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怎么形成的?

作者&投稿:陆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方言是怎么形成的~

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例如长期的小农经济、社会的分裂割据、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等;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抵触、相互影响等。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方言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汉族的先民开始时人数很少,使用的汉语也比较单纯。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居民逐渐向四周扩展,或者集体向远方迁移,或者跟异族人发生接触,汉语就逐渐地发生分化,产生了分布在不同地域上的方言。

扩展资料
方言多的省份介绍:
1、广西壮族自治区:粤语、桂柳话、客家语、平话、湘语。
2、湖南省: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客家语、湘南土话等。
3、江西省:赣语、客家语、江淮官话、吴语、徽语等。
4、福建省:闽东语、闽南语、莆仙话、闽中语、客家语等。
5、海南省:闽南语-海南话、粤语-儋州话、迈话、疍家话、临高话、军话等。
6、安徽省:江淮官话、中原官话、吴语、徽语、赣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方言

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朗文出版社,1988)的分类法,现代汉语方言第一层次分为十大方言,即官话、晋语、吴语、徽语、闽语、粤语、湘语、赣语、客家话和平话。对其中晋语和平话在方言系属上的地位,还是有争论的,反对者的意见认为,晋语是官话的次方言,而平话是粤语的次方言。先简略地谈谈汉语各大方言是如何形成的。

1).吴语

据《史记�6�1吴太伯世家》,周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让贤,南奔至今江苏无锡、苏州一带。这是见于史籍的第一批移民吴地的北方汉人,他们带来的是三千年前渭水流域的汉语。吴语作为一种独立的方言,在《世说新语》、《颜氏家训》等南北朝时代的文献里,已经有明确的记载。吴语在地理上是从北向南扩发展的,最初形成于无锡苏州一带,然后扩散到浙北的宁绍平原、杭嘉湖平原,继而进入浙江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历史上北方汉人移居吴语区有三次大浪潮:第一次在三国时代,孙吴时代对江南的开发和经营吸引了大批北方移民;第二次在两晋之交,北方人不仅因战乱逃难,大量移入江南的宁镇地区,而且越过钱塘江,深入到浙东;第三次是在两宋之交,北方移民不仅造成后世的杭州方言岛,而且继续大批南下,在浙南的温州地区定居。历代北方移民带来的方言与吴语区原住居民的方言相融合,逐渐形成现代吴语。

2).湘语

先秦诸子、汉扬雄《方言》、汉许慎《说文解字》和晋郭璞《方言注》屡次提到楚语,楚语的使用地域:荆楚、南楚、东楚、荆汝江湘、江湘九嶷等。这些地方相当于今湖南、湖北。楚语在晋代以前的汉语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据《世说新语》豪爽篇和轻诋篇的有关记载,对于当时的北方人来说,楚语的可懂度很差,听起来像鸟鸣,不知所云。古湘语的最早源头应该是古楚语,但是因受历代尤其是中唐北方移民带来的北方话的冲击,现代长沙一带的湘语,反而跟官话接近起来,较古老的湘语特征应保留在南片湘语中。

3).赣语、客家话

赣方言和客方言的核心地区在江西以及与之邻接的闽东和粤北。今江西一带在汉扬雄《方言》、汉许慎《说文解字》和晋郭璞《方言注》里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方言地名出现过,其地在《方言》中包含在“南楚”或“吴越扬”之中,在《说文解字》中包含在“吴楚”之中,在《方言注》中包含在“江南”之中。可见其地独立的方言特征并不显著。古江西在地理上被称为“吴头楚尾”,在赣语和客家话形成以前,古江西方言可能是一种兼有吴语和湘语特征的混合型方言。唐初大量北方移民进入赣北鄱阳湖平原。这些移民的方言和古江西方言接触形成最原始的赣语。中唐和晚唐陆续到来的北方移民,从赣北深入到赣中和赣南,赣语进一步得到发展。北方来的客家人起初定居在赣语区,于宋元之际西移至闽西和粤北。他们原来所使用的赣语与赣东南、闽西和粤北的土著方言相交融,于元明之际,形成客家方言。

