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真的有所谓体制优势吗

作者&投稿:苍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美国对中国的制度优势有多大?~

中国制度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从08年到13年贡献38%,是美国一倍

一、美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基本特点
美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总统制的国家,在其早期的权力构架中,并没有政党的因素,只是在后来政治角逐中,政党不断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特点是:
1、总统候选人由政党推荐产生,总统在全国由全体选民直接投票、间接选举产生,当选总统并不一定是得到绝对选票多者,而是为获得选举人票更多者,哪一位总统候选人只要获得270张选举人票即当选美国总统。当选总统所在的那个党即为“执政党”,上台组阁行使行政权。总统还是行政首脑,直接控制着行政机构,并且还是三军总司令。
2、美国的政党体制相当松散,政党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作为各类选举的工具,选举之后,政党作为一种组织体系作用相当微弱,所以它是一种典型的“选举党”。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但它不同于西欧国家的两党制,它不是以意识形态划分的,而是按照区域和利益集团来划分,两党从本质上讲都是代表不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在美国的权力体系中,从联邦到地方各级政府的绝大部分权力都由两党人士掌控,第三党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对共和、民主党构成实质威胁。
3、美国的国会即众议院、参议院议员一般由政党推荐参选,由全民投票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立法权。除个别当选议员是第三党、独立人士外,大部分议员都由共和、民主两党所得,并组成各自的党团。众院议长由多数党资深议员出任,参院议长由副总统兼任,另设临时议长。与西欧国家不同,即便在参、众两院获得多数席位也未必是执政党,只有总统所在的党才是执政党。在总统任期的中间,还有中期选举,主要是改选部分参议员和众议院全部改选。
4、美国的总统尽管名义上是所在党的领袖,但当选后更多的是以“全民总统”的面目出现,其政党背景和痕迹淡化,没有哪一个美国总统全面领导过一个党,他难以通过党组织来控制国会、州和地方公职人员。美国总统不由国会选举产生,他不对国会负责。
5、这一政治体制模式的优点是:美国总统的权力较大,总统受政党的约束小,独立性较大,有利于较快地作出政治决断,提高执政效能。其弱点是:美国三大权力体系的相互制约与牵制明显,造成一些体制消耗。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但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国会可以弹劾总统;总统可以任命最高法官,最高法院又可以裁决国会和总统的法律、决定是否违宪。
二、英国、德国等政治体制模式的基本特点
这类国家的政党政治及政权构成模式在西方较为普遍,包括如英国、德国、瑞典、加拿大、意大利、日本和西欧大陆的多数发达国家。它们基本上都是属于责任内阁制政体,是典型的议会民主制政体,其基本特点是:
1、政党获得权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赢得议会选举的胜利,即获得下院即众议院议席的多数。议员候选人大都由政党推荐或具有政党背景,多党参加的竞选是体现其所谓民主制度的重要方面,一般都设定了3-5%的门槛票,并实行以多数代表制为主的选举制度,更有利于大党获得多数议席。一般是由获得下院相对多数的党领衔组阁,并由该党的领袖出任政府首脑。但也有议会的少数党组阁的现象,这尤其是在多个党进入了议会,且无一党获得议会相对多数的情况下更有可能。
2、国家的权力体系以内阁为核心,内阁拥有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制约。内阁不仅拥有行政权力,而且具有立法建议权,由执政党所控制的议会多数保证立法的通过。内阁总理或首相有很大的权力,他不仅能够挑选阁员,决定国家大政方针,甚至可以解散议会,宣布提前进行大选。
3、总统或国王更多的是一种荣誉性职位,并无真正的实权。在这一政体中,国王均为世袭制,总统多为间接选举产生,如由国会议员投票选举产生。总统或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更多地体现为一种象征性、礼仪性意义,只是在特殊情况下介入政党间的权力调解,平常较为超脱,不承担具体责任。
4、政党大都是一个相对严密的组织体系,但右翼比左翼要松散。政党无论是作为群众党还是精英党,大都有一个从上到下的组织系统,乃至还有一套党的外围组织如工会、青年、妇女组织,对本党执政起着一种辅助作用,甚至可以对政府形成某些牵制。
5、这种政权模式的优点是,无论是体制形成还是实际运作都相对民主、公正,更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和周全。但缺点是,体制或制度容易模式化,导致官僚主义,影响执政效率。
三、法国政治体制模式的基本特点
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不同,法国的政权模式是一种“半总统制”模式,既有总统制的特点,又有议会制的特征,其主要特点为:
1、总统候选人由政党或政党联盟推荐,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从原来的七年减为五年,同议会、政府任期同步。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权力不如美国总统大,但又远远大于内阁制国家的总统或国王。他掌管着国家的外交和国防大权,决定包括经济社会事务在内的各项大政方针,实际上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但他不是行政首脑,也不具体负责经济社会事务),主持内阁会议,享有对政府官员的任命权,并有权解散议会,宣布提前大选,还可施行宪法第16条规定的非常权力。
2、政府由获得下院即国民议会多数的政党组成,总理也由该党领袖出任,并由总统任命,政府主要职责是管理经济与内政事务,同时对总统和议会负责,议会可以质询并弹劾政府。
3、法国的总统和议会一般都实行两轮投票制(总统如在第一轮选举中获得超过50%的多数,就不必再进行第二次投票),总统、议员都是由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相对多数的候选人出任。如果总统与获得议会多数的党不是同一个党,便会出现“左右共治”的政治现象,但一般都把在政府中当政的党视为执政党。近20年来,法国几次出现了这种“左右共治”的现象。
4、这种政治模式的优点是,权力相对分散,不易于导致专制和专权,总统握有一定的实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其缺点是,行政权力的分散使得政府权威较弱,不利于国家管理,而且“左右共治”现象又导致了政党间的争权夺利,损害了政党的形象,也不利于社会问题的顺利解决。

