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

作者&投稿:魏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言文断句技巧~

读文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找虚词: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依总分:

例〔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例〔5〕顶真: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例〔6〕: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例〔7〕对称: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例〔8〕反复:“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例〔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例〔10〕: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例〔1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检测练习】

阅读语段,为括号中的句子断句并翻译。

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

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3.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扬州中学 朱学慧

【参考答案】

1.断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2断句: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

翻译: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

3.断句: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

翻译: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

可分四步进行: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首先要正确判断所要断句的文体。如果是有故事情节的传记文,就必须掌握它的大致情节、中心事件和人物间的关系;如果是议论说理文,就要明确这篇文章的论述中心,再根据中心进一步明确前后的逻辑关系。总之,断句前,必须把所给文段通读几遍,尽可能把握篇章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像本段容易断开的有 “香炉峰”、“遗爱寺”、 “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等。较难断开的有“甲天下山山北峰曰”、“其境胜绝”、“若远行客过故乡”等。
对于容易断句的部分,可以直接加上斜线或标点;对于暂时难以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推敲斟酌。
3、借助“特征”,巧妙断句
“特征”即特殊词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曰”“云”之类的动词,一类是虚词。尤其要注意虚词,因为虚词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借助虚词,能帮助我们准确断句。
特殊词语服务断句,可概括为如下:“曰”后冒号(:)“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首,“于”、“而”、“则”、“以”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边加圆圈(。),“也”、“者”作用表停顿,或句(。)或逗(,)酌情看。
4、注意句式,辅助断句
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或排比,或对偶,或对称。这种形式有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断句,如上述文段中的“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可以根据对称的句式结构断成“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

扩展资料:
文言文的特点:
1、语法特点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及词序两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话更多的词类活用现象。
2、词汇特点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词汇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通常必须以词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条列,才能完整表达。不过,有个特点可以概括性地观察:文言文的词汇较为简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断句 (文言文断句四步法)

