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艺术成就?

作者&投稿:言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分析余华的《活着》的艺术成就,并谈谈你对“活着”的理解~

活着是一切可以人为的基础
若是死了 便没有多大商讨的意义 因为我不知道死人是怎么交流的
我是初二时看的《活着》 记得那时是同桌不知道到哪个破旧的书屋里借来的 版本很旧
老话说的好 活着就是希望 这个观点我从来都不轻易否认
无论我们现在在讨论什么 在说什么 活着不仅仅局限于余华的活着 或是可以就这两个字说说
你需要是个观点 但我记得余华的自传中曾引语道 观点总是要被陈旧的 不会被陈旧的只有事实
然事实是我们还活着 活着 活着富贵就还可以说起这个故事 余华活着我们活着 我们就还可以一起讨论他 他还可能听到
活着对于死似乎没有多少意义 但对于活着可以办的事儿 便被赋予了积极的实际的意义
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就像一个永远不想退出的游戏
欲望于此 也就没什么可以多说了

余华把重复发生的死亡事件镶嵌在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放大了“苦难”的广度和深度,使渺小而软弱的人物面对巨大的“苦难”形成的力量悬殊,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命运感,最后福贵所有的亲人都一个个死去,只剩下他一个孤零零的老头和一头同样年迈的老黄牛相伴,并且是那样乐观豁达的活着,完全出乎人的意料,也更加彰显了活着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
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扩展资料《活着》,长篇小说,作家余华的代表作。
小说中的主人徐福贵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由于嗜赌放荡,输尽家财。父亲被气死后,福贵一家成为佃农,并很快被国军抓壮丁卷入国共内战。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断经受着苦难,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活着

  进人九十年代以后,先锋小说的文本实验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特征:“日常经验”和“冷漠叙事”。小说的叙述语言越来越冷漠,叙述者主体介入的程度越来越弱,而所叙之事则越来越趋于寻常,趋于“民间”。这一类小说实验的代表作是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讲述的是和它的题目截然相反的一个个“不能活着”的故事:耕田为生的福贵老汉在几十年里一家八口死了七口,单留下了他和他的一头老牛,承受着苦难的极限。老汉一生过得平平常常,有的时候还极端落魄,但他始终认为“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赌了自己的命”,这种“没出息”的人生态度是对“生活在别处”的浪漫主义人生观的一种反拨,也是对漂泊“在路上”的现代人有失矫情的心灵感受的一种反拨。故事和故事里的人物平淡庸常,整个叙述风格更是显得于静而苍老,小说以其“简单”和“重复”的叙事技巧诱使着人们对“活着”、对人类生存的关注和思索。确切地说,《活着》是一个充满叙事张力的现代寓言。
  余华的写作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有明显的差异。八十年代的余华对暴力、苦难、死亡、杀戮情有独钟。“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关系”。他的《现实一种》、《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等小说,充满了对“暴力”和“死亡”的精确而冷静的叙述。这些小说在叙述过程中往往采用“局外人”的叙述视点、不动声色的叙述态度和精细甚至华丽的叙述语言,远距离地、不厌其详地描写血腥场景和残忍行径。这个时候的余华小说唤起的,显然是人们对某种存在、某种现实秩序的恐惧和颤栗;同时也在八十年代的先锋实验小说写作领域体现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而九十年代以后,余华的写作完成了一次新的转型。这一时期余华的创作以长篇小说为主,多讲述平民的苦难和命运,他们对苦难的承受和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在平常生活中铸就的“相依为命”的力量。叙述风格也趋向平实、朴素,以及含而不露的温情和幽默。《呼喊与细雨》、《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多是如此。如果说余华八十年代小说的美学价值在于对传统小说写作模式和审美惯性的根本颠覆,使先锋实验小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九十年代的余华小说则领导了先锋派小说的又一次历史性突围:从颠覆传统小说的写作模式和审美惯性,到颠覆现代小说过于人为的叙事机制和过于矫情的情感流露。或许,历史地看,余华在中国当代小说写作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先锋实验小说写作中,将可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余华前”的写作,文本的实验意味体现在对“所叙之事”和“事之所叙”的极度关注上;而“余华后”的写作,则体现出一种平实冷静的平民立场,以“后现代主义”的日常经验和冷漠叙事消解现代主义沉重的自我表现和隐喻象征。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杭州图书馆
  参见:吴秀明主编.《当代中国文学五十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

感觉不好!


余华《活着》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一、转折:从人物失语到人物的个性化语言 《活着》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在余华的整体创作中呈现出一种过渡的形态,他的前期作品中的人物只是作者叙事的符号,人物形象大都飘忽朦胧,幽灵般捉摸不定,人物对话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多为书面化语气,带有很强的作者主观态度,缺乏个性化色彩,不具有独立的...

余华的《活着》艺术成就?
这一类小说实验的代表作是余华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活着》讲述的是和它的题目截然相反的一个个“不能活着”的故事:耕田为生的福贵老汉在几十年里一家八口死了七口,单留下了他和他的一头老牛,承受着苦难的极限。老汉一生过得平平常常,有的时候还极端落魄,但他始终认为“做人还是平...