4).粤语

据《淮南子》,秦略扬越,出兵五十万,越平,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谪徙民,与越杂处。东汉初马援出征南越,其士卒多留越不归。又据《通鉴》载,东汉末士燮为交趾太守,兄弟雄踞两粤,中国人士多往归之。宋代因北方辽金的侵袭,大量汉人南下广东避难。这些新来的移民被称为客户。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载,客户占广东总人口的39%。看来正是宋代的移民带来的北方方言最后奠定现代粤语的基础。宋代朱熹《朱子语类》一百三十八云:“四方声音多讹,却是广中人说得声音尚好。”这说明宋代的粤语语音比较符合当时中原的标准音。清代音韵学家陈澧《广州音说》云:“广州方音合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所不及者约有数端,余广州人也,请略言之。”他指出广州音有五条特征与切韵音相合,如四声皆分清浊、咸摄韵尾不与山摄混读等。所言甚是。看起来正是宋代的移民带来的北方方言最后奠定现代粤语的基础。

方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这个条目所探讨的方言,仅限于狭义的方言,也就是所谓的“地域方言”。至于广义的方言,也就是包括地域以外其他不同种类之语言变体的讨论,请见“社会方言”和“个人方言”。此外,关于中国西汉时期学者扬雄名为《方言》的著作,请见“方言 (著作)”这个条目。
方言最简单的定义就是指一个特定地理区域中某种语言的变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所谓的“语言”和“方言”进行定义时,无论是采用社会语言学者“相互理解性(mutual intelligibility)”的判别标准,或者是历史语言学者“历史发展关系”的判别标准,我们都无可避免地会碰到相当程度的任意性和困难性。因此,多数人同意,在实际操作上,判别语言和方言的标准往往是政治性的,如果某种语言完成标准化(特别是书面标准化)的程序,我们通常将其称之为“语言”(其本质上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标准化方言”);如果某种语言没有完成这个程序,则我们通常将其称为“方言”(本质上可以被视为是一种“非标准化方言”)。

目录 [隐藏]
1 “方言”或“语言”?
2 语言人类学的看法:将语言视为是抽象观念
3 社会语言学的看法:相互理解性
3.1 语言差异的连续性
3.2 理解的定义
3.3 不同个体的不同理解能力
4 历史语言学的看法:历史发展的关系
4.1 基本观念的混淆
4.2 和“相互理解性”概念不一定兼容
4.3 语言变迁的不同速度
5 用政治因素来理解所谓“方言”的概念
6 和“方言”相关的研究书目举隅
7 参考出处
8 参看
9 外部链接

[编辑]
“方言”或“语言”?
许多语言学者认为,所谓“方言”和“语言”的区别基本上是任意的,虽然一些语言学者曾经提出种种不同的判准,但是讽刺的是,这些不同的判准却常常会产生不一致的结论(详见后述)。而在实际操作中,和“方言 vs. 语言”相关的判断不但是主观的,而且基本上是由于不同语言之使用者的政治权力不一致而造成的。一个或一些语言之所以会被称之为“方言”,通常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由于这些语言缺少适当的书面语,或者是虽然有书面语,该书面语却不被承认为具有正当性;
由于这些语言的使用者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
由于这些语言长久以来被其他的语言所歧视(Wikipedia 2005a)。
以下对语言学者几种比较常用的“方言 vs. 语言”判别方式进行讨论,并进一步指出这些判准在实际应用上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似乎以“政治因素”来解释何谓“语言”,何谓“方言”,就变成是比较具说服力的说法了。

[编辑]
语言人类学的看法:将语言视为是抽象观念
对语言人类学的学者而言,方言是指“某个口语社群(speech community)所使用之某种特定形式的语言”(Wikipedia 2005a)。也就是说,相对于“方言”而言,“语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有的人在口头上所使用的都是某种“方言”,而不是“语言”。

