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要适合初一学生的水平,至少800字,不可抄袭,否则不给分

作者&投稿:陟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把苏轼的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改写成800字记叙文 急急急!!!~

  元丰五年,带着一身失意,他来到了黄州,远离繁华的帝京,远离那名利争斗的黑色漩涡。

  署中无事,他时常一个人来到长江边。据说,这是赤壁之战的遗址。其实,是与不是,他并不在意,他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倾诉的地方罢了。

  江风猎猎,袍袖鼓荡,眼前长江滚滚,奔腾汹涌,浪潮翻卷如雪,巨浪撞击石壁,声若惊雷。江山如画啊,古往今来,多少英雄为之折腰。于是,很自然地,他想到了周瑜,想到了这个因赤壁一战而名扬天下的英雄人物。是的,他羡慕周瑜,但不是因为美艳无双的小乔,他羡慕的是周瑜少年得志,显赫功业。他也曾年少轻狂,却不知道世事艰难,踌躇满志地想着匡扶社稷,为民请命。怎料小人弄权,他险些命丧天牢。残酷的现实如一盆冷水,浇得人心头发冷。

  命途多舛啊,又能如何呢,所有的抗争与努力,不过是蚍蜉撼树罢了。

  举杯,一饮而尽。酒入愁肠,热辣辣地烧,心头的空洞益发巨大。

  醉眼朦胧中,他仿佛看到了如乌云般压在长江边上的80万曹军,铠甲鲜明,杀气腾腾;仿佛看到了稳坐帐中的周公瑾,轻挥羽扇,谈笑自若;仿佛看到了东风疾吹,烟炎障天,樯橹灰飞烟灭。快哉,快哉!这是何等壮观,何等功业!丈夫处世,就该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哪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怕青山埋忠骨,马甲裹尸还。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年华老去,却碌碌无为。但如今英雄无觅处,便纵有满腔热诚,又能与何人说呢?

  故国神游,几番豪肠百转,他怆然笑了,笑自己衰鬓早花,还发这少年狂;笑自己身在困厄,还痴心不改。其实他不知道,在黄州,在赤壁,他已经永恒了。千百年后,人们只能仰望他不屈的身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一直在赤壁回荡。

千古绝唱与历史沉思
—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 以意逆志
此词是作者豪放词的代表作,通过对赤壁雄奇瑰丽景色的描绘和对古代豪杰周瑜等的缅怀,表达作者愿建功立业的豪情及壮志难求的郁闷。本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写景、抒情、思理于一体,动人心魄,被誉为千古绝唱。
这首《念奴娇》更在北宋词史上第一次以如椽大笔塑造了英雄盖世的人物形象,为用词体表达重大的社会题材,开拓了道路。其境界之宏大,格调之豪壮,气象之峥嵘,都是前所未有的。
二 知人论世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三年后,即元丰五年(1082)七月,苏轼游黄冈赤壁,作《赤壁赋》。与此约略同时,作此词。
作者察觉到北宋国力的衰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也看到朝廷对敌人采取的退让政策并不能换来和平。于是他转而崇尚“帕首腰刀是丈夫”的斗争精神。苏轼贬官黄州后,虽然郁愤满肠,但并未忘怀现实。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庸懦,他多末渴望有如三国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扭转这现状啊!这正是作者在这篇词中,之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的思想契机。


三·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上片即景怀古。气象开阔,气势空前,既写了大江,又写了历史,把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非心中囊括整个大江,囊括全部历史,孰能如此?盖其积之也久,一朝爆发,遂产生震撼的力量。
开篇两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为全篇激越的豪情造声势,为赤壁“如画”的壮美景色及英雄豪杰的出场做铺垫,也引导读者步入千古兴亡的历史场景中:“大江”引出下文的“赤壁”;而“风流人物”将引出下文“周郎”及“多少豪杰”,甚至包括“多情”的“我”,即作者自己。“浪淘尽”所寄寓的慨叹与惋惜,正应和怀古伤今的主题。而以长江奔流东逝映衬古今历史变迁与时光推移,则为传统艺术手法增添了雄伟的气势。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交代了地点、时代和人物,扣紧词题,并将开端三句从面到点具体化了。“人道是”三字极有分寸,表明作者无意进行历史地理的严密考证,宁愿借民间传闻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赤壁之战,以弱胜强,成就了周瑜的功名,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那宏伟壮阔的战争场景正好用来烘托作者豪迈之情。