美国大选特朗普“爆冷”获胜,令全世界开始深思美国政治体制。事实上,冷战结束以后,许多人误以为,美国崛起尤其是在美苏冷战中最终胜出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优势,即以自由民主理念在全球各类体制竞争中胜出。弗兰西斯·福山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代表作《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中狂妄地写道:“人类接近千禧年的终点,体制的竞争将只剩下一个人,那就是自由民主”,而这最后一“人”指的就是美国。这股思潮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以至于在中国舆论中充斥着对本国“体制问题”的批判,有的甚至把所有中国问题都归究为“体制”。
理论误解如此之深,使新一代中国学人必须要从美国崛起的历史源头去厘清“政治体制与国家崛起”的关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笔者每年至少要去一次美国,走访了10多个州、数十个县镇,与数百位美国人进行了交谈,并汇集成册《美国的焦虑:一位智库学者对美国的调研手记》,这个问题一直是纠缠在脑海中的思考主线。
美国崛起的真实逻辑
所谓“体制优势”,是对美国崛起相当简单的认识,在思维惯性中貌似解释了18世纪末《独立宣言》发表至20世纪末冷战结束之间美国从偏隅小国至全球大国的崛起史,但面对近20多年来的美国国力相对衰弱的事实,该逻辑却变得哑然:为何同样的政治体制,在美国获得空前国际优势的背景下,却不能保证美国实力的持续走强呢?
民主体制在美国的确立并不是“生而有之”,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据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托马斯·戴伊的统计,1787年参与修改《联邦宪法》的55位美国建国先贤中,至少有45人持有国家债券,14人从事土地投机活动,24人放贷和投资,11人从事贸易和制造业,35人是奴隶主,还有15人占有大量的种植园。而当时美国的400万公民,绝大多数都是小农、负债者、小商贩、边远地区农民、服务业者甚至奴隶。在戴伊看来,美国从来就只是由一小部分人而不是广大民众掌控。
此后,美国宪法共经历了27次修正案,对建国先贤们最早确定自由民主规则进行的缝缝补补,延续了体制的生命力,也塑造了体制的吸引力。但这27个有效修正案,最初10个修正案是一次性通过的,其他17个修正案则经历了艰难博弈,有的修正案讨论甚至历时200多年。一方面,这个过程伴随着精英力量以外人群的权利受到尊重,从1861年美国废除农奴制,直到上世纪60年代马丁·路德·金为领袖的黑人解放运动,黑人才逐渐得到享受民主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美国宪法的修正也充满着斗争与血腥。这个国家经历内战1次、总统遭暗杀4次、周期性的经济金融危机数十次、种族冲突数百次,最终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工业生产总值、GDP逐步超过老牌全球霸权国英国,渐渐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由此看,美国国力的壮大,伴随着一部政治体制的改革史,是社会平等与种族抗争史。体制的变革推动着美国崛起,而崛起的美国又不断提升其政治体制的国际吸引力。从这个角度看,所谓“先有体制,后有崛起”是一种简单和教条式的误导。
当然,有了体制变革,并不必然会有国家崛起。18世纪以来的法国经历数轮制度变革,共经历过5个共和国体制、两次帝国体制,却始终未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原因在于,法国在几次大国竞争中均没有很好地把握战略机遇,而美国崛起却是一个例外。
从国际视角看,美国崛起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实力渐长期。19世纪初推出的“门罗主义”,奠定了美国独占美洲的根基,迫使欧洲列强争霸远离北美。美国得以偏安一隅,休养生息,虽有19世纪60年代的内战,但整体上却享受到了欧洲大国争霸的“孤立主义红利”以及初期全球化的“国际贸易红利”。19世纪,欧洲大陆共经历了至少8场大战,几乎每一组列强之间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而美国的工业化却是在和平的环境下进行。