事实上,在现代某些社会中,人们会人为地制定所谓的“民族共同语”或“官方语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民族共同语”或“官方语言”也是以某一种方言为基础而产生的,在本质上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方言。以中国所使用的“普通话”为例,中国的语言学者周振鹤和游汝杰(1986,5)就这样表示:“且不管大多数人所说的普通话都是带有方言特征的,就是标准的普通话也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北京话和北方话当然也是方言”。

[编辑]
社会语言学的看法:相互理解性
一般来讲,多数的语言学者会试著依寻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将“相互理解性”视为是判断“方言”或“语言”时最重要的一个判准。简单来讲,如果一个人会使用A语言,在不用另外教导的情况下,她/他也可以了解B语言的话,那麽,这个B语言就可以被视为是A语言的方言,或者A语言可以被视为是B语言的方言。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A语言和B语言都被视为是另一个C语言的方言,而C语言则被称之为“语言”。相反地,如果使用A语言的人无法了解B语言的话,那麽,A语言和B语言就是不同的“语言”,而不是“方言”(Terralingua nd)。

这个定义虽然看起来简单明确,但是在实际应用上却也有不少困难,以下列举一些例子。

[编辑]
语言差异的连续性
“相互理解性”概念的第一个难题在于“语言差异的连续性”。比如说,A语言的使用者了解B语言,B语言的使用者了解C语言,C语言的使用者了解D语言。然而,A语言的使用者却不了解C语言,而B语言的使用者也不了解D语言。那麽,这四个语言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又应该在哪里划上“语言”和“方言”的界线呢?也就是说,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基本上是一个连续体,并不存在一条明晰而可以一刀两断的界线。语言学家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方言连续性(Dialect Continuum)”(见Wikipedia 2005b)。

此外,如果是A语言的使用者了解B语言,而B语言的使用者却不了解A语言的话,那麽,我们是应当以A语言的使用者当作标准,而将这两个语言的关系视为是“方言和语言”,还是要依照B语言使用者的标准,而将这两个语言视为是不同的“语言”呢?(Terralingua nd)

[编辑]
理解的定义
再者,“相互理解性”这个语汇本身就不是十分容易定义的一个概念。到底什么叫做“理解”呢?比如说,如果A语言和B语言使用者只能进行“半沟通(semi-comunication)”的话,那麽,这算不算是理解呢?再比如说,A语言的使用者可以在口语上理解B语言,但却无法理解B语言的书面语,那麽,这又算不算理解呢?相反地,如果A语言的使用者可以在书面语上理解B语言,但却无法理解B语言的口语,那麽,这也算是理解吗?(Terralingua nd)

以使用芬兰语的人来讲,由于瑞典语是芬兰公立学校所教导的一个科目,所有的芬兰人基本上都懂瑞典语,因此他们也可以读懂一些丹麦语。然而,他们却在口头上完全无法理解丹麦语。所以,以芬兰人的标准来看,我们难道应该宣称丹麦口语和瑞典口语是不一样的“语言”,但是丹麦书面语却是瑞典书面语的“方言”吗?(Terralingua nd)

[编辑]
不同个体的不同理解能力
此外,使用同一个语言的不同个体,其实也拥有不尽然相同的“理解能力”。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具备多语能力,和只具备单一语言能力的人相比,她/他可能在理解没正式学过的语言上,就拥有更好的机会可以理解其他语言。Terralingua(nd)以一个没正式学过荷兰语、但却懂其他六种印欧语系语言(丹麦语、英语、德语、拉丁文、挪威语、瑞典语)的学者为例,由于精通多种语言的关系,这个学者虽然完全没有学过荷兰语,却多少可以理解些许荷兰语。那麽,我们是不是应该说,对于只懂瑞典语的人而言,荷兰语是另外的一种“语言”,但是,对这个学者而言,荷兰语却是瑞典语、德语或者是英语的“方言”呢?,

