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留下的地域文化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仍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叫历史?~

十万个冷知识

清朝时期,清政府不修建长城,却对山海关非常珍视。这座雄关,对于清政府来说,仍有重大的意义:一是稽察往来商旅,抽取税收;二来有利于防范内地人通过山海关进入关东地区。山海关犹如一座天然的界碑,界定着关东和中原大地,这边为关东大地,那边为关A,为中原大地。

清政府历来就把关东作为他们的兴起之地,“龙兴之地”,他们实行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严禁汉人进入关东垦殖。清朝入关第一个满族皇帝顺治曾告诫满洲贵族,如果有一天没有了出路可退往关东。

顺治还下令沿着明代辽东边墙修筑“柳条边”,以分隔关东地区和中原地区。柳条边东起辽宁凤城,西至山海关下,挖土为沟,堆土为堤,在堤上插上柳条,筑成篱笆,并驻兵把守,关内人只能凭官府发的印票出去。

清康熙统治时期,为了保住关东地区的满洲风俗,防止满人汉化,依然禁止汉人进入关东。

1668年推行民族封禁政策,以致造成关东地区大量的无人区。清朝乾隆皇帝曾发布谕令,明确规定关东土地禁止耕种采伐,保留大片荒野以保持八旗骑射围猎的风俗。

自该道谕令开始,封禁关东正式纳入国家法制,清政府加强对出关人员的盘查,在关东地区搜捕偷偷出关的汉人,一旦发现便立即遣送回原籍。辽宁、吉林、黑龙江作为清朝的政治、经济特区而受到严格的保护。

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止关内人士进入关东。但生活没有着落的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人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关东。

闯关东的人流中,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居多,其中又以山东人最多。山东有些地区,几乎村村、家家都有闯关东的。甚至村里青年人不去关东闯一闯就被乡里人视为没有出息。

“闯关东”的路线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路。陆路就是经山海关,越长城走辽西,进入关东地区,走这条路线的主要是河北、河南、山西等内地居民;海路就是由山东半岛烟台龙口一带乘船到达辽东半岛大连附近,走这条线的主要是山东人。

关东是山东人的第二故乡,那里有他们的父老乡亲,一旦生活发生了困难或遭遇天灾人祸,他们便首先想到闯关东,投亲寻友,以求渡过难关。

人是文化、信息的载体,人的流动实际上就是文化的流动。“闯关东”浪潮一潮高过一潮,意味着中原文化向关东地区大规模挺进,文化交流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地区的出现,从文化层面上来看,实际上是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吴越文化等的平面转移。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自己的文化。

关东地区稳定的人种群应当说是以关内移来的各地的汉族为主体,包括满、蒙、朝鲜、锡伯、鄂伦春、达斡尔、赫哲等少数民族在内的复合群体。多民族的融合交流给关东地区的文艺以充足的活力和魅力。

这种文化多元碰撞的结果是造就了兼容性、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关东文化。

可以说从闯关东开始,华北地区和关东地区,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等各方面开始融合。

从语言说,这些中原移民在关东地区和当地的原住民融合,逐渐产生东北民系,而他们说的中原汉语也吸收当地的满语、蒙古语等原住民语言成分,产生了关东官话。东北方言的形成,也是南腔与北调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系统。

饮食方面,关东地区的饮食文化最终变成了关东游牧民族和中原传来的饮食文化相互结合的产物。

由于山东人“闯关东”较多,所以鲁菜在东北有较大的市场。山东人喜欢吃大葱,他们经常吃“煎饼卷大葱”,“闯关东”后,关东人受此影响也喜欢这么吃,另外,还继承了山东人大葱蘸酱这种饮食习惯。

娱乐方面,二人转的某些腔调,就是从山东的蹦蹦戏里面借鉴过来的。其唱腔是以东北民歌大秧歌为主,吸取了东北大鼓、莲花落、评戏、山东梆子等曲调。

大秧歌起源于南方,是过去劳动人民插秧或者劳动休息时的一种娱乐形式,和劳动的节奏相伴,舞蹈动作是模仿劳动的姿态,后来人们把它固定化、形式化了。秧歌出现以后,逐渐向北流传,在南方却被舞蹈取代,在北方扎根了。

史料记载,早在康熙年间,关东地区就已经有了“上元日”办秧歌的习俗。至清末,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关东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

在地域性格方面,“闯关东”移民文化也孕育了关东人一个豪爽、质朴的地域性格。关东地区地广人稀,生活条件恶劣艰苦,铸就了东北人健壮的体魄和刚健豁达、质朴尚武的性格。同时,“闯关东”开拓者的勇气和胆略,也极大地影响到了关东人,使其形成了开拓进取、重情重义、质朴豪爽、乐于助人等性格。