二是取巧超越期。上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变相抬升了美国的地位。一战欧洲诸强的自相残杀,使美国最终得利,1922年2月,《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海军条约》签字,使英国正式承认了美英海军力量的对等原则,标志着英国海上优势的终结,美国成为在军事上与英国平起平坐者。接着,英镑领衔的“金本位”制逐渐瓦解。二战中,苏联死亡2000多万人,德国300多万,英国450多万,意大利400多万,其他小国家加起来超过4000多万,欧洲几乎变成废墟。1941年后,美国像一战后期那样,中途再次取巧介入,“拯救”了世界。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重建世界秩序,一举奠定霸权。当时,美国GDP、工业生产总值、黄金储备都一度占全球60%以上,所有国际体系的设计主体思想均源于美国国家利益的诉求。
三是霸权护持期。秦亚青教授在《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一书中曾充分论述过,美国在战后国际体系中的根本国家利益,就是维持霸权国与国际体系中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挑战国家或潜在挑战国家相对优势的权力地位,即护持霸权地位。简而言之,在二战后,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曾遇到德国、日本和苏联的挑战,但后三者最后均功亏一篑。上世纪90年代后,世界最终呈现“一超独霸”的局面。
中国可从美国崛起逻辑中汲取营养
美国著名历史学教授韩德(Michael H.Hunt)在《美利坚独步天下》一书中,曾解释了为何美国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即财富的积累、国民的信仰或使命感以及一个强大、现代化的政府。有此基础条件,顺着时局的变迁,美国历任领导人把国家愿望与物质资源结合起来,稳步地使美国走上了在世界上具有统治力的国际地位。在近400页的书籍中,韩德几乎一句未提中国国内舆论所关注的“政治体制优势”,而是把国家崛起更多地归功于“体制”相对面:“人”以及与之相关的运筹力。韩德教授的总结与我多年对美国调研的体会是一致的。正如这本《美国的焦虑》中用许多的亲历故事所显示的,许多时候,我觉察到的,不是所谓的美国体制优势,反而是他们所谓“体制设计”的吊诡与两难。
比如,中国人最熟悉的美国领导人选拔体制。经过三届总统选举的调研,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美国体制选拔的领导人,首先不是取决于候选人是否具备领导这个国家能力,或者是否有充分的执政经验,而往往是候选人的游说、演说与筹款能力,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信息化时代的美国历届总统,第一素质要求竟是“演”!所选出的总统要么是演员,如里根;要么是善于演讲者,如克林顿、奥巴马。2016年大选,无论是希拉里,还是特朗普,“演”的特点更甚。
正是这种“体制悖论”——一方面,体制的改革不断需要民众赋权的平等化,即人人需要有平等的选票,决定国家领导人最后归属;另一方面,被选择对象需要迎合大众的导向,导致那些真正的政治大师、战略大师或者有伟大政治家潜力的人物很难脱颖而出——最终使整个美国陷入了无穷的焦虑与迷惘,国家与社会分裂化趋向越来越明显,国家的衰落也成为必然。
在我看来,造就美国崛起的三大重要原因正在消逝:美国天然的地缘政治优势正在消逝。19世纪通过购买、欺骗、占领等各种手段,美国造就了“东西是大洋、南北是弱国”的全球最优质大国地缘战略位置。但21世纪信息化、互联网化、超音速化的时代趋势,使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零距离化”,这使得美国再像上世纪上半叶那样“偏安一隅”,甚至在诸强大打出手时“捡便宜”式的胜出可能性越来越小。事实上,奥巴马执政期,美国有一股“孤立主义”外交思潮在升腾,但美国做不到孤立于全世界之外,也无法把原本自己介入而导致恶化的各个区域难题甩手不管,也无法在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盛行的世界独善其身。正如美国学者戴维·梅森在《美国世纪的终结》一书中所述:过度扩张大大耗费了美国的老本。渐渐地,艾森豪威尔的美国预言正在显现:“我们将在寻找绝对安全的徒然折腾中自我毁灭”。当然,这里的“毁灭”指的是美国不再那么强大。