事实上,除了上述这三个论点以外,我们还可以举更多的例子来挑战“相互理解性”这个概念的适用性。我们所要指出的是,用“可理解性”来区辨语言和方言,在实际操作上是充满困难的。

[编辑]
历史语言学的看法:历史发展的关系
有很多历史语言学者,则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著手,将“从某个历史上比较久远之沟通媒介发展出来的口语形式(speech form … of the older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from which it developed)”称之为“方言”。比如说,以这种观点而言,属于日尔曼语族的语言就被视为是“拉丁语”的方言,而现代希腊语则被视为是“古希腊语”的方言(Wikipedia 2005a)。然而,这种定义也会遭遇到不少难题,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讨论。

[编辑]
基本观念的混淆
第一个难题是基本观念的混淆。从这种观点来看,假设A语言系衍生自B语言,而B语言又是衍生自C语言的话,那麽,以B语言为例,虽然她对A语言而言是一种“语言”,而A语言则是一种“方言”;但是,B语言却也同时是C语言的“方言”,而C语言则是一种“语言”。这种操作方显然会让整个概念系统变得复杂而混淆不清(Wikipedia 2005a)。

[编辑]
和“相互理解性”概念不一定兼容
再者,以“历史发展关系”当作标准所界定出来的“语言”和“方言”,其彼此之间却不一定具备社会语言学者所强调的“相互理解性”。也就是说,在将“承传关系”视为是判别语言或方言之主轴的时候,作为“子语言”的“方言”,和作为“母语言”的“语言”之间,却不一定具有“相互理解性”(Wikipedia 2005a)。

[编辑]
语言变迁的不同速度
最后,一个“语言”有可能会同时产生一个以上的“方言”,而这些“方言”又各自有不同的变化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可能出现的情形是,某两个历史发展关系上比较不亲近的“方言”(根据历史语言学者的定义),她们两者之间的“相互理解性”,竟然比她们和其他历史发展关系上比较亲近之“方言”的“相互理解性”还要高。以同属于罗曼语支(Romance)的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为例。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相似性,就比她们和法语之间的相似性高得多,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意大利语和法语之间的关系,或者是西班牙语和法语之间的关系,都比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关系要密切的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法语在历史上变化的速度比较快,而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的变化速度比较慢,所以她们两者之间反而拥有更多共享的语汇(Wikipedia 2005a)。

[编辑]
用政治因素来理解所谓“方言”的概念
语言就是拥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 --- Max Weinreich (引自Wikipedia 2005a)
如果说,无论是“相互理解性”或者是“历史发展关系”,都无法清楚地划出“方言”和“语言”之界线的话,那麽,根据多数语言学者的共识,造成这条界线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在语言“本身”,而是语言以外的其他政治和社会因素。在区别“方言”和“语言”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该语言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程度。如果某种方言曾经被书面化(这通常是标准化的前提)过、而且已经达成一定程度之标准化的话,我们就将其称之为“语言”(Terralingua nd)。

Peter Trudgill 就曾经这样宣称,对他而言,“语言”就是“一种独立的、标准化的变体 ……,而且有她们自己的生命(independent, standardized varieties ... with, as it were, a life of their own)”(引自Terralingua nd)。以这种标准来看,这个世界上多数的既存语言,可能都无法被称之为是一种语言。事实上,在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其实都存在著很多可能变成“语言”的方言。然而,如果论及历史发展的现实,我们却发现到多数的语言都没有完成这个标准化的程序,而被人称之为“方言”。相反地,只有某些特定的语言被某些人刻意选取出来,而成为所谓的“语言”。那麽,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这种历史发展的现象呢?为什么某些语言最后变成“语言”而某些语言最后变成“方言”呢?Terralingua (nd)正确地提醒我们,我们应该要追问是谁在从事这些标准化的工作?是谁从这些标准化的工作中获得好处?答案很明显,正是那些菁英、国家机器的建构者、以及教会代表。正是这些人的选择,决定了一个语言是被称之为“语言”或者是“方言”。

