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话配画形式记录春节习俗从腊月23到正月十五的习俗,并从中选择两到三个,写出自己参与的裹成疾干受。

作者&投稿:朱倩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节的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春节的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如下:
1、腊月廿三,称为“小年”。这一天的主要习俗是祭灶。相传灶神除了掌管人间烟火,还有下情上达的使命,廿三日到除夕灶神要上天述职。
民间在腊月廿三清洗灶台,更新灶神画像,供奉糖元宝、炒米糖等甜食,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2、腊月廿四,有“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说法。在北方叫做“扫房”,南方称为“掸尘”。民间掸尘拂垢、洗锅刷碗、疏浚管道、拆洗被褥窗帘,传达辞旧迎新的美好心愿。
3、腊月廿五,灶神上天后,民间无神掌管,百无禁忌,百姓选择这时嫁娶,戏称为“赶乱岁”。此外,传说玉帝听到灶神的汇报后,也在此时下凡核察民情,民间做好豆腐“接玉皇”。
过去的窗户没有玻璃,民间在这一天糊上新窗纸,喜迎新年。
4、腊月廿六,是杀猪割年肉的日子。过去只有过年时,民间才舍得把猪杀了,准备过年用的肉食。由此开始,各地陆续出现庙会和集场,百姓按需采购,置办年货。
5、腊月廿七,有洗澡的传统。相较前几天的忙碌,在这天洗个澡,去除过去一年的污浊,既兼顾了个人卫生,又能体面的迎接新年,很是惬意。
6、腊月廿八,主要做两件事。首先做糕蒸面,北方侧重各色面食,南方注重各类糕点。其次贴对联和窗花。五代后蜀君主孟昶发明了春联以来,过年贴春联,是必不可少的民俗之一。
7、腊月廿九,有“小年夜”之称。民间在这天置办酒宴,亲朋拜访,称为“别岁”。在周朝和秦朝时,会在这天举办“大傩”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因此,又称为“小除”。
此外,民间还要举行“上坟请祖”活动,既表达了传统孝道思想,又体现了尊老敬长的美德。
8、腊月三十,是农历最后一天,与“小除”相对,称为“大年夜”、“大除”。民间除了常见的贴门神和年画,还要摆放天地桌,供奉天地诸神。
亲朋好友相互馈赠,称为“馈岁”。家族长幼齐聚一堂,共同品尝年夜饭,举杯畅饮,秉烛“守岁”,此为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晚饭后,放爆竹、派压岁钱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知道古代流通的货币是金银,沉甸甸的红包,超有幸福感。
9、年初一,主要以拜年为主。在古代,上层士大夫互投名帖、彼此祝贺的习俗。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原来宋朝就流行寄贺年卡了。普通百姓则是“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10、年初二,有归宁的习俗。女儿一家带着饼干糖果,回到娘家。母亲把礼物分送乡邻,家里有几个女儿的,来一个,分一次,表达女儿对娘家的思念之情。
在古代,民间女子在年初五之前,不能出门的,所以女儿回娘家之后,天黑之前还要赶回婆家。
11、年初三,传说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民间在这天早早熄灯,以免打扰鼠辈好事。在屋角撒上米粒糕点,和米奇共享丰收成果。此外,这一天是谷子生日,民间禁食米饭,祈愿丰年。
12、年初四,因女娲造羊又称“羊日”,有“三羊开泰”的吉祥寓意。民间有“吃折箩”的习俗,折箩是剩下饭菜合在一起“一锅烩”。
打扫卫生,清理垃圾,集体“扔穷”。因为古代羊王、牛王和马王供奉在马神庙,牛羊肉铺的掌柜要到马神庙烧香。此外,店铺的掌柜在这天宴请伙计,有酒有菜,酒后吃包子,然后派红包。
13、年初五,俗称“破五节”,意味着打破之前过年的禁忌。这天的讲究颇多。从里往外打扫卫生,收集到大门外一个角落,放鞭炮也是如此,表示赶走一切妖魔厄运。
民间在这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煮饭,不准妇女出门。此外,民间认为年初五是财神生日,店铺开业,燃放爆竹,取“招财进宝”之意。
14、年初六,民间流行“送穷”的习俗。这个习俗始于唐朝,百姓在门外焚烧破衣烂衫,供奉煎饼和芭蕉船,意为“送穷”。另外,厕神会在这天检查卫生,百姓会在这天清理积粪,打扫厕所,称为“挹肥”。
15、年初七,有“人胜节”之称。为了庆祝女娲创造了人,妇女头戴用彩纸、丝帛和金银做成的小人。全家吃春卷,品尝用七种菜做成的七宝羹。有的地方保留着吃面的习俗,祈望增福添寿。
16、年初八,是传统的“顺星节”。相传上天有日、月、水、火、木、金、土,罗侯和计都九位星宿,轮流值命照年,一个人一年的运气好坏,依赖星君的护佑。
年初八是众星下凡的日子,民间在夜里举行顺星祭祀,祈求来年好运风调雨顺。
17、年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故称“天公生”。九酒谐音,九不离酒,因此,百姓准备丰盛的宴席,尽情饮酒,给玉帝祝寿。福建和台湾的民众有“拜天公”的习俗,祈祷来年诸事顺利。
18、年初十,据传是石神的生日,有过“石头节”的传统。在这天不能动石头或石质器具,并向石头供奉烙饼,焚香祝愿。
19、正月十一,有“子婿日”之称。顾名思义,就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祭祀天公生,会剩下很多食物,岳父就用这些美食招待女婿,以此表达对年初二女儿归宁的谢意。
20、正月十二,开始为元宵节搭建灯棚,同时,还有藏剪刀,收旧鞋等习俗。
21、正月十三,在搭好灯棚上挂上花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的说法。
22、正月十四,是“临水娘娘”的诞辰。相传这位女神为保护妇幼屡建奇功,在东南沿海以及东南亚的百姓,选择在这天举行祭祀仪式。
23、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是春节习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汉魏时期,民间大肆庆祝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久而久之就有了元宵节。
在宋代,达官商贾在这天流行吃一种名为“浮元子”的新奇食物,味道甜美,价格昂贵。随着,这种食物的普及,民间将其改称“元宵”。
除此以外,还有看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划汉船等习俗,乐趣横生,热闹非凡。