美国捕捉历史机遇的能力正在消逝。每一次历史机遇的到来,无论是美国内战,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很善于抓住其中的缝隙。在可能出现战略错误的关口,避免犯错,没有让稍纵即逝的机遇流失。二战结束以后,德国、日本、苏联纷纷犯下的国内政治、经济等战略错误,美国的战略家与决策抓住了竞争对手的破绽,进行了有力的战略回击,成功维系了美国的霸权。然而,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这种天赋似乎还给了上帝,急得美国大战略家布热津斯基2008年在其《第二次机遇》一书中直接用“战略悟性的缺失和世界领导力的蹩脚表现”来形容克林顿和老布什、小布什三位总统。可惜的是,奥巴马也没有抓住布氏所说的“第二次机遇”,面对全球的“政治觉醒”,美国的领导力真的是“灾难性”的。
三是美国网罗与培养人才的绝对优势正在消逝。尽管美国仍然在人才吸引上领世界之先,但根据美国学者戴维·梅森的大量数据显示,日益衰败的教育正在成为美国竞争力和国际威望下降的重要原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的火爆、“社会主义者”桑德斯长期与希拉里并驾,背后的原因是民粹主义的崛起。而民粹的基础则是美国人受教育程度和读写能力的日益下降,进而产生的理性主义的群体缺失。有诸多证据显示,上世纪美国的务实精神、企业家精神、效率、科技创新、科研投入相对于其他强国的领跑度在后退,有的单项指标甚至落后于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笔者在韩国调研时得知,2014年韩国年轻人留学中国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留学美国的人数,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教育的衰败。
看美国,要坚持中国本位
由这些消逝的“崛起动力”,就能真实地评估体制对美国发展的作用。发表“历史终结论”20年后,福山再著《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全面反思与修正先前的理论,而这更折射了此前一些国人对美国勾勒的所谓“体制优越论”,更像是“历史终结论”推至极致而出现的理论自夸、自诩和自负。
200多年的美国政治史,其实就是体制发展史。这其中包括有18世纪末的体制争论,19世纪中叶的农奴制大讨论,上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上世纪末的民主自负,还有21世纪初的民主大反思。要真实评估美国体制的地位,不是为了否定美国的民主,而在于重新思考政治体制对国家崛起的意义。
超越“体制决定论”,是一种否定式的思考逻辑,进而透析支撑美国长期保持优势的动力消逝。这不仅能够提升中国社会的信心,还能为持续推动与保持中国崛起能量提供新的借鉴。简而言之,中国相比于美国的地缘劣势不再那么明显,依靠“一带一路”所打造的新亚欧地缘政治,正在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力;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对外把握机遇,对内培养人才,崛起势头仍然将长期保持。
由此再看美国人、美国社会的焦虑感,不只是一种观察美国国内政治变迁与外交政策变动的重要角度,更重要的是,推己及人,联想自身,从美国的焦虑,寻找到支撑本国持续发展的秘诀。这也正是把本书的主题定为“美国的焦虑”的出发点。
从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来华架构起太平洋两岸最古老的国家与最年轻的国家关系开始,如何处理好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始终是亚太地位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然而,对中国而言,“到底该怎么看美国”,始终是一个很难校准的靶子。这其中尤其要尽可能摒弃“美化”和“迥异”这两类思考维度。
所谓“美化”,是由美利坚合众国的中文翻译名开始的。中国对美国的译名曾有过60多种,如米国、美利加、米里干等,最后选择用“美丽的国家”来定义,多少反映了当年中国人对美国的迷恋心态。迷恋的结果是失望。民国初年,中国一度曾采取过类似于美国三权分立制度,但很快就失败了;五四运动时,威尔逊总统曾经是中国青年学生的希望,但巴黎和会让中国人醒悟;1945年中国人认为美国会真正调停,但最终是“别了,司徒雷登”。从历史经验看,中国一定要“去美化”“去美国化”地看美国,才有可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果。