闯关东的山东人、河北人以及山西人在关东地区开设了很多商铺。比如山东人在沈阳城创办了老天合丝房、吉顺丝房;河北人开设了广生堂药房、老久华洗染店;山西人开始了天益堂药房等。

老天合丝房是沈阳城最早的百货公司。因为清朝满族、锡伯族等族的妇女都喜爱手工刺绣,如在衣袖、枕头顶、鞋面、荷包等物件上刺绣,所以绣花用的丝线就成为当时的抢手货。可那时沈阳没有生产丝线的作坊,全靠小商贩从山东等地背包运来。

1676年,山东黄县人单文利和单文兴兄弟两人从山东来到盛京城走街串巷,叫卖丝线,因为生意红火,就创办了老天合丝房,兼营布匹百货。

从此,城内丝房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包括1925年建起西式五层大楼的吉顺丝房,一时形成“天”、“兴”、“吉”、“洪”、“裕”、“谦”六大号丝房,创建者都是山东黄县人,俗称“黄县帮”。

山西铁匠武贵亮从小家贫,20岁时“闯关东”谋生,因身上钱财用尽,被困在沈阳一家客店中。经人指点进深山老林中挖人参,一次挖到一个8两重的“人参娃娃”,渐渐发财。

住店的店主于是将女儿许配给他。武贵亮有钱后在沈阳城修宅第、买田产,并在各地办起烧锅、当铺、绸缎庄、杂货店、药铺等21处生意,其中始建于1824年的天益堂,在当时是沈阳城最大的药房。

“闯关东”这段历史被保留在很多东北民间故事中,许多故事中在传达着大量的关于山东移民的信息,如他们因贫困而被迫离开家园,来到东北挖参,他们勤劳的本性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老乡们相互帮扶的传统美德。

在众多反映山东移民的民间故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秃尾巴老李的故事”。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在东北地区广泛流传,却拥有不同的版本。

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说是:山东有户姓李的人家,没有子女。有一天,女主人去河边洗衣裳,因感而孕。过了三年,生下一条小黑龙。妻子当场被吓死过去。

李老汉摸了一把镰向小龙砍去,小龙尾巴被削去后窜出屋外,头朝着小屋点了3下,向爹娘拜别后驾云而逃,向着东北方飘去。它化做人形,到一个大财主家打长工。

财主有个貌美如花的哑巴女儿,见到秃尾巴老李就开口说了话。财主把女儿嫁给了秃尾巴老李。一年,山东大旱,秃尾巴老李不忍心看百姓受苦,就私自下了一场大雨,得罪了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派了一条白龙来捉拿秃尾巴老李,两条龙从山东打到东北,打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第四天,秃尾巴老李托梦给他媳妇,让她在农历六月初三,把山东老乡邀集在一起,准备一些生石灰帮他打架。

山东老乡为了报恩,不辞辛苦跑到东北,到了六月初三这天,两条龙又打起来了,江水浑浊,天昏地暗,山东老乡就把生石灰扔进江里,结果两条龙同归于尽。

人们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便把这条江叫做“黑龙江”。

闯关东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它体现出一种“闯关东精神”。“闯关东精神”内涵丰富,是一种勇于开拓的精神,是一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还是一种豁达包容、重义守信的精神。

“闯关东精神”和关东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典型关东地域特征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

它来源于雄厚厚重的中原文化与粗犷豪放的北方文化的长期融合浸染,深深地植根于关东的黑土地,它的影响早已突破了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




闯关东留下的地域文化是怎样的?
“闯关东精神”和关东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典型关东地域特征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文化。 它来源于雄厚厚重的中原文化与粗犷豪放的北方文化的长期融合浸染,深深地植根于关东的黑土地,它的影响早已突破了关东地区,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

关东文化的介绍
《关东文化》内容简介:“关东文化”是指山海关以东,基本上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区在内的地域文化圉,它是与关东地域文化相联系的。关于关东地域文化的称谓,学术界存在较多争议且至今尚未形成定论。除“关东文化”之外,还有“黑土文化”“黑水文化”“长白文化”“辽海文化”“蒙古草原文...

地域形态地域文化
关东文化在吉林长白山区流传着丰富多样的民谚,如对春节习俗的描述,体现了"崇红、尚新、团圆、吉祥"的核心观念。"崇红"象征生命和驱邪,"尚新"代表对新生活的期待,而"团圆"和"吉祥"则寄托了人们对于和谐与幸福的追求。在吉林市和伊通县等地,满族和朝鲜族保持着各自独特的年俗和文化传统。满族的祭...