炼字——“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正面描写赤壁风光。写山崖石壁直插云霄,着一“乱”字形容悬崖的突兀参差,杂乱无序,显得愈发雄伟;着一“穿”字形容绝壁的陡峭高耸,险峻挺拔,显得更加壮丽。这句写山形,是仰观;后两句则写水势,是俯视:怒涛搏击江岸,可以想见其汹涌澎湃,似可听到那涛声轰响。“惊”字显示出水势凶险,震慑人心;“拍”字显示出流势猛烈,呼应“浪淘尽”。接下来用“千堆雪”比喻狂澜的壮美,虽是化用李煜《渔夫》“浪花有意千重雪”的诗句,却平添了一股豪情。


“江山如画”是对上述赤壁有声有色的奇险景象的总结,诗人将赤壁奇景定格为静态之美,令人叹为观止。“一时多少豪杰”由写景转入写人,呼应开头两句,但已由“千古”收拢到“一时”,由泛指的“风流人物”过渡到赤壁古战场的“多少豪杰”,而重点要缅怀的英雄人物周瑜已是呼之欲出了。
下片怀古伤今。赞颂周瑜这个古代豪杰。这个人物对苏轼所处的那个时代有现实意义。现实中周瑜不易得,故结句有“酹江月”之语,抒发无限感慨。题词云怀古,怀古每易伤今。
“遥想公瑾当年”让作者缅怀的英雄人物粉墨登场,却又出人意料地以“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亮相,让读者看到的事距赤壁之战十年前,那风姿潇洒,识见卓绝的周郎。作者又一次挣脱历史事实的束缚,也不再借助“人道是”虚应故事,而是采用文学创作所允许的时空变幻,随手拈来“小乔初嫁”的细节塑造出风流倜傥的少帅形象,从而与老谋深算,终于“灰飞烟灭”的曹操形成强烈反差和鲜明对比。这神来之笔为作品增添了浪漫色彩,带个读者联翩的遐想。
When less is more-见微知著
宋代《苕溪渔隐丛话》评苏东坡这首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此词以歌颂古代英雄人物,抒发爱国之情,甚至暗指政治取向,新颖的题材不断扩大着词的视野,也在突破着传统格律的束缚。精炼洒脱的笔触,豪健清旷的词风,给北宋词坛“指出向上一路”,令人耳目一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简析]

苏轼的词,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不那么拘于一格。有时放笔直书,便成为"曲子中缚不住"的"句读不葺之诗";有些从内容看也颇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长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显出江河的宏大气势。人们可以如此这般地挑剔它,却总是无法否定它。
苏轼这首《念奴娇》,无疑是宋词中有数之作。立足点如此之高,写历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词坛罕见,在诗国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笔就高视阔步,气势沈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细想万千年来,历史上出现过多少英雄人物,他们何尝不煌赫一时,俨然是时代的骄子。谁不赞叹他们的豪杰风流,谁不仰望他们的姿容风采!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时光的不断流逝,随着新陈代谢的客观规律,如今回头一看,那些"风流人物"当年的业绩,好象给长江浪花不断淘洗,逐步淡漠,逐步褪色,终于,变成历史的陈迹了。

"浪淘尽"──真是既有形象,更能传神。但更重要的是作者一开头就抓住历史发展的规律,高度凝炼地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所处的地位,真是"高屋建瓴",先声夺人。令人不能不惊叹。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上面已泛指"风流人物",这里就进一步提出"三国周郎"作为一篇的主脑,文章就由此生发开去。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这是现场写景,必不可少。一句说,乱石象崩坠的云;一句说,惊涛象要把堤岸撕裂;由于乱石和惊涛搏斗,无数浪花卷成了无数的雪堆,忽起忽落,此隐彼现,蔚为壮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如画"是从眼前景色得出的结论。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时俊杰之士。这长江,这赤壁,岂能不引起人们怀古的幽情?于是,由此便逗引出下面一大段感情的抒发了。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作者在这里单独提出周瑜来,作为此地的代表人物,不仅因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是关键性人物,更含有艺术剪裁的需要在内。

请看,在"公瑾当年"后面忽然接上"小乔初嫁了",然后再补上"雄姿英发",真象在两座悬崖之间,横架一道独木小桥,是险绝的事,又是使人叹绝的事。说它险绝,因为这里原插不上小乔这个人物,如今硬插进去,似乎不大相称。所以确是十分冒险的一笔。说它又使人叹绝,因为插上了这个人物,真能把周瑜的风流俊雅极有精神地描画出来。从艺术角度来说,真乃传神之笔。那风神摇之处,决不是用别的句子能够饱满地表现的。

