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诗 及赏析

作者&投稿:壬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全篇和赏析!谢啦!~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上阙,滚滚的长江水浩浩荡荡朝着东方流去,让我们不禁想起孔子的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看那大浪淘沙,淹没了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在那山崖的西边,就是传说中三国周瑜大破曹操百万雄师的赤壁!多么宏伟雄奇的赤壁!那陡峭险峻的山崖高入云霄,仿佛要横穿天空,刺破苍穹!多么恢弘汹涌的长江水,掀起一阵阵滔天巨浪,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历史啊,是如此的惊心动魄,人生啊,是如此的壮怀激烈!锦绣江山孕育出多少英雄豪杰,然而,却早被无情的时间冲刷得干干净净!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惊心动魄的美丽!  下阙,想想当年的周瑜周公瑾,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浪漫!“小乔初嫁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小乔与周瑜并非在赤壁大战时结为百年之好的,东坡之所以偏偏要在这里强调"小乔初嫁",就是要让小乔这个久久站在三国英雄视野之外的美丽女性走入英雄的、历史的画卷之中,就是要让上阙那惊心动魄的美丽化作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靓丽!诗人紧接着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让娇美柔情的小乔走入历史,就是为了更加衬托周瑜盖世英雄的气概!但这还远远不是全部,没有小乔,周瑜这个英雄的身上就少了许多儒雅从容、潇洒风流的气派!所以紧接着就说:"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消灭曹军,不过是谈笑之间,举手之劳!这才是儒将风流,这才是大英雄的气度!这就是苏轼心中的历史:如画的江山,滔滔的大浪,雄奇的峭壁,多情的美人,风流倜傥的英雄,千古流传的功业!然而,苏轼又是多么的感伤!赤壁再壮阔,英雄再浪漫,与自己又有什么相干?看看自己蹉跎半生,依然老大无成,却只顾在这里发出徒劳无用的感慨,苏轼啊苏轼,你也真是太过多情,难怪生出这么多的白发!
  小乔是很美丽,周郎是很潇洒,赤壁大战是很辉煌,然而这些如今又在何处呢?人生不过是一场大梦,又何必为虚幻的历史伤感多情,为自己的老大无成而暗暗悲伤呢?也许只有江水、明月才是永恒的存在,且让我们与江月共饮,好好领略这赤壁的美丽夜晚吧!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潇洒多情的感伤!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声宏伟的叹息,一个壮阔的悲哀,一次飞越历史的翱翔。无论是惊心动魄的美丽,还是潇洒多情的感伤,都是一种深情的执着、深情的眷恋、深情的向往。而这,不正是苏轼所要极力超脱、极力超越的束缚吗?不要再为自己的老大无成而悲伤、叹息,要知道,个人的情感无论多么强烈,在宏阔壮烈的历史巨变中,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那么矫揉造作,那么可怜可笑。所以不必为此再徒劳地感伤,应当享受人生,笑傲江湖。苏轼就在这种个人与历史的强烈对比中获得了对人生的自觉,从而真正做到超然物外、达观世事。《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可以说是苏轼豪放词的颠峰之作。据说有一次,苏轼问一名客人:"我的词作比柳永如何?"那位客人回答说:"这哪里能够相比?"苏轼吃惊地问:"这怎么说?"那客人不慌不忙地说:"您的词作,必须让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握大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柳永的词作却需要一个二八年华的小女子拈着红牙拍板,细细地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苏轼听后不禁抚掌大笑(事载宋·俞文豹《吹剑续录》)。
  这一段逸事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在称赞苏轼,其实却是在贬抑他的词作。因为在苏轼的时代,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派乃是词坛创作的主流。婉约词派主要描写男女相思离别之情以及女性的闺阁生活,风格柔弱感伤、婉媚多情。苏轼对词最大的贡献与革新在于:将词的题材从单纯的儿女私情、离愁别绪扩展到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将词的格调从抒写艳丽、媚俗的雕虫小技提升到抒发宏伟志向、表达胸襟抱负的黄钟大吕。苏轼对词的革新,如同在独木小桥之外开辟出一条通天大道,从此,词开始拥有与诗文一样重要的地位,而词的境界也随之走向宏阔开放。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

这句是作者触景生情,面对滚滚波涛,感到历史的流逝,有如东去的江水,不禁引起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这两句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写得气势磅礴,感情饱满。“浪淘尽”三字,把作者凭吊古战场的心情含蓄有力地表达出来。这样开头也为下面描绘赤壁和缅怀周瑜做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此一句除要达到点明题意之目的,其根本则在于通过对赤壁地理位置和历史人物周瑜的述说,引出对三国战事的回忆,而自然联想到赤壁之战宏伟的战斗场面。“故垒西边”两句,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人物和地点,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作者这样写,是通过联想自然而巧妙地把读者引到这段历史的回顾中去了。

