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中物哀的涵义?

作者&投稿:由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涵义?~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
叶渭渠指出:“‘物哀’、‘空寂’和‘闲寂’这三种精神相通的特殊形态的艺术美,大大地拓展了日本民族固有的美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深度。日本人对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当普遍的,不局限于文学艺术,而是及于生活的各个层面。”
“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扩展资料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懂得“物哀”的人,就类似中国话里的“性情中人”了。
换言之,物哀就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地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あはれ、aware」本来是个感叹词,可以用在所有的情感上,如同汉语中的「呜呼」、「啊~」。到了平安时代,这个词不再表达激烈的情感,多用来指称和谐沉静的美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物哀

物哀是日本特有的文学理念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DQnQZ_fTwb0kl64pmlo2Ln3OnUM4m212sm-bOTvqIU0pFe0sutGYCSh_FYBE79LWnObdUcu4txpO9MaqDvKf_

百科有很详细的介绍,我在这就不多说了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了解“物哀”就不能把握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难以正确深入地理解日本传统文学以及日本文学的民族特色,也很难全面地进行日本文论及东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

他在诺贝尔奖演讲中不是提及了么?可以看看那篇稿子。
一般的说法是,“物”指四时风物,“哀”指人的各种感情。还有另外的说法,《落花一瞬》中写了几笔。
不过我觉得这种表述很浅层,并未直指物哀的精髓。
有兴趣可以追问。

日本诗歌多是短歌,日本的音乐旋律单调,日本的舞蹈动作缓慢,日本的绘画很少追求浓艳的色彩……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日本人的“物哀”情结造成的,你相信吗?   什么是物哀?“物”指自然万物,“哀”即悲哀,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是物哀的最直观的理解。中国古诗词中有一些诗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边落木萧萧下”、“昨夜星辰昨夜风”、“平林漠漠烟如织”……都表达了因自然景物而诱发的一种哀伤情绪,与日本的“物哀”十分类似。然而这样理解并不全面。   物哀的含义比悲哀广。叶渭渠指出:“‘物哀’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壮美的意思。”“在美的形态上‘哀’已经不是悲哀的同义语,因而本居宣长(十七世纪日本学者)将这种‘哀’的感动称作‘物哀’。”“对日本文艺中的‘物哀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悲哀美’。悲哀只是‘物哀’中的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所包含的同情,意味着对他人悲哀的共鸣,乃至对世相悲哀的共鸣。”杨薇指出:“所谓的‘物哀美’即指喜怒哀乐的种种感动和体验,其所展现的是一种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林林说:“物哀包括对人的感动、对自然的感动和对世相的感动三个层次的结构。”在不同的层次里,物哀可能是悲哀的消解、超越或深化。   物哀比悲哀恬淡。恬淡到什么地步?恬淡到“静寂”、“闲寂”甚至“空寂”的地步。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其中“大学生‘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作者有意识地将似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情感色调淡化、‘物哀’化。”叶渭渠说:“物哀作为日本美的先驱,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哀’中所蕴含的静寂美的特殊性格,成为‘空寂’的美的底流。”物哀的表现形式若十分强烈,那它就是“悲哀”而不是“物哀”了。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叶渭渠指出:“‘物哀’、‘空寂’和‘闲寂’这三种精神相通的特殊形态的艺术美,大大地拓展了日本民族固有的美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深度。……日本人对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当普遍的,不局限于文学艺术,而是及于生活的各个层面。”“日本国民性的特点……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川端康成既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也“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 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叶渭渠更指出:“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美之短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因此,追求生命的一瞬闪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质。   “物哀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一定程度上是个体体验,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美。”当用“言传”时,物哀不等同于悲哀。而当以“意会”时,它又确实表达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有时甚至是极深极痛的哀情。


川端康成的雪国。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在物哀文学观念发展过程中,紫式部作出重大贡献,她在《源氏物语》中,从简单的感叹到复杂的感动,深化了主体感情并由理智支配文学素材,使物哀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含赞赏亲爱、共鸣、同情、可怜、悲伤的广泛含义,而且感动的对象超出人和物,扩大为社会世相,感动具有观照性。在紫式部看来,物哀为三个层次:...

凌晨4点海棠花未眠含义
《花未眠》是由日本著名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著作的散文。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是写凌晨醒来,发现海棠花在夜晚还盛开着,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关于美的思考。显示了作家后期散文创作秉承了日本文学“物哀”“风雅”的传统。作品译文: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

日本的“中流意识”名词解释
“中流意识”早在19世纪下半叶的明治维新时期,具有革新意识的知识精英们从欧洲发达国家的社会变化中体会到,中产阶级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他们提倡以中产阶级作为标准阶级,使下层阶级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从纯粹的物质生活层面来看,虽然日本人之间可能收入差距很大,但即便是收入低的阶层,不但能满足日常温饱...

初中生必读中国名著
《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威尼斯商人》等《雪国》是川端康成最高代表作,其间描绘的虚无之美、洁净之美与悲哀之美达到极致,令人怦然心动,又惆怅不已。作品中唯美的意象描写融入至人物情感的表达之中,往往带着淡淡的哀思,表现了川端康成的物哀思想。

日本琵琶湖有什么好玩的琵琶湖有哪些景点
客观地说,紫式部以“真实”为根底,运用日本传统美学“物哀”的艺术表现手段,揭示了贵族社会盛极而衰的历史趋势,隐蔽式地批评了平安王朝贵族社会的糜烂生活和颓废风气。川端康成在《日本文学之美》中,就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源氏物语》集中表现王朝的美,后来形成了日本美的传统。我年轻时说过,《源氏物语》灭亡...

