者之为 (两种行为)   全石以为底 ( 把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是 ) 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由 介词 )为天下唱 ( 替 ) 隶而从者 ( 跟从 ) 乃 乃记之而去 ( 于是 ) 差 参差披拂 ( 长短不一 )乃不知有汉 ( 竟 ) 岸势犬牙差互( 交错 )                  
三.词类活用词解释:(8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 ) (1)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以……为乐)(3)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像北斗一样,像蛇一样)    (5)其岸势犬牙差互( 像狗牙 ) (6)寂寥无人,凄神寒骨(使…凄凉)(使…寒冷) 四.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5分)① “伐竹取道”与上文的“隔篁竹 四面竹树环合”呼应,又为下文的“___寂寥无人_”埋下伏笔。②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和 “ 潭西南而望 ”两个句子得到印证。五.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2分,每句3分)⑴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句:(潭边)青翠的树木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⑵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译句:小石潭中大约有鱼一百条左右,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依靠。 ⑶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句: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六.简答题(25分每小题5分)(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答: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5分)   答: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来描写潭水的清澈。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3)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就溪身而言,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4)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 (5)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答: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2006--2010年《小石潭记》中考试题
(2011-01-21 09:53:40)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备考资料

深圳市2008年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8.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4分)
答案:6. 2 (1)大约(1分)
(2)呆呆的样子(1分)
7. 4 (1)水格外清凉。(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其中“尤”、“清冽”各占0.5分,如学生把“尤”翻译成“尤其”也给分。)
(2)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2分)(得分要点:整句翻译通顺给满分; “选贤与能” 翻译通顺给1分, “讲信修睦” 翻译通顺给1分)
8. 4 此题答案多元化。能把山水的自然美和社会的人文美(或“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两者结合起来,表达通顺的给满分。答出其中一方面的则酌情给分。
菏泽市2008年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答案:10.答案:① 因为 ②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2008年
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 分)
( 1)水尤清冽 尤: (2)悄怆幽邃 悄怆:
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伐 (1)伐竹取道 (2)齐师伐我
B.去 (1)乃记之而去 (2)停数日,乃去
C.其 (1)不可知其源 (2)其真无马邪
D.以 (1)以其境过清 (2)属作文以记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2 分)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
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2 分)
答:
答案:5 、 ( 1) 尤:特别(2 )悄怆:优伤的样子
6 、B
7.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翻译完全正确的得2 分,“斗”和“蛇”两个词意义没落实的扣1 分)
8、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意思对即可)
(四川内江卷)2007年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记 乃记之而 去岳阳楼记
B.见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C.以 以其境过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0.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
11.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

8.2分C
9.3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蜿蜒,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斗”“蛇”1分,句意2分)
10.2分游鱼清澈的水(每点1分)
11.3分乐、悲(由乐到悲)(2分),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1分)
2006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7.下列加点字词的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篁竹(huánɡ) 然(yǐ) 翕忽(hé) 卷石底以出(quán)
B.差互(cī) 为坻(chí) 悄怆(chuànɡ) 俶尔远逝(chù)
C.青树翠蔓(翠绿的藤蔓) 可百许头(大约) 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D.以其境过清(凄清) 水尤清冽(格外) 悄怆幽邃(幽静深远)
8.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不以物喜
9.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0.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2分)
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3分)A
8、(3分)D
9、(4分)
(1)(2分)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倒映在石底上。
(2)(2分)那石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0、(2分) 评分点:指出特点(1分),分析(1分)。 
示例: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抓住了它的特征,用了 “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非常真切。既肖其貌,又传其神,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伐竹取道 伐: ②下见小潭 见: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④以其境过清 清:
17、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8、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4分)
16、①砍伐 ②看见 ③大约 ④冷清 (每小题1分,共4分)。
17、①阳光直接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不动。②从石潭这里向西南方远望,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长蛇那样爬行,溪身或明或暗,溪水都看的清楚。(对一句给2分,共4分。)
18、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而本文中,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苦才是作者感情的主调(2分)。作者借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他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暂时的欢快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会流露出来(2分)。(只要按照以上意思答题,言之成理,亦可给分。本题4分。)
①(纵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
19.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伐竹取道
十年春,齐师伐我
B参差披拂
参差不齐
C全石以为底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D乃记之而去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每句2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2.作者抓住小石潭的________________特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_______的感受。(2分)
23.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4.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5分)
19.(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0.(2分)B
21.(4分,每句2分)
④(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⑦(鱼)时而静上卜不动,时而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22.(2分) 幽静。(1分)幽深冷寂,孤凄悲凉。(1分,语意相近即可)
23.(2分)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能写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化的感受即可)
示例:看到游鱼的怡然自得,我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净化。
24.(5分)答案不唯~:写出相连的两句写山水的古诗词2分,能合理赏析3分。
示例: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用“随”“入”两字将“山”、“江”、“半野”、“大荒”四个意象贯穿,抽绘出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抒发了诗人离家渐远、乡情渐浓的思乡情。
小石潭记(柳宗元)(11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 (4)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
10.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B.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满井游记》)
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 以塞中谏之路(《出师表》)
D.其真无马邪(《马说》)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愚公移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2.理解填空。(2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⑧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 ”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3.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9.①大约(表数目不确定)②像蛇一样③使……寒④离开(每个词0.5分)10.B 1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接着,参著不齐,随风飘动。(2分)12.①全石以为底③俶尔远逝④鱼水(每空0.5分)13.这段景物描写既写出了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3分)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5.(1分)
柳宗元
6.(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或: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7.(4分)
①砍掉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谁特别清澈。
②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8.(2分)
意在表现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9.(3分)
示例:句子: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
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10.(4分)
示例:小石潭位于小丘西南面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著述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
1. 南京市(09江苏省)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注]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②罅(xià):裂缝。③掉:摇动。
  7.下列句中加点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D.似与游者相乐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疾趋,度石罅 必为有窃疾矣
  D.山行之极观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以面受沫”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无从致书以观 B.或以钱币乞之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皆以美于徐公
  9.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翻译: ▲
  (2)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
  翻译: ▲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0.以上诗文部描写了水,请从中分别选—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
  (1)《次北固山下》: (2)《小石潭记》: (3)《观第五泄记》:
11.根据诗文内容填写下表。(2分)
诗 文 语 句 表达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乡书何处达? (1)▲
《小石潭记》 心乐之 心情快乐
《观第五泄记》 (2)▲ 依依不舍
  7.(2分)D
  8.(2分)B
  9.(4分)(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瀑布在
  青色的石壁间飞泻,震撼着山谷。 (每句2分,意对即可)
  l0.(3分)(1)平(或:绿) (2)清 (3)伟(或:疾) (每处1分)
  11.(2分)(1)思乡之情 (2)而犹不忍去 (每处1分)
 2. 衢州市(09浙江省)
  (二)(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小石潭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0.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二)(12分)
  17.(1)向西 (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孤独忧伤(凄凉)
 3. 上海市(09)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9.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____。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____》(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3分)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
  11.B
 4.舟山市(09年浙江省)
  (二)(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伐竹取道
  (2)佁然不动 (4)其岸势犬牙差互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斗折蛇行,明来可见。
  2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2分)
  17.(1)向西(2)砍伐 (3)呆呆的样子 (4)参差不齐
  18.A
  19.(1)(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快乐。(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写出了小石潭幽深泠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孤独忧伤(痛苦)的心情。