腊月二十三 [祭灶] [吃灶糖]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干干净净喜迎新春。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称“年肉”。
腊月二十七 [洗浴][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按民俗,这两天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题写桃符]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按着老理,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于是这天就发面蒸馒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上供请祖]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这一天上坟请祖仪式格外郑重。除夕前一日,也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祭祖]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正月初二 [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谷子生日][小年朝][羊日]
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 [送穷] [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娘在这日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七 [人日] [摊煎饼] [吃七宝羹]
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这日还有不行刑的风俗。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节]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九 [天日节]
传说此日为玉皇大帝生日。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老鼠嫁女][十日歌]
旧时民间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正月十五 [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巴乌节]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 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 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后来成为世世代代的全民迎春活动

正月初二
回娘家
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习俗,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


正月初四
迎灶神
按照传统习俗,这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要供上三牲、水果、酒茶,拜诸神。若是经商之人的话,应该闭门歇业,民间认为若不这样做的话,会导致亏待诸神,引起诸神不满。

正月初五
“破五”吃饺子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因中国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太多人们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清裨类钞》也载:“正月初五日为破五,妇女不得出门”。

正月初七
人类的生日
正月初七被称为“人日”,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正月十四
试花灯
在古代,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中国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的预习活动,称为“试灯”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至于市面上卖灯笼的小贩,早就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准备贩卖,称为“灯市”。


正月十五
吃元宵,点花灯,猜灯谜
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腊月二十三 祭灶 吃灶糖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的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赶乱岁 兆天蚕 千灯节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并且民间旧俗认为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也把腊月二十五这一天称为“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人们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但也有些地方,在年三十才举行这一活动。腊月二十五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
腊月二十六 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 洗浴 宰鸡赶大集
这一天,家家户户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这两天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新年。
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 题写桃符
年谣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神码。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准备主食了,发面,在过去没有速效发教粉,普通面它不容易搁,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也有二十七把面发出来了,二十八这天开始蒸枣花就是蒸带枣的,这些带馅的。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上供请祖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这一天上坟请祖仪式格外郑重。除夕前一日也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
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拜年 占岁 聚财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 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为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就是聚财。
正月初二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正月初三 谷子生日 小年朝
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正月初五 送穷 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
正月初七 人日 摊煎饼 吃七宝羹
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相传这一天如果天气晴好、人事和悦,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人丁兴旺、吉祥平安。若恰巧在这一天有孕妇分娩则更为喜庆。
人日是个古老的节日,兴于汉代。据《占书》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这一时期,人日节的主要活动是单一的占卜活动。
正月初八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
正月初九 天日节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只玉皇大帝的诞辰,俗称“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称之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每逢他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自午夜零食起一直到当天凌晨四时,都可以听到不停地鞭炮声。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老鼠嫁女 十日歌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属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正月十五 元宵节 迎紫姑 走百病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https://m.baidu.com/from=1099a/bd_page_type=1/ssid=0/uid=0/pu=sz%401320_480%2Ccuid%407F65B587BBEDD53CBE8858D23A099BD8636EF5857OHRRDGETLG%2Ccua%401242_2208_iphone_11.3.5.10_0%2Ccut%40iPhone7%252C1_10.2%2Cosname%40baiduboxapp%2Cctv%401%2Ccfrom%401099a%2Ccsrc%40home_box_txt%2Ccud%40N0ExOUNENDktRTJBRi00M0YwLTgyQjgtRjAzNjIyMzc5ODUz%2Cta%40zbios_1_10.2_6_11.3%2Cusm%405%2Cvmgdb%400020100228y/baiduid=9D0ECA4F01838BA8564CDAF600F140CE/w=0_10_/t=zbios/l=1/tc?ref=www_zbios&lid=7933720102049798808&order=1&fm=alop&isAtom=1&is_baidu=0&tj=poi_kg_scenic_mix_1_0_10_l15&wd=&eqid=6e1a3c65ee0ddc00100000035c4b747b&w_qd=IlPT2AEptyoA_yk5rugcyxSu2EtSlHIbrV5YcObUug5tK3G&tcplug=1&sec=35924&di=f0e58b92c3cc8abb&bdenc=1&tch=124.401.214.707.0.0&nsrc=IlPT2AEptyoA_yixCFOxXnANedT62v3IJBOMLikK1De8mVjte4viZQRAWyPqLTrIBYDQcCOgqQp5lGHO_nEfawUtmLcXsX-R8GiQcOn6gACGJQ2cehYWOxOLHGUBpqnQbbxLbM1IQ1EtA89Nya4Frs-8i2_l71ZM72b5hWTCrubwZJSJWka2mEqX2Uk3DzK-PvfD-s7etXwgHZa