"羽扇纶巾"──这四个字,充分显示周瑜的风度闲雅,是"小乔初嫁了"的进一步勾勒和补充。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这里就转入对个人身世的感慨。"故国神游",是说三国赤壁之战和那些历史人物,引起了自己许多感想──好象自己的灵魂向远古游历了一番。"多情",是嘲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由于自作多情,难免要早生华发(花白的头发),所以只好自我嘲笑一番了。在这里,作者对自己无从建立功业,年纪又大了──对比起周瑜破曹时只有三十四岁,仍然只在赤壁矶头怀古高歌,不能不很有感慨了。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于是只好旷达一番。反正,过去"如梦",现在也是"如梦",还是拿起酒杯,向江上明月浇奠,表示对它的敬意,也就算了。这里用"如梦",正好回应开头的"浪淘尽"。因为风流人物不过是"浪淘尽",人间也不过"如梦"。又何必不旷达,又何必过分执着呢!这是苏轼思想上长期潜伏着的、同现实世界表现离心倾向的一道暗流。阶级的局限如此,在他的一生中,常常无法避免而不时搏动着

长江向东流去,波浪滚滚,千古的英雄人物都(随着长江水)逝去。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直刺天空,大浪拍击着江岸,激起一堆堆雪白的浪花。江山象一幅奇丽的图画,那个时代汇集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瑜,小乔刚嫁给他,他正年经有为,威武的仪表,英姿奋发。(他)手握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此时此刻),(我)怀想三国旧事,凭吊古人,应该笑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都变白了。人生在世就象一场梦一样,我还是倒一杯酒来祭奠江上的明月吧!
这样回答可以吗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描绘了英雄豪杰在赤壁之战中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乱世沉浮和人生百态的思考。这首词虽然是古代作品,但它的主题和情感却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赏析这首词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豪放、激昂的语言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面。在词中,作者通过描写江水远连天际、烟雾缭绕、群山环绕等细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场战争的气势磅礴和恢弘壮观。作者还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巧妙的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英雄豪杰相结合,展示出了他们无所畏惧、舍生忘死的英勇精神。这些细腻而生动的描写,使《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
与此在词中,作者也抒发了对乱世沉浮和人生百态的思考。他以“两岸猿声啼不住”、“楚江微波万顷皆”等描写方式,表达了对战争所带来的伤痛和悲凉的感受。这种对现实的反思和悲怆,引发了人们对于人生意义以及社会变迁的思考。词中还融入了作者对友谊和忠诚的讴歌,让读者感受到人性美好的一面。
《念奴娇·赤壁怀古》虽然是一首古代作品,但它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却是永恒不变的。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都会遭遇各种挫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保持勇敢、坚定和忠诚的品质,就能克服困难、战胜逆境。这正是《念奴娇·赤壁怀古》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深刻道理。
在学习和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古代文化背景,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情感表达。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自己独特的角度和语言,将这首词中所表达的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个人的思考和创作。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和深刻思考的作品。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它不仅展示了古代英雄豪杰的风采,也启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让我们一起沉浸在这首词的世界中,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与美感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唐代诗人李之仪所作,讲述了他对于历史名战——赤壁之战的忆怀和感慨。这首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邃,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和诗人的个人情感。
这首诗从叙述开始就让人感受到了浓烈的历史气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段文字把三国时期的赤壁战场勾勒出来,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接下来,诗人开始讲述自己看到这片战场的感想:纵使现在不乐观,但我见此处依旧激荡心潮。这个转折点让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诗人用细腻动人的笔触再次勾勒出战争场面,并描写了当时著名将领周瑜和诸葛亮的形象。《念奴娇赤壁怀古》以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悲壮结尾,让人不由得感叹历史长河中的恩怨情仇,以及英雄们的离合悲欢。
整首诗语言简洁,却具有深刻的内涵。诗人不仅是艺术家,更是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他通过自己对于历史战场的感慨和对于英雄人物的描摹,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和感受。
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这首诗可能会比较难懂。但是,如果我们在阅读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就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
在阅读这首诗时,我们还应该把它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背景中进行思考。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役,而此战也是三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战役之一。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李之仪为何要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诗歌是一部充满历史气息和个人情感的作品。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和人性的脆弱,同时也启示我们在今天的生活中应该珍惜和平,尊重历史。