【赏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束上文,带起下片。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不由不使人发出“江山如画”的赞叹;锦绣河山,地杰人灵,如画江山必生光耀千古的英雄豪杰,三国时候正是英雄云涌、奇才辈出的年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上片立足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

“遥想公瑾当年……灰飞烟灭”:在三国这个历史舞台上,英雄人物风云际会,而最令东坡向往的是周瑜,以“遥想”领起五句集中写青年帅才周公瑾,既然是作者的向往,必然要挑选最能表现人物的素材。史载,建安三年,孙策亲迎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并同他一起攻取皖城。周瑜取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时,而后十年他才指挥了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在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这一细节,以美人衬英雄,(西施、范蠡泛舟湖上)接下来从容貌仪态上写周瑜儒将风流姿态,大敌当前,谈笑自若,指挥镇定,强敌瞬间瓦解。

“故国神游……华发”:这里边有政治理想落空的悲哀,振兴王朝的祈望和有志报国的壮怀同黑暗的政治现实和横遭贬谪的坎坷处境大相抵牾,思绪深沉、感慨顿生,仕途蹭蹬、壮怀莫酬,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词人于天地之中顿生达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放怀一笑,驰骋于山林、江河、清风、明月之中,洒脱情怀于此略见一般。(坡仙)

本词极雄丽之至,大起大落,横绝今古。既认知人生如梦,又极写人生之辉煌,使人难辨其究竟消极还是积极,人生功业虽辉煌而终归于梦,但纵使如梦毕竟曾经辉煌,也许如梦的辉煌人生更值得珍惜,更惹人向往。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在雄长豪宕壮丽恢弘之中,隐然一种低徊婉转深隐幽微的情思绵绵不尽。

章法:上阙: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热烈奔放;下阙:抖笔荡开,长音袅袅,渐紧渐烈,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旷远。

音韵:入声韵,短促有力。诗歌是韵文,讲究节奏之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仙境出现时由原来的七字句换为四字句,使意外、突变更强烈。另如“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诉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这雄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慷慨雄浑,激烈悲壮。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清代词论家徐钅九所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 固是英雄本色”。而《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最具有这种英雄气概的代表作。

作为豪放词风的创始人,一开篇就用大笔挥洒出一幅雄奇壮丽的景观。“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把滚滚的长江和具有卓越气概的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 布置了广阔的空间背景和悠久的时间背景, 气魄极大, 笔力遒劲。“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可以让我们想象出一幅这样的图画: 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 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 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花。这是作者浓墨健笔的生动描绘, 绘声绘色; 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 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我们不难看出豪放派词风入境的意象给人一种“大”的感觉: 空间上可视接万里, 时间上可思游千载。这种美感是雄浑美, 是壮阔美。它与雄伟的万里长城、波澜壮阔的黄山云海、壮观的泰山美景,具有同等的大气魄。

  这首词上片写景, 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紧缩集中在三国风流人物身上。三国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 横槊赋诗的曹操, 驰马射虎的孙权, 隆中定策的诸葛亮, 足智多谋的周公瑾..正如作者说“一时多少豪杰”, 但作者在众多人物中, 为什么只“遥想”智破强敌的周瑜? 在写赤壁之战前, 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 富有情趣,以美人衬托英雄,更显周瑜的不仅丰姿潇洒, 韶华似锦令人艳羡。之后, 作者这样描绘赤壁之战时的周瑜: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 风度翩翩, 表现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 说明他对这次战争早已成竹在胸, 稳操胜券。“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 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我们想象一下: 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 一位卓越不凡的青年将军, 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 抗御横江而来不可一世的强敌, 使对方的万艘舳舻, 顿时化为灰烬, 这是何等的气势!