关于春节的诗配画简单又好看
2.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代:孟浩然 往昔的交情使得除夕夜的欢聚更加温馨,彼此相知相待,无话不谈。夜幕降临,画烛点燃,长筵排开,旧日的歌曲再次响起,新年的柏酒传递着祝福。《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反映了唐代春节的欢聚场景,以及人们对新年的庆祝方式。3. 《除夜雪》宋代:陆游 北风吹...

春节的儿童画
儿童画是非“学院”派的画派。在造型上儿童画常常不按物体的实际比例进行描绘,在表现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也有其自己的特点。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有关春节的儿童画,一起来看看吧!春节的儿童画图片1 春节的儿童画图片2 春节的儿童画图片3 春节的儿童画图片4 春节的儿童画图片5 春节的儿童画图片6 ...

求虎年春节 手抄报制作内容~要精
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饺子,话新春,其乐融融。 春节由来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春节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

过春节有哪些民间风俗 过春节有什么民间风俗
春节又叫年节,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外的游子无论离家多远都要回家与亲人团聚。春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岁月的变迁,留下了很多传统习俗。 春节民间风俗 一、扫尘除旧 大多数地方的传统是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进行扫尘,但是我们老家的习俗是只要过了大寒节都可以。家里的坑...

描写春节的诗歌并配上画
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插画手绘-手绘插画怎么画
画是绘画艺术术语,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今天通行于国外市场的商业插画包括出版物配图、卡通吉祥物、影视海报、游戏人物设定及游戏内置的美术场景设计、广告、漫画、绘本、贺卡、挂历、装饰画、包装等多种形式。延伸到现在的网络及手机平台上的虚拟物品及相关视觉应用等。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现代设计的...

用话配画形式记录春节习俗从腊月23到正月十五的习俗,并从中选择两到三...
正月初二回娘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习俗,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正月初四迎灶神按照传统习俗,这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要供上三牲、水果、酒茶,拜诸神。若是经商之人的话,应该闭门歇业,民间认为若不这样做的话,会导致亏待诸神,引起诸神不满。正月初五“破五”吃饺子正月初五...

小学生春节手抄报对应该写一写哪些内容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春节手抄报可以写你的经历。 比如说一些风俗习惯。 或者是家里团圆的情景。 然后再配上插图就可以了...

急需与春节文化又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

关于春节的诗配画?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合浦县19758581462: 作文腊月23的习俗 -
敛程福司: 过小年的习俗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称“过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据说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

合浦县19758581462: 关于春节手抄报内容 -
敛程福司: 春节习俗:腊月二十三 祭灶,腊月二十四 扫尘,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合浦县19758581462: 腊月二十三小年的民间习俗有哪些? -
敛程福司: 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俗称的“小年”或“祭灶节”.“过小年”是进入春节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一天,我国民间有送灶、祭祖、扫尘等习俗,传统的民俗民间活动非常丰富. 民谚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合浦县19758581462: 春节的习俗作文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 -
敛程福司: 以前过年,只是和大人凑热闹.今年过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户都要贴春联,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好春联.今年选的上联是:喜气洋洋财旺旺,下联是:好运多多福连连....

合浦县19758581462: 春节有哪些民间习俗,用一段话写出来(相见问题补充). -
敛程福司: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

合浦县19758581462: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有什么风俗 -
敛程福司: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的风俗如下:1、把猪杀 俗语说:“二十三,把猪杀”.这一天,大部分人家都要杀猪,并为过年包饺子、做菜准备肉料,民间将此举动称之为“杀年猪”.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排骨、后...

合浦县19758581462: 春节前腊月23日有什么习俗? -
敛程福司: 小年是说热闹仅次于过年,来历如下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

合浦县19758581462: 迎新年手抄报内容 -
敛程福司: 原发布者:jiqingyong1迎新年手抄报内容-过新年手抄报内容迎新年手抄报内容:河南年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

合浦县19758581462: 春节的由来,过年的风俗,怎样过春节
敛程福司: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

合浦县19758581462: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
敛程福司: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