关东葫芦古镇为什么能够成为旅游胜地?
关东葫芦古镇位于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镇。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胜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关东葫芦古镇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镇内山水相依,河流纵横,景色优美。尤其是葫芦岛市区内的大黑山风景区,被誉为“北方的小黄山”,山峰险峻,云雾缭绕,给人一种仙...

关东是指什么以东?
关东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里既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有边疆文化的多元特色。历史上的辽东、吉林、三江平原等地区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之地,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丰富的地域文化和特色经济。在东北地区漫长的历史上,以其特殊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

中国地域文化都有哪些呢?它们的特征是什么呢?
(1)关东文化副区:主体位于我国东北,因其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文化副区。此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文化占主导地位,在明朝以前的主要经济类型是渔猎。明清时期,此区与关内汉族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现在此区民族以汉为主,满族星散其间,在西部大兴安岭地区还分布着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在长白山...

关东是什么意思
关东,通常指的是中国东北地区。这一称谓源于中国古代的地理和文化背景。在古代的文献记载中,“关东”一词最早出现在秦朝时期。秦朝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南北,称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关东。关东地区主要包括今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辽阔的地理范围而...

谈谈学习黑龙江地域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黑龙江地域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关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独特文化精神和鲜明文化风格的地域亚文化。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因为黑龙江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历史上多样性、过渡性、中介性、融合性等,形成了黑龙江地域文化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黑龙江的人口长期以来处于迁移、流动之中。满人入主中原后,...

我们为什么要读史(二)---地域文化
2、齐鲁文化——礼教之乡泰山,齐鲁文化影响下的山东人,兼具保守与创造两种看似矛盾的性格,而正是这种性格,现代山东人正创造着中国经济史上的另外一个奇迹。3、中州文化——九州之中的河南龙门石窟,河南,是我们炎黄祖先早期活动最为频繁的区域,可以好不夸张的说,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就在河南。六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

中国地域文化区
中国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 1.东部农业文化地区(北方文化亚区,南方文化亚区) (1)关东文化副区:主体位于我国东北,因其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文化副区。此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文化占主导地位,在明朝以前的主要经济类型是渔猎。明清时期,此区与关内汉族文化交流频繁,因此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现在此区民族以汉为主,...

立山区15662633365: 区域文化 - 东北区域文化有什么特?东北区域文化有什么特点
藩泽骨肽: 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与内地“江河日下”的趋势相反,东北地区却呈现了小区域的文化活跃上升现象.大批的欧洲人,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人、法国人、希腊...

立山区15662633365: 山东的特色 -
藩泽骨肽: 一、小吃: 济南的烤串、油条拌黄瓜、四喜丸子,临沂的糁烫,莱芜吊炉烧饼,济宁的糊辣烫,德州的扒鸡,潍坊的朝天锅、青岛流亭猪蹄、周村烧饼 清油盘丝饼、油旋、五仁包、黄米切糕、牛肉灌汤包、孔府糕点、泗河熏豆腐等 二、特色菜...

立山区15662633365: 山东的古老的风俗 -
藩泽骨肽: 山东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 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明初推行"移民宽乡"的民垦政策,从明洪武二年...

立山区15662633365: 谁能介绍一下东北的饮食文化?(详细的) -
藩泽骨肽: 东北菜 东北 东北菜包括辽宁、 黑龙江和吉林三省的菜 肴. 它亦是我国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地方风味菜肴,自古就闻名全国.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曾记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胡烩肉”、“胡...

立山区15662633365: 民情、民俗、民风的调查报告 -
藩泽骨肽: 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山东人淳厚朴实、豪爽大方、热情好客的性格,“山东大汉”成为山东人性格及体魄的代名词.山东民情风俗浓郁,人注重乡情、友情、亲情,每逢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

立山区15662633365: 对于此问题,属于人文地理范畴,专门放到地理类别里来一说起东北的?
藩泽骨肽: 东北人这一称谓的存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来自东北哪一个省份的人都会说... 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独立发育. 直到今天,南方一些省份还存在相邻的两个县,只隔...

立山区15662633365: 中国的地域文化类型
藩泽骨肽: 1、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特别是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 地理差异大 – 物质基础差异大 – 生活习惯差异大 中国南北的文化差异很大 ...

立山区15662633365: 东北话的由来是什么? -
藩泽骨肽: 你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很愿意帮助你. 其实东北话远比你想象的复杂.但跟闯关东关系不大.我们所说的闯关东是指民国时期由于战乱导致的中国人口大迁移. 其实在满清入关前,东北话基本...

立山区15662633365: 闯关东的关是什么关? -
藩泽骨肽: 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处祖国东北方,自古以来,就泛称〃东北〃,而明以后又俗称〃关东〃,直到当代仍在民间盛行.历代对东北行政区划不一,名称种种,而形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区域文化,却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海之变,最终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成为它的不可分的一部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