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

作者&投稿:国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的汉语拼音字母是从什么时候有的,谁发明的~

明朝,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汉字拼音的发明人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
1605年(明万历三十三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著《西字奇迹》,这被认为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的方案”。
1625年,金尼阁把利玛窦等人的罗马字注音方案加以修改补充,写成一部完整的罗马字注音专书,叫做《西儒耳目资》。
清末明初,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但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



扩展资料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声调3部分。打头的音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汉语的声调是辨义的。
例如“汤、糖、躺、烫”4个字的声母都是t,韵母都是ang,只是因为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在语言里分别代表4个不同的语素,在书面上就写成4个不同的字。
声母都是辅音,最复杂的韵母由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3部分组成。韵尾有的是辅音,有的是元音。北京音的辅音声母有23个。介音有i、u、ü3个,辅音韵尾有n和ng,元音韵尾有i和u。在组成音节的声母、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4部分里,只有主要元音不能没有,其余3部分都不是必须出现的。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汉语拼音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年 你可知它当年如何产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语

第一个创制用拉丁字母拼写汉字读音的方案的西洋人是意大利人利玛窦(Matteo Ricci),他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1583年来到中国,1605年(明朝万历三十三年)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迹》一书。内有《信而步海,疑而即沉》等四篇文章。罗常培根据文章的汉字与拉丁文对照的译文,整理出一个包括26个声母和44个韵母的汉语拼音方案
最初给汉字注音是在西汉末期,两个字拼切一个字音,这就是所谓的反切法。如“塑”,“桑故切”被切字的声母跟反切上字相同(S),被切字的韵母的字音音调跟反切下字相同 ( ),那么这个字音就拼出来了,应读为“s ”。
汉字用拉丁字母注音,仅有70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后来法国的传教士金民格写了一部《西儒耳目资》,用了25个字母给汉字注音。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便于西方人学习和掌握汉语汉文。后来又陆续出现过多种以 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汉浯拼音方案,其中影响最大的有邮政式和威妥玛式。
1892年,近代汉浯拼音文字提倡者卢戆章提出“切音新字”;1913年“读音统一会”制订了40个“注音字母”;1926年钱玄同、黎锦熙、赵元任等制订了“国语罗马字”;1933年,瞿秋白、吴玉章等制订的“拉丁化新字”诞生。这些都为“汉语拼音方案”的逐步完善起了推动作用。
解放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在过去的拼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52年起从事自创字母工作,后因效果不好,决定采用拉丁字母。1956牛文改会发表了“汉语拼音草案”,经多次讨论、修订,于1 957年11月由国务院全体会议第60次会议通过,并于次年2月,由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推行。最后签字者是周恩来总理.这就是现在的“汉语拼音方案”。
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多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中心是中国语文现代化,他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阐释。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多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中评网称周有光具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
苏培成称其“敢于说真话、说实话”;
《晶报》称他“敢讲一般人不敢讲的话”。