所谓“迥异”,是指将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完全迥异起来看待,把中国与美国当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文明体系。这导致中国人看美国的“极化”,一是向美国靠拢,甚至主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彻底变成像美国那样的国家;二是要保持相对于美国的独立性、独特性,以至于逢美即反、逢美即防。这使得美国常常在中国人世界观的数轴两端徘徊,圆点却找不到。
过去30多年,中国发展实际上走的相对“去美国化”同时又汲取美国经验的改革之路。在广泛征求民意、公示制等基础上,中国推行基层选举、异地任职、公务员晋升制、集体领导制,逐渐形成了本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
美国仍然是全球第一强国,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仍完全落后于美国。相较于美国,中国每一个领域的位置并不一样,有的已超过美国,比如工业总产量、贸易量等。正如本书中所说,中美差距,经济实力最少;教育科技实力次之,追赶之势非常明显;差距最大的是军事与金融的实力。但超越美国不是目的,从美国的角度找到中国发展的要旨,才是学人所谓真正使命。
从这点看,更需要套用那句老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美国有体制优势,其体制优势如下:

  1. 美国国力的壮大,伴随着一部政治体制的改革史,是社会平等与种族抗争史。体制的变革推动着美国崛起,而崛起的美国又不断提升其政治体制的国际吸引力。先有体制,后有崛起是一种简单和教条式的误导。