因此,所谓“方言”或“语言”的分类,其实反映的不是语言本身的优劣,而是语言使用者的相对政治权力。一个语言之所以被称之为“语言”,那是因为使用这个语言的人掌握了政治决策的权力。相反地,一个语言之所以被称之为“方言”,那是因为使用这个语言的人被剥夺了标准化其语言的权力。就像Max Weinreich所宣称的“语言就是拥有陆军和海军的方言”一样,Terralingua(nd)也用类似的方式对“语言”下定义:“语言就是拥有国界的方言”、“语言就是菁英所推销的方言”。

[编辑]
和“方言”相关的研究书目举隅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只收入专书,不收入书籍篇章及期刊论文)

Britain, David, and Jenny Cheshire. eds. 2003. Social Dialectology: In Honour of Peter Trudgill.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
Campbell, Lyle. 1998. Historical Linguistics.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heshire, Jenny, and Dieter Stein. eds. 1997. Taming the Vernacular: From Dialect to Written Standard Language.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Escure, Genevieve. 1997. Creole and Dialect Continua: Standard Acquisition Processes in Belize and China (PRC). Amsterdam: J. Benjamins.
广户敦,1986,方言语汇の研究:言语地理学と国语史との接点を求めて。东京都:风间书房。
弘文阁编辑室编辑,1986-1987,方言学研究论文集。日本肃蛛特别市:弘文阁。
黄金文,2001,方言接触与闽北方言演变。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
Kortmann, Bernd. eds. 2004. Dialectology Meets Typology: Dialect Grammar from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李如龙,1996,方言与音韵论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林语堂等著,1975,方言专号: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台北:东方文化书局。
Linn, Michael D. eds. 1998. Handbook of Dialects and Language Variation. 2nd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Romaine, Suzanne. 1994. Language in Society: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Leuvensteijn, J. A., and Johannes Bernardus Berns. eds. 1992. Dialect and Standard Language: In the English, Dutch, German, and Norwegian Language Areas: Seventeen Studies in English or German. Amsterdam: Royal Netherlands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olfram, Walt, Carolyn Temple Adger, and Donna Christian. 1999. Dialects i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Wolfram, Walt, and Donna Christian. 1989. Dialects and Education: Issues and Answer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编辑]
参考出处
(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Terralingua. nd. Language or Dialect? [online]. np: Terralingua, [cited 2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1].
Wikipedia. 2005a. Dialect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4 February [cited 2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2].
Wikipedia. 2005b. Dialect Continuum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4 February [cited 26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3].
周振鹤、游汝杰,1986,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编辑]
参看
方言学
语言
社会方言
个人方言
标准化语言(标准化方言)
汉语方言
[编辑]
外部链接
Terralingua:Language or Dialect?
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B9%E8%A8%80"
页面分类: 语言 | 方言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各方言之间并未斩断一切联系,他们的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基本上还是相同的。
社会的发展往往造成社会内部进一步的分工,这样,同一分工的人群在语言交际上就具有某一社团的特征,产生了语言分支或者语言变体,这就是社会方言。社会的发展往往还伴随着人群生活地域的扩展或者迁移,这样,原来是同一种语言的语言群落,由于地域的变更,某一地域的语言变体就会跟原来的语言逐渐有了差距,各地域之间的语言变体有了自己的稳定性,就产生了地域方言。方言差异是语言演变不平衡性的重要体现,这种不平衡是指在不同语言社团中进展速度快慢的不同。
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都是随着社会分化而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伴随现象。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范围不同。
社会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而地域方言则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所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虽然都叫方言,但划分的角度是不同的。
(2)内部差异不同。
域方言之间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上,同时也反映在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方面,而社会方言的主要差别则在一般词汇方面,语音、语法方面没有差别。
(3)发展趋势不同。
地域方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为独立的语言,或在社会高度统一融合情况下可能消失;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的基本词汇、语音系统、语法结构,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相关,都是单一语言分化而成的后代。但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1)从社会分化看,地域方言是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不完全的结果;而亲属语言则是单一社会在地域上分化进一步加剧而完全分化的结果。
(2)从语言分化看,地域方言是随着共同语分化发展,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地域方言的新词、语法格式等与共同语有相当大的共同点;而亲属语言中的词语、语法格式等不断扩大自身的特点,并向不同方向加速分化发展,最终形成了独立的语言系统。
一种语言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方言还是不同的亲属语言,主要取决于社会分化的程度以及共同语是否继续存在。