其实, 古人断句标点时, 无论是句或读, 一律以“。 ” (类似今天句号用的小圆圈) 作为断句的标记; 今天高考“断句” 试题一般是要求在文言文中将需要断开的地方加“/” 表示。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 一定要在初步整体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 利用自己的文言语感, 结合文言语法知识去划分出规定内容的语言单位。 怎样才能正确给文言文断句呢? 除了利用实词构成的逻辑意义和文体的语体规律断句之外, 我们可以先从文言虚词与标点的角度,明确断句的判断标准。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比如发语词等句首虚词: 如, “夫” 、 “盖” 、 “初” 、 “唯” 、 “斯” 等, 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 又如:“曰” 、 “云” 、 “言” , 是话标志的词语(相当于现代汉语对话提示语) 。 以上这些词语, 可视为我们断句的标志。 再如, 表示陈述、 感叹、 疑问、 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 如,“也” 、 “矣” 、 “乎” 、 “哉” 、 “为” 、 “与(欤) ” 、 “耳(尔) ” 、 “邪(耶) ” 、 “焉” 等, 常用在句末, 理所当然也是断句的标志之一; 再比连词“而” 如果是连接的两个句子, 则在其前面要断开; 其他的如: “以” 、 “于” 、 “为” 、 “则” ,有时用在句首, 也可作为断句的依据; 还有复句中的关联词, 如: “苟” 、 “虽” 、 “虽然” 、 “纵” 、 “纵使” 、 “向使” 、 “假使” 、 “若夫” 、 “至于” 、 “已而” 、 “且夫” 、 “乃夫” 、 “于是” 、 “至若” 、 “若” 、 “故” 、 “是故” , 这些词大多用在句首, 而在这些关联词前一般可视为断句的标志。 下面具体举例说明。 一、 利用“之” 、 “乎” 、 “者” 、 “也” 、 “已” 、 “焉” 、 “哉” 来断句。 这些词语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 富有代表性的虚词, 在阅读理解时可作为停顿的明显标志。见到这些虚词, 大多在句子停顿的后面断句。 “之” 与断句。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 代物、 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 (他们) 、 “它” (它们) 。 作宾语或兼语, 不作主语。 如: 作《师说》 以贻之。 (《师说》 , 代人, 作宾语。 成然之。 (《促织》 ) 代事, 作宾语。 2、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 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 译时应省去。 如: 顷之, 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 “乎” 与断句。 用作语气助词。 1、 (1) 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 “呢” 。 如: 几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 (2) 表测度语气, 可译为“吧” 。 如: 王之好乐甚, 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 (3) 用于感叹句, 可译为“啊” “呀” 等。 如: 呜呼! 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 以上都是根据句末语气断句。 “者” 与断句。 作为助词, 可以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 起提顿作用: 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 稍微停顿一下, 然后说明或论断。 如: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古之让天之者, 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五蠹》 ) “者” 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 起语助作用, 可不译。 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 “者” 有时放在数词后边, 可译为“个” “样” 之类。 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五蠹》 )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 “也” 与断句。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 1、 表示判断语气的, 如: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师说》 ) 2、 表示肯定语气的, 如: 吾上恐负朝廷, 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 3、 表示疑问语气的, 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 4、 表示感叹语气的, 如: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5、 也有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以舒缓语气。 如: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 “已” 与断句。 当做虚词, 可作副词、 连词与助词。 1、 用作副词。 表两件事之间相隔时间短暂, 常用“已而” , 相当于“不久” “一会儿” 。 如: 已而相如出, 望见廉颇,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 用作连词, “已” 同“以” , 和“来” “后” “东” “西” “上” “下” 等结合, 表示对时间、 范围等的限定。 如: 五代时始印五经,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活版》 ) 3、 用作助词。 “已” 放在句末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 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语气, 相当于“了” ; 有时“也已” 连用, 加强语气。 有时也表感叹, 相当于“啊” 。 如: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 ) “焉” 与断句。 常用在句末: 1、 语气助词。 如: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 可译为“呢” 。 如: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 2、 代词。 常指代人和物。 如: 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 3、 兼词。“于+此” 。 永州之人争奔走焉! (《捕蛇者说》 ) “焉” , 译成“在捕蛇抵交赋税这件事上” 。 “哉” 与断句。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 1、 表示感叹语气的, 如: 呜呼, 亦盛矣哉! (《五人墓碑记》 ) 嘻, 善哉! 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 2、 表示疑问语气的, 如: 譬若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 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时钟山记》 ) 3、 表示反问语气的, 如: 相如虽驽, 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二、 利用“夫” 、 “盖” 、 “矣” ; “而” 、 “然” 、 “则” 、 “故” ; “以” 、“为” ; “乃” 、 “ 惟(唯、 维) ” ; “其” 、 “若” 、 “或” 断句。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在文言文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确定断句的位置。 1、 常用在句首和句末的助词: “夫” 、 “盖” ; “矣” 。 “夫” 与断句。 用作助词。 1、 用在句子开头, 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 称为“发语词” 。 如: 夫十月一月之中, 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徒, 其疾病而死,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 2、 用在句末, 表示感叹。 相当于“啊” 或“了” 。 如: 闻之: 一人飞升, 仙及鸡犬。信夫! (《促织》 )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 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 悲夫! (《问说》 ) “盖” 与断句。 1、 用作副词。 “盖” 用在句首, 作副词, 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 “推想” 的意思。 如: 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季氏将伐颛臾》 ) 2、 用作连词。 连接上文, 起说明原因的作用, 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如: 今言“华” 如“华实” 之“华” 者, 盖音谬也。 (《游褒禅山记》 ) 谢灵运为永嘉守, 凡永嘉山水, 游历殆遍, 独不言此山, 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雁荡山》 ) “矣” 与断句。 语气助词。 1、 用于陈述句尾。 或助肯定语气, 有的可译为“了” , 有的可不译; 或助已然语气, 说明事情已实现, 可译为“了 ” ; 或助将然语气, 说明事情将要实现, 可译为“了 ” 。 如: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 2、 用于感叹句。 助感慨、 讽刺、 赞颂语气, 可译为“了” “啊” 。如: 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 呜呼, 烈矣! (《谭嗣同》 ) 3、 用于祈使句,助请求、 劝勉、 禁止语气, 可译为“吧” 。 如: 公子勉之矣, 老臣不能从。 (《信陵君窃符救赵》 ) 4、 用于疑问句末, 助疑问语气。 如: 年几何矣? (《触龙说赵太后》 ) 2、 常用在句首的连词: “而” 、 “然” 、 “则” 、 “故” 。 “而” 与断句。 用作连词。 1、 (1) 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 “接着” , 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 (2) 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 “却” 。 如: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劝学》 ) 2、 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 一般作定语, 译为“你的” ; 偶尔也作主语, 译为“你” 。 