  2. 美国是财富的积累、国民的信仰或使命感以及一个强大、现代化的政府。有此基础条件,顺着时局的变迁,美国历任领导人把国家愿望与物质资源结合起来,稳步地使美国走上了在世界上具有统治力的国际地位。把国家崛起更多地归功于“体制”相对面,人以及与之相关的运筹力。韩德教授的总结与我多年对美国调研的体会是一致的。

  3. 体制的改革不断需要民众赋权的平等化,即人人需要有平等的选票,决定国家领导人最后归属;另一方面,被选择对象需要迎合大众的导向,导致那些真正的政治大师、战略大师或者有伟大政治家潜力的人物很难脱颖而出——最终使整个美国陷入了无穷的焦虑与迷惘,国家与社会分裂化趋向越来越明显,国家的衰落也成为必然。

  4. 超越体制决定论,是一种否定式的思考逻辑,进而透析支撑美国长期保持优势的动力消逝。这不仅能够提升社会的信心,还能为持续推动与保持中国崛起能量提供新的借鉴。



没有,理由如下:

近年来,不但美国的体制问题日益暴露,就连造就美国崛起的真正重要因素也正在消逝。

一是美国天然的地缘政治优势正在消逝。19世纪初推出的“门罗主义”,奠定了美国独占美洲的根基,通过购买、欺骗、占领等手段,美国造就了“东西是大洋、南北是弱国”的全球最优质大国地缘战略位置。虽有19世纪60 年代的内战,但整体上美国却享受到欧洲大国争霸的“孤立主义红利”以及初期全球化的“国际贸易红利”。19 世纪,欧洲大陆共经历了至少8 场大战,几乎每一组列强之间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而美国的工业化却是在和平的环境下进行的。但21世纪信息化、互联网化、超音速化的时代趋势,使美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零距离化”,这使得美国再像20 世纪上半叶那样“偏安一隅”,甚至在诸强大打出手时“捡便宜”式胜出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事实上,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有一股“孤立主义”外交思潮在升腾,但美国做不到孤立于全世界之外,也无法把原本因自己介入而导致恶化的各个区域难题甩手不管,更无法在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盛行的世界中独善其身。正如美国学者戴维·梅森在《美国世纪的终结》一书中所述:过度扩张大大耗费了美国的老本。渐渐地,艾森豪威尔关于美国的预言正在显现:“我们将在寻找绝对安全的徒然折腾中自我毁灭”。当然,这里的“毁灭”指的是美国不再那么强大。

二是美国捕捉住历史机遇的能力正在消逝。每一次历史机遇的到来,无论是美国内战,还是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很善于抓住其中的缝隙。在可能出现战略错误的关口,避免犯错,没有让稍纵即逝的机遇流失。20 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变相抬升了美国的地位。一战欧洲诸强的自相残杀,使美国最终得利。二战中,苏联死亡2000多万人,德国死亡300多万人,英国死亡450多万人,意大利死亡400多万人,其他小国家加起来死亡人数超过4000万,欧洲几乎变成废墟。1941 年后,美国像一战后期那样,中途再次取巧介入,“拯救”了世界。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重建世界秩序,一举奠定霸权地位。然而,冷战结束以后,美国这种天赋似乎还给了上帝,急得美国大战略家布热津斯基2008 年在其《第二次机遇》一书中直接用“战略悟性的缺失和世界领导力的蹩脚表现”来形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三位总统。可惜的是,奥巴马也没有抓住布氏所说的“第二次机遇”,面对全球的“政治觉醒”,美国的领导力弱化真的是“灾难性”的。

三是美国网罗与培养人才的绝对优势正在消逝。美国一直鼓励科学和发明,网罗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创造力的人才。“二战”以后,美国越来越重视从亚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挖掘人才。这种被联合国称为“一种颠倒的技术转让”,对于促进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其作用是难以估量的。然而,现在尽管美国仍然在人才吸引上领世界之先,但根据美国学者戴维·梅森的大量数据,日益衰败的教育正在成为美国竞争力和国际威望下降的重要原因。诸多证据显示,20 世纪美国的务实精神、企业家精神、效率、科技创新、科研投入相对于其他强国的领先程度正在下降,有的单项指标甚至落后于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

过去30 多年,中国发展实际上走的是相对“去美国化”同时又汲取美国文明成果特别是总结其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训的改革之路。在广泛征求民意、公示制等基础上,中国推行基层选举、异地任职、公务员晋升制、集体领导制,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



优势不优势的看跟谁比了,我们不跟他比,因为国情不同,在中国你换个体制谁知道要变成什么样,他们的体制在中国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不知道会怎么样,不过肯定不会比现在中国更好。

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包括美国所谓的体制优势也是一样,有优势的一面也有劣势的一面,我们应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正确的看待这个问题。


美国真的有所谓体制优势吗
所谓“体制优势”,是对美国崛起相当简单的认识,在思维惯性中貌似解释了18世纪末《独立宣言》发表至20世纪末冷战结束之间美国从偏隅小国至全球大国的崛起史,但面对近20多年来的美国国力相对衰弱的事实,该逻辑却变得哑然。民主体制在美国的确立并不是“生而有之”,而是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美国国力...