不知道


文言文阅读训练小石潭记
3. 【《小石潭记》练习题文言文点击一、词语解释1.斗折蛇行斗:蛇:2 一、词语解释1.斗折蛇行 斗:像北斗七星一样 蛇:像蛇一样2.日光下彻 彻:穿过 3.隶而从者 从:跟从 4.全石以为底 全:整块 5.谭中鱼可百许头 许:左右 6.以其境过清 以:因为 清:凄清二、句子解释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

小石潭记的练习
7.运用了对比 8.很兴奋,写了石头、树木、和鱼 9.抓住了溪流的斗折、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了比喻、形象写出小溪流的曲折,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展现出小潭源的神秘和莫测。10.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

小石潭记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 【阅读训练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⑵俶尔远逝 2、说明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现象。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⑵斗折蛇行 斗: 蛇: 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⑷凄神寒骨 凄: 寒: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说明小石潭是个人迹罕至的...

小石潭记课外问题;要附答案
(5) 明灭可见___ (6) 乃记之而去___4.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6.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___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

求小石潭记练习题
小石滩记练习一、“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托物言志。二、理解性默写: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消失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答: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
小石潭记》练习题 【阅读训练一】1、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⑵俶尔远逝 2、 说明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现象。⑴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⑵斗折蛇行 斗: 蛇:⑶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⑷凄神寒骨 凄: 寒:3、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石潭记》的练习+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佁然不动 寂寥( )无人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 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

小石潭记练习题
2020.03.07.21.34.13

出几个小石潭记练习题,易考的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2008年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求小石潭记的习题和答案,还有难点解析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小石潭记练习题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 -
主父咏双黄:[答案] 心乐之 :心里感到快乐皆若 :都像是 同乐 :一同玩乐 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以其境:因为它的环境2.第一段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关于《小石潭记》的练习题 -
主父咏双黄: 1.“伐竹取道”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又为下文的哪句话埋下伏笔? 2.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哪一句? 3.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哪两个句子可以得到印证? 4.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小石潭记练习题 -
主父咏双黄: 1、解释:心乐之 :心里感到快乐皆若 : 都像是 同乐 :一同玩乐 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以其境:因为它的环境 2.第一段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小石潭记复习题 -
主父咏双黄:[答案] 一、“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托物言志.二、理解性默写: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答: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谁有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练习题 -
主父咏双黄: 1、小石潭的全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2、游鱼和潭水的特点(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布石影上,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写游鱼动态的句子:...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
主父咏双黄: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译文应为 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以写景来衬托作者被贬官之后,内心的孤寂之情 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 写出了小石潭环境的凄清,又写出了作者悲伤抑郁之情.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希望对你有帮助.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提供<小石潭记>的练习题和答案求大神帮助越多越好,别重复 -
主父咏双黄:[答案] 小石潭记 基础练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huáng( )竹清liè() yǐ( )然 xī( )忽 寂liáo( )悄chuàng( )幽suì() 2、翻译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__________ ⑵斗折蛇行 ___________ ⑶以...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谁有《小石潭记》的语境默写题 -
主父咏双黄: 理解性默写类(用原文回答):1、小石潭的全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2、游鱼和潭水的特点(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布石影上,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小石潭记》课后练习一.仔细品味下面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种景致.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
主父咏双黄:[答案]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阿拉善盟13614685612: 《小石潭记》中考题测练 -
主父咏双黄: 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