苏轼钦慕周瑜,这是合情合理的。我们联系当时时代背景: 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危胁, 因此, 他渴望有个像周瑜这么个人物来以弱胜强,扭转乾坤。从中我们可以体会作者的胸怀和抱负。

他联想自己被贬黄州的现实, 不由感慨万端,因而发出“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的感叹。正是苏轼自感岁月流逝,而空 “多情”于社稷,却壮志难酬的叹惋和苍凉的心情。 尔后又转为豁达,放眼大江,举酒赏月。这种境界比“人生如梦, ”“与尔同消万古愁”又高了一筹。

从中也可以解读苏轼的思想和情感特点。苏轼的思想受儒、道、佛的影响, 他仰慕匡时济世的诸葛孔明, 又十分喜爱遁世的陶潜, 还同寺院的僧人结交, 三种思想文化的影响使他胸襟旷达。虽被贬谪,处之泰然,笑谈生死。充分表露出作者豪迈中略带苍凉的心境。

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把景、人、情和谐地统一在作者大笔之下:东去的大江, 穿空的乱石, 拍岸的惊涛, 卷起的千堆雪。加上一位具有英豪之气的风流人物周瑜。和作者的豪放感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内容上十分的和谐。一点不生硬。

 

在行文上,作者开篇把景和历史人物联系在一起, 紧接着的写景, 作者先分写江、石、涛、雪, 总结“江山如画”。同时引出“一时多少豪杰”, 为下文写“周瑜”作了铺垫, “遥想”一词承上启下, 回忆周瑜后, 一句“故国神游”,引出下文抒情议论, 通首词连贯流畅, 前后照映, 如同行云流水,结构严谨,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形式上的和谐美!

  《念奴娇·赤壁怀古》篇幅短小, 气势磅礴, 内容丰富,笔触活泼, 但严谨有序,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多处运用映衬手法, 形成映衬美! 这首词所要塑造的人物是周瑜, 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 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 最后才集中笔墨力塑周瑜一人, 千古风流人物烘托了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他的感慨主要是因周瑜而发, 词中赤壁的险要地势映衬赤壁之战的激烈, 赤壁之战的激烈也映衬赤壁的险要, 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互相映衬等等, 形成映衬美!

  豪放美、映衬美、和谐美交相辉映,,其中豪放美是三美中的核心,映衬美更显豪放,和谐也是豪放的和谐。使该首词成为千古传唱的经典。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该词描写了苏轼登上赤壁,回忆过往历史和思考乱世变幻的感叹。下面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诗和鉴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鉴赏】

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写于公元1078年,是他最著名的词作之一。这首词长达275字,共四句,以赤壁为背景,记述了历史上在此战斗的人物,也抒发了苏轼对人生和历史的慨叹和感慨。整首词语言深邃优美,意境恢弘而温婉,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堪称中国古代文学佳作。

首句句意优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示历史始终在流走,人物的兴衰也都在历史的发展中展现。而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为第二、第三句,这些形象的描述,表现了江山的美妙。而最后一句话说的是豪杰辈出的历史,时代让多少英雄辈出。

第二段句子,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段描写了盛唐社会的辉煌与华丽,以及壮阔的历史画卷。

第三自句意最为反动情绪最为煽情。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虽然揭示了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但是其中夹杂了个人的感叹,更表达了诗人的沧桑感情。

最后一句话——“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词人的自我反省,虚怀若谷,回归本真的表现。

总之,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壮阔的历史、优美的语言、淳朴的画面表现了苏轼博大精深的思想及感悟,使它成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经典。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讲解
  这首词是苏轼47岁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
  上片写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一开始,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给人以突兀峥嵘、震惊耳目的感觉。“大江东去”四字,概括出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向东流去的特点。“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随着时光的流逝,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业绩已成历史陈迹;这如同长江的浪花一样,带着他那美好的形象和青春的生命直奔大海,再不回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垒”二字,写出了古代战场的遗址如在目前。“西边”一词,点明方位,有亲临其境的真实感。“人道是”三字,借人们的传说加以证实,深化“怀古”的感情色彩,使人倍感亲切。“三国周郎赤壁”,由时代、人物、地点三个不同性质的名词,组成一幅历史风云的画卷,将“赤壁之战”的图景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第一句写石,将陡峭峥嵘的石壁直插云天的险峻,形象贴切地描绘了出来。第二句写涛,不但写出了波涛粗野凶暴的性格,而且还描述了急流澎湃的气势,同时仿佛可以听到狂涛拍岸的吼声,看到它不可阻挡的威力。第三句写“拍岸”后的“惊涛”所出现的浪花飞溅的奇丽景象。这三句写景,真是字字珠玑,历历在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是上、下片转折的枢纽。“江山如画”,是对上面所描写的雄伟江山的总括评价。“一时多少豪杰”,虽赞颂周郎,但包括讴歌历代的无数英雄在内。诗人在这里,把“如画”的江山和众多的“豪杰”联缀交织成词,创造出一种高尚隽美的意境,使人肃然起敬,并为之向往、倾倒。
  下片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三句描写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小乔初嫁了”,这句写入词中非等闲笔墨。“小乔”,是乔玄的小女,是当时有名的美人。周郎与她结婚是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到赤壁之战的时候,他俩成为夫妇已经10年了。这里写“初嫁”,不是诗人的一时疏忽,而是着意渲染词的浪漫气氛,这对塑造“雄姿英发”的周郎形象起着稍加点染、全篇生色的艺术效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表明他虽为武将,却有文士的风度,这样就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樯橹”,指曹操的军队,含有贬义。“灰飞烟灭”,火烧赤壁的情景和曹操覆灭的惨象逼真地再现出来了,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心神仿佛游到三国时代周瑜立功的地方,应笑我自己多愁善感,早已生出白发来了。这三句是诗人抒发的感慨。上面怀古,这里抒情,这个情是由怀古而派生出来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消极感伤的情调,产生着极不健康的影响,读时值得注意。同时也应该看到:以酒祭奠江月,这是诗人一种无可奈何的精神苦闷的反映,是有志为国而不能施展怀抱的情绪的流露,这当然是封建统治者迫使他以这样的方式来安慰自己被磨折、被损害的心灵的结果,无疑的,多少隐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感情在内。“江月”既照应首句,又点明时间,增强了词的优美抒情气氛,使词的情调刚柔相济、浓淡有度。
  词中所描绘的“乱石”、“惊涛”的赤壁景色,“雄姿英发”的周郎形象,相映生辉,各臻其妙,为历代读者所传诵。