《人间失格》读后感
社会思潮野风一般,谁都说不来谁是正确的,谁都急切证明自己剑走偏锋,不少虽然要谨慎的大历史观来看个人,却也正是一大堆这样的个人生灭可能才推动着一个社会的车轮吧,地震空袭太多的绝望了,反倒是如川端康成这般的带着微弱温情和物哀在尘埃中让人开出美丽和希望来才称呼为不枉人世,甚至在世界上受到认同,拿下文学...

怎么理解传承
对于传承的几种解释如下:1、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2、“传承”也指继承并接受的意思,继承上一代的文化精神,并培养新生代,延续上代的辉煌。

“樱花”意象在日本各层级中的表现,是怎样的?
2、樱花之于文学 樱花在日本人心中如此之重要,关于樱花的文学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樱花的象征含义也因此带上了作家本身浓郁的个人特色。 “樱花则以花瓣大,色泽美,而开在看来枯细的枝头为佳”,清少纳言在她的《枕草子》中,将樱花描写的诗情画意,精致典雅,成为了平安时代樱花在文学形象中的代表。 荻原朔太郎在诗集...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主线是什么?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又好,怎可能有“物哀”呢? 第三、中国古典舞以虚映实、空灵巧妙、灵动超脱、意味深远。中国文化认为空幻灵动的境界为最高。张法在《中西美学》中谈到,中国文化世界观和宇宙观非常重“虚”而轻“实”,是“以无为本,从无到有”。 第四、日本舞蹈“花观半开”、“酒饮微醉...

正直的真正的含义
正直的含义: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不怜弱势,敢做敢为,要能够坚持正道,要勇于承认错误。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出处:《书·洪范》:“无反无侧,王道正直。”汉王符《潜夫论·德化》:“近顽童而远贤才,亲谄谀而疏正直。”宋苏轼《海市》:“自言正直动山,岂知造物哀龙钟。”

鄂伦春自治旗19189595191: 日本文学中物哀的涵义? -
薄庭五苓: “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诗学、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了解“物哀”就不能把握日本古典文论的精髓,难以正确深入地理解日本传统文学以及日本文学的民族特色,也很难全面地进行日本文论及东西方诗学的比较研究.

鄂伦春自治旗19189595191: 如何理解日本文学中“物哀”的含义? -
薄庭五苓: “あはれ”(aware)是一个感叹词,表达高兴兴奋激动气恼哀愁悲伤惊异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与情感.汉字输入后,便拿汉字“哀”字来书写“あはれ”,但“哀”字本意(悲哀)与日语的“あはれ”不十分吻合.网页写的详细

鄂伦春自治旗19189595191: 如何理解日本文学中“物哀”的含义? -
薄庭五苓:[答案] 我的理解,跟大和民族的神道教有关,万物有灵,一花一草一世界,你用来喝茶的那只杯子都有它的喜怒哀乐,或者可以用它来代述你的喜怒哀乐,所以在日本文学中才产生'物哀'的描写表达~

鄂伦春自治旗19189595191: 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浪漫的物哀指的是什么 -
薄庭五苓: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 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 感物生情,心为之所动,有所感触,这时候自然涌出的情感,或喜悦, 或愤怒,或恐惧,或悲伤,或低徊婉转,或思恋憧憬.有这样情感的人,便是懂得“物哀”的人.

鄂伦春自治旗19189595191: 日本文化中的“物哀”特性怎么理解? -
薄庭五苓: 个人完全无法理解百科里面的解释,所以只能说些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物哀首先要和日本文化中季节感联系起来.日本文化,包括吃穿住行,无不以体现出四季分明的季节感而著名,尤其是所谓的季物,也就是代表某个季节的物体而著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春的季物樱花. 而作为季物,非常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季节感,也就是随季节而来随季节而逝.还是以樱花为例,作为春的季物,樱花满开却只有一瞬,不到一周时间,满树粉花就会随风而落,转为绿叶葱茏.而这种短暂的存在感,正好和人心中对逝去时光的追忆相吻合,从而体现出一种哀思. 因此,季物对人的感情影响,归于物哀一词.

鄂伦春自治旗19189595191: 物哀的理解? -
薄庭五苓: “物哀”(物のあはれ、mononoaware)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 本居宣长(もとおり・のりなが、Motoori Norinaga)提出的文学理念, 也可以说是他的世界观. 这个概念简单地说,是“真情流露”,人心接触外部世界时,触景生情, 感物...

鄂伦春自治旗19189595191: 如何理解日本文学中“物哀美”的内涵?
薄庭五苓: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

鄂伦春自治旗19189595191: 什么叫日式物哀呢?为什么川端康成的小说就是典型代表呢? -
薄庭五苓: 我所理解的“物哀”,是一种悲戚与怜悯相通的情绪,是一种主客体高度融合的瞬间所生出的感官美学.在音乐上则表现为以诧寂,幽玄等范畴为中核,对单声,余韵等审美的极致追求.这种与自然共生灭的哀感体验,常使人由发乎情止乎礼,变成为发乎情止乎情.这或许就是一个多灾难的国家追求的延续的永恒感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