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怎么形成的

作者&投稿:骆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甲骨文是怎样形成的?~

在我国雕刻文字发展过程中,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刻辞可谓经典之作。甲骨文全称龟甲兽骨文字,简称甲骨文,亦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等。所用材料是龟甲和兽骨,龟甲有腹甲与背甲,占卜所用以腹甲居多;兽骨有羊、鹿、猪、虎等,占卜所用兽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
占卜所用的甲骨首先要经过一定的处理,然后在甲骨片背面施以钻凿。钻就是在甲骨的背面按一定的程式钻一个圆形的凹槽,凿就是在已钻好的凹槽一侧再凿出一椭圆形的凹穴。
甲骨一经灼烤,发生爆裂,正面就显现出裂痕,称为兆纹。纵向的为兆干,与兆干相交的为兆枝,甲骨文占卜的“卜”字就是兆纹的象形字。卜人就通过爆裂显现出的由兆干和兆枝构成的卜形兆纹来判断所卜之事的成败吉凶。
卜人判定吉凶后,就在甲骨的正面、兆纹的旁边,用特定的符号刻下占卜的内容,这就是卜辞。这是一套即繁琐又严密的程式。
甲骨文的契刻与材料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此后的书法体势以纵势为主导的规范做了充分准备,也成为我国古代玺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甲骨文

商朝。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
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
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

扩展资料
甲骨文的产生背景:
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
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甲骨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朝

甲骨文分五个时期。甲骨文于1898年为古董商、金石学家所识别,之后在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中国甲骨文之父——王懿荣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十几万片,其中单篇文章最长者达百余字,可以看出应用文雏形。(节选自《应用写作》月刊1992年第3期《应用文的雏形——甲骨文》)
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500多字。
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27%,可见甲骨文已是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 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 (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 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 (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灾祸等,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19世纪末年在殷代都城遗址被今河南安阳小屯发现,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是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是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从殷商的甲骨文看来,当时的汉字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完整及在汉语的文字体系了。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
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至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仅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乌龟没乌龟能形


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最早出土的甲骨文为什么说是龙骨?
后来还发现了这个东西的发源地在河南,最后发现了遗址。这个文字的起源比当时记录的要更早,它被叫作龙骨很正常,最开始就是被刻在乌龟的背上,或者牛的肩胛骨了。后来只要是被写在动物骨甲上文字,符合出现时间的都被称为甲骨文。据说这种文字最早应该是用来占卜求好运的。古代的人还是很相信神明的,...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分别是什么时间形成的
甲骨文:(形成时间:商朝)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金文:(形成时间:西周)金文是指铸造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

什么叫甲骨文
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

关于甲骨文的起源,故事。
除了欧美人之外,日本人也是较早就留心安阳甲骨的,其中有位日本学者叫林泰辅,还亲自到安阳调查和收集甲骨文,现在还可以在日本的大学、博物馆和图书馆内看到这一时期日本人收集的甲骨文。郭沫若先生就是利用日本所藏甲骨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和史学研究生涯的。 甲骨学的形成 就在《铁云藏龟》印行的第二年,即19...

甲骨文是什么
一、甲骨文的发现 1899年,一场考古学、古文字学的“大地震”,使得全球文化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中国的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成堆的龟壳和牛肩胛骨上刻着一行行古怪的文字。无言讲述着消亡太久的历史故事……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叫“卜辞文字”,“契文”或“殷墟文字”。内容多为占卜的记录,为公元...

甲骨文的特点是什么?
甲骨文的特点有图画性强、笔画繁多、线条细瘦、笔画多放折等。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

甲骨文为何在商代晚期突然出现?它其实是源自「 ”楔形文字”?_百度...
早在13世纪,欧洲就出现一种奇怪的观点:汉字与拉丁文非常相似,因此,汉字源于拉丁文。 17世纪,一位传教士在中国发现一块刻有中文与叙利亚文的石碑,顿时如获至宝——在他看来,这块石碑就是汉字起源于西亚的铁证。 20世纪初,殷商甲骨文的出现促使西方更新了版本:4000年前,一部分印欧人自西亚迁徙到东方,最终,把楔形...

古代的甲骨文,为何只在安阳出现而其它地方完全没有?
甲骨文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体系。发现一个多世纪以来,甲骨文已经成为国际显学。 也被认为东亚最早形成的文字。甲骨文,上承原始壁刻符号,下启青铜所铭金文,商朝晚期占卜所得,契刻于兽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古代的甲骨文是怎么发现的呢?一、甲骨文被称作“龙骨”,是名贵药材129年前的一...

甲骨文的简介
三、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四、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

甲骨文谁发现的,怎么发现的
安阳小屯村是商代晚期都城“殷墟”的遗址,自1899年起,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数量超过154600块。不仅限于河南安阳,陕西等地也有甲骨文发现,其使用时间从商代晚期延续至春秋时期。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结构,具备书法的三要素: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数量和结构形式分析,甲骨文已形成一套较为严密的文...

瑶海区17090708406: 甲骨文是怎样产生的 -
生居地榆: 甲骨文,是某一个朝代,某一个皇帝迷信.说什么把字写(刻)在骨头上会长生不老.那位皇帝相信了,便派人大量的收集龟壳命人们把字刻在龟壳上.这样就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文字甲骨文!

瑶海区17090708406: 甲骨文是怎么演变过来的? -
生居地榆: 1. 特点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 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其主要特点: 1.在字的构造方面,有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

瑶海区17090708406: 甲骨文是怎样来的? -
生居地榆: 殷墟出的带有卜辞的甲骨有十万多片.所使用的单字有四千五百多个.这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已是一种比较完备,比较成熟的文字,它同后来的汉字在基本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即传统的所谓“六书”,有着直接渊...

瑶海区17090708406: 关于甲骨文的起源,故事. -
生居地榆:[答案] 夏文化无论从器物造型与质地上还是从其他的一些痕迹来看,都应当与商有更多联系.但是夏文字与仰韶文化符号的接近却也... 4000年前没有人敢长期定居那里;但是有了新型的治水工具,那里马上成为一块人人垂涎的肥肉. 在甲骨文形成之前中国人...

瑶海区17090708406: 甲骨文是怎样由来的 -
生居地榆: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认为是现代汉字的初型,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是现代人到目前为止从遗存实物发现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的形状会因甲骨分期而略有差异,大致为武丁时期的甲骨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甲骨数量最多的时期.商朝人好占卜,以火灼烧甲骨出现的“兆”(细小的纵横裂纹)预测未来的吉凶.甲包括龟的腹甲与背甲,骨多为或牛的肩胛骨与肋骨.甲骨文初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距今约三千余年,经过鉴定是比篆文、籀文更早的文字.

瑶海区17090708406: 甲骨文是怎么造出来的
生居地榆: 刻在兽骨龟甲

瑶海区17090708406: 甲骨文产生于什么时期? -
生居地榆: 最早的甲骨文契刻起源于商代后期,当时的王室为占卜记事而用刀将甲骨文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距今已3000多年.然而,甲骨文及其契刻的工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冷门”,尤其在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竹简之后,这种文字也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瑶海区17090708406: 甲骨文是谁发明的
生居地榆: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甲骨文,是中华道统的文字之一.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

瑶海区17090708406: 甲骨文演变过程,怎样被发现的 -
生居地榆: 汉字形成为系统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考古证实,在商朝早期,中国文明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国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

瑶海区17090708406: 古人是怎么发明甲骨文的? -
生居地榆: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