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评论的出版评论

作者&投稿:直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每周评论的刊物简介~

创刊于北京,陈独秀主编,每星期日出版,四开一张,分四版,采取报纸的形式。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每周评论社出版发行。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了五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报刊之一。 《每周评论》在名著栏刊登《共产党宣言》节译

《强学报》是强学会(早期维新派组织)会刊,是晚清光绪年间(1896)康有为委其门人徐勤、何树龄在上海所办,以宣传维新变法。因为其思想威胁清廷统治,在创办两期后便被查封。
《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于1918年在北京创办,开始主编为陈独秀,26期后是胡适。其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宣扬反封建思想和民主思想,前期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一个阵地。1919年8月被北洋政府查禁。
希望对你有帮助。

1919年1月5日,李大钊的《新纪元》一文在每周评论第三号上发表。该文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洗出一个新纪元来。
这个新纪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的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我们应该趁着为一线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作出一点有益人类的工作。
从今以后,生产制度起一个绝大的变动,劳工阶级要联合他们全世界的同胞,作一个合理的生产者的结合,去打破国界,打倒全世界资本的阶级。
4月6日,《每周评论》在名著栏内刊载《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无产者与共产党人》后面属于纲领的一段,并加注按语。按语指出:这个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大的意见。...... 恐怕马上要来到东方。
该刊旨在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内容侧重时事评述,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先后出版了对于新旧思潮的舆论、山东问题,对于北京学生运动的舆论等专号以及罗素的讲演《我们所能做的》、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等重要文章。
《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旗帜,在国内文坛有广泛的影响。 1919年1月26日,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6号上发表《兴三利》一文
文章指出:同社只眼(陈的笔名)主张除三害,痛快的很。吾愿同时也能兴三利。那三利呢?开首,多多培养进取、有为、肯牺牲、负责任的少年为专门而博闻的学者;其次,实行科学教育,使人人对于事物都抱着遵守科学法的态度,都是批疑之大胆而容受之心虚。最后第三,创办种种真正绝对的民本事业,成立种种真正绝对的民本制度,务令人世的确是人的人世,不再是帝王军阀的人世,不再是官僚政客的人世,不再是资本家财主的人世。 3月9日,李大钊和陈独秀等人在《每周评论》第12号上开辟专栏,全文转载林纾(琴南)的小说《荆生》,并加记者按语,回击林琴南小说《荆生》中以暗示的手法讥笑诋毁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等人的行为。李大钊说:我正告那些顽旧鬼崇,抱着腐败思想的人;你们应该本着你们所信的道理,光明磊落的出来同这新派思想家辩驳、讨论。公众比一个人的聪明质量广、方面多,总可以判断出来谁是谁非。若是公众袒你们哪个能够推倒你们?你们若是隐在人家的背后,想抱着那位伟丈夫的大腿,拿强暴的势力压倒你们所反对的人,替你们出出气,或是作篇鬼话妄想的小说快快口,须知中国今日如果有真正觉醒的青年,断不怕你们那伟丈夫的摧残;你们的伟丈夫,也断不能摧残这些青年的精神。
此前,2月17至18日,林纾(琴南)在《新申报》上发表《荆生》小说,影射攻击陈独秀等人,并谩骂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孔子、提倡白话文为禽兽自语。
8月31日被北洋政府查禁,共出版37期。 1919年4月27日,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废娼问题》一文。文章指出:上海有一部分外人就废娼问题征求社会意见,登了好久,并没有一个应声的人。
我的废娼的办法:第一、禁止人身卖买。第二、把娼妓户口调查清楚,不许再行增添。第三、拿公款建立极大的感化院,专收退出娼寮的妓女,教他们点工艺和人生必需的知识,然后为他择配。第四、实行女子强迫教育,人公立学校概不收费。
我们主张废娼,有五大理由:
一、为尊重人道不可不废娼。凡是侮辱人权,背反人道的制度风俗,我们都认做仇敌。从前在上海,看见许多青年女子,不管风雨昼夜,一群一群地站在街头,招拉行路的人,那种可怜,凄惨的光景,稍有人心的人,都要动点同情的。
二、为尊重恋爱生活不可不废娼。社会若许公娼存在,男女间恋爱生活的价值必然低落,致令一般人认为恋爱即是一种兽欲。
三、为尊重公共卫生不可不废娼。花柳病的传染,不但流毒同时的社会,而且流毒到后人身上。又据医家说,久于为娼女子,往往发生变性的征候,这个问题尤与人种的存亡有很大关系。
四、为保障法律上的人身自由不可不废娼。妓女大半是由卖买来的。认许公娼即是认许人身卖买。
五、为保持社会上妇女的地位不可不废娼。社会上有娼妓,大失妇女人格的尊严,启男子轻侮妇女、玩弄妇女的心。 1919年5月26日,陈独秀的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一文在每周评论第23号上公开发表。
文章强调指出:我们国民因为山东问题,应该有两种彻底的觉悟:
一、不能单纯依赖公理的觉悟;二、不能让少数人垄断政权的觉悟。他还说:应该抱定两大宗旨,就是:强力拥护公理。平民征服政府。
《多研究些问题,少淡些主义》
1919年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淡些主义》一文。陈独秀因散发传单被捕,李大钊也因避免追捕离京,胡适乘机取得《每周评论》的领导权。胡适反对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主张对中国社会进行一点一滴的改良,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义之争。这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第一次大论战。文章说: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主义,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候,如何能有用呢?
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中国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种某种主义来欺人了。罗兰夫人说: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恶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这种危险。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这都由于一个懒字。懒的定义是避难就易。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
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解散安福部问题到加入国际联盟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
他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放,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去高谈无政府主义!他们还要得意扬扬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谈!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胡适所用主义含义较广,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8月24日,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三论问题与主义》一文。
文章认为: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是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绝对真理。胡适坚持应多研究具体的问题,少谈些抽象的主义。
31日,胡适又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七号上发表《四论问题与主义》一文,指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他认为:阶级战争说指出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不能并立的理由,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与工党发展史上固然极重要。但是这种学说,太偏向申明'阶级的自觉心'。一方面,无形之中养成一种阶级的仇视心,.......这种仇视心的结果,使社会上本来应该互助而且可以互助的两种大势力,成为两座对垒的敌营,使许多建设的救济方法成为不可能,使历史上演出许多本不须有的惨剧。
8月30,《每周评论》第三十七号出版未及发行即被北京政府封禁。