美国真的有所谓体制优势吗
所谓“体制优势”,是对美国崛起相当简单的认识,在思维惯性中貌似解释了18世纪末《独立宣言》发表至20世纪末冷战结束之间美国从偏隅小国至全球大国的崛起史,但面对近20多年来的美国国力相对衰弱的事实,该逻辑却变得哑然:为何同样的政治体制,在美国获得空前国际优势的背景下,却不能保证美国实力的持续走强呢?民主体制在...

衡量共和政体优劣的标准有哪些 为什么
衡量共和体制的标准是是否符合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的实际情况。好的政治制度,即符合本国实际的政治制度,对于其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人口素质提高、军事发展等都有促进作用,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不符合该国的各种实际状况,反而对其是有害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为什么说中国是最有前途的国家
毕竟美国无论从资源还是地理位置等方面因素都远远好于中国,中国走美国那样的所谓市场经济是没有任何可能进行超越的。也就是说,不管现在的中国模式是否正确,毕竟我们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美国的发展道路,我们依靠大量的公有制企业的市场经济至少存在这种超越美国的可能性。至于如果我们走错了会付出什么代...

国以弱亡,独汉以强亡。汉军体制到底会有什么优势?
汉军体制优势是军事管理严格,军事力量发散,中央不能集权,大部分的军事力量是分布在各个郡,各方诸侯分管各地军权。而且汉军封侯拜相十分严格,使得汉朝时期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最后难以掌控,也正是如此,唯有汉朝是因为太强大而灭亡的。历史上大多数的国家走向灭亡大体是因为国家总体实力衰弱,要不就是被...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越来越想进入体制内?
2.体制外的工作不稳定,也不适合生活 现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向往体制内的工作,主要是因为体制外的工作真的不适合生活,每天给企业打工,也不过是按月领工资,说到底也只是打工人,并且随时会被替换。而体制内的工作就不一样了,能让年轻人有身份,也比较体面,还能享受双休和节假日。而体制外的工作,不仅...

这个世界未来会怎样?
现在看来,关键在于自由,让资本涌入。把矿石挖出来卖掉,或者买入机器加工一些产品,都能带来城市的繁荣。国家间有所谓的比较优势,贸易频繁,眼看美妙的地球村就要形成了,人类社会日益成为一体,民族融合趋势也很明显。未来真会这么美妙吗?这个世界上能够自主制造机器的国家少之又少,很多国家根本就没有...

某些人,你有什么资格不认可自己的祖国?
然而就是这些彻底的谣言正在日益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力,让我们开始对自己政府、体制、国家、民族甚至是文化和基因产生自我怀疑,进而开始自惭颜秽,卑躬屈膝,对西方人所说所讲言听计从,不敢怀疑,只顾反思。可是没有什么比盲目的反思更为有害,因为它会诱骗我们背弃自己的历史,背弃自己的文化,背弃自己的希望,背弃自己的...

在体制内工作究竟是一种什么体验?
并且他们普遍认为体制内的我们在找对象的时候或多或少是有一定优势的。同龄人则能很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比如我没进体制内的同学朋友,他们都能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并不认为体制内的工作有什么优势,但是当他们加班特别累,遇到疫情工资大打折扣的时候会说你们体制内的工作真不错。像我身边的同事,身处...

