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思想的特征和影响

作者&投稿:湛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董仲舒的思想特征和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宣扬“天人感应”,主要是儒家学说那一套东西。从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也脱颖而出成了官方正统学说。

董仲舒的思想特征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的时候。儒生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以及“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这成为了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因此,这也是他的思想核心!
扩展资料: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是以社会、政治来说的。他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
西汉时期社会科学水平低,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极深。董仲舒就采用了"天"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制约他至高无上的权力。
并把秦始皇权力不受制约,引发农民起义,速亡国的惨痛教训,变成皇帝的精神枷锁,来限制皇帝的权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董仲舒

特征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该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

董仲舒思想的特征特征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他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扩展资料:

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酷爱学习,读起书来常常忘记吃饭和睡觉。其父董太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让孩子能歇歇,他决定在宅后修筑一个花园,让孩子能有机会到花园散散心歇歇脑子。

第一年,董太公一边派人到南方学习,看人家的花园是怎样建的,一边准备砖瓦木料。头一年动工,园里阳光明媚、绿草如茵、鸟语花香、蜂飞蝶舞。姐姐多次邀请董仲舒到园中玩。他手捧竹简,只是摇头,继续看竹简,学孔子的《春秋》,背先生布置的诗经。

第二年,小花园建起了假山。邻居、亲戚的孩子纷纷爬到假山上玩。小伙伴们叫他,他动也不动低着头,在竹简上刻写诗文,头都顾不上抬一抬。

第三年,后花园建成了。亲戚朋友携儿带女前来观看,都夸董家花园建得精致。父母叫仲舒去玩,他只是点点头,仍埋头学习。中秋节晚上,董仲舒全家在花园中边吃月饼边赏月,可就是不见董仲舒的踪影。原来董仲舒趁家人在赏月之机,又找先生研讨诗文去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愈见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成为儒学大师。

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是以社会、政治来说的。他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仲舒



思想特征:

主要是从宇宙论的高度确认儒家学说的合理性,其思想是以神学化的天人感应说为显著标志。他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吸收了阴阳五行理论以及道家等有关学说,建立了天人合一的新体系。

影响:

一方面,董仲舒把儒学伦理纲常完备化,对“三纲”、“五常”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另一方面,他又把儒家这套伦理纲常神秘化,建构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理论体系。

经过董仲舒的鼓吹和统治者的支持、儒家学说开始居于独尊的地位,成为汉代文化思潮的主流。与儒学成为统治理论相适应,儒家经典也取得了独草地位。

隋唐科举都要考儒经,从而推动了经学的进一步发展,为统一经学,唐太宗还令颜师古考订五经经文。

扩展资料:

生平事迹: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西汉广川(河北景县广川镇大董故庄村)人,儒学大师、唯心主义哲学家和经文经学大师。董仲舒于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公元前134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将儒家思想结合社会需要,并融合各家思想,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公元前104年病故,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个人作品:董仲舒的著作很多,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尚存的有《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

参考资料:董仲舒-百度百科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作《春秋繁露》一书,其“大一统”理论来源于《春秋》.(董仲舒属于公羊学派,重视春秋一书中的微言大义.)
2、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在汉代以前,所有的君王都从祖先那里继承君位,而汉高祖刘邦出身布衣,君临天下后就需要新的理论支撑,不受命于祖,董仲舒提出君王受命于天.据此,他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学说.
3、针对土地兼并问题,他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这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董仲舒思想的特征和影响
特征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该思想使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董仲舒思想的特征特征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他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

懂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影响?llllll
天人感应,神权思想,使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奠定了儒家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基础

浅析墨家思想对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影(2)
董仲舒仁爱思想的这种特征其实是墨家兼爱思想与汉代大一统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时代产物。所谓“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 [2] (《春秋繁露·仁义法》)这实际上是在进谏汉武帝作为中原天下之君主,要突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蕫仲舒是谁,他有哪些学术思想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的思想,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认为上下两种人的性都不能叫做性,只有中等人的性才可以叫做性。这种性三品说的实质是把人区分为三等,是一种由神意决定的阶级论。上等人就是圣人,他们的性不仅生来就是善的,并且是超过“善”的,人类社会“善”的标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孟子和童仲舒的思想政治分别是什么?影 ...
道之以政”,称之为“仁政”。具体为三部分: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荀子说的是“齐之以刑”。荀子比孟子更偏离孔子,甚至吸收了墨家的“兴利除害”。董仲舒不承认孟子、荀子。董仲舒提出的“承天意”、“明教化”、“正法度”,就是他的天人感应迷信思想,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孔子与堇仲舒的思想主张
儒家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儒家 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提出三纲五常;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是什么?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历史事件。这一政策几乎为以后各代统治者所遵奉,长达两千年之久,对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古代史学家多认为是汉武帝与董仲舒君臣撮合而成的,一个是为了建立大一...

温仲舒和王元之共有的品质是什么
坚持儒家思想,探索人性本质。1、坚持儒家思想:温仲舒和王元之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都强调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核心价值观,并致力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福祉。2、探索人性本质:温仲舒和王元之都探索人性本质,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坏,因此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引导人们...

懂仲舒生活战什么朝代
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表彰六经”的主张。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汉武帝元...

主父匽和荲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反映了什么共同目的?
董仲舒: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思想主张及影响 -
主父巩佰乐:[答案] 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背景.内容.特点是什么 -
主父巩佰乐:[答案]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有积极作用,但也充满了唯心主义色彩,并且形成了文化专制,钳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 2.“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思想为...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对我国儒学发展有何影响? -
主父巩佰乐:[答案] 其“大一统”和“天人感应”思想,为后世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的理论基础.董仲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而且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融会贯通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各家各派的思想,把它们整合为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学说和思想的特点是什么 -
主父巩佰乐:[答案] 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董仲舒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的主张目的和影响 -
主父巩佰乐:[答案] 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 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的思想特征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
主父巩佰乐: 不仅仅是对古代社会,对现代社会也有影响,影响就是,使中华文明的思想体系一退千里,戕害了所有死去了的活着的人.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新儒学的含义、目的、内容、特点与影响是什么 -
主父巩佰乐:[答案] 董仲舒的新儒学主要是指“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即认为天与人息息相关,而皇帝是秉承天意统治人民,把皇权神化,以此来加强皇权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影响 -
主父巩佰乐:[答案] 提出了“春秋 ”和“ 独尊儒术”,宣扬“ ”. 还提出一系列相应的儒家 念,如“ ”,“ ”等. 进一步发展儒家 思想,提出“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和国家对百姓“薄赋敛,省 ,以宽民力”的主张. 提出道德标准,如“ ”和“ ”等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思想的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主父巩佰乐: 儒生董仲舒吸收法家,道家等各派主张,对儒学加以发挥,提出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思想,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董仲舒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主宰,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全国人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就叫"大一统''.天有意志,有感情,顺从天意,天降祥瑞;违背天意,天降灾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只提倡儒术,禁止其他各家学说的传播,建立太学等学校,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董仲舒主张的特点是:外儒内法,思想专制.其主张一是强调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二是禁止其他各学派学说传播.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儒家思想的主要区别是他宣扬皇帝

桑日县13017089737: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的意义? -
主父巩佰乐: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