是谁发明了汉语拼音呢?说来有趣,为一个外国人。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拼音由来 古代 古代没有拼音,就使用反切,就是用两个认识会念的字,取第一个的声母,取第二个的韵母,拼合起来就行了. 古代,中国的回族兄弟不学汉字,学习阿拉伯语,但他们用阿拉伯文的字母来拼写口语(汉语),所以这是中国最早的拼音。 元朝 蒙古统治者用改变了的藏文的字母来拼写汉语等语言,叫八思巴字。虽然不是专门拼写汉语的,但是,也算汉语拼音的一种。 明朝 西方传教士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是中国最早的拉丁字拼音。 明末清初 出现了用简单的古字表现汉语语音的拼音方式。民国年间,政府制定了“注音字母”,就是这个系统的集中表现。现在台湾依然使用。但是,同时也出现了拉丁字的拼音运动,而且,跟左翼人士的政治运动结合很密切。 共和国成立后 立即由政府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就是现在使用的这一套方案。联合国也承认的。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 目前大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为了有效的扫除文盲,需要迅速进行文字改革。毛泽东把信批复给郭沫若、茅盾等人研究,于1949年10月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其中一项任务就是研究汉语拼音方案。 金尼阁,字四表,原名尼古拉·特里枸特(Nicolas Trigault), 1577年3月3日生于荷兰弗兰德伯爵领地杜埃 (Douai,)。1667年(金氏逝世39年後)法王路易十四攻下该城。1713年荷兰乌得勒支(Utrecht)条约正式承认为法兰西属地,在北部省。由于弗兰德伯爵领地为比利时地区,金尼阁本人也自称比利时人,故部分文献记载表明他是比利时籍。其实,他可被称为法国人、比利时人或荷兰人。 1594年11月9日金尼阁入耶稣会。1607年由里斯本启程到印度果阿(Goa),万历卅八年(1610)抵达澳门。利玛窦逝世后不久金尼阁抵达北京,发现了他的札记,从而着手整理。万历四十年(1612),金尼阁神父奉命回罗马向教宗保禄(保罗)五世(Paulus V, 1605-1621)汇报教务。他为了筹备此次返欧报告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调查当地教务。返回欧洲后,为了引起西方的关注,他身着中式服装出入于公共场合,以感人肺腑的演讲宣传利玛窦和其他在华传教士们的功绩,并投入极大的热情著书立论。由于他的积极活动,西方当时掀起了“中国热”。大批欧洲年轻传教士申请赴华,其中德学兼备者后来在中国朝廷内担任显赫职务。万历四十八年(1620)金尼阁与22位出耶稣会士,偕同教宗赠书7000余部再次前往中国。航程中由于船舱内瘟疫传染,海上风暴及海盗侵袭,这22位传教士丧亡过半。船只抵达澳门时仅幸存5人,其中有瑞士人邓玉函(Jean Terrenz,1576-1630,出生地今属德国)和德国人汤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2-1666)。前者在入耶稣会以前就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和文学家,他和意大利物理学、天文学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是当时欧洲科学院院士。后者继邓玉函之后管理明代历局,担任钦天监监正(相当于今天的天文台台长)。汤若望曾任康熙帝的老师。清世祖顺治(1644-1662)常邀汤氏入宫咨询,称呼他为“玛法”,即满人对长辈的尊称。金尼阁第二次来华后,先在南昌、杭州、开封、太原、西安等地传教。后在绛州、西安和杭州等地翻译印制中西书籍。1628年出席商讨天主教的术语问题的嘉定会议,他极力维护利玛窦“补儒易佛”的传教方针。金尼阁的主要著作包括:《推历年瞻礼法》1卷,介绍天主教的节庆日历的推算方法。1625年印于西安。《宗徒祷文》赞颂每位圣徒的40>文,收入天主教徒经常颂念的祈祷书《圣教日课》。《况义》,一名《意拾喻言》,即《伊索寓言》。1625年印于西安。《利玛窦中国札记》,原名《基督教远征中华帝国史》 (De Christiana Expeditione apud Sinas Suscepta ab Societate Iesu),利玛窦著,金尼阁编。介绍天主教会明末来华史,探讨其在中国的发展,是研究明末天主概况的第一手资料。《西儒耳目资》,西文名“汉字西语拼音词典”,最早的汉字拉丁字母注音书籍之一。中国大陆的汉语拼音编辑曾参考此书。金尼阁1628年11月14日逝世于浙江,葬于大方井传教士公墓。

你说的是汉语拼音还是其它拼音? 如果是汉语拼音, 那它的发明者是一个外国人。 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 如“东”(都笼切)。 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 公元1610年, 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 他是个中国通。 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 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 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 并在他们的帮助下, 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 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汉语拼音有好多种,其发明人有利玛窦、金尼阁、威妥玛、黎锦熙、周有光等。众多的汉语拼音体系当中,威妥玛拼音和大陆地区的汉语拼音影响最大。 大陆地区的汉语拼音并不是由哪一个人发明,而是一批人,周有光是其中的一位,其他还有黎锦熙、成仿吾、沈雁冰(茅盾)、胡愈之、吕淑汀、王力等很多人。

以前没有拼音的 是引用国外的思想




国怎么读 拼音
国的拼音为guó。1、国(拼音:guó)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疆域,地域。这个意思后来写作“域”。引申指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后泛指国家。也指国都。2、“国”的初文是“或”,也是“域”的古字。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代中期对汉字进行规范简...