如: 而翁长铨, 迁我京职, 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 事》 ) 3、 复音虚词“而已” , 放在句末, 表示限止的语气助 词, 相当于“罢了 ” 。 如: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师说》 ) “然” 与断句。 1、 用作连词, 主要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可是” “但是” 。 如: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 “然” 有时和“而” 连用, “然” 代指上文所说情况, “而” 表示转折, 等于说“如此(这样) , 可是„„” 。 如: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然” 还常和“则” 结合, “然” 是承接上文事实, “则” 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 可译为“既然如此, 那么(那就) ” , 也可单译为“那么” 。 如: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 2、 用作代词。 相当于口语中“这样” “如此” 。 如: 不然, 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 3、 用作助词, 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 前面有“若” “如” “犹” 等词与之照应的, 可译为“的样子” “一般” “那样” 。 如: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登泰山记》 ) “然” 还常作应对之辞, 同口语中“是的” “对的” 相似。 或者表示赞成、 同意, 即“认为是” “认为对” 的意思。 如: 袁曰: “然, 固有所闻。 ” (《谭嗣同》 ) “则” 与断句。 用作连词。 1、 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 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 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 “便” , 或译为“原来是” “已经是” 。 如: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 2、 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 引出假设的情况, 相当于“假使” “如果” ;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 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 相当于“那么” “就” 。 如: 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 3、 表示转折、 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 “则” 字用在后一分句, 可译为“可是” “却” ; 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 预备下句转 入正意时, “则” 字用在前一分句, 可译为“虽然” “倒是” 。 如: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师说》 ) “故” 与断句。 1、 用作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所以” “因此” 。 如: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故臣复取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有时用“是故” “以故” 。如: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 2、 用作副词。 有“从前” “故意” 的意思。 如: 燕太子丹者, 故尝质于赵。 (《史记· 刺客列传》 ) 3、 常用作介词、 副词以及代词: “以” 、 “为” ; “乃” 、 “ 惟(唯、 维) ” ;“其” 、 “若” 、 “或” 。 “ 以” 与断句。 用作介词。 1、 表示动作、 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 方法及其他, 可视情况译为“用” “拿” “凭借” “依据” “按照” “用(凭) 什么身份” 等。 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 2、 复音虚词“以是” “是以” , 相当“因此” ,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 “为” 与断句。 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 也可以用作助词。 用作动词, 意思是“做” 。 还可作判断词“是” 用。 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这里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1、 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 一般读去声。 (1) 表示动作、 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 “给” 等。 如: 当横行天下, 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 (2) 表示动作、 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 “等到” 等。 如: 为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 (3) 表示被动关系。 读阳平声, 可译为“被” 。 “为” 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 ) 2、 用作助词。 读阳平声, 放在疑问句之末, 表示诘问, 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 ? 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鸿门宴》 ) “乃” 与断句。 用作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可译为“就” “这才” 等; 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 可译为“却” “竟(然) ” “反而” “才” 等; 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 可译为“才” “仅” 等。 如: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 乃入见。 (《曹刿论战》 ) “乃” 有时还作连词用, 释为“若夫” 、 “至于” “如果” 等。 一般用在句子的前面。 “ 惟(唯、 维) ” 与断句。 用作副词。 1、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相当于“只” 。 如: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 2、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相当于“只有” “只是” 。 如: 今数雄已灭, 惟孤尚存。 (《赤壁之战》 ) 3、 表示祈使或命令, 相当于“希望” 或“请” 。 如: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 4、 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 相当于“正因为” “只因为” 。 如: 吾子淹久于敝邑,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肴之战》 ) “其” 与断句。 1、 用做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 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 应译为“他” “它”不能加“的” 。 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其闻道” 作主语。 ) 2、 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 表示揣度、 反诘、 婉言、 期望等语气, 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 视情况可译为“大概” “难道” “还是” “可要” 等, 或省去。 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表测度。 )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表反诘。 )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表疑问或选择语气。 ) 3、 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 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 ; 或表选择, 可译为“还是” 。 如: 其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 表假设。 ) “若” 与断句。 1、 用作代词。 表对称, 相当于“你” “你们” ; 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 例如: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 更若役, 复若赋„„(《捕蛇者说》 ) 2、 用作连词。 (1) 表假设, 相当于“如果” “假设” 等。 如: 若能以吴、 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 2、 “若” 和“夫” “至” 结合, 组成“若夫” “至若” , 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表示他转。 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 “或” 与断句。 1、 用作代词。 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 有时泛指某人、 某物或某种情况, 可译为“有人” “有的” “某人” 等。 如: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 (《登泰山记》 ) 或曰此鹳鹤也。 (《石钟山记》 ) 2、 用作副词。 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 可译为“或许” 、 “也许” 、 “可能” 等。 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 此外, 利用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如: “如„„何” , “奈„„何” ,“若„„何” , “谁„„者” , “得无„„乎” , “不亦„„乎” , “无乃„„乎” , “况„„乎” ,“何以„„为” , “与其„„孰若„„ ” 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可以利用的文言文语法停顿的标志。 总之, 为文言文断句, 是初步进入理解文言文的窗口。