风怎么形成的
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形成一定的空洞。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又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样不停地循环,空气不停地流动,就...

信念是怎么形成的呢?
你说你妈妈不爱你,我才不信呢!      这样你 就知道你的大脑的原材料是怎么来的,也很清楚信念形成的过程了,因此你还敢说你是对的吗?顶多是“我认为的”。此刻,你是否恍然明白,唉呀,全都活在自我的演绎中了,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呀,是的,你就是你人生的导演。

书法是怎么形成的?
从文字的发展规律和书法角度来说,属于文字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不包括书法家因个人风格而形成的书体),有如下字体: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简书 隶书 章草 行书 今草 魏碑 楷书 狂草 行草 以上字体大致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但是书法史上归纳起来,总分为五种字体,称五体书,即: 篆——包括甲骨文、金文、...

开会不发言是一种病,得治!
5, 不发言,会形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越不发言,越不发言!反思这种状态,我认为这其实是一种病态心理。开会不发言既然是一种病,那就得治!1, 首先,训练自己的的意识,开会时刻提醒自己该多发言。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会有意识的去主动思考。当别人提出一个问题时,你就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去想...

温室效应是怎么形成的?
温室效应形成: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和...

一个人的气质是怎么形成的?
简单说,我认为一个人的气质是指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气质是内在的不自觉的外露,而不仅是表面功夫.如果胸无点墨,那任凭用在华丽的衣服装饰,这人也是毫无气质可言的,反而给别人肤浅的感觉.所以,如果想要提升自己的气质,做到气质出众,除了穿着得体,说话有分寸之外,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品德...

电脑中的颜色是怎么形成的?(RGB)
颜色是由光大散射和折射形成的显示器主要有3种颜色 分别是R(红) G(绿) B (蓝)这3种是最基本的颜色(以下来自百度)目前的显示器大都是采用了RGB颜色标准,在显示器上,是通过电子枪打在屏幕的红、绿、蓝三色发光极上来产生色彩的,目前的电脑一般都能显示32位颜色,约有一百万种以上的颜色。 在led 领域 利用...

人的坏脾气是怎么养成的
有些人是因为小时候的家庭,导致的,这都需要自己去控制,不是纠结怎么形成的,这不重要,心结要打开,凡事看开点,你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一、暴脾气产生的因素: 1、认知因素 脾气暴躁,显然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有直接联系。 比如,有些情侣可能因为选择买一双红色拖鞋或黄色拖鞋而发生严重的争吵。 学习过...

酸雨是什么?它是怎么形成的?
酸雨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因最早引起注意的是酸性的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为酸雨。纯净的雨雪在降落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溶入其中形成碳酸,因而具有一定的弱酸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一般约在316ppm左右,这时降水的pH值可达5.6。这是正常的现象,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酸雨。我们所讲的酸雨是指由于...

甲骨文是怎么形成的
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

乌审旗18540081421: 方言形成的原因?
豫性卡迈: 汉语方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个方面的原因: 一、 社会原因 (一)人口的迁徙 原来居住在同一地方、使用同一语言的人,由于战乱、垦荒、戍边等原因向其他地方迁徙,...