[编辑本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起笔颇有气势,从长江着笔,巨大的空间;千古风流人物,广阔的历史时空,无数的英雄豪杰;将此二者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浪淘尽,历史长河的冲刷。是悲哀,也是一种通脱,通古今而观之的气度。
  “故垒西边,人道是周郎赤壁”:如果说前边是一个气势非凡的大场景,那么,此时出现的则是一个细致精确的小场景,作为三国古战场的赤壁究竟在何处,历来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苏东坡所写之赤壁与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赤壁绝非一处,对此,东坡有自知之明,因此在此处点出“周郎赤壁”在西。此句在文中作用极大,既拍合词题,又为下阙缅怀周公瑾预伏一笔。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集中写出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色: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 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从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谪居黄州时所写,当时作者四十七岁,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两年余。来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此处壮丽的风景使作者感触良多,更是让作者在追忆当年三国时期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也感叹时光易逝,因写下此词。该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全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的句子是哪句?
苏 轼 这 首 《 念 奴 娇 》 , 无 疑 是 宋 词 中 有 数 之 作 。 立 足 点 如 此 之 高 , 写 历 史 人 物又 如 此 精 妙 , 不 但 词 坛 罕 见 , 在 诗 国 也 是 不 可 多 得 的 。 他 一 下 笔 就 高 视 阔 步 , 气 势 沈 雄 : “ 大 江 东...

关于周瑜的诗句七言
5.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6. 描写周瑜的诗句,成语,或句子 历史上描写周瑜的诗词很多,多是关于赤壁的,也多有描写周朗风采和周朗顾曲的。 其中最有名的是苏轼和李白。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万古流传,他盛赞“三国周郎”: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曲水县18966746017: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文 -
瞿非多龙: 念奴娇•赤壁怀古 作者: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曲水县18966746017: 赤壁怀古全文词句 -
瞿非多龙: 【作品名称】念奴娇·赤壁怀古[1]【创作年代】北宋【作者姓名】苏轼【作品体裁】词【诗词原文】 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

曲水县18966746017: 《赤壁怀古》全文! -
瞿非多龙: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注释] [1]选自《东坡乐府》.念奴娇,词牌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文学家.散文、诗词、书法,都独具风格,自成一家.这首词是苏轼贬官为黄州(现在湖北...

曲水县18966746017: 求苏轼念奴娇赤璧怀古的全文求全文
瞿非多龙: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曲水县18966746017: 求《念如娇·赤壁怀古》的全文. -
瞿非多龙: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

曲水县18966746017: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诗句与注音《念奴娇 赤壁怀古》里很多字都不认得, -
瞿非多龙:[答案] 念奴娇(niànnújiāo)——赤壁怀古(chìbìhuáigǔ) 宋(sòng)•苏轼(sūshì) 大江东去(dàjiāngdōngqù) 浪淘尽(làngtáojìn) 千古(qiāngǔ)风流人物(fēngliúrénwù) 故垒西边(gùlěixībian)人道是(réndàoshì) 三国(sānguó)周郎(zhō...

曲水县18966746017: 求古诗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全文和作者,标点符号标清楚
瞿非多龙: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