国的拼音是什么
综上所述,国的拼音是guó。掌握这一拼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与国相关的汉语词汇。

国的汉语拼音怎么写的?
汉字:国 拼音:guó 国字骨刻文演变: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异体字】囗、囯、囶、囻、圀、国。繁体写法 【拼音】guó 你好望采纳。

“国”这个字在古汉语中发音是“guo”还是“gui”?
发音解析:「国」字在古代汉语中属于入声字,中古音的音标写作\/kuək\/,听起来就像是现代英语中的「erk」(er不需卷舌)的发音,但与拼音中的\/e\/有所不同。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入声韵尾逐渐减弱或消失,部分地方甚至演变成喉塞音\/ʔ\/。南方官话区的发音以\/kue\/或\/kueʔ\/为主,...

中国的拼音是谁发明的?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目前大部分...

中国的拼音是谁发明的?
周有光,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1955年10月,周有光北京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被留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第一研究室主任。他提出普及普通话的两项标准:全国汉族学校以普通话为校园语言,全国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交际媒介...

中国的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
是谁发明了汉语拼音呢?说来有趣,为一个外国人。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

中国的拼音是谁发明的?
周有光是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制订者,并主持制订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85岁以后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和文化学领域发表专著30多部,论文300多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2017年1月14日),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早年研读经济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拼音
1、拼音,全称为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一种标准化的汉字音节表示方法。它主要用于汉字的注音、排序和检索等方面。拼音系统采用拉丁字母(部分字母兼表声调)来表示汉字的发音,共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2、拼音的发明者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这...

中国的汉语拼音发明者是谁?
中国的汉语拼音发明者是周有光。周有光(1906年1月13日-)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早年研读经济学,1955年奉调到北京,进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周有光的语言文字研究,领域十分宽广,研究的中心是中国...

南平市13767655717: 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 -
休宣全天: 我国古代汉字读音大多采用“两字相切”的读音方法,如“东”(都笼切).这个方法显然太繁琐,不易读准.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南平市13767655717: 拼音是谁发明的? -
休宣全天:[答案]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

南平市13767655717: 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啊?如题,谁知道汉语拼音是哪个发明的啊? -
休宣全天:[答案] 是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和中国人韩云,王征共同发明了拉丁拼音法,在此基础上,新中国进行了科学的修改增补,普遍推广. 希望采纳

南平市13767655717: 中国汉语拼音是谁发明的 -
休宣全天: 郭沫若

南平市13767655717: 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是谁发明的? -
休宣全天:[答案] 汉语拼音方案最早可以追溯到1906年朱文熊的《江苏新字母》和1908年刘孟扬的《中国音标字书》,还有1926年的国语罗马字和1931年的拉丁化中国字.所有这些汉字拉丁化方案都为汉语拼音的制定提供了基础. 1949年,吴玉章给毛泽东写信,提出...

南平市13767655717: 请问中国的拼音什么时候发明的,是那个发明的? -
休宣全天:[答案] 中国的汉语拼音是从1954年10月到1957年10月先后由吴玉章领导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郭沫若领导的汉语拼音方案审订委@员@会根据拉丁字母制定、修改、审定,最后在1958年2月11日由全@国@人@大审核通过.

南平市13767655717: 汉语拼音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是谁发明的?为什么要发明? -
休宣全天:[答案] (1)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

南平市13767655717: 汉语拼音是多久发明的?谁发明的? -
休宣全天:[答案]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

南平市13767655717: 汉语拼音谁发明的 -
休宣全天: 最早发明汉语拼音的人是法国传教士金尼阁.金尼阁于1610年来华,1618年回欧洲募集了7000部图书带到中国, ,在利玛窦等传教士学习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修订编制成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汉字字汇,人称“利、金方案”.

南平市13767655717: 汉语拼音是谁发现的? -
休宣全天: 汉语拼音(Chinese phonetic alphabets,Chinese Pinyi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公元1610年,法国有个传教士叫金尼格莱来到了中国,他是个中国通.他在1626年写了一本《西中儒耳目资》的书中,首次准确地用拉丁拼音字母记录了汉字的读音.他在中国期间结识了韩云、王征等人,并在他们的帮助下,在利玛窦等传教士汉语注音的西书《西字奇迹》基础上,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拉丁化拼音字字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