文言文古诗词断句技巧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文言文断句六大方法及例句
例句: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

语文文言文答题技巧 有哪些方法技巧
技巧二: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技巧三: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例子对照再好不过?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2、察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3〕...

文言文断句常用方法
文言文断句和我们诵读现代文经典一样很注重语感,而语感的培养非一日之功,所以我们除了平常多选择一些难易适中的课内外文言文来阅读外,还需掌握一些断句技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和大家分享几个在文言文断句中经常用到的小技巧。一.明词性 明名词、代词 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作主语和宾语...

文言文中的断句有哪几种情况
三、对话标志断句法。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文言文划分朗读停顿
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1)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 “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 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2)关...

如何断句?
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

文言文简单实用断句法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 “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

文言文停顿的方法
3. 文言文划分停顿有什么技巧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 (一)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 (1)句首标志词 ①发语词或叹词:夫、盖、若夫、嗟夫、嗟乎、呜呼、嘻、且...

涞源县17380622320: 语文断句怎样断依据是什么 -
曾鹏小儿:[答案] 读文段: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

涞源县17380622320: 文言文怎样断句 -
曾鹏小儿: 你好,我的建议是: 1. 首先要通读一次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知道谁是主人公,主人公是怎样的人,有什么大概的事迹. 2. 有一些文言虚词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曰”后冒号(:)“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子...

涞源县17380622320: 文言文断句技巧 -
曾鹏小儿: 读文段: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涞源县17380622320: 文言文断句技巧有哪些? -
曾鹏小儿: 一、通文意,分层次. 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

涞源县17380622320: 文言文断句有哪些语法问题? -
曾鹏小儿:[答案] 语感的确是很重要的,读与不读,读的多少是会有明显差别的.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

涞源县17380622320: 文言文断句有没有方法 -
曾鹏小儿: 一、名词断句法.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找动词)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涞源县17380622320: 文言文断句的方法 -
曾鹏小儿: “文言文断句”并没有万能的方法,只要能读懂,就能较为准确地断句;如果没看懂,断句就肯定出错.也就是说,“读懂”是前提. 做到“读懂”又需要以平时掌握的虚词实词、词的用法、词的活用、特殊句式等基本文言文知识为基础,同时...

涞源县17380622320: 文言文划分停顿有什么技巧? -
曾鹏小儿: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 (一)文言断句的一般方法 1.从特殊标志词切入 (1)句首标志词 ①...

涞源县17380622320: 如何给文言文断句 -
曾鹏小儿: 一、 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

涞源县17380622320: 初中文言文如何断句 -
曾鹏小儿: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