乌审旗18540081421: 方言是如何产生的? -
豫性卡迈: 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他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各方言大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形成汉语方言的要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

乌审旗18540081421: 现代汉语方言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
豫性卡迈: 现代汉语方言的形成年代,是伴随着汉民族语言的产生而产生的,可谓年代久远.方言形成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是“分化“说:是语言分化导致的.由于人口的繁殖,战争的影响,处于中原地区的人群不断向四周迁移,寻求发展的...

乌审旗18540081421: 求助请问方言是怎么形成的呢?方言形成之前是不是各地之间都有统一的官话,然后因为交通政治等原因各自封闭发展才形成方言的?那是谁定下我们这里说... -
豫性卡迈:[答案] 方言反映的是汉语发展的历史.各地的方言保留的是不同朝代的汉语特征.不如粤语中就保留了很多唐朝时的语音,老派湘语中保留了上古汉语中的浊声母.方言形成有地理、文化、政治、语音自身等各种原因.

乌审旗18540081421: 中国主要方言区在历史上怎样形成的 -
豫性卡迈: 方言的产生有一种说法是讲,中国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方言,是由于汉字的表意不标音造成的.的确,汉字是一种不标音的语言符号,它的汉字的读音是需要每个字独立标定的,从字形上基本看不出来.然而这是否就是中国方言众多的根本原因呢...

乌审旗18540081421: 你知道“方言”是怎么形成的吗? -
豫性卡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风采,不但穿着生活习惯不相同,就连语言也是五花八门,那么,方言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它的来源又是什么?首先方言产生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变迁、移民以及种族逐渐发展这三种主要方...

乌审旗18540081421: 方言的形成或者演变? -
豫性卡迈: 在长期的共同生活环境下,方言必然会演变甚至消亡.就你所说的例子,不用说2000年,可能200年就会形成新的语言方式,不一定是东北话,也不一定是广东话,毕竟语言发展越来越快,每天都有很多新的词汇、网络词语应用在生活中.

乌审旗18540081421: 方言是怎么产生的?
豫性卡迈: 语言基本受两个因素制约: 1地理阻隔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2战争.由于战争造成人群流动打破地理阻隔并且让一种大家都懂得语言流通.战争结束语言基本定型.北方自夏朝起战争就没有断过所以北方语言容易懂主要是人员流动大如果没有一个大致可以流通的语言战争和人员流动就无法进行.一旦战争过去了语言就定型了变化只是语言自身内部的变化这是自然变化.这种变化是造成方言的主要因素.江南自古大规模战争少以汉族为统治主体.大家可以过小国寡民的生活于是造成难懂得方言.象福建一个县就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言.北方绝对不行.打仗了对方的语言你不懂,自己人 的语言你也不懂,马上就被杀掉了.这样迫使大家要有一种基本能通的交流方式

乌审旗18540081421: 方言是怎麽形成的?
豫性卡迈: 人是喜欢群居的动物,由于所在的地理位置不同,从人类产生语言开始就慢慢的在进化,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方言

乌审旗18540081421: 各地不同的方言是如何产生的?
豫性卡迈: 方言产生的机理,主要是: 1、移民; 2、发展变异; 3、民族融合. 对于汉语的八大方言区而言,这三种情况都有. 八大方言区: 1、北方方言区, 2、吴方言区, 3、闽北方言区, 4、闽南方言区, 5、粤方言区, 6、湘方言区, 7、赣方言区, 8、客家方言区. 有的语言学家认为,闽南、闽北应该合称一个大方言区,其中再细分次方言区. 另外,山西晋方言区本来是次级方言区,现在有学者认为应提升为大方言区. 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区,也是次级方言区,也有人提出要升级,但是还没有达成共识. 这八大方言区,基本上,七个方言区在南方,北方方言区则包括江淮方言、西南官话,大致上显示出南北对立分布.这是中国历史造成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