(截至16号)美国队才16枚金牌,中国都27了,是不是美国这届不如中国呢...
美国的强项还在后头呢?再过几天美国的金牌就会狂飙起来了 大家可不能松懈咯 中国加油

宁晋县13092818349: 美国的制度霸权是怎样的?
夷所奥地: 华敏超:美元霸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制度性安排,现在请李菲师 姐谈一下制度霸权. 李菲:“二战”后,美国霸权的建立与护持,不同于之前大国殖民统治、 权力征...

宁晋县13092818349: 美国教育体制有什么优点? -
夷所奥地: 美国的教育体制最优秀的一个表现就是,不管你目前处在哪个位置(包括没有排名的一般的学校、社区大学),永远给那些积极向上的人重新开始的机会.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美国留学让你震惊的20个数据!在这里,带大家一起来分享下. ...

宁晋县13092818349: 分析美国和德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利弊 -
夷所奥地: 美国市场经济的特点 十分强调市场力量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政府对经济发展只能起次要作用.推崇企业家精神,崇尚市场效率而批评政府于预,政府进行调控与否往往以是否有利于消费者利益为目标,而较少从生产者角度出发.社会习惯与政府政策更多地着重促进私人消费而忽视储蓄.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 * 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确保了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多方面的权利. * 政府不干预企业,工人可参与企业管理 # 美国推崇私有制和自由企业制度,政府根据短期经济形势,随经济变化采取灵活干预的调控方式. # 德国等欧洲大陆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和力度较大,但侧重间接调节手段.

宁晋县13092818349: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真的是英国的小弟吗? -
夷所奥地: 也不是. 一方面,美国有门罗主义:美洲,至少北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他反对欧洲列强,过度的干预美洲的事物: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意参与欧洲的争霸,所谓孤立主义:美国孤立在欧洲之外,在美洲,建立了繁荣富强的国家,人民安居乐业.所以,我们不必参与欧洲的争霸,孤立起来,过自己的安稳日子. 由此,美国不愿意参与欧洲事物,一战前,美国在欧洲人眼中,就是一群傻呵呵的牛仔,只会做生意. 而一战后,美国真的展开自己的实力,成为牌局上强有力的一员.

宁晋县13092818349: 请问美国当年独立之后为什么在随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很快超过英国?另... -
夷所奥地: 先天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制度优势,加上美国人民后天的努力,想不强大都难.看看美国的移民祖先,就是因为在教会统治下的欧洲过不下去,才冒险去新大陆的,本身即是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去的.

宁晋县13092818349: 美国教育体制的优势有哪些? -
夷所奥地: 【美国留学网(meiguo.Liuxue86.com) - 美国留学国家优势】 美国的教育体制最优秀的一个表现就是,不管你目前处在哪个位置(包括没有排名的一般的学校、社区大学),永远给那些积极向上的人重新开始的机会.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美...

宁晋县13092818349: 体育举国体制真的是好体质吗? -
夷所奥地: 中国是举国体制不好,不计成本,不计金钱,只为拿牌,这叫奥运金牌战略,中国的只为拿金牌,比如女子举重,在发达的国家是没有人练习的. 美国的体制是群众体制,呈金字塔,练的人多,出成绩的概率大,而且是个人行为,职业选手, 体育的根本还是和经济相关的,我国体育和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这是因为国家投钱在养体育,国外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宁晋县13092818349: 美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
夷所奥地:[答案] 、十五条修正案,禁止蓄权、禁止因肤色、种族剥夺选举权.此三条是对《权利宣言》重要补充. 黑奴制已受极大打击,但南方各州依然顽固对抗北方,以南卡罗莱纳为首各州通过州立法继续进行变相奴役黑人,这些地区种族歧视严重,所谓“保守势...

宁晋县13092818349: 美国,欧洲发达地区还有农村人吗?很土那种 -
夷所奥地: 说欧美城镇化的其实都是超级大白痴,欧美的实际城镇化率按照我们队城市的定义,远比我们发达地区要低很多很多.你到欧美看一下就知道,所谓的大城市面积人口也不多,出了城...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