余华小说《活着》对人性与命运的艺术展现是怎么样的?
一,《活着》展现了对人性善恶的探究。福贵的儿子有庆学校校长是县长春生的夫人, 生产时大出血急需输血, 善良单纯的有庆第一个到医院去献血, 但没想到他竟被医生活活地抽干血而死去。所以, 福贵的妻子家珍一直对县长春生怀有芥蒂, 躲着不和他见面。随后, 文化大革命到来, 春生被打倒, 所有人都...

为什么说《活着》运用相对朴实描绘方式,使其故事真实性得到大幅提升...
《活着》叙事方式并不算华丽,相比于部分艺术加工过度当代文学,《活着》运用相对朴实描绘方式,刻画出丰富生活元素,使《活着》的故事真实性得到大幅提升,在各个故事节点均渗透着真实社会元素。从故事整体结构构造上分析,余华的《活着》与其往期作品又大有不同。例如,在其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对...

如何评价余华《活着》的文学价值?
余华的《活着》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学价值的作品。首先,它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展现了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坚韧。这种对人性的深度挖掘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使得《活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次,余华在《活着》中运用了独特的叙事手法,通过福贵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

余华著作《活着》语言表述特点及语言使用特点有何独特之处?_百度知 ...
在余华小说《活着》中主要运用了象征性的描写手法, 在小说中用死亡象征活着, 在小说中讲述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故事, 这种艺术的真实性使得整部作品之中具有极强的艺术张力。最后, 小说中的语言较为平实且质朴, 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符合富贵的人物形象, 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在小说中人物很少出现...

如何评价余华的《活着》?
这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时代的艺术品,是作者余华对中国二十世纪一个家庭悲剧的刻画,也是旧时代下人民生活的写照,作者冷漠的语调使主人公本就悲剧的人生显得更加悲剧,福贵悲惨的人生经历被作者用活着二字概括,看似简单却直击读者内心,作者笔下的福贵不再仅仅是个拥有悲惨人生的人,更重要的是他...

从《活着》到《兄弟》:每部获奖作品的背后,展现了余华怎样的文艺情怀...
从《活着》到《兄弟》每部获奖作品的背后,展现了余华独到、细腻的文艺情怀。有人说余华的文字看起来有一些低俗,往往是用最直白的话语,诠释了人性的善与恶。《活着》和《兄弟》这两部小说,有许多人看完一遍之后都不敢再重新翻阅,会被里面的文字震撼。《活着》的主人翁福贵,《兄弟》的主人翁宋凡平...

关于余华的《活着》的深层剖析
小说《活着》是余华创作中的分水岭。《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书籍评价 《活着...

活着是哪位著名小说家的作品?
活着是余华的作品。作者简介: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

木垒蒙古自治州18990597920: <<活着>>怎样体现文学的审美价值 -
鄂庾通滞: 《活着》是余华改变风格之作.在叙述方面,他放弃了先锋前卫的笔法,走向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然而结构上,仍能给读者剧力万钧、富于电影感官和想象的感觉.

木垒蒙古自治州18990597920: 余华写的活着(书) -
鄂庾通滞: 《活着》为余华带来了巨大的声誉.《活着》以类似福克纳的温和手法,为中国人的苦难找到了一个平衡支点,为福贵漫长健忘的一生找到了活着的最佳理由.《活着》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同时,活着“是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但殊不知,不加区分地去盲目忍受的习惯,正夜以继日地磨灭我们的精神.现在回过头去读《活着》,可以看出它非一般的现实主义,甚至带有自然主义的某些气息,但是,余华写小说独特的技术魅力,尤其是才华横溢的语言操纵能力、天才的想像力,掩盖了这一切.我们可以试着问作者,苦难是我们必须忍受的生活馈赠吗?

木垒蒙古自治州18990597920: 《活着》,如何进行文学欣赏 -
鄂庾通滞: 赏析余华的小说《活着》首先要阅读全文,把握结构、主题,欣赏语言特点.在此框架内,进一步挖掘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探索环境描写的特点、探讨主题思想的表现及运用的手法、语言特点等.如果只从一个方面去研究,也会有很多收获的.比如,第一视角写法,自述式结构,时代背景等等. 仅读一遍两遍还是不够,至少精读两三遍吧.

木垒蒙古自治州18990597920: 活着这本书的作者简介,内容概要,鉴赏导读,交流解读,延伸联读,探究研读,品读收获,有些难每个大概100字左右, -
鄂庾通滞:[答案] 《活着》,长篇小说,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

木垒蒙古自治州18990597920: 外媒对《活着》的评价是怎样的?
鄂庾通滞: 美国《西雅图时报》2003年11月28日:能塑造一个既能反映一代人、又代表一个民族的灵魂的人物,堪称是一个罕见的文学成就.作家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活着...

木垒蒙古自治州18990597920: 对余华及其作品的看法 -
鄂庾通滞: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置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余华小说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

木垒蒙古自治州18990597920: 余华的写作特色 -
鄂庾通滞: 余华前期的创作用语言建构了一个充满暴力、血腥和死亡的阴暗世界.文中迷漫着荒谬和绝望,人物的主体性也被取消.作者在对暴力、血腥和死亡的无节制的渲染之中态度冷漠,令人震惊.余华后期的创作开始有所转变,作者开始以冷静的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