1919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大事件发生?
3、工人罢工事件,1920年五一,北京学生联合会散发《五一历史》传单,使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理论传入工人阶层,为共产党诞生创造了群众基础。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4、7月14日,毛泽东主编 的《湘江评论》创刊。此后在《湘江评论》多次评论时事,往往一针见血。5、11月12日,日本人制造“台江...

陈独秀简介
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

李大钊的事迹50字
1916年5月回中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任经济、历史等系教授,参与编辑《新青年》,并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推动共产主义。4、建立共产党 1920年,和陈独秀酝酿组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什么关系?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推进作用。1915年,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在中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强学报》和《每周评论》是什么时期,那些派别(或人物)创办的?
《强学报》是强学会(早期维新派组织)会刊,是晚清光绪年间(1896)康有为委其门人徐勤、何树龄在上海所办,以宣传维新变法。因为其思想威胁清廷统治,在创办两期后便被查封。《每周评论》是陈独秀、李大钊于1918年在北京创办,开始主编为陈独秀,26期后是胡适。其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宣扬反封建思想...

林纾怎么骂鲁迅,鲁迅回去花了几年的时间写了《汉文学史纲要》和一本其 ...
《汉文学史纲要》系鲁迅先生1926年在厦门大学担任中国文学史课程时编写的讲义,1938年编入《鲁迅全集》首次正式出版时,取用后者为书名,此后各版均同。本书是鲁迅先生1920至1926年间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讲授小说史时的讲义,先曾有油印、铅印本供内部使用,1923年12月至次年6月...

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机关报什么在汉口创刊_百度知 ...
2、早期的共产党员也大多来自《新青年》读者群体,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李达、李汉俊、陈望道等都是因阅读《新青年》而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早期党员,进而为党的创建发挥了重要作用。3、这一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还有《每周评论》《湘江评论》《觉悟》《劳动界》等。为了提高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马克思...

新文化运动时期具体是指什么时期?
新文化运动的年代:1915-1923 我们通常将新文化运动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前期是从1915到1919年, 后期是从1919年开始 ,大概于1923年结束。结束的原因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落伍。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四个提倡、四...

五四运动后,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重要阵地的进步刊物包括
主张彻底研究学术,努力追求真理;群众联合,向强权者持续的"忠告运动",实行"呼声革命"。 B项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陈独秀主编,周刊。自第26期起由胡适接编,每周评论社出版发行。 1919年8月31日被北洋政府查禁,共出版37期。《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旗帜,在国内文坛有广泛...

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五四”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海的《星期评论》、《建设》、《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的《少年中国》、《曙光》、《新社会》;天津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福州市13730098922: 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
弥蓝藏青:[选项] A. 《每周评论》的创刊 B. 《新青年》的创刊 C. 《科学》杂志的创刊 D. 《天演论》的发表

福州市13730098922: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怎么了? 时代背景是什么? -
弥蓝藏青: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就义. 1927年4月6日,奉系张作霖部及京师警察厅出动数百名士兵、宪警,袭击苏联驻华使馆、远东银行、中东铁路办事处、庚子赔款委员会等处.李大钊被逮捕.先后被捕的还有共产党人谢伯俞、谭祖尧、杨景山和...

福州市13730098922: 白话文运动是一场怎样的文体改革运动?
弥蓝藏青: 白话文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以北京为中心,并扩展到全国的一场具有划... 同年年底,李大钊、陈独秀创办白话周刊《每周评论》,随后又有很多人创办白话文...

福州市13730098922: 新文化的历史意义 -
弥蓝藏青:[答案]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其中影响较...

福州市13730098922: 怎样看待胡适的问题与主义PPT
弥蓝藏青: 1919 年6 月,《每周评论》主编陈独秀因散发爱国传单被捕,胡适接任了该刊编辑工作.7月20 日,胡适在第31 号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劝说...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