这首《念奴娇》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黄州城外的赤壁(鼻)矶风景优美,是文人清赏之地。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八载东坡语:
黄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传云曹公败处,所谓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败归,由华容路,路多泥泞,使老弱先行践之而过,曰:'刘备智过人而见事迟,华容夹道皆葭苇,若使纵火,吾无遗类矣。'今赤壁少西对岸即华容镇,庶几是也。然岳州复有华容县,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来,因以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数弄。风起水涌,大鱼皆出,山上有栖鹘,亦惊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苏轼这里所描述的风起水涌景象和对曹操、周瑜赤壁之战的联想,在这首《念奴娇》词和《赤壁赋》中都有鲜明生动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对于黄州之赤壁是否三国时赤壁之战的故地是颇存疑虑的。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说三国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极有分寸。赤壁之战的故地,争议很大。一说在今湖北蒲圻县境内,已改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内有四处地名同称赤壁者,另三处在黄冈、武昌、汉阳附近。苏轼所游是黄冈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议论。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苏轼重点要写的是"三国周郎",故下阕便全从周郎引发。换头五句写赤壁战争。与周瑜的谈笑论战相似,作者描写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也是举重若轻,闲笔纷出。从起句的"千古风流人物"到"一时多少豪杰"再到"遥想公瑾当年",视线不断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写周瑜却不写其大智大勇,只写其儒雅风流的气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纶巾"看作是诸葛亮的代称,因为诸葛亮的装束素以羽扇纶巾著名。但在三国之时,这是儒将通常的装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复古《赤壁》诗云:"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苏轼在这里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复杂的。"故国"两句便由周郎转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而苏轼写作此词时年已四十七岁。孔子曾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苏轼从周瑜的年轻有为,联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应笑我"之句,语似轻淡,意却沉郁。但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参破世间宠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觉到自己的悲哀后,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样的沉溺苦海,自伤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个江山历史之中进行观照。在苏轼看来,当年潇洒从容、声名盖世的周瑜现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尽了吗。这样一比,苏轼便从悲哀中超脱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和子由渑池怀旧》)。所以苏轼在与周瑜作了一番比较后,虽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业无法与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个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双方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有了这样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结句"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词中所说的那样:"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消极悲观不是人生的真谛,超脱飞扬才是生命的壮歌。既然人间世事恍如一梦,何妨将樽酒洒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脱却苦闷,从有限中玩味无限,让精神获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赋》于此说得更为清晰明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这种超然远想的文字,宛然是《庄子�6�1齐物论》思想的翻版。但庄子以此回避现实,苏轼则以此超越现实。

黄州数年是苏轼思想发生转折的时期,也是他不断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时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养护自己淳至的精神。这首《念奴娇》词及其作于同一时期的数篇诗文,都为我们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念奴娇 赤壁怀古诗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遵还酹江月。 若干年前,...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诗及诗意
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品鉴赏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翻译 意思: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题中的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是什么?
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

《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诗 及赏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念奴桥赤壁怀古的赏析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词,是全宋词中一首千古传诵的咏史佳作。这首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的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首三句,仿佛是远景扫描,长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亘古不变的滔天波浪如大浪淘沙,...

阳山县19366102851: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 -
鄣轮甜梦: 念奴娇①•赤壁怀古② 【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③.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

阳山县19366102851: 《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1.起笔三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这样写的作用?2.“乱石.”三句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 -
鄣轮甜梦:[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内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阳山县19366102851: 《念奴娇 - 赤壁怀古》的赏析, -
鄣轮甜梦:[答案] 这首词叙述描写了赤壁的雄伟气势与壮丽景色,怀念了古代英雄人物与英雄业绩,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建而华发早生的感慨. 全词风格豪放,波澜起伏,形象生动,音节响亮,充分表现了苏词的特点,是苏轼的代表作品. 词尾的消极思想,应用历史唯物...

阳山县19366102851: 念奴娇 赤壁怀古句子鉴赏每句话20字 -
鄣轮甜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 该词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身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阳山县19366102851: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 -
鄣轮甜梦:[答案] 千古风流人物既被大浪淘尽,则一己之微岂不可悲?然而苏轼却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风流人物也难免如此,那么一己之荣辱穷达复何足悲叹!人类既如此殊途而同归,则汲汲于一时功名,不免过于迂腐了.接下两句切入怀古主题,专...

阳山县19366102851: 念奴娇 赤壁怀古赏析 -
鄣轮甜梦: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从中不难想象出当时战斗的激烈和周瑜统领水军英勇善战的战斗风姿.山势险峻、参差错落的山岩直指天空,狂奔的巨流汹涌澎湃,猛烈地冲击着岩石.这是何等的雄奇景观!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色几方面生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面歌颂周瑜做了铺垫和蓄势.

阳山县19366102851: 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什么叫做形象化语言? -
鄣轮甜梦:[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 · 苏东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阳山县19366102851: 求 苏轼 《前赤壁赋》 或者《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赏析 大约300 - 500字左右! -
鄣轮甜梦:[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该词抒发了诗人对往昔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词人对自身坎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